定型化契约之修正重点课件.ppt
《定型化契约之修正重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型化契约之修正重点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認識消費保護法令報告人:簡燕青,壹、消費者保護法(94年2月5日),第 一 章 總則1 第 二 章 消費者權益7 第 一 節 健康與安全保障7 第 二 節 定型化契約11 第 三 節 特種買賣18 第 四 節 消費資訊之規範22 第 三 章 消費者保護團體27 第 四 章 行政監督33 第 五 章 消費爭議之處理43 第 一 節 申訴與調解43 第 二 節 消費訴訟47 第 六 章 罰則56 第 七 章 附則63,2,104年修正,緣由:為使消保法之定型化契約、郵購買賣及訪問買賣等規範更加完備,並解決實務爭議,爰蒐集及整理日本及歐盟等外國立法例,回應近年來我國實務之爭議問題而修正。修法重點
2、共有27 條修正條文(修正23 條,刪除1 條,增訂3 條)簡述如下:一、強化定型化契約記載事項之授權公告目的、內容、範圍、法律效果以及增訂行政罰,3,104修正,二、考量權益衡平,因商品或服務之性質特殊,增訂得不適用7日猶豫期之合理例外情事,授權由行政院定之三、增訂消保團體發表檢驗結果後,應公布檢驗資訊。發表檢驗結果有錯誤時,應進行更正及澄清等措施,4,定型化契約之修正重點,5,一、業者所預先擬定之定型化契約條款,不論與不特定多數消費者或特定多數消費者訂約之情形,均有消保法之適用二、中央主管機關擬訂定型化契約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於公告前須先報請行政院核定三、增訂公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
3、載事項之授權目的、內容、範圍及法律效果四、企業經營者使用定型化契約,違反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者,增訂經主管機關令其限期改正而屆期不改正者之行政罰,有關郵購及訪問買賣之修正,6,一、名詞修正為通訊交易及訪問交易,以切合實務交易形態二、業者應告知消費者享有7 日解除契約之權利,若有違反,7 日期間自提供之次日起算三、增訂得不適用7 日猶豫期之合理例外情事規定,並授權由行政院定之四、解約後,原則上業者應於15 日內取回商品,於取回商品或收到消費者退回商品後15 日內返還對價五、,何以要增訂公告記載事項之授權內容及其效力,7,一、為法規之明確性及可預測性:按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
4、事項依現行規定係屬概括授權,依大法官會議解釋(釋字第606 號、第612 號及643 號等),授權範圍應就法律本身之立法目的,及其整體規定之關聯意義為綜合判斷,爰增訂具體之授權內容二、提升法規範之位階: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應記載事項之效力,原規定於消保法施行細則第15 條第2 項,宜提升其位階於母法,併入消保法第17 條,業者為通訊或訪問交易應提供消費資訊,8,一、依消保法第18 條規定,原則上應以書面提供消費資訊。以網際網路所為之通訊交易,得以可供完整查閱、儲存之電子方式為之二、應提供之消費資訊如下:(一)業者之名稱及相關通訊資料。(二)商品或服務之內容、對價、付款期日及方式、交付期日及方式。(
5、三)7日解除契約之行使期限及方式、商品或服務已經排除適用解除權之說明。(四)消費申訴受理方式,及其他主管機關公告事項。,消費者如何行使通訊或訪問交易之解除權,9,一、行使期限:消費者得於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後7 日內行使解除權二、行使方式:行使解除權之方式為退回商品給業者或以書面為解除契約之通知。其他以口頭或電話等方式為之者,因不易舉證,倘業者不予承認,實務上易遭敗訴之判決。三、解除權之生效:消費者於法定期間內,已交運商品或發出書面者,契約視為解除,毋庸擔心業者拒收之問題。,消費者解除契約為何要採發信主義,10,一、考量消費者對於其已送出商品或書面之事實雖有舉證之能力,惟當企業經營者主張未收受時
6、,消費者對於非支配範圍之事項往往無法舉證,故消保法第19 條第4 項規定,消費者於7 日內已交運商品或發出書面者,契約視為解除。二、參考歐盟指令2011/83/EU第11 條第2 項15及日本特定商事交易法第9 條第2 項規定,消費者毋需負擔商品或書面寄出後之舉證。,通訊或訪問交易之消費者想解約時業者應如何處理,11,一、原則:業者應於收到通知之次日起15 日內至原交付處所或約定處所取回商品。(例外:需經當事人另有個別磋商合議者為限)。二、已支付對價之返還:解約後業者遲未返還對價為實務常見之糾紛,消保法第19 條之2 第2 項規定,業者應於取回商品、收到消費者退回商品或解除服務契約通知之次日起
7、15 日內返還。,業者及媒體經營者對於廣告須負何種責任,12,一、廣告:指利用電視、廣播、影片、幻燈片、報紙、傳單、海報、招牌、電腦、電話傳真、電子視訊、電子語音或其他方法,可使不特定多數人知悉其宣傳內容之傳播(消保法施行細則第23 條)二、消保法第22條第1項規定企業經營者應確保廣告內容之真實,其對消費者所負之義務不得低於廣告之內容。另依同條第2項規定廣告內容於契約成立後,業者應確實履行。所以,業者不得陳稱廣告內容僅供參考。,媒體經營者對於廣告須負何種責任,13,依消保法23 條規定:一、媒體經營者若明知或可得而知廣告內容與事實不符,仍予以刊登或報導者,就消費者因信賴該廣告所受之損害,要與業
8、者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二、媒體經營者的責任是不能事先約定限制或拋棄的。,14,立法目的(消保法第1條),(一)為保護消費者權益。(二)促進國民消費生活安全。(三)提昇國民消費生活品質。,15,消費者權益,(一)企業經營者之無過失責任原則-商品服務的無過失責任消保法中有無過失責任原則,假如企業經營者沒有過失,但產品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時,企業經營者還是要負連帶責任,因為企業經營者運用許多社會資源,並向大眾販賣產品獲得利益,相對地要承擔較大的風險,甚至這個風險也可以用保險來轉嫁,因此,在法律上才會有無過失責任原則。,16,何謂消費?,一消費是一種為達成生活目的之行為:凡是基於求生存、便利或舒適之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型 契约 修正 重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