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职业化建设课件.ppt
《图书馆职业化建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职业化建设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图书馆形态变化、概念辨析及未来趋势,谢宝义,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保存新载体、利用新技术、开展新服务”的新型图书馆类型,大家称之为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目前又提出图书馆云服务的概念。,引 言,一、图书馆的形态变化二、传统图书馆三、新形态图书馆四、不同形态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五、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主 要 内 容,一、图书馆的形态变化,纸质图书馆,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新形态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云图书馆,二、传统图书馆,2.1 传统图书馆的概念传统图书馆是一个物理概念,是一个实
2、体。一般是指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拥有丰富藏书、宏大建筑,由图书馆馆员管理并提供服务的场所。特点:以建筑实体为基础,以收集纸质印刷型图书资料为主,通过读者到馆借阅来传递信息。传统图书馆包括:纸质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纸质图书馆 即手工操作的图书馆,其主要特征:书刊文献的载体以印刷体为主 馆内作业(采编、典藏、文献借还)以手工操作为主 馆藏目录以卡片式手工检索为主 书库以封闭式为主。1990年以前我馆的形态表现为纸质图书馆的特征,二、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 即应用计算机进行操作与管理的图书馆,其主要特征是:书刊文献的载体仍以印刷体为主 馆内作业以计算机操作为主 馆藏目录以OPAC书目检索系统为主 书
3、库以开放式为主标志:文献集成管理系统的应用1990年后我馆先是自主开发,然后引进了博菲特、汇文文献集成管理系统,是我省较早实现自动化的高校图书馆之一。,二、传统图书馆,2、传统图书馆的特点与功能是收集、整理、保存、传递文献信息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它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馆内藏书,为一定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服务。历史已证明,人类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与学术成果能够长期保存到今天,主要是传统图书馆发挥的作用。自动化图书馆只是手工操作的图书馆的计算机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馆藏、读者、工作人员、馆舍等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它们都属于传统图书馆的范畴。,二、传统图书馆,三、新形态图书馆,新形态图书馆是指网
4、络环境下的新型图书馆。其基本特征是:图书馆的绝大多数工作采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载体和服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所处地理位置的限制查询和使用图书馆在网络上传递的信息。新形态图书馆始于图书馆自动化,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革新,伴随着文献信息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先后出现了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云图书馆等。,(一)电子图书馆(1)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普遍应用,国际书刊市场上电子书刊的发行,为电子图书馆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2)70 年代出现了一批联机编目中心和大型文摘联机检索系统,如OCLC、Dialog 等,它
5、们利用计算机深层次揭示文献信息。(3)80 年代以后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图书馆、办公室甚至在家中访问本单位图书馆的机读目录、大型信息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等。之后电子图书馆被普遍应用。,三、新形态图书馆,(一)电子图书馆(4)1994年后,随着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日益成熟,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和电子出版物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子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加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使得利用网上查询数据库和浏览网上信息成为现实。此时使用数字图书馆的逐渐多起来,而电子图书馆的提法逐渐淡出。,三、新形态图书馆,综合以上,关于电子图书馆有以下特点:(1)它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并随
6、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其提法逐渐被数字图书馆取代。(2)它的产生基于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图书资料以电子形式存贮和利用。(3)它更多地从电子技术和资料电子形式角度来表达含义。我馆于1996年开始引进万方数据库光盘、维普数据库光盘、EI光盘、SCI光盘、教学光盘、磁带等,拥有了电子出版物,建立了光盘检索室、多媒体视听室,此时,我馆部分具备了电子图书馆的特征,但仍是以传统图书馆为主。,三、新形态图书馆,(二)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到现在还是众口纷纭。综合专家和学者的观点,数字图书馆具有如下特征:(1)信息资源存贮数字化。即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是以便于计算机识别和存储的数字化的形式存在的
7、。(2)信息传输网络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传输是以网络化为主的,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3)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传输的网络化,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条件。资源共享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图书馆人苦苦追求的目标,但实现起来困难重重。(4)服务突破了时空限制。它彻底打破了时间上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获得图书馆的服务。,三、新形态图书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识数字图书馆:(1)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更偏重于资源的数字化和资源利用的网络化。(2)此时信息技术已达到相当程度,不再强调技术因素。(3)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目的之一是
8、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但由于商业利益和版权保护等问题,数字化图书馆只供被授权单位内部共享,离实现高度共享还有一段距离。但它为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三、新形态图书馆,我馆在实现电子图书馆基础上,先后引进了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20多个中外文网络数据库,通过校园网络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所以目前我馆是“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组合体,且两者不分伯仲。,三、新形态图书馆,(三)复合图书馆1996年英国的图书馆学专家苏顿首次提出“复合图书馆”这个词。也有人翻译为“混合式图书馆”或“混合体图书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复合图书馆概念有多种阐释,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为:复合图书馆是一种将纸质与数字、本地与
9、远程等各种信息资源集成于一体,同时提供印刷和电子型信息资源无缝隙存取(实现一体存取)的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整合。,三、新形态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具有如下特征:(1)其载体形态是印刷型文献和电子型文献的统一。(2)它不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简单组合,是对印刷型、电子型、网络资源进行收集、组织、转化、管理,实现一体存取。标志:资源整合系统的应用,三、新形态图书馆,2010年之前,尽管我馆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组合体,但严格来说,还不能算复合图书馆。直到2011年,我馆引进了超星读秀+百链云资源整合系统,对我馆的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纸质期刊、电子期刊,以及学位论文等其他文献进行
10、了整合。通过超星读秀+百链云可一站式检索本馆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对检索出的本馆纸质文献,可直接链接至图书馆OPAC书目检索系统,方便读者借阅;对本馆电子文献,可直接定位到我馆订购的文献数据库相应页面,直接阅览下载。实现了各种资源的一体存取。,三、新形态图书馆,(四)虚拟图书馆“虚拟”和“图书馆”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更突出地反映与实体图书馆的区别。现在人们对虚拟图书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综合专家和学者的观点,虚拟图书馆有如下特征:(1)环境虚拟化:它是一个虚拟环境,不依赖于空间的或者说物理的介质,而存在于网络之上。它不一定非得基于一个实际的图书馆,它把存储在众多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通过网络连接
11、在一起,并通过一个虚拟的图书馆界面为读者提供服务。,三、新形态图书馆,(四)虚拟图书馆(2)资源共享化:通过高速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把众多分散的图书馆或信息机构组成联合体,将信息资源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网络提供给读者。使读者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3)它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馆藏、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三、新形态图书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识虚拟图书馆: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环境,是一个服务系统。通过一个虚拟的图书馆界面为读者提供服务。它的资源来源于通过网络连接的众多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所以它更多地强调资源共享和服务。由于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书馆 职业化 建设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