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公司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doc
《煤业公司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业公司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二一三年二月十八日前 言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是中钢集团中钢煤业公司下属的一对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从2012年6月1日正式开工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0.9Mt/a,设计服务年限22.9年。矿井移交生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在6号煤层大巷北翼61盘区装备一个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在10号煤层大巷北翼101盘区装备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盘区服务年限为2.5年,设2个综掘工作面和1个炮掘工作面来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正常生产接替。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根据中钢煤业公司领导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对沈家峁煤矿的投产日期提出了严格规划,并制定了严格切实可
2、行的措施、工程质量标准和考核制度,要求沈家峁煤矿的各大生产系统的安装调试等所有工程必须于2013年6月30日全面完成,并决定于2013年7月1日进行矿井生产全面联合试运转,现将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如下。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 1 -第一节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 -第二节 建设情况6第三节 劳动组织及培训6第四节 管理制度7第二章 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组织机构10第一节 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目标10第二节 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10第三章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试运转方案- 15 -第一节 联合试运转程序- 15 -第二节 各系统生产能力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17 -第三节 掘进工作
3、面生产准备情况- 32 -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保障措施34第一节 顶板管理、矿压观测安全措施34第二节 机电设备管理及操作安全措施39第三节 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措施45第四节 矿井安全监测53第五节 防治水安全措施54第六节 爆破安全措施55第七节 运输安全措施56第八节 副井提升事故的预防计划57第九节 避灾路线58第十节 地面事故预防与处理地面土建工程58第五章 试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60 -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一、交通位置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中阳县城北约8km处的沈家峁村南沟内,行政区划隶属于中阳县张子山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5
4、31111333;北纬372411372537。井田位于中阳县城北约8km处,307国道和孝(义)柳(林)铁路均从中阳县城通过,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有简易公路与中阳县和307国道相通,距307国道约4km,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二、井田面积、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1、井田面积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关于吕梁市中阳县、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以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将原山西祥荣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一恒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钢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形成一个煤炭企业,更名为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根据山西省国土资
5、源厅2009年11月26日颁发的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5695的采矿许可证,兼并重组后的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为7.6950km2,批准开采4、6、10号煤层,矿井生产设计能力为0.90Mt/a。2、煤层赋存及围岩情况(1)含煤性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其中:太原组地层平均厚度91.55m,煤层总厚8.81m,含煤系数9.62%,主要含煤5层,自上而下编号为6、7、8、10、11号煤层,其中6号煤层为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10号煤层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山西组地层平均厚度57.81m,煤层总厚4.19m,含煤系
6、数7.25%,其中03号煤层不稳定,结构复杂,零星可采(可采范围小于全井田面积的三分之一),5下号煤层不稳定,结构简单,零星可采(可采范围小于全井田面积的三分之一);4号、5上号煤层为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从实地走访调查,03号、5下号虽然零星可采,但于煤层结构极为复杂,属次经济暂难利用资源,当地无开采活动。(2)可采煤层1)、4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井田内该煤层厚度0.531.89m,平均1.16m,不含夹矸。该煤层层位较稳定,厚度也较稳定,井田内西南角的131孔未达可采厚度,仅0.53m。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细粒砂岩,局部为中粒砂岩或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为主,局
7、部为细粒砂岩或粉砂岩。综述该煤层为结构简单,层位稳定,为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目前,4号煤层已采空。2)、5上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上距4号煤层7.0511.83m,平均9.70m。煤层厚度0.481.40m,平均0.94m,不含夹矸。该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顶板多为砂质泥岩,局部为中粒砂岩,底板多以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泥岩或中粒砂岩。为结构简单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目前,5上号煤层已采空。3)、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上距5上号煤层10.4216.43m,平均14.64m。L5灰岩为其直接顶板,下距K2灰岩1.50m。井田内该煤层厚度0.441.97m,平均1.42m,含有02层夹矸
8、,夹矸厚度00.27m。煤层伪顶为泥岩或粉砂岩,直接顶为L5石灰岩,底板多为细粒砂岩,局部为泥岩、砂质泥岩或粉砂岩。该煤层在井田范围内79孔及119孔以西,层位、厚度稳定并且可采,仅在上述两孔以东接近煤层露头处,未达可采厚度,综观该煤层,属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目前正延伸开采。4)、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段底部,为本组的一层主要可采煤层。上距6号煤层33.4143.95m,平均38.13m。井田内煤层厚4.537.12m,平均6.38m。结构复杂,含夹矸25层,夹矸厚度为0.050.67m。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粒砂岩,局部为泥岩,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为厚度、层位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已形成
9、部分采空区。三、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7.6950km2,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a,井田可采储量28.82Mt,根据现有煤层的赋存状况结合整个井田的开拓部署,矿井初期移交生产并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时同时开采61盘区和101盘区,其中,61盘区设计生产能力为0.23Mt/a,101盘区设计生产能力为0.64Mt/a,生产能力为0.87Mt/a;中期单独开采6号煤层63(64)盘区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生产能力为0.90Mt/a;后期由10号煤层单独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生产能力为0.90Mt/a。据此计算,6号煤层服务年限约6.1a;10号煤层服务年
10、限约20.7a,全矿井服务年限22.9年。矿井采用“一斜二立”分煤层多水平开拓方式,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主、副立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四、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因素情况(1)瓦斯据吕煤安字【2008】571号文,山西祥荣煤业有限公司2007年度、2008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以及吕安监煤字2006279号文原中阳县沈家峁煤矿(山西一恒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矿井瓦斯鉴定结果可知,整合后矿井属低瓦斯高管矿井。(2)煤尘爆炸性2010年2月,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井下采集6、10号煤层煤样送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作了煤尘爆炸性鉴定,结论为各煤层均有爆炸性。(
11、3)煤的自燃倾向2010年2月,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井下采集6、10号煤层煤样送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作了自燃倾向性鉴定,结论为各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级,自燃倾向性均为容易自燃。(4)地温地压井田范围内未做过任何地温测试工作,本井田无地温测试资料,据煤矿多年来生产情况揭露为地温正常区;另据煤矿资料,本井田地压正常。(5)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计算2010年10月,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编制的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6、10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该报告以2011年5月31日山西省煤炭工程项目咨询评审中心晋煤咨评安字201169号文:
12、“关于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6、10号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的评审意见书”评审通过,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结果如下:采用分源预测法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经计算,联合开采6、10号煤层在生产能力达到0.90Mt/a条件下:前期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3.14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12.22m3/t;后期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14.42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7.62m3/t。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预测为高瓦斯矿井。(6)煤层顶底板、水文条件、采空区对开采的影响6号煤层伪顶为泥岩或粉砂岩,厚度为02.50m,为一类岩石;直接顶板为L5石灰岩,厚度为3.804.53m,为四类
13、岩石;底板为细砂岩,厚度35m,岩性致密坚硬,为二类岩石。10号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厚度约13m左右,为二类-一类岩石;底板为泥岩,厚度约510m,质软,为一类岩石。本井田可采煤层中,均进行过开采活动,特别是由于4、5上号煤层埋藏较浅,开采时代久远,目前已形成了较大范围的采空区,除了些煤柱储量外,资源已枯竭,现正在延伸6号、10号煤层。6号煤层中采空区有一处,位于原一恒井田内,10号煤层中采空区5处,位于原祥荣井田及原钢原井田内。井田内大多数采空区水均沿顺槽巷道渗出,通过大巷排入水仓,然后抽出地面,仅部分采空区局部地段因处于煤层倾斜方向的低处,又无巷道可以排泄,因而逐渐聚集为积水。4号煤
14、层存在采空积水区3处,积水面积约59392m2,积水量17362m3;5上号煤层存在采空积水区3处,积水面积约68993m2,积水量为16277m3;10号煤层存在采空积水区3处,积水面积约52791m2,积水量84741m3。根据井田内奥灰水水井资料,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为803.32m。井田内10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为820,6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为860m,井田内6、10煤层底板均高于奥灰水水位标高,不存在带压开采,奥灰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无影响。第二节 建设情况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 经过13个月的建设,矿井开拓布置、采掘工作面安装、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
15、、供电、防尘洒水、防灭火、调度信息、矿井“六大系统”、矿井瓦斯抽放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安全设施、环境保护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水土保持设施、消防设施、地面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设施均已按设计要求建成并安装调试完成。 矿井首采区为61盘区和101盘区,其中,61盘区设计生产能力为0.23Mt/a,101盘区设计生产能力为0.64Mt/a,生产能力为0.87Mt/a;,采区通风、运输、供电、排水等各生产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均已形成,并经过自检和调试,首采面6101、10101工作面生产及安全监控等各系统均已安装调试完成。第三节 劳动组织及培训 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现有职工600余人,配备矿长、生产
16、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矿长助理各一名。下设办公室、工会、机电科、生产技术科、地测科、通风科、劳资科、安监科、调度室等职能管理科室,各工种生产及辅助人员均已到位,并进行了岗前培训,经培训合格,特殊工种持证人员基本满足生产要求。第四节 管理制度 按照生产要求,矿井已制定以下43项管理制度。1. 行政管理制度2. 安全生产奖罚及责任追究制度3.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4. 年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5. 领导下井带班制度6. 井下交接班制度7. 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8. 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10.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11.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
17、度12. 入井检身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地面要害场所进出管理制度)13. 爆炸器材管理制度14. 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15.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16. 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17. 安全监督检查及举报制度18.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19. 一通三防会议制度20. 调度室、监控室值班制度21. 测风制度22. 机电设备入井检验、安装、验收制度23.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24. 顶板管理制度25. 防灭火制度26. 班前会议制度27. 密闭管理制度28. 停送电制度29. 矿灯、自救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管理制度30. 钢丝绳管理制度31. 瓦斯检查制度32.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33. 地质测量制度34.
18、 防尘管理制度35. 地面变电所管理制度36. 充电房管理制度37. 压风机房管理制度38. 提升运输管理制度39. 雨季三防安全管理制度40.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41. 安全质量检查、验收制度42.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43.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以上43项管理制度涵盖了生产组织、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等生产的各个方面,能够基本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第二章 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组织机构第一节 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目标 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计划于2012年7月1日进行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期为6个月。试运转期间,矿井各生产系统按试运转措施及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以设备的监测和调试及矿井各系统的协调为目的,以生产为
19、辅助,努力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了解设备性能,掌握设备各项参数,积累基础数据,为矿井正式投产服务。联合试运转经过专项验收合格后方可结束,并提交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联合试运转报告。第二节 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 为保证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生产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及时处理试运转期间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防范可能出现的事故,加强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之间的协调,沈家峁煤矿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XXX 副组长:XXX成 员:XXX 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由每日矿值班领导具体负责当天联合试运转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一、领导小组职责 1、调度室要建
20、立联合试运转期间专用记录本,详细纪录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系统出现的问题、影响时间、处理方法及结果,具体由当班调度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2、当日值班矿领导要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当日值班领导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矿、监理、设计、施工、供货厂家)进行处理并通知有关分管矿领导及时赶到现场; 4、对影响系统运转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设备故障、人身及非人身事故必须及时向联合试运转小组组长汇报,由组长组织进行处理。对人身及非人身事故按中钢煤业公司及矿的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根据事故的不同,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按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执行。二、根据联合试运转工作的需要
21、,成立以下的专业小组,分别负责各自区域内的联合试运转工作。 1、机电运输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机电科全体成员及安装施工单位 职 责: 负责矿井固定设备(提升、排水、通风、压风等设备)、矿井供电、井上下辅助运输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准备检查使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 按设备系统编制试运转技术措施(检查项目、技术标准),组织参加运转人员学习有关规程、规范、标准(主要机电设备试运转规定、机电安装质量标准及检验评级规定、设备说明书),设备技术规格、性能和操作方法; 负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备,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负责填写各系统设备试运转期间的试运转记录,并形成完整的资料。
22、 2、通防安全组组 长:XXX副组长:XXX成 员:通风科、安监科人员 职责: 负责通风系统的各类设施维护和管理,保证各用风地点风量分配合理,按要求做好瓦斯检查、测尘、测风工作; 负责完善井下防隔爆设施、防尘设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安全监督及检查工作; 负责各岗位人员按要求配备,并经培训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 3、采掘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生产技术科人员及采掘区队队长 职责:负责首采面的设备维护、检查,各类设备的运转记录填写;负责采掘区队的顶板管理、斜巷运输管理,安全设施齐全、完好;负责各采掘队区域内的通风设施、防尘设施、安全监控设施、隔爆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
23、;负责局部通风的管理及局部通风机日常维护工作。 4、技术保障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技术科、机电科、通风科、安监科、地测科有关技术人员、各区队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员) 职责: 负责试运转期间各类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及贯彻工作; 对试运转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指导检查试运转期间设备运转记录的填写规范。 5、防治水专业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地测科技术人员 职责: 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重点是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地面注浆站的正常和安全运转,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方针; 负责首采面的地质素描和矿压监测; 6、物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业 公司 联合 试运转 方案 安全 保障 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