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方案.doc
《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综合防治技术”项目实施方案一、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1、研究内容:(1)鉴定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致病小种,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开展早期检测、监测技术体系研究。 (2)结合气象、土壤、品种、生物和生产方式等因素系统研究我市烟区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生条件、流行规律。(3)结合我市烟区现状和生产习惯,研究有针对性的农业防治措施,形成农业防治技术规程,探索生物防治手段。2、预期目标:(1)基本明确重庆烟区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发生、危害、流行的特点和规律。(2)初步明确重庆烟区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病原致病力分化和烟草青枯病生理小种,探索综合防治手段。(3)初步建立早期快速检测与监测技术。
2、二、合作研究期限:2006年3月2006年12月三、试验研究地选择1、室内试验研究在西南大学植物生态病理研究所进行。2、系统调查、样品采集及综合防治探索研究拟在酉阳县烟草种植区进行。四、具体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一)重庆烟区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发生、危害、流行的特点和规律研究。1、 调查地点:酉阳县烟草青枯病、黑胫病发生地区2、 研究方法:(1) 通过与当地烟草公司的技术人员、烟农座谈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土壤状况,品种特性,栽培措施(含病残体处理),水肥管理等因素与两病害的关系。(2) 通过县烟草公司,从当地气象部门获取(温度、湿度、降雨等)气象资料,结合病害调查,基本明确烟草青枯病、黑胫病发生、
3、危害、流行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3) 定点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水田、旱地、品种等)定点观察。从田间初始发病开始采用系统调查方法,每隔35天调查记载青枯病、黑胫病发生情况。将数据转化为青枯病、黑胫病的季节流行曲线图,分析病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找寻青枯病、黑胫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3、 人员安排:两位大学生驻点系统调查与教师定期下点调查相结合。(二)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病原致病力分化和烟草青枯病生理小种研究。1、菌种标样采集点:主要在酉阳县发病地区以及其他烟区县有代表性发病田。2、研究方法:(1) 采样:在青枯病、黑胫病发生期,分多次、多县、多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发病田,
4、采集不同类型的病害标本。冷冻保鲜条件下,无污染带回实验室。(2) 病原菌分离:在室内进行病菌的分离、纯化。获得的菌种保存在冰箱和室温条件下。(3) 菌种的致病性测定:在实验室,将分离获得的所有菌株分别接种在烟草感病品种的健康植株上,调查其发病情况,确定各个菌株的致病性。(4) 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研究:在实验室,将有致病性的菌株分别接种在不同品种的健康烟草植株上,发病后,调查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根据不同菌株在不同品种上的致病反应,评价菌株的致病力。为监测重庆地区青枯病、黑胫病菌致病力的变化以及品种的选择奠定一点基础。(5) 青枯病生理小种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20个以上菌株,接种到烟草青枯病菌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烟草 青枯病黑胫病 综合防治 项目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7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