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疆医疗服务中心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doc
《打造北疆医疗服务中心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北疆医疗服务中心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国际梦想”扬帆 “医疗中心”起航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跨越式发展纪实本报记者刘平安 张楠 王晶克拉玛依,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发展、因油而闻名的城市。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中的“长子”,她的传奇故事,伴随着克拉玛依之歌已经被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并积淀了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独特气质。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正是在这种独特气质的熏陶下快速成长。作为全市唯一大型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借助油城同美国休斯敦结成友好城市的契机,从功能、性质、理念、方向等方面,赋予全新的发展理念和远景规划,使医疗服务质量像休斯顿德州医学中心那样优质,能吸引着众多患者。作为克拉玛依城市转型提速的一个重要战略规划,克拉玛
2、依市中心医院肩负着更大的责任,追寻着更美好的梦想:构建北疆医学中心,提高北疆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直接降低群众看病的医疗费用、节约看病成本,缓解边远地区老百姓看病难。“油城”的医疗之梦,正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的引领下踏步向前。听,来自西部的那首医疗之歌 边陲重镇的国际梦想 1958年,克拉玛依建市,第一代“石油人”从内地奔赴大漠腹地寻油,为国家建设立下卓越功勋。今天的克拉玛依不仅是年产量超千万吨的大油田,也是世界石油化工产业的聚集区,是新疆乃至整个中亚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与这座城市同甘共苦的还有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这是克拉玛依市唯一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克拉玛依市及周边地
3、区45万人口的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的救治及各项医疗卫生工作。三代白衣天使为三代石油人保驾护航,共同缔造了克拉玛依市崛起于荒漠的伟大奇迹。如今,克拉玛依市内沙漠与绿洲相间,高楼大厦和风格迥异的民居并存,既保留着浓郁的西部风情,也充满了前沿的国际潮流。在号称万里油田的沙漠腹地,密密麻麻的石油钻井“磕头机”一望无垠、生机勃勃,好似大地上一幅巨大的动态山水画面,美不胜收。克拉玛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邬英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克拉玛依也在积极参照世界资源城市的发展经验,未雨绸缪,谋划产业转型,打造世界知名现代化石油城市。目前,市委市政府锁定的城市目标是六大基地,包括生产、技术、服务、教育、金融和信息,最
4、终希望把克拉玛依市塑造为高品质、最安全的城市。这一战略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吹来了“世界风”。邬英认为,医疗服务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委领导谋求城市定位期间发现,美国的休斯顿和克拉玛依有着很多共同点,两市虽分处东西两半球,但地理位置、气候相像,也都是各自国家的石油能源基地。而休斯顿比克拉玛依多了两个重要的功能:航天和医学,休斯敦是德克萨斯医疗中心的所在地,德州医学中心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最负有盛名的医学中心之一,在癌症和心脏研究方面最为著名。在克拉玛依市委领导的努力下,两市已经结成了友好城市,双方往来密切。克拉玛依市曾经专门派卫生局领导和市中心医院管理层到休斯顿深入学习考察,了解当地医
5、疗卫生资源的功能布局以及投入运行机制等,这对克拉玛依规划市中心医院新院址从功能、性质、理念、方向等各个方面赋予全新概念,并且带来了深刻影响。“我们也要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的底子上发力,采取全新的办院理念和格局,打造高端前沿的医学平台,从全球寻找技术力量重点发展几个科室,使克拉玛依的医疗服务能像休斯顿德州医学中心那样,吸引到国内甚至国外患者”。邬英满怀豪情地说。 石油医院的内忧外患 作为克拉玛依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心医院原本应该是技术一流、服务上乘、患者放心、医护人员为之自豪的医院,然而多年前,事实却并非如此。 2012年4月担任克
6、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一把手的叶舟院长是该院自己培养、从一线医生、科室主任、副院长一步一步干到管理层的,对医院的过去了如指掌,更充满了感情。他介绍,克拉玛依是个石油城市,人群组成相对单一,绝大部分人都是石油职工,社会收入均等化,极少有低收入群体,因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期望值普遍比较高。而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的运转资金是油田拨付的,员工旱涝保收,收入分配停留在大锅饭状态,造成各种弊病。“更主要的问题在于,由于定位于服务石油职工,市中心医院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系统,与社会往来不密切,和全疆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有所脱节。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龙头单位飞速发展、朝气蓬勃的状态不同
7、,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陷入了停滞状态。”回忆往昔,叶舟心情依旧不能平静。医院负责绩效考核的彭宇明说,这种状态的集中体现就是骂声一片,病人不满意,医生护士也不满意。病人住不进来,住进来看不上,看完了不满意。“临床一线的绩效奖金甚至拿不过其他科室,1995年以后病人量增加,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工作量猛增,特别爱往机关走,临床一线护士往非临床走,不愿倒班,急诊科没人愿意去,临床科室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派人到急诊科轮转值班。被当地百姓戏称为:一流设备、二流技术、三流服务。” 2012年叶舟担任一把手时,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正处内忧外患的漩涡。能不能带领全院职工革故鼎新、摆脱困境,走出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道路
8、,让医务人员满意、患者满意、政府满意,并真正担当起城市转型先锋、为国际医疗战略开路的重任,成为叶舟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职责。1984年,叶舟自南疆阿克苏地区考入南京医学院,是油田第一代委培生,1989年学成归来。当时在普外科上班,一天最多做10台手术,一天一夜就休息2个小时,勤奋努力为叶舟打下了坚实的临床基础。1993年,叶舟通过考研再次回到母校南京医学院深造,主攻内分泌外科的乳腺甲状腺专业,导师武正炎是中华医学会第13、14届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外科分会内分泌乳腺外科学组组长,“这对我的影响深远,比如医生的价值观、工作风格、治学精神、读书习惯都得到了质的提升。”1996年,叶舟研究生毕业
9、后,导师希望他能留校工作,甚至有出国的机会,但他知道自己的根在新疆,毅然回到克拉玛依。“院领导重视、同事欣赏,工作更加谨慎。回来后短短一年时间,把两三年的手术做了,患者慕名而来。”2002年,36岁的叶舟调任急诊科主任。“这是最艰苦的岗位之一,但也是职业生涯最快乐的时光。手下60多兄弟姐妹气氛融洽,以前急诊科要不来人,那时很多人要求调过来。科室良好的氛围激发出了团队的工作热情,急诊科30张床位,一年800台手术,员工从未喊苦喊累,没有出现严重医疗纠纷,没有延误救治”。此时的叶舟引起了各方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医院筹建甲状腺外科,希望把他挖过去。消息惊动了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干部管理科的孟海
10、涛亲自来院挽留,而当时的院领导也认为叶舟不仅具有坚实的临床基础,而且有很好的管理特质,要文能文,要武能武。2007年,医院公开招聘两个副院长,叶舟以最高票胜出,从此走上管理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叶舟做的两件事留下了烙印。“第一件事情就是手术系统抓执行,10点钟手术,12点不进手术室,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相互扯皮,拖台的情况老生常谈,成了见怪不怪的常态。没办法,我只好天天蹲手术室,迟到一次罚款200元,连续处罚了三个科室主任,一个月后这种情况就基本消失了。”“第二件事情是病历点评,相互纠错,但绝不处罚,而是相互学习。医疗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不作为,要鼓励医生及时处置、救治。随后,我们建立了一整套标准,
11、包括时间控制、诊疗规范等,从根上巩固医疗质量”。一些业界同行认为,结合新疆当前的实际,石油医院优质资源社会化的发展思路,既找准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的定位,也体现了石油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新疆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各民族团结融合以及边疆的长治久安都具有现实意义。新任院长挑起“国考”重任 2012年4月1日,叶舟被任命为一把手院长。当年正好赶上“三甲”医院复审。“这可是国考,意义重大,哪家医院都不想被摘掉三甲的牌子。很多人都说我时机不好,正赶上国考,但我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正是大刀阔斧改变机制、夯实质量、提升服务、转变形象的好机会”。然而,复审将于当年11月20日进行,留给叶舟和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打造 北疆 医疗 服务中心 克拉玛依市 中心医院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