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创业致富产业扶贫心得体会5篇.doc
《2020创业致富产业扶贫心得体会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创业致富产业扶贫心得体会5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0创业致富产业扶贫心得体会5篇 脱贫致富说到底离不开农民增收,单纯的依靠政府的资金救助达不到真正的脱贫,也不能够真正的奔康。做好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过程中一项关键性举措。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创业致富产业扶贫心得体会,仅供参阅!创业致富产业扶贫心得体会【1】创业致富带头人 脱贫攻坚先行者记宁陕县城关镇县人大代表王健带领村民致富的先进事迹2019年对于城关镇青龙娅村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一排排整齐的大棚、一簇簇鲜嫩的香菇、一张张丰收的笑脸,青龙娅村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的建设,将原本没有生机的村庄发展成一片欣欣向荣的好光景, 这些变化都离不开现任县人大代表村主任王健的艰辛付出与努力。王健,男,汉族,现
2、在46岁,高中文化,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瘦,但他却十分精干。他作为县人大代表,又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抢抓机遇,以科学的生产促进经济的持续增收,以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他带领乡亲们战胜重重困难,大胆开拓脱贫致富的道路。狠抓扶贫机遇,搞好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必须走在前面,王村长努力争资立项,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食用菌农业园区护坡挡墙建设、修建河堤90米、桥梁2座、灌溉渠道1300余米、131亩香菇大棚建设及产业路建设2100余米、王家湾新修水坝1座、埋设管道0.4公里、小西沟供水新修蓄水池1座、危房改造6 户15 人,为全村经济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做出了许
3、多贡献。用好扶贫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在这87 公顷的土地上,每一寸都有他洒下的奋斗汗水,要大规模发展产业先要解决资金短缺、征地、土地流转等问题,那段时间他常常去到农户家中,与之交谈,一次不行就两次,村民们也被他的诚意所打动,流转土地159 亩。同时,他加强与镇主要领导、各县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100 万元,积极与电力局联系,争取了两台变压器,确保每户香菇大棚的生产、照明等用电。如今青龙娅村食用菌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为当地群众创建就业岗位24 个,帮助 38户128 人脱贫致富。村民彭明芳说:“在家门口就有钱赚,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目前青龙娅村2座香菇大棚里的香菇都已在市场销售
4、,销售形势很不错,可实现销售收入780万元。发挥带头作用,解决群众困难。为了准确把握村内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一有闲暇时间,他和驻村工作队就深入贫困户家中,依靠娴熟的表达能力和平易近人的亲和力了解贫困户家中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及生活状况,制定了详细的脱贫工作计划,落实了帮扶责任制。村民没有菌种培育技术,他主动与原有食用菌合作社联系,为村民们提供技术指导;贫困户易海林家庭经济收入单一,又无一技之长,他帮忙联系公益性岗位,让其担任村里的养路员;贫困户赵本财搬迁至贾营安置点入住困难,王村长联系帮扶单位派出所一起帮助他搬家,用双手托起他年迈的母亲。这个最基层的干部,他懂得付出,村民脸上的笑容就是他最好的回
5、报。创业致富产业扶贫心得体会【2】从贫困户到“老板”的蜕变故事的主人公叫陀伟,六年前的他还是村里一穷二白的贫困户,经常窘迫到连一包盐都买不起。之后在帮扶干部、村委会的指导下,主动发展渔业养殖产业,如今每年的销售额逾20万元,今年还雇佣了两名贫困户村民务工。不甘贫困、勤劳致富,他是帮扶干部眼中的“脱贫模范”,也是村民眼中的“老黄牛”。20XX年,陀伟被列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妻子都没有一技之长,要养活一双儿女,基本看天吃饭,依靠种植水稻、木薯、甘蔗等农作物维持生计,一年收入也就几千块钱。陀伟回忆说,“刚结婚那几年,爱人跟着我吃尽了苦头。孩子小,没法外出打工,每天起早贪黑干农活,但一年收成很
6、有限,除去四口人的粮食,能拿去换钱的所剩无几,很多时候口袋里摸不到一块钱,连一包食盐都买不起。”“我必须改变!”他说,陀伟知道,要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必须付出行动。之后在村民的介绍下,陀伟来到昌化江附近的一位渔业老板那谋出路,刚开始只负责拉网收鱼,一天30元,烈日暴晒、纯体力劳作,工作艰辛,其他人经常干两天休一天,陀伟却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都按时出工,老板觉得这小伙子勤快,聊天得知陀伟家里情况,对他格外照顾,开始教他养殖技术。“陈老板算是我的贵人”。谈起那位教他养殖技术的老板,陀伟眼中满是感恩。他讲述,老板让他学习渔业养殖技术,教他如何饲养、销售活鱼和冰鱼,还鼓励他创业,老板帮忙打通市场销路。
7、不惧创业“摔跟头”20XX年,在村委会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陀伟购买了养殖桶、收购鱼苗,在自家院子“开辟”养殖场,自己去昌化江捕鱼,或向其他渔民收购鱼产品,开始踏上创业路。创业并不轻松,“新手上路”难免会磕磕碰碰。第一次创业让陀伟摔了跟头,200斤鱼因养殖技术欠缺,最后死了150斤,连本钱都没挣回来。陀伟把他的难处跟陈老板说了,对方二话不说,让他再回去学技术。忘掉失败的痛,陀伟继续回到陈老板身边,一边打工一边学技术。20XX年,陀伟再次创业,这一次他变得谨慎了,分批次购进鱼苗,遇到问题立马请教,从早到晚蹲守在院子里,30个养殖桶基本都试验成功。陈老板主动上门来收购,更是给了陀伟满满的信心。“不懂
8、就不断地学习,不足就不断地锻炼。”陀伟说,白天他除了要照看鱼苗,一有空就去现场跑市场,海口、儋州等地的饭店、批发市场都是他的客源,经陈老板介绍,他的鱼还销往广东、湖南、江苏,“创业的日子很辛苦,但是一想到可以让家人过好日子,就特别有力量。”带领贫困村民一起致富初尝创业的“甜”,陀伟的动力更加足,他想继续扩大规模,但缺乏资本。尼下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黎雯行得知情况后,主动找上门告诉他贷款政策,并手把手教他弄材料、走流程。“帮扶干部和村委会帮我太多了,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寸步难行。”陀伟讲述,第一书记黎雯行帮他贷款3万元,他用来购置制氧机、冰柜、养殖桶等设备,最后从30个养殖桶发展到100个养殖桶,最
9、多的时候鱼苗达到2000多斤,2018年的销售额超过20万元。在村干部和村民眼中,陀伟吃苦耐劳、勤劳朴实。黎雯行说,“陀伟很能干,不等、靠、要主动发展、敢于尝试,收入提高了,却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努力,他是脱贫致富的好榜样,值得大家学习。”今年初,陀伟购买一辆全新的皮卡车用来送货,生活越来越有起色。他还想继续扩大规模,目前雇了两个工人帮忙打下手,他们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每个月2000元工资让其他村民很是羡慕。“趁年轻,多努力!”陀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憧憬,他始终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吃苦总会有收获,这是他一直努力的希望。创业致富产业扶贫心得体会【3】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民营企业从
10、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离不开全社会的帮助与支持。饮水思源,投身脱贫攻坚,让贫困老百姓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全国政协鼓励支持下,恒大集团从20XX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通过一揽子综合措施,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一年零三个月来,4600多人的扶贫队伍常驻大方,与当地干部群众展开脱贫会战,103个重点援建项目已全部开工,8.05万贫困人口初步脱贫。在帮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与实践:一、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是实现永久脱贫的基础。针对能够就地进行产业扶持的贫困群体,我们计划三年建设1000个以合作社形式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创业 致富 产业 扶贫 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