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绩效研究.doc
《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绩效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绩效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绩效研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国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R&D是科技活动中最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部分,是整个科技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国际和地区竞争力核心要素之一,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开展工业企业R&D投入绩效研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提高北京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北京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的案例情况(一)科技活动分布不平衡2009年,北京市6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仅118家,占总数的18.6%。88家大中型
2、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59家,所67.0%;有R&D活动的企业有27家,占30.7。企业的科技机构的数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开展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的实力。2009年,企业的科技机构91个,企业数与科技机构数之比为7.0:1,即平均每7个企业中有1个科技机构,而大中型企业中每1.4个企业有1个科技机构。企业科技活动主要分布在大中型企业。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型企业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科技机构数量较少,从而导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参与科技活动的比重较低。表1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和小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情况企业总数开展科技活动的有R&D活动的科技机构数企业数:科技机构企业数
3、所占比重企业数所占比重规模以上总计63511818.6507.9917.0大中型885967.02730.7%621.4小型5475910.8234.2%2918.9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16.7亿元,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15.2亿元,占总数的90.7%,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经费支出总额仅占9.3%。 从企业规模来看,以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为主,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企业总数的50%;从企业类型看,以内资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为主,所占比重为88.1%;从行业类型看,以制造业开展科技活动为主,所占比重为97.5%。(二)科研经费投入渠
4、道不广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16.3亿元 ,企业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资金分别为14.81亿元、0.88亿元和0.46亿元,分别占总数的90.8%、5.4%和2.8%。表2 不同类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来源构成情况比例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资金规模以上企业总计90.8%5.4%2.8%内资88.6%6.9%3.2%国有89.6%0.0%7.5%集体100.0%0.0%0.0%股份合作58.4%34.4%7.2%有限责任公司90.1%6.0%2.3%股份有限公司82.5%11.0%6.5%私营企业64.6%27.3%8.1%港澳台投资企业100.0%0.0%0
5、.0%外商投资企业98.6%0.0%1.4%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整体上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资金及其他资金投入较少,尤其是政府资金投入过低,仅占2.8%。从企业类型看,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资金来源较为灵活,金融机构贷款分别占总数的34.4%、27.3%、11.0%。(三)科技人员配备不到位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科技活动人员9589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5.3%,其中,R&D人员3307人,占从业总人数的1.8%。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占比重为56.5%,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R&D人员所占比重为34.5%。从企业类型看,科学家与工程师和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
6、员比重最高的为港澳台投资企业,比重分别高达92.5%和70.1%。外资企业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也达到50.7%,内资企业R&D人员投入较低,仅为31.1%。(四)R&D经费投入不足R&D投入反映企业进行系统的、创造性的科技活动的投入力度。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1、R&D经费支出比例不高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总额为6.5亿元 ,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48.7%。从企业类型看,外资企业R&D经费支出所占比重最大,为72.1%;其余类型的企业R&D经费支出所占比重都不足50%,最低为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仅为9.2%和9.4%;集
7、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比重只有22.0%和22.8%。从行业类型看,R&D经费支出的行业差距很大。R&D经费支出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塑料制品业三个行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1.2%、30.5%和12.5%,共占R&D经费支出总额的84.2%,其余的近30个行业的R&D经费支出只占15.8%。2、R&D经费投入强度不大国际上普遍通过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衡量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强度。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5%,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93%。从企业类型看,如图4,不同类型的企业中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差
8、异很大,内资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1.18%,是外资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的近2倍,港澳台投资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最低,仅为0.07%。内资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R&D经费投入强度在1.1%以上,其余均在0.8%以下,R&D经费投入强度最低为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为0.08%和0.29%。从行业类型看,只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较高,在1.3%以上,分别为2.73%、2.13%、1.45%、1.32%,其余行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都在0.8以下。3、人均R&D经费投入情况 从业人员人均R&D经费2009年,北京
9、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业人员人均R&D经费为0.36万元,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人均R&D经费为0.51万元。从图5中可以看出,外资企业从业人员人均R&D经费最高,为0.67万元,其次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为0.56万元和0.40万元,其余类型企业从业人员人均R&D经费不足0.15万元,其中港澳台投资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人均R&D经费最低,分别为0.02万元、0.04万元和0.05万元。从行业类型看,从业人员人均R&D经费最高的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人均R&D经费达到1.22万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烟草制品业的从业人员人均R&D经费也高达0.92
10、、0.91和0.88万元;其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人均R&D经费为0.5万元;其余行业的从业人员人均R&D经费在0.25万元以下。 R&D人员人均R&D经费200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人均R&D经费为19.6万元,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人均R&D经费为22.2万元。从图7可以看出,有限责任公司、外资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的R&D人员人均R&D经费较高,分别达到26.4万元、22.0万元和20.0万元,其中,较低的有港澳台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R&D人员人均R&D经费不足10万元。 从行业类型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烟草制品业和交通运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规模 以上 工业企业 投入 绩效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