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导向目录(版).doc
《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导向目录(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导向目录(版).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2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导向目录(2016年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产品类别编号产品名称主要应用领域产品概况及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目标(一)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1.高性能碳纤维轨道交通、民用航空、国防军工、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和建筑补强等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高档碳纤维一般拉伸强度4500MPa,拉伸模量220GPa。当前我国碳纤维技术飞速发展,T300、T700级碳纤维实现工程化生产,对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力支持发展高性能、高强度、中模量碳纤维。T700级碳纤维提升产业化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在新能源汽车
2、、风力发电机叶片、轨道交通以及其他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基本替代进口产品;T800级碳纤维提高性能稳定性、提升工程水平,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满足国内大型民用飞机、国防军工及部分民用领域的应用需求,实现规模化应用。2.高性能玻璃纤维轨道交通、国防军工、风电、电力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国防军工材料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性能玻璃纤维在组分与性能优化设计、预浸剂与专用成膜剂、纤维制品深加工等方面核心技术相对薄弱。突破高性能度玻璃纤维制造技术、浸润剂及纤维制品深加工技术和规模化节能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扩大应用领域。同时推进风电、轨道交通、纤维编织物、电力复合材料等相关产品的研
3、发生产。3.热塑性玻璃纤维建筑、电子、交通等热塑性玻璃纤维适用于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可提升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的综合力学性能。目前巨石集团、泰山玻纤和重庆国际已研发成功并开始生产热塑性玻纤复合纱,且已有企业小批量生产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制品。预计“十三五”末,复合纱市场需求近百万吨,热塑性预浸制品市场需求近50万吨。下一步要加大热塑性玻纤复合纱制品的研发与生产力度,鼓励适度增加热塑性玻纤纱及复合纱产能。增大热塑性玻璃纤维使用量,突破浸润剂、成膜剂技术难点。推进热塑性预浸带、预浸片及预浸板材的研发与生产。同时丰富产品种类,开发新的应用领域。4.通用型高性能抗碱玻璃纤维水利、交通、军工、海洋工
4、程、建筑等通用型高性能抗碱玻璃纤维是以高锆玻璃(氧化锆含量16.5%以上)为主要原料生产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型增强材料。与普通耐碱玻璃纤维相比,其具有高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抗老化、抗碱、耐高温和低温、绝热和电绝缘、隔音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目前,产品在国内还未能很好地应用于通用型硅酸盐水泥材料体系中,在水利、交通、军工、海工、建筑等重点工程中刚刚开始实验研究,也未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品应用领域较为广阔,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预计“十三五”末,全球耐碱玻璃纤维需求量达80000吨,市场规模为106.7亿元。5.纤维增强热塑
5、性复合材料制品汽车、轨道交通、建筑、农牧养殖等包括各类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等。随着相关工艺及装备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此类产品产量规模及应用领域正在快速扩大。与传统的工程塑料相比,此类产品中纤维含量大幅增加,增强效果明显提升,制品性能优异,可广泛用作各类结构及功能复合材料制品。目前已经实现批量化生产及应用。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建筑、农牧养殖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重点适应汽车和高铁等轻量化要求,以及农牧养殖业发展的需要,拓展应用领域,扩大市场份额。6.高性能风力发电叶片风力发电包括大功
6、率风力发电叶片(大型海上风电叶片)和低风速超大型风电叶片。大功率风力发电叶片(大型海上风电叶片)主要指8MW、80m以上级超大型分段式海上风电叶片。低风速超大型风电叶片主要指2.53MW、70m以上级超长分段低风速叶片。大型海上风电叶片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技术,为8MW、80m以上级超大型风电机组提供配套。低风速超大型风电叶片要突破70米以上级叶片设计、分段技术连接设计和试制,实现量产,加大推广应用力度。7.高性能复合材料用热熔酚醛树脂汽车、电器、航天航空等热熔酚醛树脂代替目前使用的将乙醇作为溶剂的酚醛树脂,用于制备预浸料,主要用于汽车、电器等高性能模塑料以及航天航空用特种耐烧蚀复合材
7、料领域,具有挥发分少、环保、节能、复合材料性能稳定等优势。该品种树脂在国内是一种新型的需求量巨大且迫切的树脂品种,目前小批量技术已经成功研发,制备的复合材料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性能,但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批次之间的稳定性需要提高,同时需要进一步放量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技术和生产水平,稳定批量生产工艺,满足国内在航天航空及耐高温民用高端制品的需求。在汽车及电器元件方面,树脂达到制备高端模塑料的技术要求,打破国外在该领域内的垄断。8.汽车发动机用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汽车该产品适应汽车减重进而降低油耗、减少排放的要求,是性能优异的替代材料。目前国外先进的发动机厂已将SMC和玻纤增强P
8、A66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油底壳和气缸盖罩上。国内的主机厂也在向轻量化靠近。通过替代金属油底壳、缸盖罩等发动机部件达到减振、降噪、降低重量等,满足轻量化的需要;通过和国内的主机厂进行合作,积极发展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动机用复合材料油底壳、缸盖罩等高性能要求发动机部件。推进国内高性能复合材料在汽车发动机领域的应用。9.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轨道交通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地铁疏散平台及防护罩产品。防护罩及地铁疏散平台产品工艺比较成熟,产品性能稳定,并在国内取得多个示范工程。目前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随着更多供应商的介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路线,降本增效,同时不断开发新型的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
9、产品,如复合材料电缆槽等。10.建筑用三维中空复合材料基板新型建筑中空复合材料是一种轻质高强度芯材,其面层与芯层整体连接成型,克服了传统蜂窝、泡沫等夹芯复合材料易分层、耐冲击性能差的缺点,可弱化不同材料截面设计及耦合问题,保持了较好的力学性能,具有高强、耐压、耐磨损、隔热、抗冲击和抗断裂等优点。目前生产中空复合材料装饰石材在工厂幕墙、酒店内部装潢等方面已取得初步应用。形成针对8mm和15mm两种高度规格中空织物和中空平板的生产线,满足规模化稳定低成本生产条件。11.电力用复合材料电力产品主要包括复合材料横担和复合材料杆塔。国内所制备的复合杆塔综合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复合材料横担和杆塔已
10、在国内多个省市线路中得到应用,产品处于试用、推广阶段。电力输送用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技术代表了当今国际输电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2020年需求预计:复合材料横担不少于500万根;复合材料杆塔不少于30万根。发展目标是形成电力输送用复合材料设计、研发、制造、质量控制一整套工程化生产能力。12.电缆碳纤维复合芯高压电网等碳芯电缆是新型的碳纤维科技电缆,不同于一般的钢芯铝绞线,碳芯更轻,性能更好但目前相对价格较高,用于一些长距离架空线缆敷设,损耗小,耐拉。碳芯电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下一步要形成自主碳纤维、自主碳纤维复合芯和导线的全产业链自主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生产体系,降低制造成本,形
11、成规模优势,推动产业发展。13.航空发动机用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体航空传统发动机风扇叶片和机匣等都是由金属制成,随着发动机减重增效的要求,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需求趋势日益增强。编织复合材料克服了2D复合材料层间性能弱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层间性能、抗冲击性能,满足复杂航空结构件的需要。研发航空发动机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通工艺路线,自主研发编织复合材料叶片一次性成功,通过初步验收。完成整套编织复合材料风扇叶片预制体技术及成套的成型设备技术和表征评价技术。实现国产商用发动机风扇叶片等关键部件的批量生产。14.高性能复合材料气瓶能源包括长管拖车用大口径复合材料气瓶和车用高压
12、储氢气瓶等。长管拖车用大口径复合材料气瓶公称工作压力在基准温度时最高可达到27MPa,气瓶长度一般在5m以上,最高可达12.19m(40英尺),一般直径为406mm,559mm,主要以559mm最为常见。目前国外都有大量使用,但国内几乎未有使用。车用高压储氢气瓶是充装压缩氢气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具有重量轻、结构效率高、可靠性好、破坏时无杀伤性碎片产生等许多优点。目前,国内储氢系统主要以35MPa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为主,具备量产能力的现有生产厂家内胆主要采用铝管或铝锭制作,成本非常高。长管拖车用大口径复合材料气瓶要开发高容重比、装气量大、运输效率高、气瓶装拆检测方便、造价合理的产品,提高
13、天然气等气体的运输效率和方便性。车用高压储氢气瓶要建立车载复合材料储氢高压气瓶在结构设计、选材、成型工艺、质量考核、验证及评价等方面的产品规范;通过研究大口径薄壁金属内胆成型技术,复合材料气瓶铺层的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发出30MPa70MPa高性能复合材料储氢气瓶。15.RPC板轨道交通等RPC板是由高强度水泥、优质石英砂、硅微粉、高性能减水剂、超高强度的专用钢纤维等组成,通过最优化级配设计,经高温蒸养等特定工艺制备而成一种新型高压、高强、高韧性、具有优良耐久性、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高的绿色高性能复合材料。目前RPC技术飞速发展,RPC材料成为政府部门推荐的新型建材之一。其中,铁路部门在我国客
14、运专线建设中采用RPC替代普通混凝土制造路基桥梁电缆槽盖板,实现了该技术在全世界的首次大规模应用。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水平,扩大应用领域。RPC技术优势已经得到验证,未来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截止到“十三五”末,RPC产品市场需求近百万平米。下一步要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路线,降本增效,扩大产能,同时不断突破高性能RPC产品配制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出新型具有自主产权的RPC系列产品。16.连续玄武岩纤维及制品国防军工、交通运输、建筑、石油化工、环保、电子、航空、航天等玄武岩纤维具有高技术纤维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还具有耐高温性佳、抗氧化、抗辐射、绝热隔音、过滤性好、抗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高、适应
15、于各种环境下使用等优异性能,是一种纯天然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也是一种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新的基础材料和高技术纤维。我国目前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玄武岩纤维制造技术及工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提升技术工艺水平,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加大推广应用力度。17.芳纶纤维及制品飞机、高铁、动车、国防军工等芳纶纤维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末,最初作为宇宙开发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冷战结束后,芳纶作为高技术含量的纤维材料大量用于民用领域。目前在所有品牌的芳纶纤维中,性能最稳定的是杜邦的凯芙拉纤维,对质量有严格要求的产品领域一般都用杜邦芳纶纤维。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产品档次
16、及生产能力方面的差距,满足国内需求。18.高强度铅酸蓄电池玻纤隔膜新能源高强度铅酸蓄电池隔膜采用无机纤维与有机纤维混合制毡成型而成,打破传统纯玻纤蓄电池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具有较高的干湿态强度、较低的杂质离子含量、减少电解液分层和充放电中保持完整形态等优异性能。目前市场上传统玻纤隔膜存在干湿态强度差、抗震性能差等问题,急需提高。研发出高强度玻纤隔膜,实现铅酸蓄电池自动包装连续化生产,大幅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免维护性能。19.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军用防护、飞行器制造等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可精密加工、高热导率等优良性能
17、,可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导热基板,以及航空航天结构部件。目前高速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中采用铝基碳化硅作为IGBT模块基板,但该技术及产品制造工艺被日本垄断。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及其产品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军用防护、飞行器制造等领域具有良好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亟待解决大尺寸复杂结构产品的近净尺寸成型和低成本无压浸渗关键技术,突破碳化硅固含量65vol%以上材料的稳定制备技术,形成批量化供货能力。20.多功能高温陶瓷纤维复合膜材料冶金冶炼、垃圾焚烧等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玻璃、冶金冶炼、垃圾焚烧。目前主要生产厂家有山东工陶院、美国Tri-mer、美国Madison filter,国
18、内尚未形成商业化应用,缺乏应用示范。产品目前国内需求为50万平方米,未来十年国内需求量可达到100万平方米。21.高性能陶瓷膜材料节能环保陶瓷膜是无机膜中的一种,属于膜分离技术中的固体膜材料,主要以不同规格的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和氧化硅等无机陶瓷材料作为支撑体,经表面涂膜、高温烧制而成。国内厂家主要有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与国外产品相比较,国内高温净化的陶瓷膜产品的性能差距较小,但规模、产能差距较大。对于水处理的陶瓷膜材料,国内发展起步较晚,产品性能相对较差,产生规模小。高温陶瓷气体净化材料到2020年国内需求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水处理领域的过滤性陶瓷膜材料目前国内需求数百万平方米。
19、22.单层卷材屋面系统新型建筑单层卷材屋面系统具有节能、节材、美观、耐久等诸多优势,系统包括可直接外露使用的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EPDM)防水卷材,及其专用机械固定件、专用的施工机具等。国内目前有能力独立从事卷材生产,屋面系统设计、施工的企业不足10家(不含外资企业),年应用面积不足600万m2,占整个屋面工程市场份额不足10%。但其独有的节材、美观、耐久的优势使之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工程中极具市场前景,对落实国家绿色建筑政策具有积极意义。培育35家具有特色的单层卷材屋面系统服务商及一批专业配件、设备供应商,使单层卷材屋面系统在“十三五”末
20、期在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屋面工程的市场份额不低于30%。23.高性能卷材-涂料复合防水系统新型建筑、城市综合管廊地铁车站等该产品能够充分发挥涂料对混凝土基层的密封防水功能,以及卷材工厂预制、厚度均一、搭接质量可靠的优势,消除窜水、漏水风险,大幅度提高防水工程质量。“十二五”中期,国内开始逐步推广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复合防水系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目前,国内规模以上防水企业均开发出了各自的卷材-涂料复合防水系统,广泛用于屋面、建筑地下室、地铁车站、城市综合管廊等工程部位,市场反响良好。逐步推广卷材-涂料复合防水系统,显著降低屋面、地下防水工程渗漏率。24.高性能地下工程预铺
21、防水系统新型建筑、隧道工程等预铺防水卷材能有效和后浇混凝土实现满粘,消除卷材防水层与主体结构的窜水空间,大幅消除地下工程底板、侧墙部位的渗漏水问题。卷材单层使用,具有节约工期、防水性能可靠等显著优点。“十二五”期间,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在国内建筑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真正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尚非常有限,技术攻坚难度大。随着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的建设,该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下一步要加大推广力度,不断扩大其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市场份额,“十三五”末期,市场份额争取不低于20%。25.高耐久性建筑密封胶装配式建筑等密封胶品种包括聚氨酯建筑密封胶、硅酮建筑密封胶及改性硅酮建筑密封
22、胶等。在三类密封胶中,聚氨酯建筑密封胶和硅烷接枝聚醚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MS胶)的应用最为广泛,但国内企业掌握相关产品关键技术及原材料的尚很少。面对即将迅速增加的市场,有必要开展持续不断地研发。装配式住宅防水的重点在于解决预制外墙接缝的密封防水,这为耐候建筑密封胶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市场。“十三五”期间,要支持和培育数家有技术、经济实力的企业,提高其产品质量,改变在该领域由几家外资企业垄断的格局。“十三五”期末,力争使国产耐候建筑密封胶的市场占有率不低于30%。26.金属复合板材新型建筑等金属及金属复合装饰材料包括传统的铝塑板、铝单板、彩钢板、铝蜂窝板、铝型材等,以及近年新兴的金属装饰保温板、泡沫
23、铝板、钛锌复合板、铜塑复合板、遮阳板等。截止2015年10月底,全国有铝塑复合板生产企业200多家,产能超过3亿平米,110月实现工业总产值近220亿元,实际产量近2亿平米。业内前十家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到行业内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主要骨干企业产品70%出口,成长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同行业中领先规模和具有影响力的先进企业。发展新型金属表面处理方式,如烤瓷铝板、粉末喷涂铝板、A2级防火金属板、高阻燃铝塑复合板、不燃级和难燃级金属复合材料等,开发并推广新型金属复合材料,如新型金属-塑料复合板、铜铝复合板等双金属复合板。大力推广绿色节能金属装饰产品,如遮阳产品、热反射金属屋面板、金属饰面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 建材 新兴产业 发展 重点 产品 导向 目录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