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工资议价的博弈分析毕业论文.doc
《劳动力市场工资议价的博弈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市场工资议价的博弈分析毕业论文.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劳动力市场工资议价的博弈分析姓 名: 学 号: 0941155102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院 系: 商学院 指导老师: 职称学历: 助教硕士 完成时间: 2013年4月 教务处制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承诺书本人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积极开展实验(调查)研究活动,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调查)记录,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参考文献资料外,论文(设计)中所有数据均为自己研究成果,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
2、并表示谢意。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劳动力市场工资议价的博弈分析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市场工资水平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劳动力的价格在现行的制度下出现扭曲,市场的工资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在一个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针对上述的情况,首先综合各个观点,得出工资的本质主要是由在特定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下,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相互作用所决定的,这是一个互动过程;通过总结工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工资议价的几个影响因素,主要有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等等;最后,运用博弈论观点,分析双方的策略选择即要价的工资水平,探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博弈对工资水平的决定作用,以及在总体环
3、境下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议价策略选择,探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均衡机制。关键词:工资;博弈 ;议价Game Analysis of the labor market in wage bargaining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level of wages in the market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the price of labor in the current system distorted the market wage does not reflect the re
4、al price of labor in a labor market. For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individual point of view, draw the nature of the wage determined by the specific labor market institutions, labor and employer interaction, which i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ge changes on the basis of
5、 proposed affect wage bargai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mainly the quality of the worke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labor market, etc.; Finally, the use of game theory point of view, the wage level analysis of the bilateral strategies that asking price, explore the workers
6、and both the employer game role in the decision to wage levels, as well as in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f the workers and the employer bargaining strategy selection, explore the the wage equalization mechanism on the labor market.Key Words:Wages; Game; bargaining目 录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承诺书I摘 要IIAbstract
7、III一、工资的本质与工资变化特点1(一)工资的本质11.古典工资理论12. 现代工资理论23.工资的本质3(二)工资变化的特点31工资水平变化趋势的特点32工资水平调整速度的特点5二、工资议价的含义与影响因素7(一)工资议价的含义7(二)有关工资议价的影响因素71.劳动力自身素质、异质性72.劳动力市场特征83.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94.政府行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10三、工资议价的博弈模型构建与求解11(一)模型符号设定11(二)模型假设12(三)模型的构建13(四)模型求解141.处于第三阶段的工资策略142.处于第二阶段的工资议价策略153.处于第一阶段的工资策略154.均衡结果的讨论16
8、四、总体环境下市场工资的议价策略18(一)总体环境下的雇佣关系假设18(二)总体环境下的工资均衡策略19(三)模型的讨论21五、结论23参考文献24致谢26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需要各种生产资料的投入,如土地,资本等,相对比较重要的是劳动力这一特殊的生产要素。要素市场中劳动力价格的价格决定不同于其它生产要素的价格,它不仅受到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的制约与影响,还受到其它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的价格在市场上以工资为衡量的标准,在经济理论中,工资决定都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工资决定的研究需要了解工资的本质以及变化的特点,但是了解这些还远远是不够,还需要看到工资是劳动力市场在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劳资双方的相互作用
9、的结果,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工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就工资策略博弈的结果。一、工资的本质与工资变化特点(一)工资的本质工资的本质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工资的本质、决定因素和形成机制以及工资制度等问题研究形成了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了深刻认识和理解劳动力市场工资的决定机制,有必要对工资决定理论进行整理与回顾。工资理论大体上可分为古典工资理论和现代工资理论两大部分。1.古典工资理论 杨河清.劳动经济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丁守海.工资问题的研究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10期古典经济学家主要研究工资的决定因素,劳资双方认为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10、亚当斯密指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同时他认为工资应高于工人生活基本所需,高的劳动报酬是可以激励工人努力的工作,进而会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分工;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工人的工资决定于维持工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及其家属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时期内由于自然价格的不同,工资水平也有所不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有较大的差距;萨伊在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中指出,工资是劳动所提供的生产性服务的报酬,工资应该稍微高于维持劳动者生存的必需品,以便养活他的家庭。马克思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劳动力本质上是一种商品,是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劳动力价格是
11、由生产这种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古典工资理论对于工资的决定着重于劳动者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分析,而没有涉及到整个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制度方面的因素,2. 现代工资理论克拉克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他认为,资本和劳动会按各自的边际生产力来决定各自的产品价值,即决定各自取得的收入,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对于劳动来说,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工资的水平,最佳情况是工资率即单位时间劳动力工资应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这个原则下,企业可以以成本最小化获得最优的产量水平。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论述以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设前
12、提下,提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工资理论,即工资的决定是由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决定的。他在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引出劳动成本理论来说明劳动力地供给价格,并且引入边际劳动生产力理论来阐述劳动力的需求价格。最终工资水平由市场上地供求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劳动谈判工资理论是工会组织发展壮大的产物,莫里斯多布、阿瑟赛斯尔庇古和张伯伦等是该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该理论认为劳资双方认为工人的工资水平是由由雇主与员工所组成的工会通过谈判来决定的。具体的工资水平受双方力量对比的影响。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工资不仅视为生产率的结果,并且倾向于将工资看做提高生产力的手段。这种理论认为企业支付给员工比市场
13、均衡工资更高的工资,能够激励员工提供高效率的工作并且增加工人偷懒、辞职的机会成本,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现代制度学派提出从制度层面来解释工资的决定,该学派认为,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以及社会性因素会分割劳动力市场,进而形成非竞争性群体,并阻止了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自由流动,市场性因素在分割性市场中决定工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和效率存在局限。除了上述现代工资理论外,还有分享工资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工资的本质与特点。3.工资的本质综合上述的工资决定理论可以得出工资的本质由以下几个要点组成:首先,工资表现为双重性:一方面工资为劳动力使用权基于市场交易的
14、以货币表示地报酬以及其他形式的劳动力价值的补偿,另一方面从企业或用人单位一方来说则是企业形成地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成本的支付根本上是获得收益;其次,工资体现了不同市场的劳动生产率会有所不同,会存在工资差异;最后,在实践层面上研究工资决定的基础是工资制度,不管是宏观的收入政策与还是微观上企业工资构成与分配形式与报酬等工资政策都是以工资制度的形式表现,这是需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工资本质是对劳动力价格的在经济学中的理论探讨,在应用层次上,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与探讨工资水平和工资差异。工资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统计范围内劳动者的工资数额的多少,而工资差异是指劳动者在供给劳动力过程中不同的劳动者
15、在要素服务收入数量的差异以及相互关系,是不同劳动者在工资水平上的差别。对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是研究工资理论的基础,工资理论的发展与工资变化是相适应的。(二)工资变化的特点正如上面工资本质所论述的那样,不同的市场体现出工资差异。此外,随时间的推移,工资变化也会呈现一定的规律。1工资水平变化趋势的特点(1)不同地区工资水平存在差异 .2012年03月19日,00:59.经济参考报微博不同地区由于存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基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了不同的区域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比如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总体工资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平均水平,但在各个区域内部,也存在着不同
16、工资水平的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稳健增长,各地区的工资增长率却存在很大差异,近几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宁夏,平均增幅19 .6%。在增长速度前十名省份中,大多是中西部省份,这些地区年均递增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2%)。表明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的经济效应已显现,出现工资水平增长速度最缓慢的是广东,五年间平均递增速度仅为11.0%。由于中西部地区平均工资水平的增幅快于东部地区,正如斯密所言,最高工资水平不是出现在发达地区而是在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区域,因此地区间企业工资差距有所缩小,地区工资关系有所改善。(2)不同所有制企业工资水平的特点从近十年
17、的平均工资来看,私营企业职工工资是略高于城镇集体单位,低于国有单位的。从十年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分析,不论是平均工资还是平均实际工资,国有单位职工的年均工资增长率最高,其次是城镇集体单位,最低的是私营企业。从下图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平均工资水平总体上在逐步上涨,但也可以看出工资总额增长率总体变化比较大,以较快速度增长,这与我国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图 1-1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历年平均工资变化的趋势 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3)不同行业的工资差异特点 图 1-2我国部分行业平均工资增长变化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从上表中可以看不同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长率变化略有差异,这主要
18、是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宏观经济走势所造成的,对于行业这一个因素来说,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行业性质,如由于垄断造成的,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区别,如电气水等行业而是由国家垄断经营且这些行业涉及国计民生生产稳定从表中可以看出其工资增长率较高且平稳。另外各个行业发展程度也会影响工资的增长率,如高新技术产业的工资增长要高于传统制造业。此外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传统行业收入增长缓慢,新兴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的收入快速增长,各个行业为适应发展需要需在工资决定制度上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变化,也就造成了上表所呈现的现象。2工资水平调整速度的特点 工资的调整速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工资水平变动的幅度,通常可以用工资弹性来说
19、明,工资是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函数,反映了工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的反映灵敏的程度。如果工资率能对市场供求变化迅速的,及时的做出反映和调整,达到均衡状态,则称工资弹性富有弹性。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时,工资不能迅速随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则成为缺乏弹性,如果是完全无弹性则成为工资刚性,这就意味着工资不会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迅速改变,尤其是经济不利冲击的时候,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劳资双方都不能根据实际经济情况进行调整,工资不会轻易下降,此时企业会通过调整雇佣量或就业量来进行调整。处于完全弹性与无弹性的工资弹性可以称之为工资粘性,当总供求冲击发生时,工资的调整速度很缓慢,在短期内具有延
20、迟性,但是从长期来看,工资弹性是富有弹性的,对于工资粘性的研究在我国快速发展时期时的工资增长幅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在经济增长减缓时,工资仍表现出一旦下降就使工资变化波动变大的现象,工资在整体水平是上升的,针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工资在动态调整上具有向上的粘性,从图2可以看出制造业、农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工资水平仍是很低。服务产业如水电气,金融业等行业不仅在经济增长期使得平均工资水平呈现增长的势头,在经济稳定发展时期也表现为有较大的增幅,在经济萧条期,金融等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下降的程度也不大,工资水平仍是比较高的,这些长期的平均工资的动态调整具有向下的粘性的特征。二、工资议价的含义与影响因素(一)工
21、资议价的含义对工资本质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是工资议价的基础。工资议价主要是劳资双方乃至政府部门三方进行商议,主要围绕以与工资水平及增长率为核心及相关工资支付的表现形式和相关制度安排进行商议,取舍权衡并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契约性规定。现行的企业工资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固定工资,由基本生活费、工龄和能力以及岗位等工资因素确定,通过工作时间作为计发依据,主要体现工资的生存与发展等保障功能。另一部分是可变工资,由劳动者的绩效等因素确定,以完成绩效为计发依据,主要体现工资的激励功能。因此在工资议价过程中,议价的重点部分最可能是在固定工资上,这是因为该部分比较容易在不同行业,企业间进行对比,当工资分配存在
22、明显的差异时,更容易引致议价动机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博弈。另外,相关的制度结构会影响主体的行为策略,相关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制度以及企业层面上与工资相关的制度的安排。对于劳动力市场制度主要包括公共就业政策,教育及培训制度,工资议定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更广义的还包括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政策制定。企业层次的制度安排主要有工资分配形式,集体协商和福利保障等。需要明确的是,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各项制度对相互影响,此外其他方面的制度如税收制度也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制度的实施效果。对工资的博弈,通常会伴随着相关工资分配制度的变化,在双方议价过程中,都是在对相关的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先进行商议,在解决相关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力市场工资议价的博弈分析 毕业论文 劳动力市场 工资 议价 博弈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8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