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与用地选择课件.ppt
《城市生态环境与用地选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态环境与用地选择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城市生态环境与用地选择,一、城市生态环境简介二、城乡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 三、城市自然环境及对规划的影响四、城市用地评定与选择五、城市用地指标 六、城市减灾,1.城市环境18世纪英国诗人库巴在其诗句中提到:上帝创造了自然,人类创造了城市。”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产物,城市环境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城市环境的形成,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人工环境以及其中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使得各种城市问题产生、暴露与恶化,反而降低了人类生存的适宜程度。,一、城市生态环境简介,1.城市环境的特征与问题(1)城市生态环境的特征由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组成。以人类
2、的生存活动为主导人工物质系统极度发达系统不完全、非独立、对外开放,需要与外部保持物质、能量的交换偏离自然平衡点建立起的非稳态平衡系统,主要依赖人工调节,具有脆弱性系统稳定依赖一次性能源的消耗,(2)城市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原生、次生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次生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问题。由于城市中人口、物质、能量的高度集中和生产、生活活动的高度密集,使得环境问题在城市中集中地暴露出来。交通拥挤、居住生活环境恶化 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 资源、能源的短缺和浪费,3.城市环境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在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准则的基础上,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
3、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尽量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有机触合。,二、城乡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1、城乡用地组成城乡用地(town and country land)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城市建设用地(urban development land)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上述用
4、地之和,单位为hm2,2.用地分类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1)城乡用地分类市域内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9中类、14小类。,(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为8大类、35中类、43小类。,三、城市自然环境及对规划的影响1.地质地貌(1)地质条件(p190)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指某一地区各种岩层或上层的物理性质、软土层的埋藏深度、地下水位的深度等。地基承载力(R)单位面积上的承载力(T/M2),各种地表组成物质承载力表,
5、地质构造滑坡与崩塌、冲沟、泥石流、岩溶、地震,滑坡与崩塌 山区或丘陵城市在利用坡地或紧靠崖岩进行建设时,需要了解滑坡的分布及滑坡地带的界线、滑坡的稳定性状况。不稳定的滑坡体本身,以及处于滑坡体下滑方向的地段,均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冲沟 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沟槽。冲沟切割用地,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的使用十分不利。泥石流 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泥石流的防洪标准:等级 重要程度 城市人口 防洪标准1 特别重要城市 150万人以上 大于100年2 重要城市 15050万人 10050年3 中等城市 5020万人 5020年4 一般城镇 小于等于20万人 20年,岩溶
6、地下可溶性岩石 在含有二氧化碳、硫酸盐、氯等化学成分的地下水的溶解与侵蚀之下,岩石内部形成空洞,这种现象称为岩溶,也称喀斯特现象。在城市用地选择时,要查清溶洞的分布、深度及其构造特点。,(2)地形地貌 作为地球表面系统的下垫面,构成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由于人类对自然地形地貌的改变,城市地貌通常是自然地貌与人工地貌的复合体。地表形态(地形),包括地面起伏度、地面坡度、地面切割度等。地面坡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为普遍和直接。,城市各项用地适用坡度,(3)地质地貌与城市规划建设 城市规划中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选择和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做到避害趋利,因地制宜。城市用地要尽可能避
7、开地质断裂带、溶洞、人工采空区等有缺陷的地质构造。选择地基承载力适于城市建设,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良好且不影响建筑基础等地下构筑物安全、耐久的地区。在城市结构的确定以及内部各功能布局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地形条件,构筑具有特色的城市形态。,哈尔滨,西宁,重庆,2.气候与大气城市气候条件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气温、风向与湍流、降水与湿度等诸多因素,对城市的形态、布局、建筑物的设计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气候的典型特征:城市下垫面性质发生了变化;大气成分改变;人为热释放。,(1)太阳辐射为建筑的遮阳设施与各项工程的采暖设施的设置,提供规划设计依据。日照标准、建筑朝向、日照间距等因素影响到城市建筑密度、用地
8、指标与用地规模以及建筑群体的布置等。,(2)城市风环境城市地区的风环境对城市的结构、功能布局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风进行描述时,通常采用风向和风速这两个概念。风向频率:一定时期内某个方位上累积出现风向的次数占总体的百分比称为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最高的方位被称作主导风向或盛行风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所移动的距离,表示风速最基本的指标是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按每个风向的风速累计平均值来表示。,城市规划中多采用按照气象统计资料,编绘累年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统计表以及累年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图的做法,直观地表达特定城市的风环境特征,称为“风玫瑰图”(p198)。,为防止工厂等污染源对居住区造成污染,通常根据
9、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对城市用地做出合理布局。根据主导风向的有无、数量、方位等,尽可能将有污染的产业用地布置在居住用地的下风向,或将二者平行于主导风向。但应同时考虑最小风频风向、静风频率、各盛行风向的季节变换及风速关系。,盛行风向与工业、居住用地布局关系图(p199),城市规划布局与风向的关系,除了考虑城市盛行风向的影响外,还应特别注意当地静风的频率。城市用地布局在绿地安排和道路系统规划中也应考虑自然通风的要求。,风向与城市道路(北方的城市),风向与城市道路(南方的城市),风向与城市道路(沿海的城市),广州概念规划,除上述城市整体风环境外,在城市中或城市外部特定的地形地貌条件下,还会形成局部的独特
10、城市风环境。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p199),(4)城市热环境城市的热环境直接影响城市中建筑物的布局、建筑形式、保温隔热措施乃至供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无及标准等。由于城市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以及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通常使得城市中的温度要高出周边的非城市化地区,等温线基本上以同心圆状由市中心依次向外递减,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的“热岛效应”。,“热岛效应”产生的大气环流有可能加重城市大气污染。对低纬度城市而言,“热岛效应”加剧了夏季高温酷暑的程度,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和诱发相关疾病,并加大制冷能耗。“热岛效应”可以降低中高纬度地区城市冬季采暖的能耗,使城市中的积雪易于融化,易于植
11、物生长。城市规划要善于利用“热岛效应”中的有利因素,抑制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减少人为热排放、增大城市表面反射率、增加水面与绿化覆盖率等手段部分消除“热岛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中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呈逐步递减的状态。但在冬季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地面散热冷却的较上部空气快,形成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形成后的大气相对稳定,城市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滞留在上空,得不到有效扩散,极易加重城市的污染程度。,城市上空逆温层示意图,(5)降水与湿度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强度对城市较为突出的影响是排水设施。此外,山洪的形成、江河汛期的威胁等也给城市用地的选择及城市防洪工程带来直接的影响。“干岛效应”“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生态环境 用地 选择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