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教学应用课件.ppt
《微观教学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教学应用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規準確立的來源,規準架構,領域:教學行為:A1 A2 A3;B1 B2 B3.行為指標:A1.1 A1.2;B1.1 B1.2.,規準建構說明,A掌握教學目標 B活用教學策略 C增進有效溝通 D營造學習環境 E善用評量回饋,A 掌握教學目標,A1掌握教材內容,A1.1充分備課,精熟教學內容,指標意義:老師能於上課前做好課程準備工作,包括提出教學設計,列舉教材綱要等,以精熟教材概念。觀察示例:上生物課化石演化,教師能在課前蒐集化石樣本與相關資料,在上課時清楚地說明化石的定義,並介紹化石相關概念,如活化石、化石系列等。,A1.2能連結舊經驗與新概念,指標意義:老師能夠將新教材與舊經驗相聯繫,以正確
2、掌握新概概念。觀察示例:上生物課化石演化時,教師能夠提醒化石作用(小學已經上過)並能舉例說明新概念與舊經驗所學概念之間的關係。,A 掌握教學目標,A2設計教學方案,A2.1依據教學內容並考量學生 能力決定教學目標,指標意義:老師能根據教材的性質與難易程度,以及學生的起點行為能力,訂定教學目標。觀察示例:上生物課化石演化,老師在教學設計時,考慮學生過去所學以及教材的難易之後,訂定學生能夠說出化石的意義、能了解脊椎動物演化順序的教學目標,並在教學過程中加以檢核。,A2.2依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指標意義:教師能根據教學目標,擬定達成目標之教學活動,包括動態與靜態等活動。觀察示例:上生物課化石演化
3、,教師為達成瞭解化石演化目標,準備化石實物,讓學生觀察,並製作圖表解釋演化的過程。,A2.3能提供切合教學目標的補 充教材,指標意義:老師能針對達成教學目標之需要,提供教科書以外的相關補充教材。觀察示例:上生物課化石演化,教師為使學生達成學生能夠說出化石的意義的目標,補充化石系列的定義,以馬的化石為例,介紹馬的演化過程有哪些改變。,A 掌握教學目標,A3系統呈現教材,A3.1呈現主題與重點,指標意義:老師教學時,能夠提列教學主題並提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一開始便能掌握學習要點。觀察示例:上國文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第十四課 單元主題是再別康橋,A3.2能循序漸進由簡而繁,有組織的呈現教材內容,指標
4、意義:老師教學時,能把握由簡單到複雜、由近到遠等原則,以循序漸進,一個概念一個概念的方式來呈現教材。觀察示例:上英文課,老師先教導單字及片語,然後再運用這些單字及片語進行句型的說明與應用。,A3.3能提供多種例證,引導學 生觸類旁通,指標意義:老師教學時,能夠舉例或提出證據說明各種概念,引導學生領悟概念,幫助學生理解。觀察示例:上國中數學課,老師提出切蛋糕的例子,說明分數的概念之運用。,A3.4能適切提供練習或作業,協助學生精熟學習,指標意義:老師在某階段的教學後,能提供學生練習或分派作業,協助學生瞭解並熟練學習內容。觀察示例:上國文課時,老師會在現代詩選單元講解鄭愁予的新詩”錯誤”後,讓學生
5、仿作一首新詩。,A3.5於每節課摘要或總結學習 要點,指標意義:老師在每節課的過程中或結束前,能夠將該節或該段落的教學內容加以摘要,並總結學習要點,幫助學生學習完整概念。觀察示例:上英語課指導發音,老師列舉了許多英文單字最後一個字母為有聲子音,其後+ed,音都讀成【d】,老師最後歸納,除了最後一個字母是d之外的其他有聲子音,其後+ed,音都讀成【d】。,B 活用教學策略,B1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B1.1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經驗,指標意義:老師能運用策略瞭解學生日常生活的經驗,例如:透過星聞心聞活動,瞭解學生日常生活經驗以結合教學,作為引發與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觀察示例:上英語會話課,老師請同學
6、們念”7-Eleven”,並由此作為會話的主題。,B1.2安排學生有興趣的學習活動,指標意義:老師能利用學生的好奇、感興趣的、有需要的心理特質,提供相應的教材或活動,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觀察示例:上數學幾何圖形時,老師請同學們以幾何圖形之積木,設計一建築物之模型。,B1.3提供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 經驗,指標意義:老師能提供全班大多數(百分之八十)學生成功的機會,並且在學生表現之後,選擇優點給予讚美、肯定與支持,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與意願。觀察示例:上國文課,老師提出較簡單的問題,詢問程度較差的學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是唐朝李姓詩人的詩句,這個詩人是誰?待學生答李白時,請全班給予掌聲鼓勵。,B
7、 活用教學策略,B2採用多元教學方法與媒體,B2.1依學習需要使用不同的教 學方法,指標意義:老師能配合教學內容、場地與學生需要等,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例如:講演、練習、討論、演示等,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觀察示例:上物理課時,老師先以影片欣賞教學讓學生觀賞瓜熟落地的片段,再運用討論教學法讓學生針對這一段影片討論學生所發現的,接著使用發表教學法讓學生進行發表,最後 運用講述教學法介紹並引導出地心引力的概念。,B2.2依據教學需要應用教學媒體,指標意義:教師能考慮教材的性質、學生能力、學習風格老以及學習場地的條件等,應用各種教學媒體。觀察示例:老師原本要進行國一上學期數學科線性代數運算,不過經過一個
8、小測驗後,老師發現全班有一半以上對於運用數學四則運算的解題能力有問題,於是老師決定從四則運算的基本概念開始進行教學,並且選用一些卡片展示配合進行,改變一開始就教抽象線性代數的作法。,B 活用教學策略,B3善於發問,啟發思考,B3.1設計由淺而深的問題引導 學生思考,指標意義:老師能依據教材內容與學生程度,由淺而深的設計問題,藉由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層次,啟發學生思考。觀察示例:上物理課摩擦力的單元時,以推動拋錨的汽車為例,提問為什麼汽車開始運動前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推動,但一經推動後,則不必太費力即可保持汽車運動?之後,再提出有關摩擦力的相關問題,例如:什麼
9、是靜摩擦力?什麼是動摩擦力?,B3.2發問後待答時間適當(3秒 以上),指標意義:老師發問後,能給予學生三秒鐘以上的時間思考,然後回答問題。觀察示例:老師請同學就慣性定律舉出生活上的實例,先等待至少三秒鐘之後,再請同學分別回答。,B3.3發問後能針對學生回答繼 續延伸問題,指標意義:老師能針對學生回答繼續提出與此一主題相關的問題。觀察示例:老師問:那一種多邊形只有一個內角大於180度?學生回答:凹多邊形,之後,老師繼續延伸下一個問題,凹多邊形還有哪些重要的特徵?,B3.4聽答後能歸納整理學生的 回答,指標意義:老師能根據學生們的回答,引導學生整理或由教師歸納出學生回答的重點或概念。觀察示例: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 教学 应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