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知识11-建筑装饰设计分类与特点课件.ppt
《建筑专业知识11-建筑装饰设计分类与特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专业知识11-建筑装饰设计分类与特点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装饰设计概述,目 录1、建筑装饰设计的含义2、建筑装饰设计的分类3、建筑装饰设计的内容与设计要素4、建筑装饰设计的依据5、建筑装饰设计的方法与程序6、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装饰设计,一、建筑装饰设计的含义 1.1 建筑装饰设计的概念 建筑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满足各种生产、生活需要而有目的营造的空间环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生产、生活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需要,如赏心悦目的环境、适宜的氛围、个性的彰显等。因此,必须对建筑空间进行进一步完善和美化,使其物质功能更加合理,尽可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建筑装饰设计就
2、是通过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的创造活动。不能把建筑装饰设计简单等同于建筑装潢或建筑装修。装潢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建筑装潢着重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建筑室内外界面的表面处理,如界面的造型处理、界面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色彩等,其中也涉及到家具、陈设的选配问题。建筑装修主要是指建筑工程完成之后对地面、墙面、顶棚、门窗、隔墙等的修饰作业,其更侧重于构造做法、施工工艺等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建筑装饰设计不仅包括视觉艺术和工程技术两方面的问题,还包括空间组织设计,声、光、热等物理环境设计,环境氛围及意境的创造,文化内涵的体现等方面的
3、内容。,1.2 建筑装饰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建筑装饰设计的目的首先是以人为本,创造适宜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在物质需求方面,使功能更加合理,改善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满足人的生理要求,使生产、生活活动更加安全、舒适、便捷、高效。其次是在精神需求方面,创造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与建筑使用性质相适宜的空间艺术氛围,保障人的心理健康,彰显个性,表现时代精神、历史文脉等。建筑装饰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通过分析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环境、建设标准、物质技术条件等多个因素,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材料、设备、构造方法、施工工艺等)和艺术手段(均衡、比例、节
4、奏、韵律等形式美的法则),创造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要求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二、建筑装饰设计的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建筑装饰设计可分为室内设计和建筑外部装饰设计两大类。依据建筑类型的不同,建筑装饰设计可分为居住建筑装饰设计、公共建筑装饰设计、工业建筑装饰设计、农业建筑装饰设计(图1.2)。,图1-2 建筑装饰设计的分类,门厅中庭办公室休息室会议室营业厅餐饮厅游艺厅观众厅候车厅 其他,农业建筑装饰设计,工业建筑装饰设计,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建筑装饰设计,住宅别墅公寓宿舍,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娱乐建筑体育建筑商业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 展览建筑 其他,门厅起居室
5、卧室书房餐厅厨房卫生间贮藏室,依据建筑类型进行分类的目的可使设计师明确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便于设计定位。不同类型的建筑,其主要功能空间的设计要求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如展览建筑对文化内涵、艺术氛围等精神功能的设计要求就比较突出(图1.3);观演建筑的表演空间则对声、光等物理环境方面的设计要求较高;而工业、农业等生产性建筑的车间和用房,更注重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温度、湿度等物理环境方面的设计要求。即便是使用功能相同的空间,如门厅、电梯厅、卫生间、接待室、会议室等,其设计标准、环境气氛也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而区别对待。,图1-3 河南省博物院中厅空间,三、建筑装饰设计的内容与设计要素 3.1 建筑装饰
6、设计的内容 1.功能分区与空间组织 在设计过程中,依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活动规律等进行功能分析,合理布置、调整功能区,并通过分隔、渗透、衔接、过渡等设计手法进行空间的组织,使功能更趋合理、交通路线流畅、空间利用率提高、空间效果完善。2.空间内含物选配 在设计过程中,依据建筑空间的功能、意境和气氛创造的需求进行家具、陈设以及绿化、小品等内含物的选型与配,置。这里的空间内含物不仅包括室内空间中的家具、器具、艺术品、生活用品等,也包括室外空间中室外家具、建筑小品、雕塑、绿化等。如图1.4所示,某小区院内喷泉水池、亭子、柱列、雕塑、绿化等都是空间内含物。图1.4 某小区外环境,3.物理环
7、境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对空间的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等方面按空间的使用功能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考虑室内水、电、音响、弱电、空调(或通风)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其布局合理,并尽量改善通风采光条件,提高其保温隔热、隔声能力,降低噪音,控制室内环境温湿度,改善室内外小气候,以达到使用空间的物理环境指标。4.界面装饰与环境氛围创造 无论室内或室外空间,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氛围。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地面、侧界面(墙面或柱面)、顶棚等界面的装饰造型设计,材料及构造做法的选择,充分利用界面,材料和内含物的色彩及肌理特性,结合不同照明方式所带来的光影效果,创造良好的视觉艺术效果和适宜的环境气氛。图1-5 某西
8、餐厅室内空间环境,3.2 建筑装饰的设计要素 建筑装饰的设计要素主要有空间、光影、色彩、陈设、技术等,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1.空间要素 空间是建筑装饰设计的主导要素。空间由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构成,通过界面进行构筑和限定,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容积、尺度、比例和相互关系。在装饰设计中,通过对室内外空间进行组织、调整和再创造,使其功能更完善,使用更方便,环境更适宜。2.光影要素 光照包括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部分,人工照明是对天,然采光的有效补充。光是人们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的前提条件,而且,光照所带来的丰富的光影、光色、亮度及灯具造型的变化,更能有效地烘托环境气氛,成为现代建筑装饰设
9、计中一个重要因素。如图1.6所示,某餐馆室内利用人工照明营造出生动的光影效果。3.色彩要素 色彩是在装饰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它最具视觉冲击力,人们通过视觉感受而产生生理和心理方面感知效应,进而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色彩存在的基本条件有光源、物体、人的眼睛及视觉系统。有了光才有色彩,光和色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色彩还必须依附于界面、家具、陈设、绿化等物体。,4.陈设要素 在建筑空间中,陈设品用量大、内容丰富,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甚至经常“亲密”接触,如家具、灯具、电器、玩具、生活器具、艺术品、工艺品等。陈设品造型多变、风格突出、装饰性极强,易引起视觉关注,在烘托环境气氛、强化
10、设计风格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见图1.7。5.技术要素 日新月异的装饰材料及相应的构造方法与施工工艺,不断发展的采暖、通风、温湿调节、消防、通信、视听、吸声降噪、节能等技术措施与设备,为改善空间物理环境、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提供技术保障,成为建筑装饰的设计要素之一。,图1-6 某餐馆室内光环境,图1-7 淮海战役纪念馆室内,四、建筑装饰设计的依据 建筑装饰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其设计方法已不再局限于经验的、感性的、纯艺术范畴的阶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建立与研究,建筑装饰设计已确立起科学的设计方法和依据。主要有以下各项依据:1.人体尺度
11、及人体活动空间范围 建筑装饰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满足人和人的活动需要是设计的核心,因此,人体的基本尺度和人体活动空间范围成为建筑装饰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如室内门洞尺寸、通道宽度、栏杆扶手尺寸、室内最小净高尺寸、家具的尺寸等,都是以人体尺度为基本依据确定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在不同性质的空间环境中,人们的不同心理感受,对个人领域、人际距离等因素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还要考虑满足人们心理感受需求的最佳空间范围。2.家具设备尺寸及其使用空间范围 建筑空间内,除了人的活动外,占据空间的主要是家具、设备、陈设等内含物。对于家具、设备,除其本身的尺寸外,还应考虑安装、使用这些家具设备时所需的空间范围,
12、这样才能发挥家具、设备的使用功能,而且使人使用方便、舒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3.建筑结构、构造形式及设备条件 建筑装饰设计是对新建建筑或已经过使用的建筑空间进行再创造,因此,建筑的结构体系、构造方式和设备状况等条件必然成为建筑装饰设计的重要依据。如房屋的结构形式、楼层的板厚梁高、水电暖通等管线的布局情况等,都是进行装饰设计必须了解和考虑的因素。其中有些内容,如水、电管线的铺设,在与有关工种的协调下可作适当调整。而有些内容则是不能更改的,如结构形式、梁的位置与高度、电梯、楼梯位置等在设计中只能适应它。当然,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和建筑设计总体构思也是装饰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设计依据之一。,4.现行设计标
13、准、规范等 现行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设计标准、设计规范及地方法规等也是建筑装饰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如商业建筑设计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5.已确定的投资限额和建设标准、设计任务要求的工程施工期限 由于建筑装饰材料、施工工艺、灯具等种类繁多、千差万别,因此,同一建筑空间,不同的设计方案,其工程造价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十多倍。所以,投资限额与建设标准是建筑装饰设计重要的依据因素。同时,工程施工工期的限制,也会影响设计中对空间界面处理方法、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选择。,五、建筑装饰设计方法与程序 5.1 建筑装饰设计的方法 1.建筑装饰设计的思维方法 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创造的过程必然通过人脑的思维
14、来实现。人脑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亦称具象思维,是借助具体的形象,运用联想、想象进行思维活动。抽象思维亦称逻辑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在装饰设计中,常常利用形象联想和概念联想来构思创造。形象联想即以某种关联形象为联想的出发点,从某一特,征可能的发展与变化展开跳跃式联想,并以此类推,最终形成新的派生形象。概念联想则是由一个抽象的概念出发,运用类推、转化等抽象思维方法,从而产生一个全新的概念。2.图形思维技巧 建筑装饰设计属于一种图形创意设计,设计者必然要通过图形语言进行设计意图的交流与表达。图形语言
15、也是设计者自我交流、激发思维的一种方式。掌握和运用图形分析的思维方法是设计者构思、推敲、表达设计思维的最佳方法。设计中常用的图形分析思维方法有:(1)几何图形分析思维法,多用于空间的功能关系和局分析,具体又可以分为矩阵分析法、树形结构分析法(图1-34)、圆方图形分析法等。,图1-34 树形结构分析法,(2)空间界面图形分析,主要用于空间平、立面的形状、比例尺度、构图关系、细部造型等设计要素的推敲论证,通常进行多个界面草图的反复比较,促使设计师深化、扩展、完善设计思维(如图1-35 空间界面图形分析)。,图1-35 空间界面图形分析,(3)透视图空间效果分析,主要用于设计师面对非专业人士,直观
16、地表达设计意图,呈现最终空间效果,也用于设计师在设计中推敲空间关系(如图1-36 透视图空间效果分析)。,图1-36 透视图空间效果分析,3.建筑装饰设计的方法(1)重在立意 立意即设计的总体构思,一项设计没有立意就等于没有“灵魂”,设计的难度也往往在于要有一个好的立意。因此,在具体设计时,首先要确立一个总体构思,最好是构思比较成熟后再动笔。时间紧迫时,也可以边动笔边构思。但随着设计的深入,应使立意逐步明确,不能随便否定最初立意(2)围绕立意组织设计要素 在立意的基础上,围绕各设计要素收集、组织相关素材,如空间的组织形式、界面造型、材料质感与色彩表达、家具陈设选配等,并经过反复推敲比较,取舍、
17、裁剪相关设计素材,形成初步方案。,(3)方案比较与优化 在装饰设计过程中,方案的最终形成,常常伴随着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取长补短,经过反复推敲、优化整合以后,形成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案。(4)设计的表达 设计构思最终要以图纸的形式进行表达,在设计的不同阶段,设计的表达形式也有所不同。在方案设计阶段,通常以方案图的形式表达;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则以施工图进行表达。,5.2 建筑装饰设计的一般程序 根据建筑装饰设计的进程,建筑装饰设计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设计的实施阶段(图1-37)。1.设计准备阶段 设计准备阶段主要是接受委托任务书,签订合同,或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专业知识 11 装饰 设计 分类 特点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