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整合:标准双极型制作工艺课件.ppt
《工艺整合:标准双极型制作工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整合:标准双极型制作工艺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家好,1,双极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2,1 电学隔离 所有晶体管的集电极都在外延层上,隔离的目的是使不同隔离区的元件实现电隔离。(1)反偏PN结隔离(2)全介质隔离(3)混合隔离元件,3,(1)反偏PN结隔离 通过外延,选择性扩散等工艺方法,将芯片划分为若干个由P区包围的N型区,P区接电路中的最低电位,使PN结反偏。利用反偏PN结对器件进行隔离。,4,反偏PN结隔离工艺简单占芯片面积较大且受反向漏电影响,隔离效果不是最佳 寄生电容较大MOSFET可以利用自身的PN结实现电学隔离,5,(2)全介质隔离用SiO2将要制作元件的N型区(或P型区)包围起来,实现隔离,N,N,6,全介质隔离 隔离效果好
2、工艺复杂(需要反外延,磨片等工艺),生产周期长,成品率低,成本高(主要用于高压和抗辐射等特殊领域的集成电路),7,(3)混合隔离元件四周采用介质隔离,而底部用反偏PN结隔离,8,混合隔离可以使元件的图形尺寸缩小,芯片面积利用率得到提高,(现已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在保证电路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尽量减少隔离岛的数目,是IC 版图设计中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9,埋层(埋层氧化),2 pn结隔离集成电路工艺流程,初始氧化,热生长厚度约为5001000nm的氧化层,(提供集电极电流的低阻通路),10,埋层(埋层光刻),光刻,利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将光刻窗口中的氧化层刻蚀掉,并去掉光刻胶,11,埋层(埋层扩散),
3、进行大剂量As+注入并退火,形成n+埋层,12,埋层(去氧化层),利用HF腐蚀掉硅片表面的氧化层,13,外延层(外延生长),将硅片放入外延炉中进行外延,外延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一般由器件的用途决定,14,隔离(隔离氧化),15,隔离(隔离光刻),16,隔离(隔离扩散),17,隔离(去氧化层),18,基区(基区氧化),19,基区(基区光刻),20,基区(基区扩散),21,基区(去氧化层),22,发射区(发射区氧化),23,发射区(发射区光刻),24,发射区(发射区扩散),25,发射区(去氧化层),26,金属连线(引线氧化),27,金属连线(接触孔光刻),28,金属连线(蒸铝),29,金属连线(引线光刻),合金:使Al与接触孔中的硅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一般是在450、N2-H2气氛下处理2030分钟形成钝化层在低温条件下(小于300)淀积氮化硅刻蚀氮化硅,形成钝化图形,反刻铝,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艺 整合 标准 双极型 制作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