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第三章课件.ppt
《民法总则第三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总则第三章课件.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法律行為-權利之變動,第一節 通則第一項 法律事實,能發生一定的法律效果,稱為法律事實。如為了滿足食、衣、住、行、育、樂等需求而為之買賣、租賃等行為及出生、死亡、結婚、繼承等。若不具法律意義的事實,則非民法討論之範疇。如睡眠、約會、作禮拜等。,第二項 法律行為、準法律行為、事實行為,第一 法律行為 以欲發生私法上效果之意思表示為要素之一種法律事實。如買賣、租賃、借貸等,如買方為了想擁有一輛機車的所有權而將此意思對外向賣方表達,雙方合意後,買方即可取得機車的所有權。法律行為之法律效果由表意人自行決定,因此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是否健全即影響行為之效果。(後詳),1.意思通知如:債權人的催告(2
2、29條)、相對人的催告(80條)、債權人的請求(129條)2.觀念通知如:總會召集(51條)、消滅時效中斷的承認(129條)、債權讓與之通知(297條)等。3.情感表示如:宥恕(416條、1053條、1145條)。,實務上,準法律行為原則上類推適用關於法律行為的規定。,第二 準法律行為 行為人內心有所表示,唯其法律效果由法律規定。不問行為人主觀的意思。又分三種,第三 事實行為 係因行為人的事實上動作,即可發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為。行為人有無取得此種法律效果的意思在所不問。如無因管理(172條)、無主物之先占(802條)、埋藏物之發現(808條)、遺失物之拾得等(803條)。事實行為不以行為人內心
3、的意思表示內容為必要,因此不適用關於意思表示的規定。故無行為能力人發現埋藏在地下的金幣,依808條也能取得其所有權。,相關考題,何謂準法為?其型有幾?又民法總則關於法為之規定,何者得適用於準法為,何者得適用於準法為,請各舉一明之。【92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何謂法為、準法為、事實為?債權人請求給付或辦動產所有權登記,究屬何種為,併請明之。【93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試題 三等 一般政、人事政】,甲出售於乙,雙方約定買賣價格為新台幣(下同)十萬元,翌日中午交並付清價款。訂約當日晚間,乙將出售於丙,雙方約定價格為七十五萬元。,甲於翌日上午又將出售於丁(丁知悉甲已將先出售於乙),
4、獲得價款八十萬元,並將交付於丁(設之市價為七十萬元)。請依上開設,解答下問題:(一)本案成之法為有幾?【92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試題】,民法第十八條第二項規定:主物之處分,及於從物。民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法定代人允許限制為能人處分之財產,限制為能人,就該財產有處分之能。民法第一百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無權人就權標的物所為之處分,經有權人之承認使生效。請明上開各該條文中處分之意義。【93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委任升等考試試題】,第三項 法律行為之分類,第一 單獨行為、契約行為、合同行為(一)單獨行為:乃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為。如捐助行為(60條)、撤銷權的行使(88條)、無權處
5、分的承認(118條)、契約之解除(254條)、債務的免除(343條)、拋棄(764條)等。(二)契約行為:乃雙方當事人相對立的意思表示趨於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買賣契約(345條)、贈與契約(406條)、租賃契約(421條)等。(三)合同行為(共同行為):乃多數相同方向(平行)的意思表示趨於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社團的決議(公司174條)、社團的設立(45條)等。,第二 財產行為、身分行為(一)財產行為,乃發生財產上效果之法律行為(二)身分行為 乃發生身分上效果之法律行為,債權行為,如買賣、租賃。物權行為,如抵押權之設定、地上權之設定。準物權行為,如債務之免除(343條)、債權讓與(294
6、條)。,親屬行為,如結婚、收養、認領。繼承行為,如指定繼承人、繼承之拋棄等。,第三 債權行為、物權行為、與準物權行為(一)債權行為,乃發生債的關係為目的之法律行為,如買賣、贈與、租賃等。民法債篇第二章各種之債共有27種有名契約,(24節,外加第八節之一,第十九節之一,第二十四節之一)除此之外,當事人間得創設契約-無名契約。,(二)物權行為,乃以發生物權變動為目的之法律行為,如轉移動產或不動產所有權(760條、761條)、拋棄所有權(764條)、抵押權設定(860條)等。依物權法定主義,除法律規定外,當事人不得自由創設物權的種類。(三)準物權行為,乃以發生物權以外之財產權變動為目的之法律行為。如
7、債權的讓與(294條)、債務的免除(343條)或無體財產權的讓與等。,第四 負擔行為、處分行為(一)負擔行為,雙方約定一定給付的法律行為。如物之出賣人負有交付其物於買受人,並使其取得該物所有權之義務;買受人對出賣人負有交付價金及受領標的物之義務(367條)。,(二)處分行為,指直接使權利發生變動的法律行為。包括物權行為與準物權行為,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之關係 二者關係可分三種情形:,(1)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為並存:如甲賣電腦給乙(買賣契約、債權契約、負擔行為),乙讓與電腦所有權之合意交付之(物權行為、處分行為)(2)僅有債權行為(負擔行為),而無物權行為(處分行為):如僱用、租賃(3)僅有物權行
8、為,而無債權行為:如所有權之拋棄(764條)因此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關係密切。,案例一:甲將其名下的房子出租給乙,租金每月參萬元,問:1.甲乙間共有幾個法律行為?2.甲乙間之租賃標的 何在?3.甲乙間之租賃標的物為何?4.甲乙間之租賃標的物為何?案例二:甲向乙表示要買樂譜一本。在乙表示同意之前,買賣契約是否已經成立?甲將樂譜買回家之後,才發現樂譜印刷不清,甲無法辨識音符,完全不能按譜彈奏,甲向乙表示要解除買賣契約,乙表示不同意。請問:買賣契約是否已經解除?,案例三:甲將A車以五十萬元價錢賣給乙,三天後雙方付清價金、交車完畢。請問:在甲、乙之間發生了幾個法律行為?幾個事實行為?幾個債權行為?物權行
9、為?契約行為?案例四:甲向乙購買A屋,甲將價金五百萬元交付給乙,乙將房屋交付給甲。請問:買賣契約是否成立?甲是否取得房屋所有權?案例五:何謂債權行為?何謂物權行為?設甲、乙間有關買賣土地之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均經依法撤銷,請問出賣人甲依法如何向買受人乙主張權利?【96年地方特考】,案例六:甲出售A車予乙,乙交付支票一紙以給付全部價金,甲隨即將A車交付於乙,但因甲急著出國,來不及辦理車籍變更登記。試問甲與乙間共有多少法律行為?乙是否取得A車所有權?【96普考】案例七:甲將其A名畫借與摯友乙展覽,詎料乙未得甲之同意竟將A畫售交知情之丙。試問:(一)乙、丙間之買賣效力如何?(二)丙是否取得A畫所有權?
10、【94高考、一般行政】,第伍 要式行為、不要式行為(一)要式行為,意思表示須依一定方式為之 始能成立的法律行為。又可分,1.法定要式行為。如書面(47、60、422、758、982、1189條)、登記(758、982條)2.約定要式行為,欠缺法定要式行為,其效果為行為原則上無效(73條),欠缺約定要式行為,其效果為推定契約不成立(166條),(二)不要式行為,意思表示無須依一定方式為之的法律行為。現代民法 除法律特別規外或當事人特別約定外 均為不要式行為,第四項 法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要件,原則上,法律行為須一般生效要件與特別生效要件均具備,始能發生一定的法律效果。除非該行為無特別生效要件,則具
11、備一般生效要件即可發生法律效果。若欠缺生效要件,其法律效果為-有瑕疵,又可分三種,相關考題試述法為之一般與特別成要件,一般與特別生效要件。【93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委任升等考試 司法政】,第二節 行為能力的欠缺 第一項 無行為能力,第一 無行為能力人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為法律行為之要素,但意思表示不當然等於法律行為。無行為能力人(未滿七歲,受監護宣告人)之意思表示無效(75條)。,第二 無行為能力人能力欠缺之補救法定代理無行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為意思表示,並代受意思表示(76條)。法定代理人僅得代理財產上的行為,身分上的行為原則上不得代理(974、981條)。,第三 無行為能力人法律行為效力的檢
12、討現行法規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本身不能為任何法律行為,否則行為一概無效,此與現實生活脫節。例如,搭公車、捷運、買飲料、文具等,日常生活上的行為,若需由法代人代理,實感不便。宜參仿公營事業法規採擬制規定(郵政法35條、電信法9條)無行為能力者或限制行為能力者,關於郵政事務對郵政機關所為之行為,或使用電信之行為,視為有能力者之行為。事實上契約關係,第二項 限制行為能力人,第一 原則上,能力有欠缺。因此事前,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77條)(非代理)才能為法律行為,允許積極行為、個別為之。(一)一定財產權處分的允許(84條)(二)獨立營業的允許(85條)否則(未得允許),其效果如下:(一)單獨行為:無效
13、(78條)(二)契約行為:效力未定(79條),效力未定,確定方法如下:(1)法代人承認有效(79條)(2)相對人(3)限制行為能力人承認有效(81條),a.催告權(80條),逾期不確答 視為拒絕承認無效(80條)b.撤回權(與撤銷不同)(82條)無效,(二)強制有效之法律行為 限制行為能力人,用詐術使人相信其有行為能力或已得法代人之允許,強制其法律行為為有效。,第二 例外,勿須允許之法律行為,(一)獨立生效之法律行為 事前勿須允許,事後不必承認(1)純獲法律上利益之行為(77條但)中性行為(2)依限制行為能力人之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之法律行為。(77條但),相關考題,下法為,於何種情形得
14、為有效?請分別敘明之:(一)禁治產人所為之法為、限制為能人所為之法為【92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甲現十八歲,未婚,試分析其所為以下法為之效?(一)甲以時值三萬元之電腦與乙時值五萬元之機互,並同時之。(二)甲受僱於丙,丙並授與甲代權。(三)甲擅自將丁所寄託之畫據為己有,旋出售給善意的丙,並交付之。【93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委任升等考試】,甲18 歲,高職剛畢業,未得法定代人之同意,受僱為乙建設公司之職員,經指派代公司將該公司所有A 屋出售與丙。試問甲、乙建設公司與丙間之法關係及買賣約之效如何?【96 交通事業公人員升資】試明下為法上效如何?(一)十八歲青向廠商批貨並擺地攤販售商品。【9
15、3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甲為限制為能人,未得法定代人允許前,其與乙(有為能人)為下為,是否有效?(一)甲與乙簽訂買賣房屋約。(二)甲贈乙房屋一棟。(三)乙贈甲房屋一棟。(四)甲免除乙之債務。(五)乙免除甲之債務。【98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基層警察人員考試】,何謂法為之無效、得撤銷與效未定?試就民法總則編之規定歸明之。(25分)【99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戶政】,第三節 意思表示 第一項 概念第一 意思表示之構成要件,第二 意思表示之方法,第三 意思表示之生效,“到達”指意思表示已置於相對人可能支配的範圍而言。如(58年台上715號判例)放置信箱內,或交由家人代收、大樓管理員簽收
16、。電子資訊與意思表示 電子簽章法,意思表示的解釋在於闡明表意人表示出的意思之正確含義,不僅是事實認定問題而且涉及法律適用的問題。,第四 意思表示之解釋,(一)解釋的必要性,(二)解釋的原則,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辭句。(98條),相關考題,甲以電報送給乙一份效期一天之買賣要約。電報發出後甲要約之貨品價格大漲,致此要約對甲極為。甲乃即驅前往乙處,在乙處僅遇乙之管家丙。甲以矇騙方式,使丙將該已送達但尚未開啟之電報交付於甲。乙於一個月後始知悉此事,乙即對甲表示承,試析其法關係。【94 第一次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 檢覈筆試試題】為能與意思能有何同?我國民法所規定之為能有幾種態樣?請分別明之。
17、【96 交通事業公人員升資考試試題】,第二項 有瑕疵的意思表示,意表不自由的兩種情形,有兩點不同:,1.撤銷權行使的要件(92條但)2.撤銷權行使後對第三人之效力(92條 反面解釋),相關考題,何謂錯誤之意思表示?又意思表示因錯誤而經撤銷者,發生如何之法效果?請申之。【92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甲仲介公司之職員乙向丙謊稱其A 屋為危屋,致丙心生恐懼而將A 屋經由甲之仲介,價售與丁,丁旋高價售與戊,均已完成移轉登記,試問:(一)丙得否向丁、戊請求返還A 屋?(二)丙得否向甲、乙請求損害賠償?【93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一、下問題請依民法總則之規定,寫出相關條文並扼要作答:
18、(二)除非具有何種情事,否則動機之錯誤,原則上得撤銷。【93特種考試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二、甲對乙施以威脅,逼迫乙以低價出售一棟豪。乙在甲多次威嚇下,心生恐懼,因而與甲成該豪之買賣約。經過後,乙之好友丙得知此事,告訴乙,在此情形下,乙得主張撤銷權,使買賣約歸於無效。試問:丙之所言是否有?請附由明之。【96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經濟部專商標審查人員】,甲與乙通謀虛偽意思表示,將其所有之土地出賣與乙而訂立假買賣契約,並將其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與乙。不久乙死亡,其子丙辦理繼承登記,據查丙並不知上情。請問:(一)如丙將該土地出賣與丁,甲得否向丁請求返還該土地?(二)如丙將該土地出租與戊,甲得否向戊請求返
19、還該土地?【97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考試試題】因被詐欺與因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之人,得主張救濟之要件及法效果,在我國民法有干差,請分別明其同。【98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基層警察人員考試】,乙向甲購買噴墨印表機,甲誤取雷射印表機交付,問甲在法律上應如何主張始能取回交付錯誤之雷射印表機?設乙已將雷射印表機轉賣於丙,甲可否向丙主張取回?試分別說明之。【97高考】甲與乙通謀虛偽意思表示,將其所有之土地出賣予乙而訂立假買賣契約,並將其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乙。不久乙死亡,其子丙辦理繼承登記,據查丙並不知上情。請問(一)如丙將該土地出賣予丁,甲得否向丁請求返還該土地?(二)如丙將該土地出租予戊,甲得否向戊
20、請求返還該土地?【97警察特考、公務員特考】,甲相信媒體報導捷運將於近期內規劃到丙地,遂向乙購買其位於丙地之房屋一棟,並簽訂買賣契約,約定由乙加以整修,且於七個月內完成交屋及所有權移轉。甲於簽約六個月後,發現媒體之報導有誤,捷運之興建時間不但不確定,且可能須等待十年之久,此時乙已依約定將房屋重新整修一遍,準備交屋。試問甲可否撤銷其買賣契約?【97交通道路鐵路人員特考】甲因債台高築,為圖脫產與乙佯裝訂立買賣契約,將甲所有土地一筆出售予乙,並登記給乙所指定不知情的丙。甲之債權人丁發現其事,乃代位甲訴請塗銷丙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丁之請求有無理由?【94年薦任升官等,法制】,設A為規避其將來死後之遺產稅
21、,與友人B通謀虛偽買賣並移轉登記其所有市值二千萬之房屋予B。詎料B將之出售並移轉所有權登記於惡意之第三人C。請問當事人間法律關係如何?【94特考、稅務人員】甲見乙建設公司之預售屋廣告宣稱該預售屋於交付後得為夾層裝潢,遂訂購一戶。訂約一年後,房屋交付於甲,甲立即另行僱工進行夾層裝潢,工期二個月。詎料,該夾層裝潢完工四個月後,遭建管機關依法拆除。甲乃以詐欺及錯誤為由,撤銷其買受本件房屋之意思表示,甲撤銷其意思表示,有無理由?【95高考、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十八歲之甲讓售其小提琴給乙,乙旋將該小提琴出賣與丙,並依讓與合意即交付之。甲之法定代理人丁對甲所定立之契約,拒絕承認,並發現甲係受乙
22、之脅迫而讓與其琴,丙明知甲受脅迫之事,但不知其為限制行為能力人。請問:甲得否向丙請求返還該琴?【94薦任升官等、書記官】,第四節 標的第一 合法性,違反效力規定者,法律行為原則上無效(71條)例外,法律另有規定者,則不在此限。如380條、422條,脫法行為(一)意義,指以迂迴手段的行為,規避強行規定。實務上,有關脫法行為有二則,一以通謀虛偽意思表示為脫法行為(60年台上再字第75號判決);一則以賭債更改為消費借貸(44台上字421判例),二則均有商權餘地。(詳見王澤鑑,民法總則頁305310),(二)效果,脫法行為因以合法手段達成實質上的違法目的,故原則上應為無效,否則強行規定形同具文。,相關
23、考題,試明下為法上效如何?(四)脫法為。【93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試題】,第二 妥當性(公序良俗與暴利行為),(一)公序良俗,為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的簡稱,指國家社會一般利益或道德觀念而言。,違反公序良俗的案例,1.將土地移轉於同居女子,約定一旦終止同居關係,即應返還該地(65台上字2436判例)2.夫妻間為恐一方於日後或有虐待或侮辱他方情事,預先簽定離婚契約(50年台上第2596判例)3.養子女於養父母生前,對父親之財產預立分管合約。(46年台上字第1068判例)4.利用定型化契約條款作不當的危險分配(80年台上字第792判決),違反之效果,法律行為有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無效(
24、72條),(二)暴利行為,法律行為,係乘他人之急迫、輕率或無經驗使其為財產上之給付,或為給付之約定,依當時情形顯失公平者,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撤銷其法律行為,或減輕其給付。(74條),違反暴利行為的案例,1.利用工程完工之際負債累累的急迫機會,以低於工程價款十幾萬元之數額結帳(50台上字707判決)2.乘人車禍急需籌手術費,而以半價收購全新汽車。,相關考題,甲用乙需錢孔急,急需週轉之際,以賤價購入乙全新汽,乙交付後心有甘,請依民法總則之規定,明乙如擬依民法第七十四條主張撤銷該法為,其要件與限制為何?【93特種考試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考試試題】,第三 可能性,不能,以自始、客觀的不能為限
25、。,不能的效果。,1.法律行為之標的若為自始的不能 無效(246 條)但不能的情形可以除去,當事人並且預期不能的情形除去後始為給付者,其行為仍為有效(246 條但)2.嗣後不能 債務不履行(給付不能),第四 確定性,指法律行為之標的須確定或可得確定。,不確定的效果。,法律行為無效。,第五節 條件與期限第一項 條件,第一 意義,條件者,乃當事人以將來客觀上不確定事實的成就或不成就,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一種附款。,第二 種類,(一)停止條件,乃限制法律行為效力發生的條件。例如:甲與乙約定:乙今年考上律師、則贈送山葉250機車一台。,附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原則上,於條件成就時。(實現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法 总则 第三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