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lidar数据获取技术规范-培训课件.ppt
《机载lidar数据获取技术规范-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载lidar数据获取技术规范-培训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培训会,2012.06.29,CH/T XXXXX,XXXX,标准编写组,一、一般说明,二、编制原则,三、重点说明,四、内容,目录,一、编制过程一般说明,?,2009,年,3,月提出标准制定计划、批准立项;,?,2009,年,5,月成立标准编制课题组;,?,2010,年,3,月完成讨论稿;,?,2010,年,7,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发函征求意见;,?,2010,年,9,月汇总返回意见,修改征求意见稿;,?,2010,年,11,月完成送审稿,?,2011,年,2,月,25,日完成审查,一、编制过程一般说明,?,本标准起草单位:
2、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长安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征求意见的单位很多,包括部分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国,土厅、中交,/,中铁,/,中咨测绘部门、海军测绘研究所、以及,多个装备机载,LiDAR,设备并具有大量实际使用经验的公司。,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的单位数:,11,个,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10,个,共,74,条意见,未采纳,16,条,采纳,43,条,部分采纳,15,条。,二、编制原则,?,科学性与系统性,?,先进性与继承性,?,通用性与基础性,?,实用性与灵活性,三、重点说
3、明,?,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基础测绘生产作业或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生产作业。由于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应用在各类工程测量中的精度要求较为多,样化、专业化、差异性大,且多数高于基础测绘生,产的精度要求,故本规范以,基础测绘,为标准适用对,象,其他性质的测绘工程可以参照本规范,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取更高的精度要求。,三、重点说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所引用的文件,相关部分构成了本规范的一,部分。,GB/T XXXX,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和,GB/T XXXX,惯,导与全球定位系统(,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已形成送审稿,,G
4、B/T XXXX,惯性测,量单元(,IMU,)检定规程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三、重点说明,?,点云密度要求,点云密度按不大于,1/2,数字高程模型成果格网间距计算的理,论依据是,shannon,采样定理,即当采样间隔能使在函数,g,(,x,)中存在的最高频率中每周期取有两个样本时,则,根据采样数据可以完全恢复原函数,g,(,x,)。点云内插数,字高程模型,其实质为重采样,应符合香农采样定理。,为使用方便,表,1,中,5m,的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按,4m,计算,,2.5m,的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按,2m,计算。,三、重点说明,?,点云精度要求,表,1,中数字高程模型成果高程中误差取自,CH/T 9
5、008.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和,CH/T 9009.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规定的一级精度。点云数据高程中误差按数,字高程模型成果高程中误差的,0.7,倍计算后近似取为,0.5,的整倍数。,0.7,倍的依据按以下推得:设数字高程模型成果高程中误差为,M,,其误差源,自点云数据高程中误差,M1,和内插中误差,M2,,由误差传播公式得,M=,,考虑到,M2,一般较小,最大也不会超过,M1,,则取,M2=M1,,,得到,M=M
6、1,,则M1=M0.7M。,2,2,2,1,M,M,?,2,2,2,三、重点说明,?,对机载数字影像的要求,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可以通过数字航摄仪或非量测型数码,相机获取数字影像。,GB/T XXXX,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规定了数字航摄仪,数字影像的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的技术要求。,CH/Z,3005,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规定了非量测型数码,相机数字影像的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的技术要求。本,规范不再重复规定,直接引用这两个标准。,三、重点说明,?,POS,系统,规定,IMU,测角精度要求:侧滚角和俯仰角一般不,大于,0.007,;航偏角不大于,0.02,。在征求,意见稿中
7、规定,侧滚角和俯仰角一般不大于,0.005,,根据生产单位反馈的意见,当侧滚,角和俯仰角不大于,0.008,时,就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综合考虑后,改为现在的指标。,三、重点说明,?,系统综合检,系统综合检校主要是确定,POS,系统与激光,扫描仪、数码相机之间的位置和角度,关系。,三、重点说明,?,机载激光雷达检校场及检校飞行方案,检校场,是对机载激光雷达设备的整体进行检校,其中包,括激光扫描仪、,POS,系统、数码相机及其附属装备。,因为不同的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内部结构差异较大,各厂家,所设计或推荐的检校飞行方案、地面控制点布设方案也,会有所不同,本规范给出原则性意见即可,不必提出太,详细的
8、具体要求,故检校飞行方案为推荐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机载激光雷达设备在设计书中具体明,确。,四、内容,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技术准备,6,、飞行计划,7,、飞行实施,8,、数据预处理,9,、数据质量检查,10,、成果整理与上交,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术语的数量和选择,?,一些通用的术语,例如,POS,、,GPS,、,IMU,等没有列于,?,具体定义有可能与其他地方有差异,?,机载激光雷达、机载,LiDAR,、机载激光扫描,4.,总则,?,总则内容和范围的选择,?,通用的原则性的内容没有列于,例如坐标基准。,4.
9、,总则,?,点云密度,点云密度按不大于,1/2,数字高程模型成果格网间距计算的理论依,shannon,采样定理,即当采样间隔能使在函数,g,(,x,)中存在的最高频率中每周期,取有两个样本时,则根据采样数据可以完全恢复原函数,g,(,x,)。点云内,插数字高程模型,其实质为重采样,应符合香农采样定理。为使用方便,,表,1,中,5m,的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按,4m,计算,,2.5m,的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按,2m,计算。,4.,总则,?,点云密度,以,1,米格网间距为基准:点云密度为,4,,表示每半米,1,个点。,假设平均穿透率为,50%,,则一个格网内有一个点。依次类,推,,0.5,米格网,
10、DEM,则应在,1,米格网,DEM,对点云密度的基础上,乘,4,,点云密度为,16,;,2,米格网,DEM,,则应除以,4,,点云密度,为,1,;,5,米格网,DEM,,,4,除以,16,,为,0.25,。,4.,总则,?,点云精度要求,表,1,中数字高程模型成果高程中误差取自,CH/T 9008.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和,CH/T 9009.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规定的一级精度。点云数据高程中误差按数,字高程模型成果高
11、程中误差的,0.7,倍计算后近似取为,0.5,的整倍数。,0.7,倍的依据按以下推得:设数字高程模型成果高程中误差为,M,,其误差源,自点云数据高程中误差,M1,和内插中误差,M2,,由误差传播公式得,M=,,考虑到,M2,一般较小,最大也不会超过,M1,,则取,M2=M1,,,得到,M=M1,,则M1=M0.7M。,2,2,2,1,M,M,?,2,2,2,4.,总则,序号,比例尺,地形类别,数字高程模型成果高程中误差,点云数据高程中误差,1,1,:,500,平地,0.2,0.15,丘陵地,0.4,0.25,山地,0.5,0.35,高山地,0.7,0.50,2,1,:,1000,平地,0.2,
12、0.15,丘陵地,0.5,0.35,山地,0.7,0.50,高山地,1.5,1.00,3,1,:,2000,平地,0.4,0.25,丘陵地,0.5,0.35,山地,1.2,0.85,高山地,1.5,1.00,4,1,:,5000,平地,0.5,0.35,丘陵地,1.2,0.85,山地,2.5,1.75,高山地,4.0,2.80,5,1,:,10 000,平地,0.5,0.35,丘陵地,1.2,0.85,山地,2.5,1.75,高山地,5.0,3.50,4.,总则,?,对数字影像的要求,数字航摄仪获取的数字影像,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应符合,GB/T XXXX,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
13、式数字航空摄影,的规定;非量测型数码相机获取的数字影,像,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应符合,CH/Z,3005,的规定。,5.,技术准备,?,资料准备,?,仪器设备,?,激光扫描仪,?,POS,系统,?,地面,GPS,接收机,?,数码相机,?,系统综合检校,?,机载激光雷达检校场及检校飞行方案,?,技术设计,5.,技术准备,:,仪器设备,?,激光扫描仪,?,根据作业区域的地形条件,以及成果对点云,数据密度及精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激光扫,描仪,并确定回波次数、扫描角度、扫描频,率等相关参数;,?,激光测距精度和扫描测角精度经过检校;,?,系统零点位置经过检校。,?,POS,系统,?,应采用双频航空型,G
14、PS,接收机,具备高动态、高准确度双频数,据接收能力,具有精确定义和稳定的相位中心,采样频率不低,于,2Hz,;,?,IMU,测角精度要求:侧滚角和俯仰角不大于,0.005,;航偏角,不大于,0.02,;,?,IMU,记录频率一般不低于,64Hz,;,?,具有信号示标输入器(,Event Marker,)接口,能够将数码相,机快门开启脉冲通过接口准确写入,GPS,数据流,脉冲延迟一般,不大于,1ms,,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放宽;,?,电源系统应满足长时间无间断作业要求;,?,机内移动存储器应满足长时间记录和存储所有数据的容量;,?,GPS,接收机的检定应符合,CH/T 8016,的,的规定,,IM
15、U,的检定,应符合,GB/T XXXX,惯性测量单元(,IMU,)检定规程的规,定;,?,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加速能力。,5.,技术准备,:,仪器设备,?,地面,GPS,接收机,?,地面,GPS,接收机应与机载,GPS,接收机性能匹配;,?,类型应为双频,GPS,接收机,满足高频采样率要求,,采样频率不低于,2Hz,;,?,具有带抑径板或抑径圈的,GPS,接收天线,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电源应能满足长时间不间断工作;,?,配备能满足满架次飞行作业所需地面观测数据存,储要求的存储器;,?,GPS,接收机的检定应符合,CH/T 8016,的,的规定。,5.,技术准备,:,仪器设备,?,数码相
16、机,?,数字航摄仪应符合,GB/T,XXXX,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的规,定,其检定应符合,CH/T,8021,的规定;非量,测型数码相机及其检校应符合,CH/Z,3005,的,规定。,5.,技术准备,:,仪器设备,?,系统综合检校,?,组成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激光扫描仪、,POS,系统、数码相机等设备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具有仪器设备检验合格证书,检验合,格证书应在有效期内;,?,POS,系统与激光扫描仪、数码相机之间的位,置和角度关系,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均需进行,系统综合检校,偏心分量值可参照附录,A,填写,测量结果。,5.,技术准备,:,仪器设备,?,机载激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载 lidar 数据 获取 技术规范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