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情绪处置效应课件.ppt
《有限情绪处置效应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情绪处置效应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有限情緒:處置效應,2,本章大綱,展望理論處置效應如何衡量處置效應?人為什麼會有處置偏誤?,3,前言,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投資人處置股票時出盈保虧的傾向。投資人要賣出股票時,若手中同時握有賺錢和賠錢的股票,投資人偏好賣出賺錢的股票、繼續持有損失的股票,此一傾向就稱為處置效應Shefrin and Statman(1985)運用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來解釋投資人在處置股票時所出現的速結獲利、續抱虧損的處置效應。底下首先介紹展望理論,再探討如何運用展望理論來解釋處置效應。,4,展望理論(1/11),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
2、y)是一種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行為理論,係由心理學家Kahneman and Tversky 於1979年首先提出,1992年更進一步延伸完成。(Daniel Kahneman與Vernon Smith在2002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決策法則在極大化期望效用其中u為凹函數(財富的邊際效用遞減)Kahneman and Tversky(1979)的實驗研究發現,人的選擇行為並不符合效用理論中的假設與主張;底下歸納違反傳統理論的三項效應。,5,展望理論(2/11),確定效應(certainty effect)確定效應是指相對於不確定的結果(outcome)來說,個體對於結果的確定性
3、過度重視。兩個實驗問題問題一:有兩個賭局:(1)33%的機率得到2,500,66%的機率得到2400,1%的機率什麼也沒有;(2)確定得到2,400。問題二:有兩個賭局:(1)33%的機率得到2,500,67%的機率什麼也沒有;(2)34%的機率得到2,400,66%的機率什麼也沒有;,6,展望理論(3/11),實驗結果:問題一:82%的人選第(2)賭局。問題二:83%的人選第(1)賭局。若依照實驗結果,根據期望效用理論問題一:u(2,400)0.33u(2,500)+0.66u(2,400)亦即 0.34u(2,400)0.33u(2,500)問題二:0.34u(2,400)0.33u(2,
4、500)這很明顯地違反了預期效用理論所預測的結果(問題一與二所隱含的偏好出現矛盾)涵義:對於獲利,人對於確定的結果有強烈偏好。人極為看重結果的確定性,7,展望理論(4/11),反照效應(reflection effect)若賭局的結果為損失Kahneman and Tverskey的實驗結果發現,若賭局的結果為損失,多數受測者的偏好方向全部與正面結果的方向相反,此種偏好因損益而相反的現象,即稱為反照效應。人們對於利得和損失的思維或偏好法則,似乎並不相同。個人在面對利得時,有風險趨避(risk aversion)、偏好確定的傾向,如果獲利機率很小(如1%、2%)時,就偏好大額利得;而在面對損失結
5、果時,有風險愛好(risk seeking)、損失嫌惡(loss aversion)的傾向。,8,展望理論(5/11),分隔效應(isolation effect)據Tversky(1972)的研究發現,人們在做選擇時,如果各個方案間有彼此相同的部分,往往會分隔出來忽略不計,而僅就各自不同的部分來評估。這種先加以分隔再進行評估與選擇的傾向,就稱為分隔效應。這種決策方法雖可加速決策效率,但將方案加以拆解,僅對部分進行評估比較,可能已經和完整的問題大不相同了。兩個問題問題一:賭局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有75%的機率出局而無法拿到任何錢,25%的機率可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又有兩個賭局:賭局1有80%
6、的機率得到4000元,賭局2確定得到3000元。請受測者在開始進行賭局時就決定第二階段要選哪一個賭局。,9,展望理論(6/11),問題二:兩個賭局可供選擇:(1)20%的機率得到4000元,(2)25%的機率得到3000元。實驗結果問題一:78%的人選擇第二階段的第2個賭局問題二:大部分的人選則賭局1但是兩個問題事實上是一樣的:都是有20%的機率得到4000元,有25%的機率得到3000元。為什麼兩個問題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第一個問題中並未考慮第一階段的機率。這個現象跟框架相依很像(問題呈現方式不同,決策也不同),10,展望理論(7/11),展望理論內容根據Kahneman and Tversk
7、ey對於展望理論的解釋,風險性選擇包含兩個步驟:編輯(editing)與評價(evaluation)編輯:針對所面對的問題進行分析,將問題整理成一個思考架構(framing),並介定出可行方案、評估每個方案的結果、估計每種結果的機率。(這一部分的程序與期望效用決策理論並無不同;但是在架構問題與評估價值的過程中,展望理論有其獨到之處參考點見下頁說明)評價:最大的特色在於權數的不同,在展望理論中,決策者不是以各項可能結果的機率來加權,而是以機率的權重函數來加權(稍後詳細介紹),計算出各個編輯過的備選方案之期望價值,最後進行比較與選擇。(決策法則還是期望效用最大化,但是期望效用計算方法不同於傳統),
8、11,展望理論(8/11),展望理論與效用理論不同之處,即在於架構問題時,展望理論出現了參考點的關鍵角色。也就是說,個人在做決策時所關注的,並不是最後的總財富,而是相對於某個參考點之下的相對利得與相對損失;換句話說,決策者為評估判斷所架構出來的問題模式,是以該問題座落在利得區間或損失區間為基礎來思考,而不是以該選擇最終對總財富的影響如何來評估。,12,展望理論(9/11),展望理論與傳統期望效用理論之異同:定義標的不同:期望效用理論定義於總財富,展望理論則定義於以某個參考點為基準的相對利得與相對損失,如圖5-1。展望理論以價值函數(value function)取代期望效用理論中的效用函數。價
9、值函數中的變數是相對損益,不同於效用函數(為總財富之函數)展望理論中的價值函數呈S形,期望效用理論中的效用函數為凹形。價值函數在利得區間為凹型,在損失區間為凸形。所謂的參考點,可能是財富現狀,也可能是購買成本或者某個特定目標,來自決策者在上述編輯階段的主觀選擇。,13,圖5-1 假設價值函數圖示,14,展望理論(10/11),期望效用理論假設決策者的風險態度為風險嫌惡,但是展望理論提出損失嫌惡(loss aversion)的概念,使決策者所呈現出來的風險態度因損益而不同。展望理論中:在利得區間,價值函數呈現凹性,表示風險嫌惡。涵義:如果面對兩個有利可圖的選擇(或資產),若期望獲利相同,則人們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限 情绪 处置 效应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