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与中考备考课件.ppt
《有效教学与中考备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与中考备考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效教学与中考备考,宏观上要吃透“三个关系”,微观上做到“三培养”“四重视”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物理素养(包括各种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答题习惯 重视实验题 重视推导题 重视热点题 重视规范解题,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关系 吃透中考说明与中考试题的关系 吃透中考试题与日常教学的关系,一、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关系,课标是新课程的“宪法”,是课堂教学和中考的依据,考纲是课标的具体体现。课标只有一本,而教材却有很多版本,如:人教版、沪粤版、沪科版、北师大版等,面对多版本教材而中考试卷安徽省每年只有一套,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研读教材,把课标和教材创造性的融
2、合在一起,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教师备课时,不仅要明确课标所规定的每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还要准确把握各知识点的不同层次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逐一落实(后面有举例说明)课本教学之根本,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这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这些年的中考题经常是教材上的原图,如:,(2008年)3.电动机在通电后线圈会在磁场中转动(如图),在线圈转动的过程中,()(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2008年)4.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反射”或“
3、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2009年)5.要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可以选用图_(填“a”或“b”)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2009年)10.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图b),O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_N。,(2009年)18.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填“镜面”或“漫”)反
4、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009年)19.某同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按图示组装好器材,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最后,根据公式,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以上操作过程存在一处错误,请在错误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并写出正确的操作方法:(2)为了提高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请提出两条措施:_ _(2011年)20.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
5、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填选项前的编号)木板的质量m1,滑块的质量m2:砝码的质量m3,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_。(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_,(2011年)20.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
6、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填选项前的编号)木板的质量m1,滑块的质量m2:砝码的质量m3,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_。(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_,(2012年)9.(1)如图a所示,某同学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请你在图中标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N、S极。(2)如图b所示,利用动滑轮来提升一个物体,拉力F竖
7、直向上。动滑轮其实就是一个变形的杠杆,请在图中标出它的支点O,并画出F的力臂L。,(2012年)18.某同学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指针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2)_。,(2012年)19.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I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的关系。(2)步骤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的关系。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
8、球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的大小。,(2014年)1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2014年)1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形变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BO),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小球从O点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
9、减小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2013年)20.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装置图连接完整。,(2)实验中,用U、I分别表示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则小灯泡的电阻R=_。,(3)若实验室只提供量程较小的电流表,小明设想将电流表与一个电阻箱R(能读出电阻值的变阻器)并联,来减小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如图丙所示。老师肯定了他的想法,并指出电流表的内阻RA不为零,可以看成一个小电阻。为了保护电流表,在接入电路前,电阻箱的阻值应该调到最(选填“大”或“小”)。,二、吃透中考考纲和中
10、考试题的关系,考纲直接指导中考,是中考命题的准绳。日常教学要把考纲作参考,哪些内容是每年必考,哪些内容常考,哪些内容是重中之重,考纲中规定的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又是如何在中考试卷中体现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有哪些要求,从实验的设计环节、操作过程到数据处理、结论的得出、实验的评价,包括实验的科学性又将如何考查。教师教学时都要进行预设,并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打下扎实的基础,再通过考前的综合强化训练必能轻松应对中考。,附录1 学生必做实验说明,关于学生实验,在“科学内容”的相关主题中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实验课程资源,尽可能让
11、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脸。课标中规定的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有:,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l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其中最重要、
12、最常考的实验有: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013年)18.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老师要求他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所成的像。实验时,他将点燃的蜡烛移到物距为5cm处(如图),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只有光斑(图中未画出)。,(1)下列关于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选填“A”或“B”或“C”)。A.光斑是烛焰所成
13、的实像B.光斑是烛焰所成的虚像C.光斑是烛焰发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2)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的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2008年)18.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以下的实验方法和过程,然后回答问题:,a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经过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b除a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
14、透镜成像的规律。c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或从较近的位置逐渐远离),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烛焰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与c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做法相同。以上探究过程与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填标号)。,(2010年)10.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
15、D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2011年)7.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2014年)2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1)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2)在图b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1/u+1/v1/f,综合分析这几个考题不难发现难度在逐年增大,对学生能力要求更高,
16、给教师的警示就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体现过程与方法。2010年的考题要求学生从图乙的示例中看出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用模仿的方法可以完成作图,2011年和2014年考题的第一问难度接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即A点的像A是A点发出的射向凸透镜的所有光线折射后的会聚点。2014年第22题的第(2)问是延续了2013年的第22题,利用数形结合解决物理问题。受2013年第22题的启发,在2014年中考一轮复习中,我重点讲解了有关数形结合解决物理问题和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考题,其中就包括第22题的第(2)问。我还通
17、过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引导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知识分析得出像高/物高=像距/物距来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并结合u=2f时v=2f推证物像之间最小距离是4f,从而明白实验室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为什么不选取物距25cm的凸透镜,而常选10cm的凸透镜。,2014年中考前,我在实验专题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2013年的第22题时,我就有意识地在琢磨数形结合解决物理问题的可能题型,着重在光学和简单机械中,设置了几个题型,利用的数学知识有: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边为斜边长一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长一半对顶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 其中一题就是利用相似三角形和凸透镜成像规
18、律,推证1/f=1/u+1/v,再次命中中考题。我所教班级的学生今年中考成绩仍十分突出,每个班80分以上人数是其它三个班的总人数,在全区仍名列前茅,我想这得益于中考考纲和中考试题给我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考纲每年都有所变,但总体趋于稳定。教师要仔细研读考纲,对比前两年考纲,哪些知识点要求有所变动,并把这种变化通过相应的习题呈现给学生,最好将题目进行变换,一变、二变、再变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题能力。,比如:2011年考纲在主题十一电和磁中增加了一个要求:知道电荷、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并能运用场的观点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当我看到这部分内容“运用场的观点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的时候,脑海里一片空白
19、,不知道怎样将这个要求通过习题呈现出来,琢磨了一个晚上,终于运用逆向思维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一束电子流在静止的小磁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正上方自南向北高速飞过时,你将看到什么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习题既强化了1.电子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2.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电流周围有磁场,磁场与磁场间存在相互作用)同时也强调了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而这一年中考题第9题就考了相应的知识点。,(2011年)9.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
20、,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_(选填“N”或“S”)极。,要正确完成这题须知道:,电子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电流周围有磁场把环形电流理解为一匝通电螺线管来处理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由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知道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有一定的空间概念,能根据卷面所画的实线虚线来判断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从而确定电流方向,2011年中考的几个灵活性题、易错题(第9、13、17、18、19、20、21题)都是平常教学的重点。,(2011年)9.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
21、为_(选填“N”或“S”)极。,(2011年)13.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该题容易错选A.,(2011年)17.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升高到10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A 16W B.4.0W C.0.4W D.3.4W该题考生容易错选C,有很多同学做物理题时不考虑物理意义,盲目代公式,直接用P=U*I,得出错误结论,类似的易错题还有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混合液或合金密度的计算。,(2011年)18.某实验小组利
22、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D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O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 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G,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2011年)19.在伏安法测量电阻R阻值的实验中:,(1)为了完成实验,请将右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并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R的阻值,要求在横线上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11年)20.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填选项前的编号)木板的质量m1,,滑块的质量m
24、2:砝码的质量m3,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_。(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_,第20题源于课本习题,课本6.4节习题的第一题: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你是怎样改变木块的压力大小的?在探究过程中,你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该考题是利用7.4节研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的实验装置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进行了改进,避免测力计运动时难以读数的问题,运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利用二力平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要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经历过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就能体会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效 教学 中考 备考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