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派课件.ppt
《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派课件.ppt(2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制度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制度经济学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始于科斯(Ronald Coase)企业的性质,科斯的贡献在于的将交易成本这一概念引入了经济学的分析中并指出企业和市场在经济交往中的不同作用。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等人对于这个新兴学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流派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科斯和诺斯相继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使这一流派的影响达到顶峰。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
2、最富有吸引力、最有助于使传统的经济研究和政治研究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理论。,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派概述,凡勃伦的主要观点:,(1)人类有两种本能:一是歧视心理和虚荣本能;二是作业本能。人的本能支配社会的思想和习惯,社会制度就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其内容包括各种经济、政治、法律、心理因素等,所以归根到底社会制度受人们的本能的支配。(2)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一种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的生产技术制度;另一种是满足人类虚荣本能的私有财产或金钱关系的制度。前者,以作业本能为基础,后者以虚荣本能为基础。(3)社会制度的变迁决定于人类的心理活动和社会习惯,从经济制度来说它的变迁是由社会集团的思想和行
3、为决定的。,(4)在资本主义存在着劳动阶级和“有闲阶级”,劳动阶级努力于社会生产事业,“有闲阶级”不劳而获。在工业社会以前,金钱制度绝对支配社会,有闲阶级制度达到鼎盛时期。大工业兴起后,物质生产技术迅速发展,于是两种制度产生了深刻矛盾,即“机器利用”与“企业经营”的矛盾,掌握“机器利用”的是科学技术人员,从事“企业经营”的是资本家即有闲阶级。机器利用,扩大了产品生产,但市场不能随生产扩大而扩大,这有碍于资本家追求利润,于是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产生垄断价格,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也就是垄断的价格体系。这样的体系虽然能带来繁荣,但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解决矛盾的办法是让科学技术人员去掌握经济的控制权,而必须
4、把资本家排除在外。,凡勃伦承袭了历史学派的传统,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杰文斯的新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他批判以前的经济学是建立在“苦乐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也就是以前的经济学把人看成是“快乐和痛苦的计较者”,他认为这种“苦乐主义”心理学以“理智代替本能”,应当“用本能去代替理智”,解释人类经济活动。,(1)把制度经济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制度经济学和工程经济学及家庭经济学有别;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商品、不是劳动,也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而是集体行动”。集体行动的种类和范围很广,从无组织的习俗到有组织的机构如家庭、公司、同业行会、工会、联邦储备银行、法院以及国家。国家也是那些握有统治权的人们的集体
5、行动。(2)之所以需要由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一是人们之间普遍存在的利益冲击需要集体的调节,二是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因为它们是稀少的。它们的取得就由集体行动加以管理,集体行动规定财产和自由的权利与义务,否则就会发生无政府状态”,因此,集体行动的意义就在于为经济生活中个体的行动建立一个“行为规则”以指导和约束个体行动,使个体行动符合社会的利益。由于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使之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样就使个体免受强迫、威胁、歧视和不公平的竞争,这样,通过控制又能使个体的行动得到释放和扩张。,康芒斯的主要观点:,(3)交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经济的基本范畴是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交易不是物品交换,而是
6、权利的转移。权利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因为不先取得合法的控制权,生产和消费就不能进行。“交易”包含着冲突、依存、秩序三层社会关系。每一交易中总有一种利益的冲突存在,因为每个参加者总想尽可能地多取少与,但冲突各方之间又相互依赖、相互维系,因为每个人只有依赖别人的行为才能生活或成功,那么,这种既有冲突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怎样得到协调一致呢?这就要靠秩序,秩序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在既冲突又依赖的交易各方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4)三层社会关系通过交易结合在一起,交易中的冲突可以通过公正的仲裁人进行调节,而调节一切社会冲突的公正仲裁人就是国家,首先是法院。(5)在现代社会中有经济的、法律的、伦
7、理的三种利益协调方式,但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的作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是由于法制破坏了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同时,法制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商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资本主义时期、金融资本主义时期,由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主要的推动力量来自于法律制度。,康芒斯的这套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他认为“传统经济学一直是以孤立的个人的活动为中心,因而是一种个人主义经济学”,个人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人类原来是自由的和有理性的假设基础上的,这种假设要表明人类的一切行为的总和“自会是利益的协调”。但这种假设不是历史的真实。所以,问题是“怎样肯定各种方式的集体行动在
8、经济理论中应得到的地位”。在康芒斯看来,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学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集体对个人交易关系的控制”。他指出传统经济学主张“个人优先于集体”是不对的,应当是“集体优先于个人,而不是个人优先于集体”。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从婴儿开始就要学习语言,学习各种社会风俗习惯,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服从各种集体的行动规则,这样,当他长大成人后,已经有“制度化的头脑”,因此个人是制度的产物。康芒斯认为,传统经济学把商品作为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把交易看成是物质产品的转移,这是一种物质经济学,只有实际移交的意义。应当把交易关系看成是法律上权利转移,这才有制度上的意义。康芒斯强调法律制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对此,有
9、人说凡勃伦是制度经济学中的社会学派,而康芒斯是制度经济学中的法律学派。,四、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新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这一段时间孕育和产生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1、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20世纪初至30年代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和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是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直接诱因。其中两次企业合并浪潮是指1895年至1904年的横向合并,1916年至1929年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相结合的合并。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就是针对企业合并而来的,他主要从思考两个问题开始:一是既然传统经济学讲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好机制,为什么还会出现企业和
10、企业合并?他的结论是:企业和企业合并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二是企业合并可以节约交易费用,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市场交易呢?为什么不在一个大企业内进行所有的生产活动呢:他的结论是: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管理费用(另一种交易费用),所以企业规模决定于它代替市场节约的交易费用与由此引起的管理费用在边际上相等。,其次,随着20世纪以来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外部性”总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突出,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又一重要诱因。早在1912年庇古就在财富和福利一文中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形成标志的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也正是针对资本主义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正是因为现实中存
11、在大量的“外部性”,才诱使科斯等经济学家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新制度经济学。,2、发展的时代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迅速发展,这也与其时代背景有关:第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践所导致后果的反思和经济改革人尝试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绩效差异,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这反过来促进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繁荣。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加剧,在吸引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本和企业方面,不同制度体系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第三,新制度经济学在发展与大量经济转型国家的存在及其在这些国家对制度弹头的需要也存在密切关系。,3、理论背景 新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3
12、0年代形成和兴起,其深刻的理论背景是:新古典经济学对制度的忽视。并且因为这一忽视,使其模型“日趋僵化,如果不进行进一步修正,很难用于各类重要的问题的分析。”(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正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这种僵化引起了新制度经济学家的不满和批判,并由此导致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的主要是科斯、舒尔茨、诺思、埃格特森等。,康芒斯等人的旧制度经济学同样也受到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批评。,因为旧制度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清晰的一致的分析范式,也没有明确的研究逻辑。比如康芒斯正确地理解了缺乏制度理论的经济学的缺陷,以及习惯法理念和经济学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却没有像凡勃伦那样发展出制度演化的理
13、论框架,而是局限在各种制度的比较;凡勃伦准确地把握住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经济现象变化的内在关联性,却无法理清作为制度的演化过程中当事人的行为的成因和变化轨迹,以及这些行为与制度的关系;米切尔讨论了制度演变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但影响机制并没有明确给出来。科斯后来评价旧制度理论时,指出康芒斯等人仅仅提出了问题,而没有真正的制度理论,从科学化角度讲,这一点是中肯的。也因为对过去的经济学不满,特别是对古典理论无法证伪不满,科斯尝试着沿用新古典主义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来分析制度本身,目的是让经济学和现实一致起来。新制度经济学正是在这种面对现实的压力和理解现实的使命中诞生了。,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过去的经
14、济学研究主要缺陷在于,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家忽视了现实的经济活动的发生机理和行为特征,仅仅关心自身主观臆想的模型世界,科斯认为“被研究的东西是经济学家心目中德、而不是现实中的体系。我曾称之为黑板经济学。企业和市场似乎都有名无实。-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关注定价体系时,竟忽略了市场,或者说忽略了制约交换过程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古典经济学家和旧制度理论家虽然关注到制度的问题,但古典经济学家没有独立的制度理论,有的只是关于制度讨论的碎片,而古典制度理论有了独立的制度理论,却没有发展起可供证伪的范式。科斯甚至偏激地认为古典制度理论毫无价值,“(康芒斯等人)他们留给后人的是一堆毫无理论价值的实际材料,很
15、少有什么东西能被继承下来”。,4、产生标志 1937年美国学者罗纳德科斯发表论文企业的性质,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科斯的这篇文章在1937年发表,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在1932年10月前后已经形成,那一年科斯刚刚21岁。文章的主要思想,是他1931-1932年期间在卡塞尔奖学金的资助下访问美国的结果。在美国期间,科斯访问了许多企业,与众多的企业界人士交谈,此外也拜访了一些美国大学中的教授,其中包括弗兰克奈特。科斯这次访问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企业的纵向和横向一体化。之所以研究这一问题,是因为科斯想了解市场中企业存在的原因。为什么科斯要研究这个问题呢?有两个原因导致了科斯的兴趣。1931年科斯是伦敦
16、经济学院大二的学生,在此之前他没有学过任何经济学的课程,虽然其中一些课程包含与经济学相关的内容。在这一年他参加了普拉特的讨论会,从普拉特那里科斯学到了一些价格理论的基本内容。普拉特信奉自由竞争,他认为竞争提供了一切经济体系所需要的协调,并引用阿瑟索尔特的话说:“正常的经济体系自行运行。”(后来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引用了这句话)普拉特的观点使科斯感到困惑,因为在他所描绘的经济图景中,没有给日常中观察到的商业经理和雇主-雇员关系提供存在的理由。,另一方面,当时的苏联正在推行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列宁曾说,苏联可以像一家巨大的工厂那样运行。但是西方的经济学者却普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也使科斯感到困惑:为
17、什么在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经济计划不能被用于整个国家?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科斯开始关心市场中的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以及它的边界是如何决定的。科斯的文章在1937年发表后,几乎没引起任何反响。只是在1952年斯蒂格勒将这篇文章编入美国经济学会出版的价格理论读物之后,引用才渐渐增加,但这些引用只是在脚注中出现,几乎与正文的内容没什么关系。一直到70年代,科斯都只在一篇文章中发现过对他的文章的认真讨论。而在70年代之后,相关的引用和讨论开始迅速增加,以至于科斯认为88年一年中的引用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这里面的原因,科斯认为,既与60年社会成本问题引起的巨大反响有关,也与威廉姆森等人的研究的影响有关。
18、,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市场上,资源配置由价格机制自动调节;在企业里,资源配置由权威的组织来完成。但无论用市场机制还是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即存在交易成本。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或“利用市场的交换手段进行交易的费用”,包括提供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和执行合同的费用等。科斯认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
19、内部的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就是企业规模扩张的界限。,科斯另一篇著名论文是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该文重新研究了交易成本为零时合约行为的特征,批评了庇古关于“外部性”问题的补偿原则(政府干预),并论证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市场交易即使在出现社会成本(即外部性)的场合也同样有效。科斯发现,一旦假定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对产权(指财产使用权,即运行和操作中的财产权利)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范并不影响合约行为的结果,即最优化结果保持不变。换言之,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归谁,都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五、新制度经济学的演变,新制度经济学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以下四条主线:1)主流
20、的新制度经济学,它起源于科斯的思想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主要由阿尔奇安、张五常、德姆塞茨、哈特等人发展,强调契约是经济制度的基本单位,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选择行为决定了制度的形式和效果;2)交易费用经济学。它起源于科斯和康芒斯,主要由威廉姆森发展,同样强调契约是经济制度的基本单位,但和契约经济学不同,交易成本经济学假定经济当事人面临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的约束,这意味着不存在最优的制度安排;,3)立宪经济学。起源于维克塞尔,受科斯影响,主要由布坎南创立和发展,强调契约在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地位,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类似,假定经济人有限理性,并重视当事人的一致同意和秩序的形成与演变的关系;4
21、)制度演进理论。起源于马歇尔、凡勃伦、米切尔、哈耶克等,受科斯、诺思影响,由阿尔奇安、纳尔逊、温特、维特等人发展,强调制度如同生物进化一样,由一个自然演进过程;由于人的无知,制度无法被精确设计,从本质上说,制度更多的时对环境的适应,六、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一)研究对象 新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简言之,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科斯,“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诺思,“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
22、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他们的共同点:强调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的讲,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正统经济理论的三大柱石是:天赋要素、技术、偏好。制度是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二)基本假定 从人的实际出发研究人,更接近现实;在复杂环境下,人只具有“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市场信息具有不完全和不对称性,人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opportunism)。新制度经济学从新古典正统理论那里继承了市场、供求、边际主义、生产要素等概念,但同时又力图延伸微观经济学的范围和预测力。,1、有限理性,新制度经济学基本
23、抛弃了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的“不现实”假设,而主张“有限理性”的概念。这个概念,最初来自于哈伯特西蒙(Harbert Simon)。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由于不确定性、信息问题、交易成本等问题的存在,当事人难以收集全部的信息去解决市场的最优问题。因此,个体往往只能具有有限的理性,而新古典经济学的最大化均衡是无法实现的。为了减小不确定性问题,经济当事人必须设计思想和行为的规则以作为决策的基础。这些规则非常固定,不会随机改变。正如一位观察家所指出的:“一个有限理性的个体倾向于最大化,但是发现这样做代价很大。”,2、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成就是交易成本的概念,它起源于科斯1937年的关于企业的
24、论文。科斯认为建立企业的原因在于使用价格机制存在一个成本,即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很难理解,至今仍有争议,其定义也在不停变动。例如诺思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界定、保护、实施产权的成本”;威廉姆森引用阿罗的观点,将“制度运转的成本”类比作“物理中的摩擦”,等等。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市场和价格不能充分创造新古典均衡,并进而认为交易成本已经渗透进每个经济体系的所有经济体中。交易成本是一个社会和经济制度结构的关键。从新古典意义上说,在一般均衡状态下,产权分配对于解决市场的均衡问题是不重要的,但是考虑到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产权的最初分配对经济效率有决定意义。为了保证私人产权的独占性,必须很好
25、地对私人产权加以界定和实施,最好的实施者是政府。假如产权能轻易地被政府界定、保护和实施,那么交易成本就会很低,新古典市场观点中的交易所固有的获利就会实现。就像在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中一样,在新制度经济学里市场交易是增长的原因,但现在它要依赖于政府的运行以及产权和制度的运作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3、制度,制度是“人们设计用来约束人类行为的”。由于这个概念,新制度经济学在方法上接近了一些现实。它的奠基人科斯认为:“现代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现实中的人,即将人置于真实制度的约束之内。”制度是“非正式约束”(风俗、文化、禁忌等)和“正式约束”(法律、产权等)的总和。制度是经济中的游戏规则,组织(游戏的参与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派 制度 经济 学派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