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方法课件.ppt
《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方法课件.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方法综合所 周宏成,综合所新员工培训,2,课程简介,面向对象:初级设计人员和新入职员工。课程目的:讲述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的基本方法、常用工具和注意事项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熟悉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的基本方法,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选址及勘察工作的习惯。,本课程对其他专业的勘查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3,内容提纲,简介流程及方法常用工具良好的习惯总结,4,简介,简介项目建设基本流程介绍无线设计基本流程选址及勘察工作内容,5,项目建设基本流程,一阶段设计,6,无线设计基本流程,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项目应该包括:项目启动、选址、勘察、设计、出版归档、会审等五个阶
2、段(过程),如果会审的结果需要进行修正设计,则还包含设计修正阶段(过程)。,规划/可研报告编制流程,调研/访谈,选址/勘察,出版归档,会审修正,项目启动,报告编制,可选,7,选址及勘察工作内容,选址工程阶段:可研、规划阶段;初步设计(两阶段设计);施工图设计(一阶段设计)。工作内容:根据网络规划方案或现有网络布局情况,对新增或搬迁站点的建设位置进行选定。选址是网络建设从规划走向实施的第一步,实际网络是否基本符合规划设想,选址的恰当至关重要选址是网络建设的奠基石,优质的网络建立在科学的选址上勘察工程阶段: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工作内容:在移动站点建设现场收集设计工作的必备数据,是着手进行设计的前提
3、。勘察的输出主要有:勘察资料(勘察表、勘察草图、照片等)、勘察数据。这些资料、数据是后续设计阶段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正确性和完整性,8,选址与勘察工作比较,不同点:工作内容侧重点不同工作成果不同相同点流程近似,工作内容相似需要与多方面人员打交道记录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广义勘察前期调研、资料收集等也可以归为勘察的一种,9,内容提纲,简介流程及方法常用工具良好的习惯总结,10,流程及方法,选址流程及方法工作流程选址方法选址关键控制点勘察流程及方法勘察流程勘察方法勘查关键控制点,11,选址工作流程,项目策划书,选址策划,选址准备,现场选址,数据整理,选址评审,选址报告,数据归档,确定人员、时间、进度
4、;与甲方协调确定选点内,容、规划情况、线路安排等;,1、规划方案及相关资料准备;2、工具是否齐全;,3、车辆、费用;4、事前沟通、确定时间、路线、,配合人员;,1、了解环境;2、确定目标;3、记录资料;,1、选址记录表、照片、电子表格;2、布点图、讨,论选址结果;3、制定下一步选点计划;,1、数据准备完整,选址记录表、照片、电子表,格、布点图;,2、描述建设思路及站点情况;,3、征求甲方、施工单位意见,提供业主信息及要,求;,4、形成文字纪要,签字确认;,1、反映选址时间、人员安排、过程、工作量;,2、汇总选址结果,提供详细选址信息;,3、及时提供,OA备忘录;,1、OA备忘,公共目录保存数据
5、,2、统一格式,及时更新;,召开项目启动会,12,选址方法,选址前准备计划时间、地点、人、工作量、车、钱沟通领导、甲方、相关人员、司机资料电子地图(纸质地图)、规划方案(建设原则、建设思路、布点图)、通信录当地基本情况(话务、覆盖、城市规划)工具包、勘察夹、勘察表、勘察纸、四色笔、相机、手提电脑、指北针、测距仪、GPS、望远镜、皮尺、卷尺测试软件、测试设备、车载电源?,13,选址方法,选址了解环境明确周围基站位置核实规划目标确定目标基本要求:位置、高度、机房、天面、承重、业主、电、传输;安全性要求:洪涝区、高压电站、加油站、滑坡山体、航空管制区、易燃易爆区、粉尘区业主要求、市政规划情况;备选点
6、记录资料周围环境:描述、拍照(30/12)、建筑物外观(物业用)基本信息:位置(GPS,地址)、高度、机房条件、天面条件、承重、业主联系方式、特殊要求填表(选址记录表),14,选址表格,15,选址方法,选址后工作当天整理选址数据:照片、记录表、选址明细表、布点图汇总讨论,确定明天选址目标回单位前向甲方汇报选址情况开会确定选址结果请甲方签字确认选址记录表回单位后汇总数据到公共目录给出选址报告(有的项目也需要在现场给甲方)在OA填写工程项目备忘录,16,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无线技术条件位置、高度、周围的地形和地貌土建条件机房的楼层、面积、楼板负荷、净高天面的位置、塔位、天线支撑杆位天面上的防雷网电
7、力、传输等条件不同规模的基站有不同的电力负荷要求适当考虑今后扩容和加其他系统安全性要求:洪涝区、高压电站、加油站、滑坡山体、航空管制区、易燃易爆区、粉尘区业主要求、市政规划情况经济效益,距电力铁塔50100米外,17,不同类型基站特点,18,网络不同发展阶段对站址要求,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站址的要求改变初期(广覆盖,小容量)中期(覆盖与容量兼顾)后期(完善覆盖、深度覆盖、话务热点、新业务需求),19,网络发展不同阶段对站址的要求(GSM),3km,无线网络建设的初期,20,网络发展不同阶段对站址的要求(GSM),1km,无线网络建设的中期,1km,Layer 2,Layer 1,21,网络发展
8、不同阶段对站址的要求(GSM),1km,1km,Layer 3,Layer 1,Layer 2,无线网络建设的后期,22,不同覆盖区域对站址的要求,覆盖区域类型不同网络对站址的要求不同密集市区普通市区郊区乡镇乡村山区道路海岸和水路覆盖,23,密集市区选点,特点传播环境:高楼林立,多径现象严重,易阻挡(玻璃幕墙)覆盖目标:多样化(道路覆盖,深度覆盖,热点覆盖)可用手段:高层站,中层站,街道站(主要是GSM,CDMA应用较少)难点:物业谈判难,机房难找,业主要求多手段多种覆盖手段相结合(室外+室内分布系统);尽量利用公共设施(宾馆酒楼政府机构),居民楼难度较大;机房可利用简易机房,天馈系统注意美化
9、;,24,密集市区选点,密集市区仅存在于大中城市的中心,区域内建筑物平均高度或平均密度明显高于城市内周围建筑物,地形相对平坦,中高层建筑可能较多。密集城区主要包含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密集商住搂构成的商业中心区及由缺乏统一规划的大量自建住宅构成的城中村。,25,普通市区选点,特点传播环境:5-9层高楼,楼间距10-20米,建筑物分布比较均匀,周边道路不算太宽。覆盖目标:经常是覆盖与容量兼顾站,容量覆盖,部分热点覆盖;可用手段:中层站,街道站重点:规范网络结构,控制站点高度(35-40米);注意市政规划建设情况;注重兼顾道路与居民区覆盖(不要都是路边站);适当利用塔架,控制站点高度,26,普通市区选
10、点,城市内具有建筑物平均高度和平均密度的区域;或经济较发达、有较多建筑物的县城和卫星城,该区域的典型建筑物高度为79层,当中夹杂少量的1020层高楼:,27,普通市区选点,难点-城中村传播环境:4-8层楼,楼间距1-2米,损耗大,覆盖距离有限容量要求:话务热点、非话务热点手段利用塔架,高站加大下倾角;室外分布系统,28,普通市区选点,29,郊区乡镇选点,特点传播环境:城市边缘地区或乡镇中心区,建筑物平均高度1015米(35层),分布比较均匀,平均楼距约3050米。覆盖目标:覆盖与容量兼顾站,覆盖容量重点:规范网络结构,控制站点高度(40-50米);注意道路与镇区覆盖兼顾;适当利用塔架,提高站点
11、覆盖能力,30,郊区乡镇选点,一般为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工业区以及远离中心城市的乡镇,区域内建筑物稀疏,基本上无高层建筑。,31,乡村选点,特点传播环境:农村地区,建筑物平均高度10米以下(以1-2层房子为主),散落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开阔地覆盖目标:覆盖站为主可用手段:微基站,直放站重点:控制投资,提高站点利用率;注意道路覆盖;利用塔架,提高站点覆盖能力;,32,乡村选点,一般为孤立村庄或管理区,区内建筑较少,周围有成片的农田和开阔地或位于城区外的交通干线。,33,山区选点,特点传播环境:山区,树木多、多径和阻挡较严重覆盖目标:主要是道路,部分小乡镇或村庄,覆盖站为主可用手段:超远覆盖站,微
12、基站,直放站重点:控制投资,提高站点覆盖能力;注意风景区覆盖、道路覆盖;传输与电力难以解决考虑山体滑坡可能,利用铁塔,提高站点覆盖能力;手段利用微波传输直放站做盲区覆盖,34,山区选点,35,道路选点,注意道路覆盖往往要结合乡镇和乡村覆盖;对于单纯的道路覆盖站点要考虑两点:提高覆盖效率,降低投资;可用手段:功分站,直放站利用路测数据,36,道路选点,37,海岸与水路选点,特点传播环境:水面反射,信号传播距离远覆盖目标:覆盖为主重点:控制覆盖范围,减少干扰;,38,不同的网络制式对站址要求,不同的网络制式对站址要求不同GSM频率、功率受限,频率规划重要主要考虑覆盖和容量需求小区方向选择时适当考虑
13、频率规划需要存在多层网控制机制,站点高度灵活CDMA2000和WCDMA同频系统,干扰受限,站址规划很重要呼吸效应,容量与覆盖综合考虑无多层网概念,站点高度要求较严格,39,目标决定结果,建设原则决定选址思路小容量,大覆盖(站型的选择)确保重点,分布实施(分期站点的考虑)目标网建设(如何确定终期覆盖需求),40,TIPS-方案调整,方案调整位置合适但高度不足的候选点,可考虑利用铁塔、通信杆等天线升高手段;当候选点偏离预规划点较小时,对预规划方案进行微调;当候选点偏离预规划点较大,尤其是相邻的多个站点出现大的偏离时,对预规划方案进行大的调整重新布点;必要时,方案调整后进行二次选点。,41,调研,
14、现场调研的输出各方面资料、数据人文、地理资料国民经济、行业发展数据竞争对手情况及业务发展策略现有资源情况电子地图规划目标、区域分类结果现场调研的注意事项明确调研的目的,把握调研的重点;尽可能多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强调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参与区域分类工作,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确保区域分类的准确性;集团公司的总体建设原则、目标与各地发展思路有机结合。,42,勘察工作流程,召开项目启动会,项目策划书,甲方勘察需求,勘察前协调,口头汇报,整理数据,编写勘察报告,导入数据,设计,勘察策划,勘察准备,现场勘察,勘察完成后把勘察数据,(,含照片,),归档,,,导入,系统中,,,并更新技术,条件表和,CELL,
15、表,。,每次勘察完成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顾客提供勘察报告,每次勘察结束要向甲方的工程负责人进行口头或电话汇报,有的项目需要书目回报,检查勘察表填写是否有漏项,,,顾客是否已签名确认,,,相片是否已命,名,1,、,信息收集要齐全,,,勘察表要逐项认真填写,,,不能出现漏项,;,2,、,勘察草图要清晰,、,整洁规范,,,不能影响绘图,、,设计,,,业主的,特殊要求要纪录下来,;,3,、,注意要对方在勘察表上签名确认,。,确认对方已收到,勘察,/,调研工作联系单,,,确定参加本次勘察的其,他单位及人员,,,并协调好具体的路线安排,;,1,、,勘察所需资料准备,,,如布点图等,2,、,检查勘察工
16、具是否齐全,;,3,、,车辆是否安排,,,差旅费准备,。,确定勘察负责人,、,小组成员,、,时间安排,、,确定勘察内容,、,要点,、,勘,察计划安排,(,含线路,、,进度安排,),等,43,勘察方法,勘察前准备计划时间、地点、人、工作量、车、钱沟通领导、甲方、相关人员、司机资料电子地图(纸质地图)、布点图、通信录选址结果(选址记录表)基站图纸、基站设备合同清单、基站规模表、天馈线配置表工具包、勘察夹、勘察表、勘察纸、四色笔、相机、手提电脑、指北针、测距仪、GPS、望远镜、皮尺、卷尺,44,勘察方法,机房勘察机房位置、指北、净空、面积、结构、承重、门、窗、墙、梁、装修设备型号、配置、位置、维护空
17、间、摆放原则线缆走线架、馈线孔、布放路由电力交流引入、电池容量、整流器配置、电力线路由及长度、地线路由及长度、地线排传输传输引入、传输方式、设备配置、路由拍照,45,勘察方法,天面勘察天面位置(GPS)、高度、指北、周围环境(照片)、无线传播环境(照片)、承重、草图(梯间、广告牌、冷却塔、女儿墙)走线架位置、高度、占用情况线缆路由、接地塔、架、杆高度、位置、天线安装位天线安装位置、高度下倾角度、功分器安装位置,塔顶放大器安装位置,46,勘察方法,勘察后工作当天整理勘察数据:照片、勘察表、勘察草图、电子表格汇总整理回单位前向甲方汇报勘察情况请甲方签字确认勘察表回单位后汇总数据到公共目录给出勘察报
18、告在OA填写工程项目备忘录,47,走线架走线架安装方式应采用列架结构,并通过连接件与建筑物连成一个整体;走线架各相关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应与建筑物地面、墙面、天花、及房柱加固;走线架两支撑点间距超过2000mm时,应采取吊挂加固。走线架高度:便于布线、维护;设备高度:2600mm,走线架高度:3240mm;设备高度:2000mm,走线架高度:2640mm;电源线与信号线:要尽量分走线架、分孔洞敷设,须同槽、同孔洞敷设或交叉的要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不得穿越或穿入空调通风管道;,TIPS-机房勘察,48,详细记录柱、梁、排水管道等位置;确定并记录馈线孔、空调孔、光缆孔的位置;机房内竖井、孔洞和进
19、线口施工后要求采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无线机房的天面孔要注意防止渗漏,外墙馈线孔要防止雨水顺馈线进入室内;通信机房不得进行装饰性的装修,不吊天花,不铺地板,不做墙群,不挂可燃窗帘,通信机房一般不采用下走线方式和活动地板;,TIPS-机房勘察,49,TIPS-设备摆放,设备的布置要充分考虑机房的使用效率:不需维护或背后散热要求时采用背靠背方式或靠墙摆放;机架的维护面要求尽量保持对齐;设备的布置要充分考虑机房的使用功能:机房主要维护通道:要求1200 1500mm;一般要求便于经常搬运设备,使用维护仪表车;机房辅助维护通道:800 mm;一般要求便于搬运设备,使用维护仪表;其他(一般):设备面对背间
20、距:9001000mm;设备背对墙间距:8001000mm(需要背后维护);,50,机房平面专业设备分区不合理;机房的走道布置不合理;走线不合理天馈线/光缆弯头过多,增加损耗;电源线与信号线交叉;直流电源线过长,增加损耗;走线架布置走线架未与柱、梁加固;只与墙加固走线架高度不合理;走线架前沿与设备机面未对齐低架设备(1600mm)无走线梯设备加固未与地面加固;未与梁、柱加固;,TIPS-常见问题,51,TIPS-传播环境,站址建筑物应高于周围建筑物的平均高度天线安装位置的第一菲涅尔区必须无障碍物天线下倾调整要注意近处是否有建筑物阻挡 建议天线支撑杆安装在女儿墙边上或外侧对安装在铁塔上的天线,注
21、意天线传播方向不要有障碍物阻挡,对于安装在塔身的全向天线,一般要求天线离塔身2 米以上。,52,TIPS-小区方向,综合考虑:建站目的网络结构周边环境覆盖站需覆盖的范围大小和方位(应该和建设单位做充分沟通);周围都需要覆盖的地方,考虑设全向或三方向基站;对道路边的覆盖基站,可以考虑使用2 小区基站,2 个小区的主方向与道路成30 度分别对路的两边覆盖;天线方向最小间隔不应该小于天线的半功率角;,53,TIPS-小区方向,增加容量站重点考虑话务繁忙地区的方位;兼顾现有周围基站的布点、方向情况;小区方向在尽量保持标准蜂窝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指向话务繁忙区,三小区方向尽量保持均匀间隔。,54,TIPS
22、-小区方向,覆盖兼容量站同时考虑需解决覆盖的区域及需解决容量的区域所在方位在尽量保持网络蜂窝结构的基础上(考虑周围小区方向),使小区的主方向对准最需要覆盖或分担话务的区域,三小区方向尽量保持均匀间隔。建议尽量使用三小区间隔为120 度的标准方向(需要考虑原有周围小区的方向),标准方向一般包括0_120_240、30_150_270、60_180_300、90_210_330 等几种组合。,55,TIPS-天线调整,调整天线目的:控制覆盖范围减少干扰举例例如,假设基站天线高度为30米,天线垂直半功率角为14度,当基站的边缘覆盖半径为600m(垂直半功率角覆盖边缘)时,即d/H=600/30=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 基站 选址 勘察 方法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