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QCT的临床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T的临床应用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QCT的临床应用,2,OP症的定义及危害,WHO对骨质疏松症(OP症)定义:它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不是“或”的关系是“与”的关系,4,OP症的分类,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又分为两型,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又称高转换(代谢)型OP症)和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低转换OP症)。,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某些疾病、药物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骨质疏松症。如:糖尿病、甲亢或甲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贫血、长期卧床这些原因去除后,骨质疏松症状可以明显改善,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常见于81
2、4岁的青少年。这类患者多伴有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现在一些著作也把妇女妊娠及哺乳所发生的骨质疏松症列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6,OP症的危害:,OP症被国际医学界排放在同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癌症并列的位置上,是当前的五大疾病之一。由于OP症的发生发展慢而隐蔽,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最后造成的危害又十分严重,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悄无声息的癌症”。也正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每年10月22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二十一世纪是全球人口老化的世纪,全球骨质疏松人数2亿多,在常见多发病中居第6位 骨质疏松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乃至生命 1992年2千多万美国人患骨质疏松,骨折人数150万,2/3为髋
3、及椎体骨折,耗资150亿美元在我国,患骨质疏松症的人口约有9000万,发病率为6.97。,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有椎体、髋部和前臂,其中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发生骨折后1年之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20%,存活的50%致残。,1.骨吸收因素2.骨形成因素,老兄,我已经运了那么多砖给你,怎么房子还越来越矮呀?,唉,没办法,他拆得比我盖得更快呀!,骨质疏松原因,骨质疏松原因,3.骨质量下降:与遗传因素有关,包括几何形态、矿化程度、微损伤积累等。,骨质疏松原因,4.年龄:20-39岁骨密度达峰值,40之后开始丢失,性别: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3-5倍;5.其它:缺乏
4、适当的活动和日晒,烟酒过量或咖啡因过量者,食物结构不合理、偏食。,OP的临床表现,二、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腰椎骨折:1.楔形压缩 2.平行压缩 3.双凹畸形,OP的临床表现,一、骨痛和肌无力: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加重或活动受限;特征:棘突后突,有明显压痛和叩痛,部分伴腓肠肌阵发性痉挛约20%患者无疼痛,在无声无息中出现身高缩短,驼背或骨折,OP的临床表现,三、脊柱变形:约20%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骨折可致胸廓畸形驼背常发生在重度或极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部位:胸中下段多见,其次为胸上段和腰椎,疼痛骨折,骨吸收增加,病情加重,骨质疏松的恶性循环,活动减
5、少卧床,17,开展骨密度检查的意义,由上述可知,由于OP症的多发性、危害程度的严重性,故而我们对待OP症的态度是预防重于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治结合。而要达到以上要求,开展骨密度的检查、监测和跟踪就成了必不可缺的技术手段。,18,骨密度检查适用科室,由以上OP症的分类可见,骨密度检查主要适用以下科室:妇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也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即妇女妊娠及哺乳所发生的骨质疏松症)老年病科、康复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内科(又可分为糖尿病专科、肾病专科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9,基本
6、概念,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密度是诊断OP症的特异性数据,骨密度的减少代表了骨量的丢失,骨密度的多少代表了80%的骨强度的大小。骨强度=骨密度+骨质量,基本概念,骨密度单位(BMD单位):在物理学的测量技术中密度分为面密度(单位:g/cm2)和体密度(单位:g/cm3)。而在骨密度测量学上,面密度和体密度都统称为骨密度(BMD),在文字叙述时BMD后面加单位以示区分。,基本概念,面密度概念:又称投影密度。指单位面积的骨矿含量,即测量部位的骨矿含量BMC(如完整的椎体)除以扫描区域矢状面的面积(椎体高度和横断面直径的乘积)。(g/cm2),基本概念,体密度
7、概念:又称体积密度或容积密度。指骨矿物质在某一特定骨体积内的骨矿物质的含量。(mg/cm3)。,23,为何测量松质骨临床意义远大于皮质骨,当骨骼发生骨质疏松时,椎体内的松质骨是最先累及的地方,且普遍认为骨量丢失首先从松质骨开始,由于脊椎松质骨更新率每年在20%25%,皮质骨只有1%3%,松质骨的骨代谢率比皮质骨高得多,代谢转化率比密质骨高8倍,可见通过测量松质骨的密度所获得的骨密度变化信息比测量皮质骨强得多。女性在达到峰值骨量后,骨矿物质以每年0.25%1%的速率丢失。进入绝经期后骨量的丢失明显加速,在绝经后的35年内,骨量丢失每年可高达2%5%。绝经后女性骨丢失过程中松质骨骨矿物质的丢失比皮
8、质骨骨矿物质的丢失发生得更早、更快和更多。在绝经后头35年,女性松质骨为主的躯干骨丢失率可达15%20%。这也正是WHO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又称为高转换(代谢)型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因此,我们通过对松质骨密度的测量,可以获得最强的骨密度变化信息,从而做到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发现、确诊、治疗及监测。,24,不同的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骨密度的定量测定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风险的重要依据。国际上成熟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分别是:单光子吸收法(SPA)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定量CT法(QCT)定量超声法(QUS),同类方法还有SXA,同类方法还有DPA,同类方法还有PQCT,25
9、,单光子吸收法(SPA),原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25碘或241镅发射的单能射线对管状骨做横行单线式扫描,透过骨质后,由骨矿物质吸收而减弱,减弱的程度由置于射线对侧同步移动的碘化钠探测器测量。依据射线吸收原理,计算出骨矿物质含量。测量部位:测量四肢骨(以桡骨远端1/3处为主)。BMD值:属于二维结构测量,故所测得的骨密度值(BMD)为面密度(也称投影密度)单位:g/cm2,只能测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骨矿含量总和。诊断标准:可采用WHO推荐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6,单能X线吸收法(SXA),原理:单能X线吸收法(SXA)与单光子吸收法(SPA)原理基本相同,只是SPA用放射性同位素发生的射线作为
10、光子源,而SXA以射线管作为光子源。测量部位:同SPA.BMD值:同SPA.诊断标准:可采用WHO推荐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7,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原理:通过线源发射两种不同能量的射线,利用两种不同能量的线穿过人体骨骼后的衰减和吸收不一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人体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测量部位:为全身(以测量脊椎为主)。BMD值:属于二维结构测量,故所测得的骨密度值(BMD)为面密度(也称投影密度)单位:g/cm2,只能测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骨矿含量总和。诊断标准:可采用WHO推荐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8,双光子吸收法(DPA),原理:双光子吸收法(DP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
11、原理基本相同,均有高能与低能二种射线。只是DXA以线管作为光子源,而DPA是由发出两种高低不同能量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常用为153Gd)作为光子源。测量部位:同DXA.BMD值:同DXA.诊断标准:可采用WHO推荐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9,定量CT法(QCT),原理:由于组成CT图像的像素代表扫描层各部组织的衰减系数,可表示被测组织的物理密度。可利用CT机对密度的高分辨率(达0.3%)及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骨矿物质含量的定量检测。测量部位:主要测腰椎,测股骨颈,四肢骨远端少。BMD值:属于三维结构测量,故所测得的骨密度值为体密度(也称体积密度)单位:mg/cm3,既能测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总和,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CT 临床 应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60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