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下课件.ppt
《移动通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下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专题)移动通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下),提纲回顾,一、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二、推动移动通信技术进步的主要矛盾三、移动通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3.1 语言编码与压缩3.2 多址技术3.3 信道编码与交织 3.4 射频调制 3.5 功率控制技术 3.6 分集技术 3.7 多用户检测 3.8 多载波传输 3.9 智能天线四、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五、两项与移动通信密切相关的新技术 4.1 软件无线电 4.2 TURBO 码-信道编码的里程碑,3.4 射频调制作用:将经交织、扩频处理后待传送的信息码加载到某一指定频道的中心频率上。调制方式 a)模拟信号调制:AM(调幅)FM(调频)b)数字信号的基本调制方式
2、:ASK(幅度键控)FSK(移频键控制)PSK(移相键控制)用基本调制方式,可组合成复合调制和多进制调制。,3)GSM中的射频调制MSK与GMSK,MSK的数学表达式,瞬时频率,称符合上述参数条件的FSK为MSK,b)MSK的特点,在一个码元周期内的射频信号包含有1/4个载波周期的整数倍在码元转换时,射频信号的相位是连续的,无突变。M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较集中。,MSK,QPSK,c)GMSK,GSM参数:频道间隔=200KHZGMSK:将MSK信号,经一高斯滤波进一步压缩高频分量后输出,MSK特性不变,性能约损失1db,功率谱更集中。,d)GMSK的解调,由速率为 的时钟采样判决。,4)CD
3、MA中的调制器 CDMA的调制器包含二次调制:扩频调制和射频调制。BQM(平衡四相调制)在直扩(IS-95)系统中应用。BQM调制器,图15 BQM调制器,m(t)基带信号,x(t)至功放,SI(t)、SQ(t)扩频码 I、Q相移90度W0频道中心频率,DQM和CQM,DQM双四相调制CQM复四相调制,在BQM基础的改进,3.5功率控制技术CDMA走向实用化的关键,1)为什么CDMA必须有功率控制由于所有用户同时,且在同一频率上工作。手机基站(上行)距基站近达到基站的功率强距基站远弱在基站接收机中产生远近效应:近距离手机干扰基站对远距离手机信号的接收。b)基站手机(下行)距基站近手机接收的信号
4、强。距基站远弱,在手机中临近的基站将干扰手机对所处基站信号的接收。结论:如不对基站的发射功率与手机的发射功率实时控制,CDMA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2)功率控制准则 功率平衡准则 信号干扰比平衡准则a)功率平衡准则上行(手机基站):指令各手机(无论远近),发射后到达基站的功率相等(调手机称之为反向功率控制)。下行(基站手机):使各手机(无论远近)接收到基站送去的信号功率相等(调基站,称之为前向功率控制)。b)信号干扰比平衡准则(SIR)CDMA系统中,“噪声”主要来自手机之间与基站之间产生的干扰。依据“信号干扰比SIR”进行控制。上行:控制目标是达到在基站中各手机的信号与其它手机对其产生的干扰
5、比相等(调手机,称反向功控)下行:使各手机收到的基站送去的信号与其它基站的干扰信号比相等(调基站前向功控)。c)IS-95中实际使用的功率控制准则功率平衡准则易实现,但性能不及SIR;SIR在上行链路中,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因此:实际系统中多采用混合控制。IS95中的功控准则:改进型的SIR即:基于SIR算法,但控制的阈值由误帧率(FER)决定。,3)功率控制方法 a)集中式功控与分布式功控 集中式功率控制 在基站中进行。要求在每一时刻(时间间隔内)要计算出一个归一化 的链路增益矩阵。矩阵中的各元素,对应着在基站服务区中各手机在那一时刻应有的功率增益。问题:当小区用户多时,如何快速计算出链路的
6、增益矩阵?分布式功率控制 在手机中进行:估计SIR并依此控制手机自身的发射功率。同时,通知基站应送来的功率。评价:在IS-95中实际应用,相当有效。问题:当对SIR估计误差大时,系统性能会迅速下降。,b)开环功控与闭环功控 开环功控 仅根据接收的信号质量(无论手机或基站)而发出相应控制指令。无反馈。问题:收、发频率相差45MHZ,对快衰落而言,收、发信道是完全独立的,因此开环功控对快衰落无作用,但对慢衰落(手机移动到汽车内、房屋后等)作用良好。适应:在CDMA/TDD结合的体制中,开环功控可达到高精度。,基站对手机进行控制,并从手机送来的信号中获得反馈量。优 点:精度高 问 题:控制时延大当前
7、研究:新的闭环功控方法(自适应、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法),闭环控制,图19闭环功控,c)IS-95中的功率控制参数前向功控(基站执行)误差源:各手机信号的误帧率控制方式:慢速闭环方式 步长0.5db(12%),高负荷时降至6%。调节幅值:4db 6db控制指令传送信道:上行:插入(手机基站)的功率测量报告信息段;下行:放入(基站手机)的寻呼信道上的系统参数信息字段。控制算法:美国高通(Quaicomm)公司专利反向功控(手机执行)粗控:克服“阴影”、“角落”、阻档引起的慢衰落,调整范围大:24db 采用开环方式。精控:闭环方式 抑制快衰落,控制数据:800bit/s,每1.25ms调整一次
8、调整范围:24db控制算法与实现方案:QuaiComm专利,d)IMT-2000中的功率控制CDMA2000由IS-95平滑过渡,故其功控方案与IS-95基本一致。WCDMA由欧洲提出,功控实现方案与IS-95有较大差别。,1)主要分集方式 a)空间分集 多个天线接收,用在基站中 天线间距离 天线数N=24,3.6 分集技术抗衰落(抗多径),(900MHZ,波长约35cm),.,b)频率分集 将发射信号调制到多个载波频率上传送,要求载波频差 GSM:800900MHZ频段,测得 c)发送分集,2)分集的合并技术,合并点:中频合并 视频合并,图21 空间分集合并,合并方式:最大比值合并增益Gi与
9、第i路的信噪比成线性关系,合并效果最佳。等增益合并选择式合并,3)Rake接收机一种隐分集方式a)作用 充分利用到达接收机的多径射频信号的各条径的能量。b)理论值 IS-95中扩频信号的带宽1.25MHZ,测得在900MHZ频段的多径时延,可提供Rake接收机分离的多径 实际上只达到利用4条的效果(4重分集)c)IS-95中的Rake接收 IS-95中在基站中的Rake接收非相干解调在手机中的Rake接收相干解调 工作过程 搜索多径,进行相位补偿后,合并相加 IS-95基站中的Rake接收框图,图22 IS-95基站中Rake接收总体框图,解调器1,2,4,相应于4条径,采用BQM(见图18)
10、平衡四相解调器方案,其输出已为视频信号,在视频完成多径合并。,搜索器与搜索策略Rake接收的重要部件 作用:找出4条最强的“径”,并完成相位补偿。搜索策略:相位偏移扫描试探法。4)发射分集空间分集效果最好手机无法实现。将手机的空间分集,移到基站发射分集 a)发送分集研究状况 理论上证明了多天线发射在衰落信道所能获得的增益与发射天线的数目成线性增长正研究将发射分集与编码、调制方式有机结合,组成时空卷积码,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系统的传输质量。发射分集已用在 CDMA2000 1X 中(获3db增益)。,b)WCDMA建议的一种发送分集方案,混 合,发送天线1,发送天线2,天线1,分集导频,天线2,导频
11、,STTP编码,时钟,混合,交织,信道编码,数据,TPC,时钟,扩频码调制,图23 STTD发送分集原理图,TPC功率控制指令STTD一种将信息码分配给天线1和天线2的编码方案,5)编码分集,3.7 多用户检测1)多用户检测的作用减小用户间的多址干扰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三类干扰:a)加性白噪声干扰危害产生分散独立误码抵抗措施采用有效的信道编码纠正差错。b)多径干扰危害引起突发差错(引起成片误码)抵抗措施:采用分集技术抗衰落(抗多径)在信道中采用交织编码技术c)用户间的多址干扰危害影响信道容量(用户数量)产生根源CDMA使用的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不为零。,2)多用户检测的基本原理a
12、)多址干扰是由扩频码的结构带来的,是伪随机信号存在一定的 结构性规律,彼此不独立。b)扩频码有严格的数学描述规律,各码组之间的互相关函数都是 已知的。c)基于上述a,b,从理论上讲,利用多址干扰规律,来构造一种 最优的联合检测算法,称算法为多用户检测(1986年提出),抵抗措施,选择好的扩频码,采用同步码分多址;采用功率控制技术,使各用户发射功率最小采用“空间滤波”:如划分扇区,使用智能天线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等,3)多用户检测的最优结构MLSD算法证明条件:白高斯噪声信道检测器结构:匹配滤波+最大似然比序列检测(MLSD算法)仿真实验结果:可达到与单用户检测几乎相同的性能。问题:运算量随用户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中的 若干 关键技术 下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