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图说课件.ppt
《砌体结构图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图说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条文与图说G B50003-2011,目 录一、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二、砌体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三、图集多层砖混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节点(03G363-2011),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1、块体材料 1、普通烧结砖:实心与孔洞率不大于15%的砖;全国统一的规格尺寸:24011553(称为标砖)。2、非烧结硅酸盐砖:常用的有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炉渣砖、矿渣砖;全国统一的规格尺寸:24011553(称为标砖)。3、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砖:从材料上看,是硅酸盐砖的一种,按标砖尺寸与多孔砖尺寸制成。,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
2、1.1、块体材料 4、烧结多孔砖:为了减轻砌体自重,大力推广粘土空心砖;烧结多孔砖的外形尺寸,按国标13544-2000的规定,长度(L):290mm、240mm、190mm;宽度(B):240mm、190mm、180mm、175mm、140mm、115mm;宽度(H):90mm。,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1、块体材料 5、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是比标准砖尺寸大的砌体,砌块的材料有许多品种;南方多用混 凝土空心砖砌块;北方多用浮石、火山渣、陶粒等轻质材料;此外,还有工业废 品生产的砌块,如:煤矸石砌块、炉渣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砌块尺寸按大、中、小三种划分:小型砌块高度:180mm
3、-350mm;中型砌块高度:360mm-900mm;大型砌块高度:尺寸更大。,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1、块体材料 6、天然石材:当重力密度大于18kN/m3的称为重石(花岗岩、砂岩、石灰石等);当重力密 度小于18kN/m3的称为轻石(凝灰岩、贝壳灰岩等)。天然石材分:料石:细料石、粗料石、毛料石三种;毛石:形状不规则,中间厚度为200mm的块石。石材砌块应选无风化的天然石料。,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2、块体强度 1、天然石材:块体的强度等级是块体力学性能的基本标志,用符号“M U”表示,单位用“MPa”表示。烧结普通砖GB5101-1998国家标准强度等级,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
4、,1.2、块体强度,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3、砂浆 1、砂浆的种类:砂浆是由砂、无机胶结料(水泥、石灰、石膏、粘土等)按一定比例加水搅 拌而成;砌体砂浆的要求主要是,强度、可塑性(流动性)和保水性;2、砂浆的强度:砂浆的强度等级用符号“M”表示,立方体试块边长为70.7mm,每组试块为6 块;试件形成后在200C30C温度下,水泥砂浆在湿度900%以上;水泥石灰砂浆湿 度为600%-800%环境中,养护至28(d)天。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15、M10、M7.5、M5、M2.5;2)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单排孔混凝土砌块、煤矸石混凝土砌块砌体砂 浆强度等级
5、为:Mb20、Mb15、Mb10、Mb7.5、Mb5;3)空洞率不大于35%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b10、Mb7.5、Mb5;4)蒸压灰沙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s15、Ms10、Ms7.5、Ms5;5)毛料石、毛石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7.5、M5、M2.5;,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4、砖砌体搭接方式 1、砂浆的种类:有一顺一丁、梅花丁(即同一皮内,丁顺间砌)、三顺一丁、五顺一丁(横向拉结较差,很少用),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5、配筋砌体 1、砂浆的种类:为提高砌体强度或当砌体截面尺寸到限制时,可在砌体内适量配置钢筋或钢 筋混凝
6、土。国外配筋砌体的形式:1)在水平灰缝内配置 横向或水平向钢筋,在块 材的竖向空的内或用排块 造成的空洞内配置竖向钢筋,再灌混凝土或水泥砂浆;2)墙体用槽型块砌筑,在水平槽内设置水平筋,在竖向槽内设置竖向筋,然后灌混凝土;3)墙体由内外两层组成的砌体 和中间空腔组成,在空腔内设置横向 和竖向钢筋,然后再灌混凝土;4)将钢筋混凝土集中设置在墙体的一定部位,又称集中配筋砌体,及构造 柱、加强带。,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1、墙、柱的高厚比(6.1.1)1、墙柱的高厚比计算公式:(2.1.1)式中:H0-墙、柱的计算高度;h-墙厚或矩形柱与H0的相对边长;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2-有门
7、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墙、柱的允许高厚比,按下不表采用。2、带壁柱墙、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1)按公式2.1.1验算带壁柱墙高厚比时,公式 h 改为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 度hT,在确定截面回转半径时,墙截面的翼缘宽度bf,按下列规定采用: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时,每侧翼 墙宽度可取壁柱高度(层高)的/3,但不应大于相邻壁柱间的距离;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应窗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的间距;,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1、墙、柱的高厚比(6.1.1)2、带壁柱墙、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 计算带壁柱墙的条形基础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2)当构造柱截
8、面宽度不大于墙厚时,可按公式(2.1.1)验算带构造柱墙的 高厚比,此时公式中h取墙厚;当确定带构造柱的计算高度H0时,S应取邻横墙间 的间距;墙的允许高厚比可乘以修正系数c,c可按下式计算:式中:-系数。对细料石砌体,0;对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粗料石、毛料石,1.0;其他其他,1.5;bc-构造柱眼墙长方向的宽度;L-构造柱的间距。当bc/L0.25时,取bc/L0.25;当bc/L0.05时,取bc/L0。注:考虑构造柱有利作用的高厚比验算不适用与施工阶段。3)按公式(2.1.1)验算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时,S应取相邻壁 柱间或相邻构造柱间的距离。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
9、或带构造柱墙,当 b/S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b为圈梁宽度)。当不满足上述条件且不允许增大圈梁宽度时,可按墙体平面外等刚度原则增加 圈梁高度,此时,圈梁仍可视为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2.1.2),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1、墙、柱的高厚比(6.1.1)3、高厚比修正系数采用:墙厚不大于240mm的自重墙,高厚比修正系数1 按下列规定采用:1)墙厚为240mm时,1 取1.2,;墙厚为90mm时,1 取1.5;当墙厚为(240mmh90mm)时,1按插入法取值。2)上端为自由端墙的允许高厚比,除按上述规定提高外,尚可可提高30%。3)对厚度小于
10、90mm的墙,昂双面采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包括面层的 墙厚不小于90mm时,可按墙厚等于90mm验算高厚比。4、门窗洞口墙高厚比修正系数采用:对有门窗洞口的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bs-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S-向邻横墙或壁柱之间的距离。2)当按公式(2.1.4)计算2的值小于0.7时,2取0.7;当洞口高度等于或小 于墙高的1/5时,2取1.0。3)的那个洞口高度大于或等于墙高的4/5时,可按独立墙段验算高厚比。,(2.1.4),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1)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强
11、制)要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板端伸出的 钢筋应用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浇筑。,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1)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强制)要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 小于100mm,并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1)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小于70mm,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 凝土浇筑成板带;2)板支承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 凝土浇筑成板带。,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1
12、)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强制)要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 于100mm,并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3)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 制板端钢筋应伸入现浇板中进行连接后,再浇筑 现浇板。,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2)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强制)要求: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应沿竖向每 隔400mm-500mm,设置拉结筋,其数量为 每120mm墙厚不少于1根直径6mm的钢筋;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买入长度从墙的转 角或交接处算起,对实心砖每边长不小于 500mm,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
13、2.5)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 240mm370mm;毛料石柱较小边不宜小于 400mm。,注意:当有振动时,不宜采用毛石砌体,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6)支承在 墙、柱上的吊车梁、屋架及跨度大于 或等于下列数值的预制梁的端部,应采用锚固件 与墙、柱上的垫块锚固:1、对应砖砌体为9m;2、对于砌块和料石砌体为7.2m。,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7)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下列数值的梁,应在支承处砌体上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时,垫块与圈梁宜浇筑成整体:1、对砖砌体为4.8m;2、对砌块和料石砌体为4.2m;3
14、、对毛石砌体为3.9m。,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8)当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 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1、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2、对砌块、料石墙为4.8m。,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 山墙处的壁柱或构造柱宜砌至墙顶部,且屋面构件应与山墙可靠拉结。(6.2.9)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 长度不应小于90mm。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 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根直径 不小于4mm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 不应大于200mm,网片每端应伸出该垂直缝不 小于300mm)。(
15、6.2.10),至山墙顶(壁柱)(构造柱),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 砌块墙与后砌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根直径不小 于4mm、横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 网片。(6.2.11)混凝土砌块房屋,宜将纵横墙交接处,距中心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b20混凝土沿全高灌实。(6.2.12),2.2、一般构造要求 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如未设圈 梁或混凝土垫块,应采用不低于Cb20混凝土 将孔洞灌实:(6.2.13)1)搁栅、檩条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支 承面下,高度不应小于200mm的砌体;2)屋架、梁等构件的支承面
16、下,长度 不应小于600mm,高度不应小于600mm的砌体;3)挑梁支承面下,距墙中心线每边不 应小于300mm,高度不应小于600mm的砌体。,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集中荷载必须加强,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3、框架填充墙(6.3.3)填充墙的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充墙宜选用轻质材料,其强度等级 应符合本规范第3.1.3条的规定;2)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M5(Mb5、Ms5);3)填充墙墙体厚度不应小于90mm;4)用于填充墙的夹心复合砌块,其两肢 块体之间应有拉结。,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3、框架填充墙(6.3.4)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
17、或不脱开方法。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 脱开的方法。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时,宜符合下列规定: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 留出不小于20mm的间隙;填充墙端部应设构造柱,柱间间距宜大于20倍墙 厚且不大于4000mm,柱宽不小于100mm。柱竖向钢筋不宜小 于10,箍筋宜为R 5,竖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 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不小于30d,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柱顶与框 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的缝隙,用硅酮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 2100mm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
18、度不小于50mm的单根混凝土柱;,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3、框架填充墙(6.3.4)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 时,宜符合下列规定;填充墙两端宜卡入设在梁、板及柱侧的卡口铁件内,墙侧卡口板 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500mm,墙顶卡 口板的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500mm;墙体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 高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系梁。水 平系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填充 墙高不宜大于6m;填充墙与框架柱、梁的间 隙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条或聚 氨酯发泡材料充填,并用硅酮胶或其 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所
19、有连接用钢筋、金属配 件、铁件、预埋件等均应作防腐防锈 处理,并应符合本规范第4.3节的规 定。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变形和防护要 求。,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3、框架填充墙(6.3.4)2)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时,宜符合下列规定;沿柱高每隔500mmz配置2根直径6mm的拉结筋(墙厚大于240mm时配置3根直径6mm),钢筋伸入填充墙长 度不宜小于700mm,且拉结钢筋应错开截断,相距不宜小于200mm。填充墙墙顶应与框架梁紧密结合。顶面与上 部结构接触宜用一匹砖或陪砖斜砌楔紧;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混凝土带,钢筋混凝土带应 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
20、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钢筋混凝土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当 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填充墙长超过5m或墙高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 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 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4、夹心墙 1、夹心墙的夹层厚度,不宜大于120mm;2、夹心墙的砖及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4、夹心墙外叶墙的最大横向 支承间距,宜按下列规定采用: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宜大于9m,7度
21、时 不宜大于6m,8、9度时不宜大于3m;,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4、夹心墙 5、夹心墙的内、外叶墙,应由拉结件可靠拉结,拉结件宜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环形拉结件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mm,当为Z形拉结件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6mm;拉结件沿竖向梅花形布置,拉结件的水平和竖向间距分别宜大于800mm和600mm;对有震动或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其水平和竖向最大间距分别不宜大于800mm和400mm;2)当采用可调拉结件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mm,拉结件的水平和竖向最大间距均不宜 大于400mm。叶墙间灰缝的高差不大于3mm,可调拉结件中孔眼和扣钉间的公差不大于1.5 mm;3)当采用钢筋网
22、片拉结件时,网片横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4mm;其间距不应大于 400mm;网片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600mm;对有震动或有抗震设防要求时,不宜大于400mm;4)拉结件在叶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叶墙厚度的2/3,并不应小于60mm;5)门窗口周边300mm范围内应附加间距不大于600mm的拉结件。,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4、夹心墙 6、夹心墙拉结件或网片的选择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夹心墙宜用不锈钢拉结件。拉结件用钢筋制作或草原钢筋网片时,应先进行 防腐处理,并应符合规范4.3的有关规定;2)非抗震设防地区的多层 房屋,或风荷载较小地区的高层 夹心墙可采用环形或Z形拉结件;风荷载较大地
23、区的高层建筑房屋 宜采用焊接钢筋网片;3)抗震设防地区的砌体房 屋(含高层建筑房屋)夹心墙应采 用焊接钢筋网片作为拉结件。焊接 网应沿夹心墙连续通长设置,外叶 墙至少有一根纵向钢筋。钢筋网片 可计入内叶墙的配筋率,其搭接与 锚固长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4)可调节拉结件宜用于多 层房屋的夹心墙,其竖向和水平间 距均不应大于400mm。,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5、防止和减轻墙体开裂 变形缝分: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 1、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因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1)设置要求:缝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 层以上的建筑,缝宽应适
24、当增加;其宽度应该符合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的要求。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2)设置部位: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结构类型 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2、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 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因温度变化而设的缝叫做伸缩逢。1)设置要求:伸缩缝由基础以上设置。2)设置部位: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伸缩缝的宽 度一般为2030mm。3、防震缝:地震烈度8度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
25、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1)设置要求:从基础顶面断开,贯穿建筑物全高。最小缝隙为50 100 mm。缝的两侧 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2)设置部位: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各组 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5、防止和减轻墙体开裂(6.51)1、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设置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引 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 缝可能性最大处。,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5、防止和减轻墙体开裂(6.52)2、房屋顶层墙体,采用下列措施:屋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图说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