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视网膜病课件.ppt
《眼科--视网膜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视网膜病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视网膜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第一节 概述,一、视网膜的特点光的接收器和传导器三级传导:感受器 双极细胞、水平细胞 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的十层结构 1.色素上皮层 2.视锥、视杆细胞层 3.外界膜 4.外颗粒层 5.外丛状层 6.内颗粒层 7.内丛状层 8.神经节细胞层 9.神经纤维层 10.内界膜,一、视网膜的特点视网膜外屏障:色素上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 视网膜内屏障:视网膜毛细血管管壁的内皮细胞之间的闭锁小带和周细胞血液供应: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睫状血管系统黄斑:无内颗粒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 无视网膜毛细血管 仅有视锥细胞 一对一,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二、
2、视网膜病变的表现视网膜屏障遭到破坏(1).视网膜水肿:细胞外水肿:视网膜毛细血管受损 细胞内水肿:中央动脉栓塞(2).视网膜出血:浅层出血:线状、条状及火焰状、色鲜红,位于神经纤维层;如视网膜静脉阻塞 深层出血:圆点状出血、色暗红,位于外丛状层与内核层;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前出血:视网膜浅层的大量出血,位于视网膜内界膜 与玻璃体后界膜;见于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 或硬脑膜下出血 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或脉络膜毛细血管 玻璃体积血:大量视网膜前出血或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所致,二、视网膜病变的表现视网膜屏障遭到破坏(3).渗出:硬性渗出:外丛状层遗留的脂质沉着 软性渗出:毛细血管前小动脉
3、阻塞、神经纤维层的微小梗塞,轴浆运输阻断而形成视网膜色素改变:先天性、获得性视网膜增生性病变:PVR、PDR,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当前研究的热点,相关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移植视网膜、视功能再形成的研究,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一、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因 常为筛板水平的粥样硬化栓塞所致,栓子占领20%;系统性疾病:偏头疼、外伤、凝血障碍、炎症、感染、服 避孕药、结缔组织病;视网膜手术及眶内手术等也可诱发 临床表现 突然发生无痛性失明是其特征;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典型的眼底表现可见后极部视网膜水肿、苍白,中心凹形成 樱桃红斑,视网膜动脉变细;数周后,视盘苍白、视网膜萎
4、缩、血管变 细呈白线状。,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一、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 视网膜完全缺血90分钟出现不可逆损害;预后差 抢救要及时:1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口服阿司匹林 2 降眼压治疗 3 吸氧及高压氧治疗 4 扩血管治疗 5 辅以营养视神经治疗,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二、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 主要是血栓形成,相应的血管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血粘度增高与本病有关;远视、小视盘是好发因素。临床表现 非缺血型:静脉扩张、迂曲较轻,有点状及火焰状出血,有轻 度的视盘水肿和黄斑水肿,视力下降不明显。荧光造影少有无灌注区。缺血型:静脉扩张、迂曲明显,网膜有明显的出血和水肿,常见棉绒斑
5、。荧光造影有广泛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二、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 系统病治疗为主;对非缺血型,无特殊疗法;对缺血型,可用激光 治疗;手术探讨;预防,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 我国是当今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2002年的几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北京和上海等地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5.89%10.54%。估计我国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约1百万,到2025年全国糖尿病患者数将增至2千5百万。10%的患者59年发生DR病理改变 视网膜微循环异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增厚、周细胞丧失 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损害、血液成分渗出
6、、毛细血管闭塞 视网膜缺血 视网膜水肿、新生血管形成,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 1 内科治疗 2 光凝治疗 3 手术治疗玻璃体手术,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四、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慢性 I 血管收缩、变窄 II 动脉硬化 III 渗出为主:软、硬性渗出;出血 IV III 改变加上视盘水肿急性 视盘水肿、视网膜水肿、软、硬性渗出、出血,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五、视网膜静脉血管炎由多种原因引起,常为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一般表现为非特意性的血管周围浸润、血管壁增厚形成白鞘。通常同时侵犯动、静脉。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Eales病 多发生
7、于2040岁的男性,病因不明。周边部小血管闭塞、复发性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新生 血管为特征。,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五、视网膜血管炎治疗 对视网膜血管炎,寻找系统性疾病病因,对因治疗;早期可试用糖皮质激素;可用激光光凝视网膜周边部病 变血管和缺血区,需多次治疗;对持久的玻璃体出血和牵引性视网膜,应做玻璃体手术 和眼内光凝治疗。,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六、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以及各种生命支持系统的改进,未成熟儿存活率大大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目前越来越受到眼科同道重视。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ROP)过去称为“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一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与接受氧
8、治疗等因素有关。ROP在欧美国家的发生率为1034%,我国大陆报道为20.3%,台湾地区报道为19.79%。其病因往往与以下因素有关:孕周短、出生体重低、吸氧、多胎儿及各种低氧因素、输血、新生儿窒息、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惊厥、呼吸窘迫综合征、贫血、高碳酸血症、酸中毒、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某些药物的应用等,其中孕周短、出生体重低、吸氧是主要致病因素,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六、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 部位:I区:以视盘为中心600圆周范围内的后极部视网膜;II区:以I区圆周外缘向前至鼻侧锯齿缘内的范围;III区:其余的颞侧周边视网膜区域;分期:期:血管化与非血管化视网膜之间形
9、成分界线;期:分界线变宽变高形成嵴;期:嵴合并视网膜外纤维血管增生;期:次全视网膜脱离(4a次全中心凹旁视网膜脱离,4b,视网膜脱离影响到中央凹);5期:视网膜全脱离。,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六、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治疗 目前ROP的治疗包括冷凝、激光、巩膜扣带术、玻璃 体手术及药物治疗;预后不佳。,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七、Coats病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好发男性儿童、多单眼病因不明,无遗传性、与系统性血管异常无关临床表现 1 视力障碍、白瞳症 2 毛细血管扩张扭曲,静脉扩张,微动脉瘤;毛细血管无灌注、视 网膜脱离,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七、Coats病鉴别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家族性渗出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眼科 视网膜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