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概论第八章-工伤保险-课件.ppt
《社保概论第八章-工伤保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保概论第八章-工伤保险-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工伤保险,我们前面所学的,如果说养老保险面最广;医疗保险最复杂;失业保险最窝心;那么工伤保险应该是最什么呢?最麻烦,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一节 工伤保险概述,一、工伤保险的概念,1.工伤最初工伤仅仅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事故而导致的人体器官及其生理机能受损工作引起事故伤害。而后随着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工伤这一概念从单纯的工伤事故造成的伤害,扩大到包括因职业性质和工作环境因素引起的职业性疾病。职业病伤害现今一般用“职业伤害”替代了“工伤”。职业病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职业病是指在生产或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业毒害,不良气候条件,生物因素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等职业性原因而引起到疾病,其特征为形
2、成时间长,大多数表现为身体器官生理功能损伤,很少有痊愈的可能,属于不可逆性损伤。狭义职业病是指国家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工伤保险承保的职业病是指狭义职业病。,2.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过程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和经济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险制度。要素: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保障对象:在生产过程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工伤保险提供的物质补偿形式包括两大类:一是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永久伤残补助以及对死者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的抚恤金等;二是通过及时的疗养和康复,使工伤者恢复体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1884年德国颁布了
3、工人灾害赔偿法,标志着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二、工伤保险的特点,强制性最强;实施范围最广;待遇优厚,项目完备;(工伤保险不但要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还要根据其伤残程度提供经济补偿)给付条件最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受年龄、工龄、缴费年限、性别等条件的限制),三、工伤保险的原则,1.补偿不究过失原则补偿不究过失原则又称无责任补偿原则,它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遇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无论责任属于本人、企业或第三方,只要不是劳动者犯罪或故意所为,均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补偿不究过失原则要求待遇给付与责任追究相分离,不能因为事故责任的追究影响待遇给付的时间和额度。无过失补偿原
4、则的确立,有利于劳动者在工伤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补偿。,2.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费是由企业或雇主按照国家规定的费率缴纳的,劳动者个人不缴纳任何费用。工伤保险待遇带有明显的“劳动力修复与再生产投入”性质,属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殊组成部分,工伤事故的这种特殊性和无过失补偿原则,决定了工伤保险的保险费只能由企业或雇主单方承担。3.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是工伤补偿,但加强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和发生事故时及时进行抢救治疗,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劳动者尽快恢复健康并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比工伤补偿更有意义。4.区分因工和非因工原则工伤保险待遇具有损害赔偿性质,其医疗待遇、康复待
5、遇、伤残待遇和死亡抚恤待遇等均比非工伤待遇及其他的社会保险项目的待遇更为优厚,并且享受的资格条件不受年龄和缴费合格期的限制。,四、工伤保险的作用,1.维护劳动者最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工伤的难以避免 工伤保险 保障劳动者权益 2.分散企业的工伤风险,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措施;工伤保险的互济功能避免企业一旦发生重大工伤事故而陷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生产。3.建立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防范机制的重要条件;采取的办法是:行业差别费率、浮动费率,建立工伤保险费与工伤发生率挂钩的预防机制。,五、工伤保险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工伤民事索赔(“雇主过失赔偿”阶段)欧洲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工伤
6、的原因若是出自雇主一方,受伤劳动者可获得雇主赔偿,且雇主过失程度,与赔偿额度正相关。依据:民法的“归责原则”。局限性:工伤事故致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造成雇主过失责任认定困难;在劳资双方的权益关系及谈判力量对比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诉诸法庭的程序复杂且结案时间长。,第二阶段:雇主责任制世界上最早实行工伤保险的国家是德国,于1884年实行了工人灾害赔偿法,随后英、法、美、日等形成雇主责任保险,受害者直接向雇主要求补偿,雇主直接支付津贴。理论依据:“职业危险原则”“职业危险原则”的基本结论: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无故意伤残的动机;现代大机器生产条件下工伤事故的发生具有客观性;意外事故无论是由于受害人自
7、身、同事的粗心大意,抑或由于自然原因甚至在雇主根本不存在有什么过失的情况下发生的,雇主都应进行赔偿;雇主支付职业伤害的赔偿金是一笔日常开支。,第三阶段: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少数欧洲国家开始用社会保险来弥补雇主责任保险的不足,雇主责任制逐步向社会工伤保险过渡,要求由政府出面,组成公共机构,统一筹集、管理、调剂、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一些国家逐步将职业病也列入工伤保险的范围内。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工伤保险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普及,其普及率比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高得多。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2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建立了工伤保险
8、法律法规的有164个。,工伤保险的发展历程体现出这样一种趋势:1.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2.认定工伤的标准逐渐完善和放宽;3.整个制度的设计突出地体现出对受害人逐渐恢复的追求;4.对因工致残者等同时提出补偿和康复服务;5.由补偿为主向预防优先和先康复后补偿三者相结合发展;,第二节 工伤保险制度基本内容,一、覆盖范围,工伤保险的覆盖面是认定受伤害人员是否属于工伤保险对象,以及其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赔偿范围的首要法律依据。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初期只适用于危险企业、采矿现场、重工企业的体力劳动者。目前,发展中国家已将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劳动者;发达国家将家庭工人、家庭佣人也纳入工伤保险的范围。还
9、有一些工业化国家将非雇佣劳动者也纳入保覆盖范围之中。,若干国家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二、工伤认定的范围,工伤认定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机构对特定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范围的确认。通常国家设立专门的认定机构,或者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职工是否属于工伤进行认定。1.工伤事故的认定范围工伤事故的发生同工作或职业的时间和地点相关。包括因工作原因直接造成的伤害;某些因工作原因间接造成的伤害;工伤保险承保的工伤事故范围以工伤保险立法中的明文规定为依据:(1)规定在哪些情况下发生的急性伤害应当属于工伤;(2)规定在哪些情况下发生的急性伤害,虽不属于工伤,但比照工伤处理,即视同工伤;(3)规定在哪些情况下发生的急性伤害不属于
10、工伤。,2.职业病的认定范围职业病与其它疾病比较具有它自己的特点:(1)有明确的病因。(2)发病与劳动条件密切相关。(3)具有群体性发病的情况。(4)具有临床特征。工伤保险承保的职业病是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各国的规定不同。,三、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1.基金筹集原则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留有适当储备的原则;用人单位缴费的原则;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的征收原则;2.基金来源企业缴费政府财政补贴3.基金筹集模式现收现付社会统筹账户,4.工伤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就是工伤保险费用提取比率,大多数国家都是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为基础,按照规定的比例缴纳。工伤费率的确定主要有三种方式:统一费率制、差
11、别费率制、浮动费率制统一费率制统一费率制即按照法定统筹范围内的预测开支需求,与相同范围内企业的工资总额相比较,求出一个总的工伤保险费率,所有企业都按这一比例缴费。这种方式是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平均分散工伤风险,不考虑行业与企业工伤实际风险的差别。目前世界上110多个实行工伤保险的国家中,约有37%的国家采用此制度。,差别费率制差别费率制即对单个企业或某一行业单独确定工伤保险费的提缴比例。差别费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对各行业或企业单位时间上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以及工伤费用需求的预测而定。此种方式的目的是要在工伤保险基金的分担上,体现对不同工伤事故发生率的企业、行业实行差别性的负担,以保证该行业、
12、企业工伤保险基金的收付平衡,并适当促进其改进劳动安全保护措施,降低工伤赔付成本。浮动费率制浮动费率制是在差别费率制的基础上,每年对各行业或企业的安全卫生状况和工伤保险费支出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由主管部门决定该行业或企业的工伤保险费率上浮或下浮。一般作法是在差别费率实施的35年后,在通过合理评价确定调控指标的基础上,开始实行费率浮动,浮动幅度为原费率的5%到40%。,四、工伤保险待遇给付,1.伤残等级评定(劳动能力鉴定)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之前,必须对受伤者进行伤残鉴定,已确定其伤残等级,然后根据伤残等级支付保险待遇。伤残等级评定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利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对工伤、疾病职工失能
13、程度作出的判断结论,并依据此鉴定结果确定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伤残等级是根据受伤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的。劳动能力是指人工作的能力,是指人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维持和完成一定作业强度或者工作任务的能力。,劳动能力分为三类:(1)一般劳动能力。是人能完成一般性普通劳动的能力,如日常生活、家务劳动等。(2)职业劳动能力。主要是从事各种职业性工作的能力,这种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能力,如厨师、司机、焊工、电工等。(3)专长职业能力。主要指从事专门的较高学问技能的工作能力。专长劳动需要经过一定的技能训练后才能胜任,一般人可能无法完成这种劳动,如演奏乐器等。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器官损伤
14、、功能障碍、医疗依赖、护理依赖。国际劳工组织把因工伤造成的劳动能力的丧失分为:永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永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2.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医疗待遇医疗待遇是指劳动者因工伤所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治疗期间的补助治疗期间必须支付给伤残者保险金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治疗期间的补助标通常是按照发生事故前一定时间内本人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国际劳工大会1964年第121号公约规定的补助金标准为工伤者原工资的60%;大多数国家的比例为本人平均工资的60%-75%。,伤残待遇伤残待遇是指劳动者在伤情稳定、医疗终结后,根据专门的伤残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的伤残等
15、级予以支付。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给予永久性伤残待遇,以年金的形式定期支付,国际公约规定的待遇标准为本人原来工资的60%,大多数国家规定的标准为 本人平均工资的60%-75%。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标准一般不少于本人5年工资总和。,死亡待遇劳动者因工死亡后,向其亲属支付遗属待遇,包括死亡者丧葬补助和遗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通常是一次性给付。遗属抚恤金一般以年金的形式定期支付,国际劳工大会规定遗属补助金标准为死者工资的50%。目前一般规定是:遗孀抚恤金为死者工资的30%50%,子女为1520%,总的限额不超过工资的75%。,第三节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一、我国工伤保险的发展历程,我国
16、工伤保险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1951年2月颁布工伤保险法,对工伤认定、治疗、收入保障及因公致死审定等作了相应规定。有关工伤保险只限于工伤发生后的鉴定与伤残、亡的各级待遇标准,没有涉及事故预防1957年2月卫生部颁布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职工健康严重的14种职业病纳入工伤范围,享受因工伤残和死亡的相关待遇 1969年我国职工工伤保险制度被取消。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政府开始进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1987年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病分为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
17、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9大类,共99种。1990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改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努力改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1993年,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普遍建立企业工伤保险制度”。1994年7月5日,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0条中规定:“国家发展社会
18、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的原则和标准,适用于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1996年8月12日,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试行办法第一次将工伤保险作为独立的制度制定并加以实施。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是我国继1951年制定劳动保险条例后,又一
19、次制定的关于工伤保险的行政法规,进一步规范了试行办法,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新进展。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二、保障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包括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
20、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三、工伤保险基金筹集,1.基金来源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其中,用人单位缴纳基数低于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征缴;高于300%的,按300%征缴。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2.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制社会统筹帐户,3.企业缴费率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属一类行业的,按行业基准费率缴费,不实行费率浮动。用人单位属二、三类行业的,费率实行浮动。用人单位的初次缴费费率
21、,按行业基准费率确定,以后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13年浮动一次。在行业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上下各浮动两档:上浮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20%,上浮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150%,下浮第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80%,下浮第二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50%。费率浮动的具体办法由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安全监管部门制定。,四、工伤认定,1、一个关系 工伤前提必须存在劳动关系,工伤认定的四个关键点,在实践中,工伤认定有扩大化倾向,2、三工因素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3、无过错原则 劳动者是否有过错不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保 概论 第八 工伤保险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