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合成橡胶特种苯乙烯系列弹性体课件.ppt
《特种合成橡胶特种苯乙烯系列弹性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合成橡胶特种苯乙烯系列弹性体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石化行业提升式发展措施白颐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和特点,炼油规模稳步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炼油总产能已达到5.4亿吨/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中国已建成20座千万吨级炼厂,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炼化集群,与靠近油田的东北、西北炼油区合并形成了“三圈两带”的格局。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主要用油行业需求减缓的影响,2011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三大类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产量和消费增速均呈回落趋势。总体来看,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平衡,全年原油加工量4.48亿吨,同比增长5.9%;成品油产量2.70亿吨,同比增长5.6%,成品油表观消
2、费量2.61亿吨,同比增长7.6%。,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和特点,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和特点,成品油供需总体平衡、去年下半年进口增加、价格波动较大从企业运行情况看,炼油生产总体呈现高开、回落、再升的走势。受经济持续增长拉动、汽车产销水平较高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国内成品油增速较快。二、三季度增速变缓,但柴油进入消费旺季,需求明显增加,国内柴油库存处于低位,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有所下降。四季度成品油消费总体转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2011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原则上叫停了柴油出口。国内石油石化企业随即减少成品油出口,扩大进口。7月1日,财政部宣布下调成品油进口关税,其中汽油降低为1%,柴油和航煤降
3、为零关税进口。8月份,我国成品油进口量环比激增60.8%,下半年进口量较上半年增长12.4%。,2011年国内成品油供需概况,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和特点2011年中国柴油进出口情况,2011年国内汽柴油价格走势,我国炼油行业未来形势和任务,炼油能力稳步增长,与成品油增速相适应 按照目前在建及规划炼油项目的建设进度,2012年预计全年新增炼油能力3000万吨左右,根据成品油消费量与GDP增长率弹性系数的测算,未来几年国内炼油能力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21.4亿吨/年,2015年将超过7亿吨,我国炼油能力总体过剩的趋势将不可避免。适应原油劣质化趋势,提升加工水平 近年,我国加工原油劣质化趋势显著,原
4、油性质逐年变重,硫含量、酸值逐年上升,提高深加工水平已成为目前中国炼油工业调整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装置的调整优化重点如下:1)炼油企业致力于内涵式发展,提升加工水平,完善加工流程,增强应对复杂原油的适应性;2)进一步提高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装置能力,满足国内油品质量升级需求;3)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型催化剂,注重组合工艺技术的应用,推广节能技术,加大副产品综合利用,降低吨油能耗和水耗。,我国炼油行业未来形势和任务,油品质量升级是大势所趋 目前,中国大城市汽柴油标准已向欧IV标准看齐,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广使用国III标准柴油势在必行,柴油质量尚未达到国III标准的炼油企业应加紧车用柴油质
5、量升级工作,并考虑为进一步提升汽柴油质量留有余地。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地方炼厂共有119家,炼油能力达到了12600万吨/年,其中一次加工能力低于200万吨的地方炼厂共53家,这部分产能约占我国总炼油能力的10%,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指标高,受原油供应条件限制,开工负荷较低,约84.5,且部分企业存在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的问题。在“总量控制-内部优化-淘汰落后”同步推进的原则下,加快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以生产成品油为主的常减压装置,尚不属淘汰范围内的小型炼油企业,应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严格环保监管和产品质量检查,引导其差别化发展特色产品。,我
6、国炼油行业未来形势和任务,节能减排的任务较艰巨 为了实现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2011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提出石化和化工行业是国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领域。2012年2月3日工信部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全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其中原油加工能耗目标为低于86kg标煤/t原油。近年,中国炼油行业一直将节能减排作为发展重点,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均有所下降,目前炼油行业综合能耗距离“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尚有差距,且炼油行业还面临原油劣质化压力和油品质量升级的要求,部分炼
7、厂需新建或改造渣油加氢、蜡油加氢裂化、蜡油加氢、汽柴油加氢等加氢装置,同时还需要完善配套的制氢、硫磺回收以及储运系统等配套项目,全部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后,炼油综合能耗平均增加4 kg标煤/t左右,因此炼油行业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我国炼油行业结构调整重点,进一步提高炼油产业集约化程度:2011年全国炼油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5%,地方炼油企业平均开工率48%。地方炼油企业开工率比较2010年有所提高,主要原因:一是自2011年7月1日起,进口5-7号燃料油关税降至1%,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炼成本压力;二是原油加工量有增加。我国每年炼油能力仍有增长,也是整体开工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新建炼油项目
8、起步规模将提高到1000万吨,到2015年全国炼油企业平均能力力争达到600万吨/年以上,形成若干个2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炼油基地。新建项目应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政策。并推动以国际原油资源为基础的合资合作,中小炼油企业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我国炼油行业结构调整重点,进一步提高油品环保等级:2010年将在全国实行汽柴油国排放标准,20122015年将实行国标准。2009年底以后的投产项目均需达到欧洲质量标准,2012-2015年投产的项目需按照欧洲标准生产。现有炼油厂需提升装置水平,增加加氢裂化、加氢精制或催化重整等二次加工装置,以满足新标准要求。统筹考虑油品生产比例:成品油消费结构的柴汽比在2.1
9、左右,预计未来十年内仍会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我国石化行业发展迅速,化工用油量还在继续增加。提升加工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完善重质原油的加工能力,扩大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的规模水平。开发和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催化剂,注重组合工艺技术的应用,推广节能技术,加大副产品综合利用。降低吨油能耗。新建项目应注重采用一体化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物流系统 进一步向进口原油运输便利、市场需求集中的地区转移,以“两洲一湾”地区为主,适度发展中西部核心区,尽量少布新点,到2015年使我国炼油产业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地区间油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得到缓解。,我国炼油行业结构调整重点,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方向催
10、化裂化汽油改质、脱硫降烯烃开发各类新型催化剂用于吸附脱硫、加氢改质降烯烃多产低碳烯烃技术改变操作条件、改进催化剂选择性、采用双提升管工艺以及汽油回炼工艺等加氢裂化改进技术减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劣质重油轻质化中间馏分油进行加氢裂化多产柴油选择性分段加氢裂化新工艺处理混合馏分油等,提升炼油行业发展水平的关注点,成品油需求增速稳定,炼油能力增速放缓,工艺流程优化的迫切性加强。节能减排和二氧化碳消减压力较大,环保税和碳减排对炼油企业改造和 扩能带来的经济风险。国际油价有高低变化,但是大幅度降价的可能性不大,炼油行业经济性仍面临压力。炼油企业应重视和研究副产化工资源的利用。中小炼油企业不易再单纯扩
11、大规模,二次加工改造方案需做优化,各种催化裂化技术的应用方案(DCC、CPP、MCC、MEP等)需优化选择。强化“油头化身高化尾”的方案研究,提高竞争能力。特种油品市场向高端化发展(润滑油、溶剂油等)。,我国乙烯行业现状和特点,生产保持增长,增长幅度下降2011年我国乙烯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乙烯装置总产能达到了1536.5万t/a,近年来新建装置的产能得到了充分释放,平均开工率大幅提高,乙烯产量初步统计为1550万t。乙烯进口量首次突破100万t,2011年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约为3130万t,同比增长约为5.7%。2011年底国内共有24家乙烯生产企业,30套生产装置,若不计重油催化热裂解装
12、置和甲醇制烯烃装置,蒸汽裂解乙烯装置的平均规模达到了54.9万t/a,其中单套规模达到80万t/a及以上的装置有8套,产能合计774万t/a;单套规模在6080万t/a的装置有6套,产能合计415万t/a。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100.9,比上一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我国乙烯行业现状和特点,乙烯贸易活跃,进口量创新高,我国乙烯行业现状和特点,2011年国内进口乙烯主要来自于韩国和日本,分别为59.7万t和30.9万t,占总进口量的56.3和29.2,从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的进口。江苏是最主要的进口收货地区,2011年乙烯进口量为38.6万t,其次为天津、浙江,进口量为29.4
13、、27.4万T消费增长放缓,自给率进一步上升“十一五”期间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0.6%,特别是“十一五”后两年,在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下,乙烯当量消费量同比均有较大增长。2011年随着国内经济增速下降,乙烯当量消费量的增长也开始放缓。2011年国内总的乙烯当量消费量约为3130万t,比2010年增长170万t,增幅为5.7。,我国乙烯行业现状和特点,近年来国内乙烯下游衍生物进口量的增长逐步放缓,聚乙烯近三年来进口量均维持在740万t左右,在乙烯其它主要的下游衍生物中,除了乙二醇的进口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外,苯乙烯、二氯乙烷/氯乙烯/聚氯乙烯、醋酸乙烯等产品的进口量近年来基本维持不变或
14、是逐步下降。按当量消费量计,2011年国内乙烯自给率约为49.5,比2010年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在乙烯当量消费结构中,聚乙烯仍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占乙烯总当量消费量的55.2;环氧乙烷/乙二醇占乙烯当量消费量约23.5;苯乙烯占乙烯当量消费量约7.5;乙烯法聚氯乙烯占乙烯当量消费量的7.10左右。,我国乙烯行业现状和特点,国内乙烯生产和自给率稳步增长2012年将是国内乙烯装置建成投产的又一个高峰年,预计抚顺石化80万t/a乙烯,大庆石化60万t/a乙烯扩能改造、四川石化80万t/a乙烯均有望建成,2013年武汉石化80万t/a乙烯也将建成,届时“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乙烯装置将全部投产。
15、在“十二五”期间,除了湛江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的100万t/a乙烯已获得核准外,还有多个乙烯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预计2012年会有部分项目获得核准,如果建设顺利,将在“十二五”期间内建成。国内煤(甲醇)制烯烃产业正进入新一轮升级示范的建设根据国家工信部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发展目标是达到2700万t/a,产量目标为2430万t,届时国内乙烯自给率将提高到64%。,我国乙烯行业现状和特点,下游石化产品由绝对性短缺向结构性短缺过渡随着国内乙烯生产的增长和自给率的提高,乙烯下游石化产品将由过去的绝对性短缺逐步向结构性短缺过渡。近三年来乙烯主要下游产品的进口量基本保持
16、稳定或呈下降趋势,一方面高端牌号产品保障能力不足,仍需要大量进口,另一方面,国外低成本通用产品的冲击不断加大,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形成通用产品的产能过剩局面。,我国乙烯行业现状和特点,原料资源制约日益加大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继续增大,已经超过了55%,未来乙烯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原料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2011年由于世界不同地区债务危机和地缘政治危机的时紧时松,给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带来了较大的波动,但整体分析基本在100美元/桶以上波动。多家机构对2012年原油价格作出了预测,认为2012年原油价格仍将位于100美元/桶以上。由于乙烯行业的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将使行业原料成本
17、增加,特别是国外优势资源地区的低成本产品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我国乙烯行业现状和特点,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十一五”期间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国内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的单位燃动能耗下降了11.3%,2010年达到886kg标煤/t乙烯,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工信部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乙烯燃动能耗的目标是低于857kg标煤/t乙烯,近年新建大型乙烯装置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对于老的乙烯装置,由于规模、原料、流程、设备等多方面原因,仍有较大的压力。石化全行业规划的节能目标为“十二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20%,对于乙烯行业来说,若要为全行业节能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还需要采取多
18、种措施。,乙烯行业的重点发展任务及措施建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炼化一体化模式,进行资源优化。应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的优势,提高炼油装置和乙烯装置的规模匹配程度,加强炼厂干气、轻烃的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利用炼厂副产品作为乙烯装置的原料。扩大优质原料来源,提高副产资源利用率。广泛采购石脑油、凝析油、轻烃等资源,弥补资源,优化乙烯原料结构。随着乙烯装置的大型化,乙烯副产碳四、碳五、碳九等资源进行集中加工利用的条件更好,可以延伸加工为多种高端合成材料或专用化学品。无论乙烯企业是自身将副产资源进行加工,还是与所在园区企业进行合作加工,副产资源的附加价值将大为提高,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乙烯行业的重点
19、发展任务及措施建议,完善原油重质组分的加工利用技术,增产乙烯、丙烯。随着原油重质化趋势,利用原油重质组分生产乙烯、丙烯也是原料多元化的途径之一。引进高端品种牌号。随着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对高附加值、高性能的高端石化产品需求快速增长。需要加快乙烯下游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高端产品的比例,满足相关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需要,提高乙烯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科技研发,增强创新能力。在引进高端品种牌号石化产品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的科技研发,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各类专用料技术、合成材料改性技术、工程塑料大型化技术、特种橡胶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完善,在高端产品方面逐步拥有自主
20、知识产权。,乙烯行业的重点发展任务及措施建议,科学推进甲醇制烯烃的发展。工信部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烯烃原料多元化率达到20%以上。甲醇制烯烃是实现烯烃原料多元化的途径之一,以拓宽烯烃原料来源。加强节能减排裂解部分:(1)燃气轮机与裂解炉联合的技术。(2)燃烧空气预热。(3)加强绝热保温。(3)加强绝热保温。(5)采用特殊强化传热单元。(6)采用低NOx燃烧器。(7)高效结焦抑制剂。(8)优化裂解炉和急冷锅炉的在线烧焦步骤,改善烧焦效果并缩短烧焦时间。(9)清焦废气返回炉膛。分离部分:(1)急冷油减粘系统。(2)裂解气压缩机段间低压力降水冷器。(3)采用填料碱洗塔。(4)
21、分凝分馏塔(5)热泵流程。,烯烃原料路线多元化其他途径,(1)重质油为原料制乙、丙烯 目前广泛应用的以丙烯产品为主的深度接触裂化工艺(DCC)以及以乙、丙烯产品为主的催化热裂解(CPP)和(HCC)等技术。这些技术均以重油为原料,采用酸性催化在540640下反应生产低碳烯烃,产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DCC已经实现了工业生产,CPP完成了工业的试验(2)低碳烯烃制乙、丙烯 炼厂液化气、乙烯厂抽余碳四等转化生产乙烯和丙烯,近年来得到乙烯生产企业的重视。目前世界上低碳烯烃裂解制丙烯的主要方法有KBR公司的SUPERFLEX工艺、ATOFINA/UOP的OCP工艺、鲁奇公司的Propylur工艺、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 合成橡胶 苯乙烯 系列 弹性体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