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之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课程(取证)课件.pptx
《特种作业之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课程(取证)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作业之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课程(取证)课件.pptx(1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特种作业-高处作业安全培训,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第一编 通用部分第一章 高处作业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与种类 第二节 高处作业力学常识 第三节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预防 第四节 高处坠落事故系统原因分析,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第一编 通用部分第二章 高处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第一节 基本规定 第二节 脚手架的作用与要求 第三节 脚手架构架的组成及安全技术 第四节 脚手架工程中的事故及预防措施,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第一编 通用部分第三章 常用安全防护装置和用具 第一节 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 第二节 安全网的安全技术 第三节 安全帽 第
2、四节 安全带 第五节 高处作业安全标志,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第一编 通用部分第四章 高处作业的安全检查 第一节 落地式外脚手架的安全检查 第二节 挂脚手架的安全检查 第三节 吊篮脚手架的安全检查,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第二编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第五章 建筑登高架设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脚手架杆件材料的种类规格及材质要求 第二节 绑扎材料及连接件 第三节 一般金属材料、木材、竹材的特性和使用常识,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第二编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第六章 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技术 第一节 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的一般常识 第二节 脚手架荷载的种类和施工时使用荷载的标准 第
3、三节 脚手架的垂直度、挠度与脚手架安全的关系 第四节 常用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 第五节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第二编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第七章 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技术 第一节 脚手架防护措施的基本项目 第二节 脚手架防火、放电、避雷及过道防护,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第二编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第八章 建筑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与脚手架的拆除 第一节 脚手架的验收、保养和拆除,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第三编 重点实操考试内容第九章 实操考试内容 第一节 辨识安全标志 第二节 应急救护:心肺复苏术 第三节 高空套绳索 第四节 高
4、空作业知识问答,第一编,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高处作业:GB/T3608-93中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的基本定义,基准面:由高处坠落到达的地面。最低坠落着落点: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OSHA(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规定,1.8米以上的工作场所,员工必须配备坠落防护系统。加拿大劳工部规定2.4米以上必须配备坠落防护设备。,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高处作
5、业的基本定义,注意:如果处在四周封闭的状态,那么即使在高空,例如在高层建筑的居室内作业,也不能称为高空作业。,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2-5m时,其可能坠落半径为2米。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其可能坠落半径为3米。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其可能坠落半径为4米。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其可能坠落半径为5米。,高处作业的级别及坠落半径,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高度越高,危险等级随之增长,高处作业的种类,1、一般高处作业,2、特殊高处作业,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
6、,特殊高处作业包括,1、强风高处作业:在阵风五级(风速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2、异温高处作业: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3、雪天高处作业: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4、雨天高处作业: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5、夜间高处作业: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空作业。6、带电高处作业: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7、悬空高处作业: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8、抢救高处作业: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修的高处作业。,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高处作业的标记,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种类。特殊高处作业标记
7、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种类也可省略不写。例:一级,强风高处作业 二级,异温、悬空高处作业 三级,一般高处作业,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高处作业的五种类型,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厘米时的高处作业。例如,井架、施工电梯和脚手架等的通道两侧面作业。,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洞口作业是指孔、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的桩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作业。例如,施工预留的上料口、通道口、施工口等。,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
8、设的定义与种类,攀登作业是指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采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例如,在建筑物周围搭拆脚手架、张挂安全网。,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悬空作业悬空作业是指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高处作业。例如,在吊篮内进行的高处作业。,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交叉作业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例如,脚手架平台上有人作业的同时,架下或地面也有人作业。,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高处坠落是建筑行业的第
9、一大杀手,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阎王爷,头颅,脊椎,骨盆,腿骨,高处坠落形成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是毁灭性的、不可逆转的。,高处作业事故的危害,2023/3/19,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植物人,轮椅人,拐杖人,2023/3/19,非健康人的悲惨生活,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2023/3/19,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脚手架高空坠落事故,2023/3/19,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28,高
10、空作业不系安全带坠落事故,2023/3/19,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29,高空坠落钢筋穿透身体,2023/3/19,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高空坠落钢筋穿透身体,2023/3/19,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3-6米是最易发生高处坠落的高度,70%的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在不到9米的地方。低作业层的安全防护、管理是我们的重点。,思考:10米以上的坠落事故多还是10米以下的坠落事故多?,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登高架设作业:指搭设钢管或
11、竹、木杆件构成的施工作业操作架子。,登高架设的基本定义,架子工:主要通过攀登与悬空作业方式完成搭设或拆除登高脚手架,架子工从事的登高架设或拆除作业时高处作业的一种。,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登高架设作业的种类,登高架设作业的种类,按用途,按设置部位,按设置状态,按杆配件材料和连接方式,砌筑脚手架,装修脚手架,支撑和承重脚手架,防护脚手架,外脚手架,内脚手架,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式脚手架,附着式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移动式脚手架,木脚手架,竹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型钢式脚手架,连接式脚手架,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处作业
12、及登高架设的定义与种类,力的平衡,杆件的变形,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情况就叫做力的平衡。,根据外力作用的方式不同,杆件的变形可分为:拉伸变形 压缩变形 弯曲变形 剪切变形,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二节 高处作业力学常识,荷载,荷载:在施工中和在使用中所受到的各种力。,静荷载:长期作用在结构上的不变荷载。,动荷载:作用在结构上可以变化的荷载。,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二节 高处作业力学常识,内力,由外力引起的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称为内力,也称为附加内力。这种内力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大,到达某一限度时,物体就会被破坏,因而它与杆件的
13、承载能力密切相关。,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二节 高处作业力学常识,应力与强度极限,应力: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表示杆件截面上某点受力强弱程度的量。国际单位为Pa,1Pa=1N/m2 强度极限:杆件截面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就是物体开始被破坏时的应力。,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二节 高处作业力学常识,允许应力与安全系数,所有材料都有自己的强度极限,如果作用中应力达到强度极限就将产生变形而被破坏或断裂。为了保证使用安全,规定出材料允许承受的最大应力,就是允许应力,它应低于强度极限若干倍,这个倍数就是安全系数。强度极限、允许应力、安全系数的关系可表示为:允许应力=强度极限/安全系数,第一章
14、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二节 高处作业力学常识,脚手架坠落事故的原因,1、身体失稳坠落 6、违章操作坠落 2、架子失稳坠落 7、架子塌垮坠落 3、杆件脱开坠落 8、“口”、“边”失足坠落 4、维护残缺坠落 9、梯上作业坠落 5、操作失误坠落,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三节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预防,预防坠落打击的安全技术,交叉作业人员应注意尽量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使上部与下部作业人员位置错开,使下部人员处在上部落物的坠落半径以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是应设置隔离层。在拆除模板脚手架时,下方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拆下的模板、支撑等堆放时,不能过于靠近临边,应留出不小于1m的安全距离,码放高度不超过1m
15、。当建筑结构层施工到二层及二层以上时,必须架设安全网,楼层继续升高时,每隔四层设一道固定平网。通道口、出入口的上部要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顶部用50mm厚木板或者相当于50mm的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防护棚的尺寸不小于坠落半径。,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三节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1、失手坠落打击伤害 2、堆放不稳坠落伤害 3、违章抛投物料伤害 4、吊运物体坠落伤害,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三节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预防,事故原因,环,环境不良,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管理不善或管理缺陷,物,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四节 高处坠
16、落事故系统原因分析,1、人的不安全行为(1)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 或生理缺陷。(2)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或思维判 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3)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移动换位后未及时挂安全带挂钩。(4)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习惯性违章。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 安全带,安全带挂钩未挂在牢固的挂钩地方、酒后从事高空作业等。(6)心存侥幸心理,如“飞鸟拉粪,那会落到我头上”、“我就临时弄一下就好了,不用系安全带”等麻痹大意心理。,第一章 高处作
17、业基本知识 第四节 高处坠落事故系统原因分析,2、物的不安全状态:(1)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稳。(2)材料有缺陷,因被蹬踏物材质强度不够突然断裂。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脚手 架钢管锈蚀严重仍然使用。(3)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 防护层。(4)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安全带、安全绳。(5)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图省事将钢筋一次性堆放在脚手架上)。(6)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7)“洞口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或已损坏未及时处理。(8)模板斜度超过25,无防滑措施(特指连续梁
18、模板)。,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四节 高处坠落事故系统原因分析,3、环境的原因(10种)1)阵风风力5级(风速8.0m/s)以上;2)GB/T4200-2008规定的级或级以上的高温作业;3)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环境;4)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12的作业;5)作业场所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6)作业场所光线不足,能见度差;7)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四节 高处坠落事故系统原因分析,3、环境的原因(10种)8)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即任一边小于500mm的矩形平面、直径小于500mm的圆形平面或具有类似尺寸的
19、其它形状的平面,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9)GB3869-1997规定的级或级以上的劳动强度;10)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氧含量低于0.195的作业环境;,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四节 高处坠落事故系统原因分析,4、管理不善或管理缺陷(1)选派有高处作业禁忌症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3)生产组织过程不合理,存在交叉作业或超时作业现象。(4)未配备适合的高处作业设备设施以及防护用品。(5)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安全责任制未建立或不完善,没有或未制定高处作业设备设施、安全设施、防护用品操作规程和使用规范。(6)高处作业施工现场未安
20、排安全管理人员,未对高处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控。(7)高处作业现场无警示标识。(8)未对高处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未及时投入资金组织整改发现的隐患。,第一章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第四节 高处坠落事故系统原因分析,第一章 小测试,1、当高度h为2-5m时,坠落半径R为2m()B、错误2、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种类可以省略不写。B、级别 C、级别 D、级别或种类3、强度极限、允许应力、安全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B、允许应力=安全系数+强度极限C、允许应力=安全系数-强度极限D、允许应力=安全系数*强度极限,A、正确,A、级别和种类,A、允许应力=强度极限/安全系数,第二章 高
21、处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第一节 基本规定,1、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将预防高处坠落列为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内容。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严重贫血、癫痫病等不适宜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得上岗。4、高空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佩带。5、高处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攀爬井架、龙门架、脚手架,不得乘坐非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上下。6、禁止在护栏、平台和孔洞边缘坐、靠,不得躺在脚手架下方休息.7、禁止站在阳台栏杆、钢筋骨架、模板及支撑上操作。8、在外墙高处进行安装玻璃及油漆等装饰工作时,应搭设防护设施系好安全带。9、超过6级
22、以上强风或暴雨浓雾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10、夜间及光线不足高处作业时,应针对作业环境条件设置照明,使作业人员工作范围内视线清楚。,第二章 高处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第二节 脚手架的作用与要求,脚手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有足够的作业面2、坚固、稳定,保证施工期间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3、构造合理简单,搭设、拆除搬运方便。4、节约材料。5、脚手架使用不允许超载。,使用荷载,1、荷载传递:脚手架上的荷载传递,一般是由脚手板传递给小横杆,由小横杆传递给大横杆,再通过扣件或绑扎点传递给立杆,最后传递到基座和地基上。2、施工荷载:安全技术规范中确定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为3000N/m2。装修脚
23、手架:施工荷载值不得超过2000N/m2。3、静荷载与动荷载:静荷载包括立杆、大横杆、剪刀撑、脚手板、扣件等各材料的自重。动荷载包括堆放材料、安装件、运输车辆、作业人员、安全网和防护栏杆等重量。,第二章 高处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第二节 脚手架的作用与要求,一般规定,1、搭设多立杆式脚手架前,应制定搭设方案,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尺寸、高度及施工工艺确定搭设形式。2、搭设脚手架应选用同一种类材料,不能钢木混搭。钢管脚手架的节点应使用扣件扣牢,不准使用铅丝绑扎。3、木脚手架的立杆应埋入地下300-500mm,埋杆前先挖土坑,坑底垫砖石。当不能埋杆时,应沿立杆底部加绑扫地杆。4、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
24、直放在金属底座下,下面再垫厚50mm的木板,并在立杆底部加扫地杆用扣件扣牢。,第二章 高处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第二节 脚手架的作用与要求,5、立杆的相邻接头、大横杆的相邻接头都应错开。立杆和大横杆的节点处必须设置小横杆,在脚手架拆除之前,节点处的小横杆不能拆除。6、脚手架搭设到3-4步时应设置支撑,支撑与地面成60夹角,间距不得大于7根立杆。当高度超过7米不便设支撑时,应在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设置连墙杆与建筑结构连接,不得与脚手架、门窗等部位连接。7、应在脚手架的尽端、转角处和中间每隔9-15米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呈45到60夹角,从下到上连续设置。,第二章 高处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第二
25、节 脚手架的作用与要求,8、铺脚手板时,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与墙面的空隙不得大于200mm。脚手板接头采用搭接时,必须搭在小横杆上,板端头超过小横杆长度不应小于200mm,搭接方向应顺重车运输方向;采用对接时,接头下面应设两根小横杆,板端头距小横杆不大于200mm。禁止出现探头板。作业时,操作层下步应留有一层脚手板,防止人、物高处坠落。9、二步架以上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并设180mm高的挡脚板。10、脚手架应沿建筑物封闭搭设,若不能封闭,则应在尽端设置连墙杆增加稳定性。,第二章 高处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第二节 脚手架的作用与要求,脚手架构架组成,脚手架的构架由构架基本结构、整体稳定和抗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 作业 高处 安全 培训 课程 取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2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