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技术及在材料物理研究中的应用课件.ppt
《热分析技术及在材料物理研究中的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分析技术及在材料物理研究中的应用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分析技术及在材料物理研究中的应用,授 课 人:潘明祥授课地点:中关村园区教学搂S206教室授课日期:2008年3月18、20、25日授课时间:下午1:303:10,研究生院20072008学年春季课程近代固体物理分析方法(之三),主要内容,一、历史、一些基本定义与概念1.1 历史回顾1.2 定义与分类1.3 一般术语1.4 热分析技术参考书籍二、常用热分析技术及物理基础2.1 热重分析2.2 热机械分析2.3 量热分析2.4 联用技术,三、应用举例3.1 相变温度及过程、焓变等3.2 比热与比热容3.3 玻璃转变3.4 相变动力学3.5 弹性常数四、实验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五、商用热分析仪简介
2、六、问题,一、历史、一些基本定义与概念,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1.1 历史回顾,中医学上:寒热说分析出各种病因西医上:人体的各种疾病可引起体温的低36.5 C高明显变化,1620年:F Bacon关于“heat”的描述“the very essence of heat,or the substantial self of heat is motion and nothing else.”1780年:法国化学家A L Lavoisier和P S Laplace发表论热一文,采用Caloric一词来表达热效应,1824年法国军官卡诺(S Carnot)给出了Caloric的数学理论1840年:盖斯(
3、Hess)定律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初终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1887年:Le Chatelier利用升温速率变化曲线来鉴定粘土1899年:Roberts-Austen提出了温差法1903年:Tammann首次使用热分析这一术语1904年:Kumakov发展了一种通用的照像技术并由俄罗斯学者用于DTA1915年:本多光太郎奠定了现代热重法的初步基础,并提出了热天平这一术语1945年:出现商品化热天平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和生产较为精细的差热分析仪1964年:Watson等提出了差示扫描量热法,1.2 定义与分类,测量物质任何物理性质参数与温度关系的一类相关技术的总称(A general term
4、covering a group of related techniques whereby the dependence of the parameters of any physical property of a substance on temperature is measured.),1969和1978年国际热分析协会的定义与修订分别为:,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的定义,在程序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A group of techniques in which a physical property of a substance is m
5、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whilst the substance is subjected to a controlled temperature programme.),物理性质(质量、能量等),温度(T),过程进度(),时间(t),=HT/H,程序控温T=To+t,动力学关系,条 件,(陆振荣,“热分析动力学”的演讲),在程序温度和一定气氛下,测量试样的某种物理性质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类技术(A group of techniques in which a property of the sample is monitored agains
6、t time or temperature whil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ample,in a specified atmosphere,is programmed.),E Gimzewski在1991建议修改为:,因此,广义上讲,热分析技术包括许多与温度有关的实验测量方法,热分析分类举例,1.3 一般术语,热分析曲线(Curve):在程序温度下,用热分析仪器扫描出的物理量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曲线。例如,DTT、dQ/dtT、dH/dtT、CpT升温速率(Heating rate):程序温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其值不一定是常数,但可正可负。例如,dT/dt差或差示(Di
7、fferential):在程序温度下,两个相同物理量之差。例如,DT、DL、DCp微商或导数(Derivative):在程序温度下,物理量对温度或时间的变化率。例如,dQ/dT、dQ/dt、dCp/dT,表1 热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表1 热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续),常用热分析仪测定的物理量与模式曲线,1.4 热分析技术参考书籍,于伯龄、姜胶东:实用热分析,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神户博太郎(日)等:热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刘振海等译)徐国华等:常用热分析仪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刘振海等:热分析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胡荣祖等:热分析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01刘振海
8、等:分析化学手册 第八分册:热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刘振海等:聚合物量热测定,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刘振海等:热分析仪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R Speyer:Thermal Analysis of Materials,CRC,1993 T Hatakeyama:Thermal Analysi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to Polymer Science(2E),Wiley,1999M E Brown:Introduction to thermal analysis: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2E),Kluwe
9、r,2001 B Wunderlich:Thermal Analysis of Polymeric Material,Springer,2005 P J Haines:Principles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RSC,2002 M Reading:Modulated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Springer,2006 W W Wendlandt:Thermal Analysis(3E),Wiley,1986.(有陈道达的中译本),二、常用热分析技术及物理基础,定义:,在程序温
10、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的技术。(A technique in which the mass of a substance i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whilst the substance is subjected to a controlled temperature programme.),热重分析仪需要一台热天平来连续、自动地记录试样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以用来分析金属络合物的降解,煤的组份,物质的脱水、分解等。,2.1.1 基本概念,2.1 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常用
11、的三种热重测量模式:等温法(isothermal TG)准等温法(quasi-isothermal TG)动态法(dynamic TG),图示热重法的三种模式(陈道达p.13),热重法测定的被测物质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基本特性(陈道达p.14),图示加热速度对菱铁矿TG曲线的影响(陈道达 p.17),1 仪器(热天平)因素 炉子的加热速度 样品器与炉子的几何形状 炉子的气氛 记录结构的灵敏度 试样容器的组成2 试样的特性 样品的分量 逸出气体在试样中的溶解度 试样颗粒的大小 反应热 试样的填装方法 试样的性质 试样的热导率,2.1.2 影响热重曲线的主要因素,在静止空气中以2300C/h
12、的加热速度测定的CuSO45H2O的TG曲线(陈道达 p.20),坩埚及多样器对CuSO45H2O的热分析曲线的影响。-坩埚,样重500 mg;多碟样品器,样重200 mg;加热速度10 C/min。(陈道达p.31),试样填装法及样品器形状对于以CaC2O4H2O中逸出水分的影响。(陈道达P.36),CaC2O4H2O在静止气氛中300 C/h加热速度下试样质量对TG曲线的影响。(a)126 mg;(b)250 mg;(c)500 mg。(陈道达p.41),(1)试样容器的浮力(2)炉中气氛的对流与紊流(3)信号记录(采集)和天平的不规则变动(4)天平结构中的静电效应(5)热天平的周围环境(
13、6)试样支持物上的凝结作用(7)温度的波动(8)温度的测量和和天平的重量校准(9)试样与试样容器的反应.,2.1.3 热重法误差来源,2.1.4 微分热重法(DTG),传统的热重法中,测定记录的是试样质量m与温度或时间t的函数关系:,mf(T 或 t),微分热重法是将质量随时间或温度的变化 dm/dt 或dm/dT 记录下来作为时间 t 或温度 T 的函数:,dm/dtf(T 或 t),dm/dTf(T 或 t),或,(a)积分质量损失曲线与(b)微分质量损失曲线的比较,陈道达p.63),从微分曲线上可以获得如下信息:(1)虽然DTG曲线来自于TG的,但从DTG曲线上更容易看出质量变化的情况;
14、(2)从DTG曲线上易获得质量变化的开始温度Ti、结束温度Tf及变化速率最大的温度Tmax;(3)DTG曲线下的面积与质量变化成正比例;(4)DTG曲线上任何一点的高度都代表在该温度时质量变化的速率,这些数据可以获得动力学资料:,DTG曲线可以用于:分开重叠反应;获得指纹资料;计算重叠反应中的质量变化;测量峰的高度以作为定量分析。,(1-1),热重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试样用量少、速度快,并能在颧量温度范围内研究物质受热发生反应的全过程等优点。化学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反应速率、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阐明化学反应的机理。测定反应速率,在实验上通常可以归结为测定反应物(或
15、产物)的浓度或与浓度有关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用热重法研究反应动力学是以测量反应体系的质量变化为基础的,因此,适用于体系质量随反应进行而发生变化的些反应,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分解反应:A固B固C气(2)固固反应:A固B固C固D气(3)气固反应:A固B气C固(D气)(4)固体或液体物质转化为气体:A固或A液B气,什么是热分析动力学(KCE)?用热分析技术研究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以下统称反应)的动力学 热分析动力学获得的信息是什么?判断反应遵循的机理、得到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参数(活化能 E 和指前因子 A 等)。即动力学“三联体”(kinetic triplet),2.1.5 热分析动力学
16、(Thermal Analysis Kinetics),理论上:探讨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的机理(尤其是非均相、不等温)生产上:提供反应器设计参数应用上:建立过程进度、时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于预测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保质稳定期,评估含能材料的危险性,从而提供储存条件。此外可估计造成环境污染物质的分解情况,热分析动力学的目的:,热重法研究反应动力学的两种方法,静态法(稳态法或等温法)动态法(非等温法),(1)静态法,该法是在恒压恒温度下测定反应的速率方程及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此,首先需获得反应的转化率a 与时间t的关系。对于多数反应,a 等于它的相对失重c,即a=c。单步反应可以从恒温失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 技术 材料 物理 研究 中的 应用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