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的生物学效应课件.ppt
《环境噪声的生物学效应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噪声的生物学效应课件.ppt(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第一节 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概念 第二节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 第三节 水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 第四节 有害物理因素的生物学效应评价,1,第一节 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概念(一)环境质量概念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即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二)环境质量的基本内涵 包括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两个方面。,2,1、自然环境质量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质量(1)物理环境质量 指周围物理环境条件好坏,包括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条件的
2、变化。人为因素如噪声、电磁、微波辐射、热污染以及自然灾害如地面沉降等都影响物理环境质量。(2)化学环境质量 指周围化学环境条件好坏,如环境pH值、氧化还原电位、重金属离子性质和种类等,与环境中化学组成有关,受人类活动造成的化学污染的影响。,3,(3)生物环境质量 指环境中生物群落构成的好坏,一般构成群 落中种群越多,结构越复杂,群落内部的生态位就越多,群落就稳定。不同地区生物群落的结构及组成特点不同。2、社会环境质量 指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和美学等各方面发展的好坏。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社会环境质量也不同,如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4,(三)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1)环境质量基准(Enviro
3、nmental quality criteria)指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特定对象(人和生物),而无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阈值。例:大气中SO2年平均浓度超过0.115 mg/M3时,对人体健康就会产生有害影响,这个浓度值就称为大气中SO2的基准。其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是保障人类生存活动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水准。,5,(2)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指国家为保障人类健康和适宜的生存条件,保护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在限定的时空范围内容许阈值所作的强制性法规。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环境质量基准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
4、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制定的,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的强制性。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容许剂量或浓度原则上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基准值。,6,(四)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及评价 1、环境质量调查 为了解环境质量状况,而对(1)自然环境状态,(2)环境背景值,(3)区域污染状况,(4)人类干扰下环境的演变规律,(5)环境因素的危害效应所作调查。2、环境质量监测 为分析和了解环境因素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而对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的或连续的监测、观察和分析称”环境质量监测”。,7,3、环境质量评价 按照一定的标准(环境质量标准),采用相应的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评定、比 较及预测称”环境
5、质量评价”。首先要清楚环境质量背景值以及环境质量基准。通过环境质量调查与监测,再依据评价标准,采用适宜的方法,给出科学的评价。,8,(五)环境质量调控与环境质量预测 1、环境质量调控 指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调节和控制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不超出允许的容纳量。或采取人工手段,使环境要素变化不超过或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9,2、环境质量预测 依据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对环境质量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推断。其是制定环境法规,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以及规划区域人口、资源、生产布局重要的基础性凭据。,10,(六)生物监测的概念 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
6、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1、生物监测原理 在一定区域内,生态系统具有固有的结构和功能,环境质量变化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固有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态系统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对生物的观察来评价环境质量的变化。,11,2、环境质量生物监测的优点(1)能直接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能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3)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监测灵敏度高。(4)价格低廉,不需添置贵重仪器。(5)可以在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甚至在边远地区布点。,12,3、生物监测的不足(1)不能像仪器那样能精确地监测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2)不能像理化监测仪器那
7、样迅速作用反应。(3)生物监测参数的选择较难。因为1)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产生反应不同。2)同一生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污染物反应不同。3)系统受污染后的效应往往在初期不易测出。4)目前对生态系统尚无一个最基本的标准。,13,第二节大气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 利用生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反应,监测有害气体的成分和含量,以了解大气的环境质量状况。主要采用植物监测。一、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方法 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监测有害气体的成分和含量,以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称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14,2.5 ppm SO2,6 h绣球 大波斯菊,杉木,玉米,15,大叶桃花心木 蒲桃 Cl2处理 6 h,16,(
8、一)利用指示植物监测 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用来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状况的植物称大气污染指示植物。人们可以根据指示植物所表现的各症状,对大气环境质量作出评价。1、指示植物应具条件(1)对污染反应敏感,受污染后的反应症状明显,且干扰症状少。(2)生长期长,能不断萌发新叶。(3)栽培管理和繁殖容易。(4)尽可能具有一定的观赏或经济价值,以起到美化环境与监测环境质量的双重作用。,17,2、对主要污染物敏感的植物及其反应浓度(1)SO2 主要敏感植物有紫苜蓿、大麦、棉花、小麦、三 叶草、甜菜、莴苣、大豆、向日葵。一般 0.25 0.3 g/gFW 不引起中毒,0.1 0.3 g/g FW长期暴露可慢性中毒
9、。(2)HF 敏感植物有唐菖蒲、郁金香、金荞麦、玉米、杏、葡萄、雪松等。最敏感植物在0.1 g/g FW即有反应,叶中浓度达50 200 g/g FW时敏感植物出现坏死斑。,18,(3)O3 主要敏感植物有烟草、番茄、矮牵牛、菠菜、土豆、燕麦、丁香、秋海棠、女贞、梓树。在0.020.05 g/gFW 最敏感植物会产生中毒。(4)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主要敏感植物有矮牵牛、早熟禾、长叶莴苣、斑豆、番茄和芥菜。在0.010.05 g/gFW 时最敏感植物会产生危害。,19,3、有害气体对植物伤害症状(1)SO2 我国当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对植物的危害也比较严重。发电厂、石油加工厂、硫酸
10、厂等都可散发较多的SO2。0.0510 mg/L的就有可能危害植物。主要症状:脉间或叶缘或叶尖出现暗绿色斑点,然后,叶片褪绿,出现坏死斑点,最后叶片干枯,老叶易受害。,20,(2)HF 铝厂、磷肥厂、钢铁厂和玻璃厂等都可产生HF。当HF浓度为15 g时,较长时间接触就可使植物受害。典型症状:幼叶的叶缘或叶尖,少数为脉间出现伤斑,受害叶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常形成暗红色或红棕色界线,枝梢常枯死。,21,(3)Cl2 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有时会逸出大量氯气。氯气进入植物叶片后很快破坏叶绿素,产生褐色伤斑,严重时全叶漂白,枯卷甚至脱落。其毒性比SO2大35倍。典型症状:脉间出现点状斑,严重时全叶失绿漂
11、白甚至脱落,但与正常组织间界线模糊。,22,(4)O3 当大气中O3浓度0.1mg/L,延续23 h,烟草、苜蓿、菠菜、三叶草、燕麦、玉米和蚕豆等植物会出现病症。一般成熟叶先受害,出现零星分布各种斑点,有棕色、褐色、桔红和紫红色等,逐渐出现叶片弯曲,叶缘、叶尖干枯而脱落。,23,(5)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有剧毒,空气中PAN浓度只要在20 g/L以上,就会伤害植物。伤害症状:初期叶背呈银灰色或古铜色斑点,后叶背凹陷,变皱、扭曲,呈半透明。更严重是,叶子两而都坏死,开始时呈水渍状,干后变成白色或浅褐色坏死带。,24,4、常见室内植物的监测(1)有效吸收空气中的SO2、CO、苯类挥发性气体等有
12、害物质:铁树、菊花、雏菊、万寿菊、金橘、石榴、半支莲、米兰、腊梅、山茶等。(2)杀菌作用植物: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蔷薇、柠檬、石竹、铃兰、紫薇等,其芳香花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物质有杀菌作用。此外还有晚香玉、除虫菊、野菊花、紫茉莉、柠檬、紫薇、茉莉、兰花、丁香、苍术、玉米花、蒲公英、薄荷。其中,文竹可指示室内甲醛和苯污染超标。,25,(二)现场调查法监测 在污染区内调查原有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具体方法:1)选择观察点:根据调查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布点,进行实地踏勘调查,以污染源为中心,确定观察点。2)调查污染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分布规律。3)选择观察对象和确定观察时间:主要是树木、农作物
13、、蔬菜及野生草本植物等。并做好标记及采取保护措施,使其免受虫兽侵害。根据调查目的和人力条件确定观察时间。,26,4)主要观察各类植物地上部分营养器官受害的表现症状,包括叶色、形状的变化,及受害面积、年龄、落叶程度等。对农作物还要观察根系发育,生长高度、干鲜重和产量的变化等。若条件许可,可取受害部位观察内部组织结构受害状况,并进行化学分析,测定有害物质的积累量。5)根据污染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分布规律、植物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确定污染气体性质、各种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抗性等级。,27,(三)植物群落监测法 植物群落和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植物对污染物敏感性不同,其反应有明显的不同
14、,因此,环境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群落的生长。根据各种植物的受害症状和受害程度,分析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的反应,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作出评价。,28,(四)现场盆栽定点监测法 将指示植物栽培在污染选定的监测点上,定期观察、记录其受害症状和程度,来估测污染物的成分、浓度和范围,以此来监测该地区大气污染情况。(五)地衣、苔藓监测法 据报道,当大气SO2浓度超过0.017 mg/m3 时,大多数苔藓植物就不能生存,在0.0150.105 mg/m3 浓度时,就可使地衣绝迹。1968年荷兰就用地衣和苔藓监测大气中的SO2和HF的变化,用他们作大气污染指标生物。,29,(六)采用微核技术监测 环境污
15、染物可使紫露草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而形成微核(Te-Hsiu Ma,70)。因此,可用形成微核的数量,指示环境污染状况。现被美国EPA列为污染监测常规指标。,30,(七)污染量指数法(IPC)分析叶片中污染物含量指示监测大气污染。其中,Cm为监测点指示植物叶片中某污染物的含量,Cc为对照样点同种植物叶片中某污染物含量。,31,污染程度分级:KIPC 3.0 IV级 严重污染,32,(八)大气污染的综合生态指标 大气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可根据树木生长和叶片症状划分了大气污染等级(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二、大气污染的细菌总数测定 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可了解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为空气环境质量评
16、价提供生物污染依据。特别是在通风不良、人员拥挤的环境中,可能存在来自人体的某些病原微生物。(一)测定方法 有沉降平皿法、吸收管法、撞击平皿法和滤膜法等法。,34,1、沉降平皿法 将盛有琼脂培养基的平皿置于一定地点,打开皿盖,暴露一定时间,然后进行培养,计数其中生长的菌落数。暴露1 min后每 m2 培养基表面上生长的菌落数相当于0.3 m3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此法方法简单,但由于一些带菌小颗粒在短时间不易降落到培养皿内,故无法确切进行定量测定。,35,2、吸收管法 利用特制的吸收管将定量空气快速吸收到管内吸收液内,然后培养吸收液,计算菌落数或分离病原微生物。3、撞击平皿法 抽吸一定量的空气,快
17、速撞击在一个或数个转动或不转动的平皿内的培养基表面上,然后进行培养,计算菌落数。,36,4、滤膜法 使定量空气通过滤膜(0.45 M),带微生物的尘粒会吸附在滤膜表面,然后将尘粒洗脱在适当的溶液中,再吸取一部分进行培养计数。(二)空气污染微生物评价指标 对室内空气,一般认为细菌总数超过5001000个/m3以上时,作为空气污染指标。,37,表4-4.住房空气卫生评价标准,38,第三节 水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一、水污染生物监测法:细菌、浮游、底栖生物和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一)细菌学监测要求 1、被测细菌:因为致病菌在水体中存在极少,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以粪便污染指示菌作为代表,而不是直接检测水中的致
18、病菌。其中以大肠菌群最为理想,但有时也可用水体细菌总数来反映水体被细菌污染情况。,39,2、水污染的细菌学指标 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细菌总数 10-100个/1ml自来水,大肠菌群数 3个/1L。,40,3、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总原则是按一般无菌操作基本要求采样,运输和保存过程不受污染。(1)自来水样的采集 先用酒精灯灼烧水龙头灭菌,然后完全打开水龙头放水数分钟,以排除管道内积存的死水,再采集水样。若水样含氯,则以1:500 的比例先加入3%硫代硫酸钠,以消除水样中的余氯,防止其对细菌数目减少。,41,(2)江、河、湖、塘、水库的取样 采样瓶先灭菌,在距水面1015 cm深处取样。注意样
19、瓶内的水面与瓶塞底部应留一些空隙,以便摇匀水样。(3)水样保存与送检 从取样到检验不应超过2 h,如果不能立即检验,可在15 下冷藏保存,但不得超过 6 h,以保证原水中细菌不起变化。,42,4、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1)细菌总数 采用1ml水样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24 h,计数所生长的菌落数,可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检测步骤P148。(2)大肠菌群系 指粪便内全部兼性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埃希氏菌属为主,其次还有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等,是水质粪便污染指示菌。检验方法有发酵法和滤膜法两种。,43,附(一)革兰氏染色鉴定过程:1、先用龙胆紫(结晶紫)来
20、染细菌,将细菌染成紫色。2、然后再涂以革兰氏碘液,来加强染料与菌体的结合。3、再用95%酒精来脱色2030秒钟,有些细菌不被脱色,仍保留紫色,有些细菌被脱色变成无色。4、最后再用番红或沙黄复染1分钟,结果已被脱色的细菌被染成红色,未脱色的细菌仍然保持紫色,不再着色。凡被染成紫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阳性菌(G+菌);染成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菌)。,44,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分类依据之一。其将细菌分为二类:(1)革兰氏阳性菌 细胞壁中含脂类较低,肽聚糖含量较高,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阳性菌。(2)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中的脂类含量高,因而容易被乙醇脱色,而肽聚糖含量低,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
21、氏阴性菌。,45,附(二)细菌结构 由夹膜、细胞壁、质膜、质生质体、拟核和内含物等组成,有的还有鞭毛,属原核生物。1、夹膜:细胞壁表面覆盖的一层粘性物质,若夹膜连在一起而形成菌胶团。(1)组成:多糖和多肽组成。如肺炎球菌III的夹膜为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高分子物质。(2)功能:1)保护作用,因除去夹膜,细菌仍能正常生长。2)其贮藏物质可作为营养。,46,2、细胞壁 由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和短肽聚合而成的肽聚糖所构成的网状结构,短肽:一般由4-5个Aa,如L-Ala-D-Glu-L-Lys-D-Ala组成。此外,革兰氏阳性菌胞壁还有垣酸,是由核醇、葡萄糖、丙氨酸和磷酸组成的多聚化
22、合物。3、拟核: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仅具拟核的结构,细菌染色体,称染色质体。,47,4、鞭毛:细菌表面着生从细胞内伸出的细长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含少量的多糖或脂类。与细菌的运动有关,起源于质膜内侧。,48,49,(三)放线菌的结构 由分枝状菌丝组成,以菌丝生长,孢子繁殖,是介于细菌和真菌的一类微生物,用于抗生素的生产。常见有链霉菌、诺卡氏菌、放线菌和小单孢菌等。1)和细菌一样没有真正的核,也为原核生物;2)胞壁中也有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不含真菌的纤维素或几丁质。3)生长条件与细菌相似,但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形态以及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与真菌相似。,50,51,1)发酵法(或多管发酵
23、法或三步发酵法)I)初发酵 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分别接种入含有乳糖等糖类的培养液中,经37 培养24 h,观察产气和产酸情况。由于大肠菌群可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可初步检别是否有大肠菌群。由于水中除大肠菌群外,还有其他细菌亦可引起乳糖发酵,故需进一步证实。,52,II)平皿分离 将初酵管中的菌液接种入伊红美蓝培养基或远藤氏培养基上,这类培养基可以抑制其他细菌而利于大肠菌群的生长。根据菌落特征,挑出可能为大肠菌群的菌落并制片,如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进一步证明为大肠菌群。III)复发酵试验 将上述可能为大肠菌群的菌落再次移接入乳糖培养基中,经24 h能产酸和产气者即最后确证有大肠菌群的存在。
24、,53,2)滤膜法 I)选用孔径0.450.65m的微孔滤膜,通过抽滤使一定量的水样通过,将水中的细菌截留在滤膜过滤上。II)将滤膜不截菌的一面贴附在特定固体培养基如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通过镜检及菌体特征初步确定大肠菌群细菌。III)凡革兰氏阴性无芽孢菌再接入含乳糖培养基上,经24h能产酸产气者即可确定有大肠菌群的存在。,54,(二)浮游生物检验法 1、浮游生物 指随波逐流地生活于广阔的水域或大洋的微型水生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植物。浮游植物常见的有硅藻、甲藻、衣藻等;而浮游动物 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ro)足类,且一般海 水中的种类比淡水种类多。,55,56,57,2、浮游
25、生物在污染水质检测中的作用 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出现,他们中的有些种类对有机污染或化学污染非常敏感,已常作为水质指示生物,浮游植物清水指示种:冰岛直链藻、小球藻和锥囊藻属的一些种类。污染指示种:谷皮菱形藻、铜锈微囊藻和水花束丝藻等。和浮游植物相比,由于浮游动物 分布不稳定性,在水污染检测中的作用受到限制。,(三)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法 1、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指栖息在水底或附着在水中植物和石块上肉眼可见的,大小不能通过孔眼为0.595 mm或1.0 mm(海洋)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包括水生昆虫、大型甲壳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圆形动物、扁形动物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59,60,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噪声 生物学 效应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