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课件.ppt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课件.ppt(1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摄影测量学是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然后根据所摄像片信息来分析、研究,确定这些物体的大小、形状、性质和空间位置,并提供各种所需资料的一门科学(艺术、技术)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隶属于地球空间信息科
2、学的范畴,它是利用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及环境、其他目标或过程获取可靠的信息,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和表达的科学与技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成立于1910年,是国际一级学术组织。该组织以推动国际摄影测量、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与交流合作为宗旨,成员遍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下设8个技术委员会,具有学术活动历史悠久、组织严密、参与面宽、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等特点。其每四年举办一次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研讨最新前沿技术与发展方向,展示最新技术系统与
3、成果,制订下一个四年的研究指南,选举新一届领导机构。,遥感的发展,萌芽时期初期发展现代遥感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萌芽时期,无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1608年汉斯李波尔赛制造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学望远镜并首次观测月球1794年气球首次升空侦察为观测远距离目标开辟了先河,但望远镜观测不能把观测到的事物用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来。有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1839年达盖尔(Daguarre)发表了他和尼普斯(Niepce)拍摄的照片,第一次成功将拍摄事物记录在胶片上1849年法国人艾米劳塞达特(Aime Laussedat)制定了摄影测量计划
4、,成为有目的有记录的地面遥感发展阶段的标志。,初期发展,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像片1903年飞机的发明1909年第一张航空像片一战期间(1914-1918):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现代遥感,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等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改名为Landsat Landsat-1),装有MSS
5、感器,分辨率79米1982年Landsat-4发射,装有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10米1999年美国发射 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9,遥感是一种远离目标,以电磁波(包括从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为媒介,通过非直接接触而判定、测量并分析目标性质的技术。特点:视域宽广、信息丰富、客观真实、定时定位观测、资料的可处理性应用领域:环境 灾害 海洋 农业 土地 地质 军事趋势:光学-微波 多光谱-高光谱,本书章节安排,第一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第二章 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第四章 遥感图像数字处
6、理的基础知识 第五章 遥感图像几何处理 第六章 遥感图像辐射处理 第七章 遥感图像判读 第八章 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 第九章 遥感技术的应用,第一章 电磁波及遥感的物理基础,遥感技术是建立在物体电磁波辐射理论基础上的。由于不同物体具有各自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性,才可能应用遥感技术探测和研究远距离的物体。理解并掌握地物的电磁波发射、反射、散射特性,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大气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是正确解释遥感数据的基础。,本章主要介绍遥感的物理基础,包括地物的电磁波特性、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窗口的概念、地物反射太阳光谱的特性、地物的热辐射、地物与微波的作用机理。本章重点是掌握电磁波谱,
7、大气窗口,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地物波谱特征。,本章内容,一、概述二、物体的发射辐射三、地物的反射辐射四、地物波谱特性的测定,世界上没有第二张照片,能像上图一样,在一幅画面之内集中了数量如此之多的,水平如此之高的人类精英,甚至可以说:地球上三分之一的智慧都集中在这张照片上。这张照片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参加者的合影。索尔维既是科学家又是实业家,与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最高科学奖金的诺贝尔相似,索尔维为世界最高水平学术会议提供了召开经费。而这张照片中的许多人都对量子力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以非常新奇的概念,冲破了传统概念的桎梏,揭示
8、了微观世界中的重要规律,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全新领域,被誉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并于191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在1905年引入了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辐射场本身也是量子化的。玻尔在1913年建立了原子的量子理论,规定了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尽管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但这个理论还是有许多的成功之处。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被称为旧量子理论,此后逐渐发展形成了如今的量子力学。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成功解释了一些经典理论无法
9、解释的现象。薛定谔在1926年首先提出了用于描述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的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即薛定谔方程,它是坐标和时间的复函数。海森伯在1927年首先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成功得说明了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而在同时,玻尔提出了并协原理,对量子力学给出了进一步的阐释。,14,17,电磁波定义:是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振动而传播电磁能量的波。,电磁振荡的传播,横波:电磁场的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互相垂直,且都
10、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在空间传播的交变电磁场。物质的一种,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总和。电场和磁场一有变化,就会以光速传播,形成电磁波。具有质量、动量、能量,静止质量为0。射线、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微波、无线电波等都是电磁波。,1860年麦克斯韦(C.Maxwell)提出光是电磁波的理论。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如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反射、折射。,波粒二象性,23,波动性:电磁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粒子性: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出去的能量为辐射能,其传播表现即为光子组成的粒子流的运动。,1900年,普朗克(Max.Planck)提出了辐射的量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Albert.Ein
11、stein)将量子论用于光电效应之中,提出光子理论。光与物质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如光的发射、吸收、散射。,麦克斯韦(1831-1879),普朗克(1858-1947),爱因斯坦(1879-1955),波动性,粒子性,24,叠加原理:当空间同时存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源产生的波时,每个波并不因其它的波的存在而改变其传播规律,仍保持原有的频率(或波长)和振动方向,按照自己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而空间相遇点的振动的物理量则等于各个独立波在该点激起的振动的物理量之和。,相干性与非相干性:由叠加原理可知,当两列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叠加时,在空间会出现某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
12、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抵消,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相干性。没有固定相位关系的两列电磁波叠加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非相干性。,微波雷达图象就是利用电磁波的相干特性成像,正因为波的相干性,图像上会出现颗粒状或斑点状的特征。其它的遥感图象是非相干波所形成的图像。,电磁波的衍射和偏振,电磁波的衍射和偏振,动量:P,能量:E,h:普朗克常数,6.62607551034 J s,c:光速;v:频率,能量和动量是粒子属性,频率和波长是波动属性。,电磁波的粒子性,目前遥感技术中通常采用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谱区间。由于它们的波长或频率不同,不同电磁波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性和特点。可见
13、光、红外和微波遥感,就是利用不同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与地物相互作用特点与过程,是遥感成像机理探讨的主要内容。电磁波谱 按电磁波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电磁波谱。依次为: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波长由短到长,频率由高到低),(1)电磁波谱,电磁波谱,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m,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 m以下。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000m,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
14、远红外。微波:波长范围为1 mm1 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BACK,遥感对地观测,波长:0.0010.38m特征:1.大气对紫外线吸收较强;2.能使溴化银底片感光;3.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 m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应用:1.用于测定碳酸岩的分布 2.用于油污的监测,紫外波段,波长:0.380.76m特征:1.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光组成;2.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分辨率;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应用:1.鉴别物质特性的主要波段 2.以光学摄影或扫描方式接收和记录地物对可见光的反射特征,可见光波段,红外波段,微波波段,二:物体的发射辐射,辐射源任何物体电磁波传递电磁
15、能量的传递遥感探测辐射能量的测定,1.2.0 电磁辐射的度量,45,辐射源:任何物体都是辐射源。不仅能够吸收其他物体对它的辐射,也能够向外(发出)辐射。遥感的辐射源可分自然电磁辐射源和人工电磁辐射源两类:(1)自然辐射源:有太阳辐射(被动式遥感系统中重要的自然辐射源)和地球的电磁辐射(地球辐射可分为两个部分:短波(0.32.5m)和长波(6m 以上)部分。)(2)人工辐射源:主动遥感采用人工辐射源,是指人为发射的具有一定波长(或一定频率)的波束。工作时接收地物散射该光束返回的后向反射信号强弱,从而探知地物或测距,称为雷达探测。雷达又可分为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在微波遥感中,目前常用的主要为侧视雷
16、达。,辐射源,(1)黑体辐射和实际物体辐射,绝对黑体 如果一个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即吸收系数恒等于1),则这个物体称为绝对黑体。黑体是一个理想的辐射体,黑体也是一个可以与任何地物进行比较的最佳辐射体。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绝对黑体,实用的黑体是由人工方法制成的。黑体辐射 能够在热力学定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把热能转换成辐射能的理想热辐射体。它是在一切方向上都均等的辐射。,式中,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为光速,3108(ms-1);为波尔兹曼常数,1.3810-23(JK-1);为绝对温度,(K);为波长(m)。,1.黑体热辐射三大定律:,(1)普朗
17、克公式:,某一波长处的辐射通量,黑体辐射波长的分布特性,与温度密切相关。,49,黑体辐射特性(1)黑体辐射出射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2)温度愈高,黑体的辐射出射度也愈大,不同温度的曲线是不相交的。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3)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维恩位移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移向短波方向。,太阳常数是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太阳一个天文单 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射方向上,单位面 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大气顶端接受太阳能量,1.2.2 太阳辐射,56,太阳辐射:太
18、阳是被动遥感主要的辐射源,又叫太阳光,在大气上界和海平面测得的太阳辐射曲线如图所示。,太阳辐射(太阳光谱)的主要特征(1)太阳辐射到达大气层顶时与60000K黑体的辐射能特征基本相同:辐射能的强度特征、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特征。(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后,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强度有所减少,而且存在多个O3、CO2、H2O的吸收带。(3)在0.30.47范围内,随波长的增加太阳辐射能急剧增长,最大辐射强度位于波长0.47左右;随波长的继续增大,太阳辐射能逐渐减少,在中红外波段,太阳辐射能已相当微弱。,(4)在0.6附近有一个O3的吸收带;在0.7、0.9、1.1附近有三个水汽的吸收带、在
19、1.4和1.9附近太阳辐射能完全被吸收;CO2 的强吸收带在2.7和4.3附近。(5)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43.5%集中在可见光波段,36.8%集中在近红外波段。,地球的辐射源-地球辐射,地球辐射:地球表面和大气电磁辐射的总称。地球辐射是被动遥感中传递地物信息的载体。装载在航天航空平台上的遥感器,接受来自地球辐射携带的地物信息,经过处理形成遥感影像。,太阳辐射近似6000K的黑体辐射,能量集中在0.24um波段之间。(可见光和近红外)地球自身热辐射近似300K的黑体辐射,能量集中在6.0um以上的波段。(热红外),在0.32.5um波段(主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球
20、自身的辐射可以忽略。即在该波段范围内,对地观测遥感主要以太阳的短波辐射对地表进行探测和成像。在2.56.0um波段(主要在中红外波段),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的热辐射均为被动遥感的辐射源。在6.0um以上的热红外波段,以地球自身的热辐射为主,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可以忽略。(热红外成像),地球辐射的特性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了解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的意义,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遥感图像上的信息来自地物反射特性。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上,既有地表反射太阳辐射的信息,也有地球自身的热辐射的信息。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上的信息来自地球自身的热辐射特性。,1、地球大气2、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3、大气窗口,1.2.3 大气
21、对辐射的影响,66,1、地球大气,大气成分主要有:氮、氧、氩、二氧化碳、氦、甲烷、氧化氮、氢等;这些气体在80km以下的相对比例保持不变,通常称为不变成分。臭氧、水蒸气、液态和固态水(雨、雾、雪、冰 等)、盐粒、尘烟等;这些气体的含量随高度、温度、位置而变,通常称为可变成分。,68,气体,气溶胶,由于地球重力作用,气流溶胶颗粒密度随高度呈指数衰减,气溶胶颗粒尺度与可见光波长相当,故它对光的散射作用属于米氏散射。气溶胶大多集中在底层大气1-4km范围之内。由于来源的不同,构成成分有差别,其变介电常数不尽相同,对电磁波的吸收散射作用差别较大,故大气气溶胶可分为不同类型。,悬浮于地球大气之中具有一定
22、稳定性的,沉降速度小的,尺度在10-3m到10m的液态及固体粒子。,自然因素:火山、沙尘暴 森林和草原火灾 活的陆地与海洋植物、海水的飞沫人为因素:工业、交通、取暖燃烧的石油和煤炭 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森林砍伐和沙漠化,气溶胶的来源:,烟囱的位置,大气物理状况的物理量:气压、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远远大于水平方向上的梯度,所以在大气效应纠正中大多假定大气具有水平均一、垂直分层结构。气压随高度是以负指数形式递减。,大气层次,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明显垂直对流,上界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平流层(对流层顶50km):包括下部的等温层和暖层,几乎没有对流和天气现象。,大气厚
23、度约1000km,可垂直分为4层:,中间层(5080km):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电离层:包括下部的热层与上部的逸散层,温度极增。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等气体呈电离状态。,通讯卫星、气象卫星(36000KM),资源、气象卫星(800900KM),航天飞机(200250KM),侦察卫星(150200KM),74,2、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主要有散射、吸收、折射、反射、透射等,而对于遥感来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散射和吸收。(1)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2)大气对电磁波的散射(3)大气对电磁波反射和折射等,7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 太阳辐射进入地球之前必然通过大气层,太阳辐射与大气相互作用的
24、结果,是使能量不断减弱。约有30%被云层和其它大气成分反射回宇宙空间;约有17%被大气吸收,约有22%被大气散射;而仅有31%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共同衰减了辐射强度,剩余部分即为透过的部分,剩余强度越高,透过率越高。对遥感传感器而言,透过率高的波段,才对遥感有意义。,(1)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大气中有一些成分如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对电磁波谱中某些波长处的电磁波能量有或多或少的吸收。根据实验测定其主要的吸收带为:,77,对电磁波的作用都在紫外光以外的范围内。,氧(O2):对小于0.2m的电磁波有极强的吸收,由于氧的吸收,在低层大气内几乎观测不到小于0.2m的紫外线,在0.
25、6m和0.76m附近,各有一个窄吸收带,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在高空遥感中很少应用紫外线波段。,氮(N2):,真正对电磁波起吸收作用的是一些非常少量的气体,其中作用最为显著的有:臭氧、二氧化碳、甲烷、水汽,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大气中(10-50km),主要集中在30km高度附近,极大值出现在20-25km处,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不到总量的10%。臭氧总含量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在赤道上空臭氧含量最少,在高纬度地区60-70区域内达到极大值。,臭氧(O3),两个吸收带:0.6m处的弱吸收带 9.6m处的较强吸收区,二氧化碳(O),CO2含量较少,但它对红外波段,特别是以15m为中心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磁 波及 遥感 物理 基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