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课件.ppt
《第5章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课件.ppt(1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车自动变速传动系统,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5章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系统,DSG-Direct Shift Gearbox,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1、DCT传动原理与结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简称“DSG”或者“DCT”。,基本原理相当于采用两套变速器和两个离合器,一个变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另一变速器空转,通过两个离合器的切换来实现两变速器交替进入工作状态,可在动力切断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完成换挡。,1.1 基本结构:装置在一起的两个离合器定轴式齿轮机构,四个换档同步器分别控制各档结合分离,离合器C1与1、3、5档(奇数档)相连,离合器C2与2、4、6档(偶数档
2、)及R档相连,当车辆在奇数档位行驶时,可预先挂好偶数档,离合器C1和离合器C2交替进入结合状态实现各档间的变换。,按照中间轴个数及其布置方式进行分类,DCT可分为单中间轴DCT和双中间轴DCT,双中间轴DCT的轴向尺寸更为紧凑,应用范围最广。,1.2 DCT主要型式:,双中间轴式DCT,齿轮轴系布置方式,三轴式,两轴式,湿式多片式DCT,干式单片式DCT,按照采用的离合器形式,DCT通常分为湿式多片双离合器和干式单片双离合器两种结构型式。,1.2 DCT主要型式:,双离合器技术主要由BorgWarner(湿式)和LuK(干式)掌握。,大众公司DCT结构,湿式离合器 三轴式结构 液压控制 前驱,
3、平行轴齿轮,湿式多片离合器,液压阀组,电控单元,ON/OFF,Sequencing Solenoid,Sequencing Valve,ON/OFF,Safety Solenoid#1,PWM,Actuator Solenoid#1,PWM,Actuator Solenoid#2,VBS,Lube Regulator Solenoid,Safety Valve#1,Safety Valve#2,PWM,Actuator Solenoid#4,Clutch SolenoidSub-Assembly,Over-PressureRelief Valve,VFS,Clutch ControlSolen
4、oid(Outer Clutch),VFS,Clutch ControlSolenoid(Inner Clutch),Line PressureRegulator Valve,Lube PressureRegulator Valve,Valve Body Casting,Valve Body Gasket,Separator Plate,VFS Filter Gasket,液压控制单元,7速DSG干式双离合器,国内车型装备的DCT,DQ250-6速湿式,DQ200-7速干式,7-speed DSG,6速DSG湿式双离合器,ZF最新型的DCT50双离合器7速自动变速器 最大转矩500Nm 最高转
5、速9000转,ZF公司DCT结构,湿式离合器 二轴式结构 液压控制 后驱,福特正在研究新型Getrag-Ford变速器Powershift系统MPS6,准备用于将来的车型上。,FORD公司DCT结构,湿式离合器 三轴式结构 液压控制 前驱,GETRAG,Dry Dual Clutch,Luk公司DCT结构,干式或湿式离合器 二轴式结构 电动液压控制 前驱,保时捷7速PDK双离合变速器,PDK 双离合器,奥迪S-tronic7速双离合变速器,三菱扶桑(MITSUBISHI FUSO)M038S6六速双离合变速器,DCT的控制系统基本组成,1.3 DCT控制系统组成与原理:,1号离合器压力传感器2
6、号离合器压力传感器机油温度传感器ECU温度传感器减振器速度传感器1号输入轴速度传感器2号输入轴速度传感器1号换挡拨叉位置传感器2号换挡拨叉位置传感器3号换挡拨叉位置传感器4号换挡拨叉位置传感器,电子控制部件,(1)系统传感器,换挡位置信息驱动模式信息踏板开关信息制动开关信息发动机扭矩信息发动机转速信息车速信息点火开关信息,CAN信息,(2)执行器部件,1号离合器换挡压力电磁阀2号离合器换挡压力电磁阀离合器压力切断电磁阀2号离合器/换挡切换电磁阀1号换挡选择电磁阀2号换挡选择电磁阀换挡/冷却切换电磁阀离合器冷却电磁阀离合器信息挡位信息发动机扭矩请求发动机转速请求驱动模式信息,DCT系统控制原理,
7、2、DCT国内外应用情况,2.1 国外发展现状,1940年德国Darmstadt大学教授Franke第一个申请了双离合器变速器(DCT)专利,曾经在载货车上试验过,但没有投入批量生产。随后保时捷也发明了专用于赛车的双离合变速器(PDK),然而未能成功将DCT技术投入批量生产。,2、DCT国内外应用情况,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众公司和博格华纳携手合作生产第一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应用于主流车型的湿式双离合变速器。,2.1 国外发展现状,2、DCT国内外应用情况,博格华纳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开发的Dual Tronic双离合自动变速湿式离合器和控制系统于2003年批量生产配套于大众奥迪革新产品DSG
8、,博格华纳因其产品创新和加工精细而赢得了2005年度北美供应商超级大奖。,随着DSG产品系列进入第三年的批量化生产,大众公司继续推广该技术的应用。在2006年,DSG产品系列将为至少10款汽油和柴油车型配套,包括大众高尔夫、大众宝来、大众捷达、大众途安、大众帕萨特、奥迪A3、奥迪TT等。,2.1 国外发展现状,2003年,奥迪公司将最新一代DCT变速器装在3.2L的奥迪TT和高尔夫R32上,开创了DCT变速器技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2、DCT国内外应用情况,2.1 国外发展现状,2008年配备 LuK干式双离合器的7挡 DSG 变速箱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进入量产,并已经成功应用于Sagitar
9、等车型。,2、DCT国内外应用情况,2.1 国外发展现状,福特将PowerShift变速箱引入北美市场,北美版嘉年华配备了PowerShift六前速干式双离合器变速箱。除此之外,新一代福特福克斯、蒙迪欧、S-MAX、Galaxy和Kuga都可以选择PowerShift双离合器变速箱。,2、DCT国内外应用情况,2.1 国外发展现状,2004年大众6档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投入市场,双离合器车型渐成市场主流,奥迪TT、A3,大众途安、尚酷、速腾、迈腾、高尔夫,已经或将要装备DCT的车型如下:,宝马 M DKG,三菱 Twin Clutch SST,福特福克斯 powershift,沃尔沃S40,保时
10、捷 PDK,2、DCT国内外应用情况,2.2 国内发展现状,菲亚特动力科技计划在中国与欧洲市场同步推出C635DDCT(干式),华晨集团与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DCT,国内863项目:青山(干式)、杭维柯、吉利(湿式),博格华纳、中发联 DCT控制模块大连合资厂年产能目标50万套,中发联: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华晨、江淮、长丰、吉利、广汽、中顺、长城,江淮汽车,2007年轿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技术开发项目作为“十一五”863计划重大项目,吉利汽车,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江淮汽车的6速湿式双离合器项目于2009年已经
11、列入安徽省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并获支持,是江淮汽车重大战略性产品开发项目,吉利汽车在2009年自主开发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样机,但是距离装车和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时间。,重庆青山工业公司,重庆青山工业公司已经完成了AMT产业化,为DCT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正致力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产品的自主开发,将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年实现DCT的批量生产。,2.2 国内发展现状,3、DCT主要性能特点,由于DCT既继承了手动变速器的结构简单、安装空间紧凑、重量轻、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又融合了AT动力不中断、换挡迅速平稳的良好特性,很快便成为了业界研究开发的新热点。与目前汽车市场上已有的自动变速器相比,
12、DCT具有下列优点:DCT汽车的操纵和传统的AT汽车一致,但其燃油经济性优于AT汽车;因DCT硬件与手动变速器类似,在许多方面可以借鉴MT的技术经验,其开发与制造成本低于传统AT;国内手动变速器(MT)技术成熟,利用国内已有的MT技术条件,可加快DCT产品开发。,DCT总体优点,DCT在推广使用方面的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它几乎不受传递功率的限制,应用范围很广,它既可以应用在大型载重汽车、城市公共汽车、工程机械、中型货车等大中型车辆上,使驾驶员免于频繁的换挡操作,而且由于它的换挡时间很短,也可以应用在运动型车辆上。通常在功率较大的车辆中,它的应用更为有利。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它有两根传动轴是同心的,
13、即中间的一根传动轴是实心的,而套在它外面的则是一根空心的,由于轴的刚度、强度以及结构尺寸等方面的原因,较大的传动轴轴径有利于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多适合功率较大的车辆。对于小功率车辆,如果要开发设计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也可以采用双中间轴的布置方案。这种方案不再采用轴套轴的方式,而是采用了两个独立的中间轴,其刚度和强度都不再有问题,而且这样设计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轴向尺寸非常紧凑。,3、DCT主要性能特点,DCT应用方面,3、DCT主要性能特点,湿式离合器的可控性和控制品质好,具有压力分布均匀、磨损小且均匀、传递扭矩容量大、不用专门调节摩擦片间隙等特点。由于采用液压油强制冷却,允许起步
14、时较长时间的打滑和高挡起步时不会烧损摩擦衬面,离合器的寿命比较长。然而,在分离状态中的多片式离合器的主、从动摩擦片之间因经过润滑油相互滑转,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使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且工作时需要辅助液压动力源,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及制造成本。,湿式双离合器特点分析,3、DCT主要性能特点,与湿式离合器相比,干式单片双离合器与传统手动变速器采用的膜片弹簧离合器相似,区别在于干式单片双离合器可看作两个离合器的叠加,且考虑安全因素采用的是常开式设计。干式双离合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不需要辅助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干式离合器的热容量有限,因此在大功率输入的情况下,系统很快就会达到
15、热容极限,其热容极限明显低于液力变矩器或湿式离合器。另外,干式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也一直是关系到其使用寿命的焦点问题。因此,干式双离合器在性能稳定性、承载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干式双离合器特点分析,3、DCT主要性能特点,表1.1为德国大众公司所开发的传统AT、湿式6挡DSG(Direct Shift Gearbox)和7挡干式DSG性能对比。,1 including dual-mass flywheel and oil2 compared with a Golf 1.4 TSI 90kW with torque converter transmission3 average effici
16、ency in 5th gear,3、DCT主要性能特点,加速性能分析,DCT与MT性能比较,DCT变速器特点,传动效率高,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反应灵敏,具有很好的操纵性,加速过程中无动力中断的感觉,使车辆的加速更加强劲,采用定轴式结构,生产继承性好,只能顺序换挡,跳跃降挡时只能跳三级降挡(6挡降3挡,5挡降2挡),在换挡过程中,两个离合器都要滑摩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离合器摩擦面会生局部高温,导致摩擦片的破坏。所以离合器摩擦片材料、耐磨性、摩擦系数及其摩擦面的油槽设计形式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起润滑冷却作用的工作介质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抗剪切能力,具有适当的粘度和
17、良好的粘温特性,保证离合器的正常工作。通常采用DCT专用油(价格较高)。,4、DCT主要关键技术,4.1 双离合器设计制造,湿式多片离合器,与AT中的离合器相似,但是尺寸较大。利用液压缸内的油压和活塞压紧离合器,油压的建立由ECU控制电磁阀来实现,2个离合器的一个结合一个分离,不会发生2个离合器同时接合的情形。,湿式离合器的三种布置方式,轴向布置,径向布置,分离布置,干式双离合器,湿式双离合器,选换挡执行机构,离合器执行机构,离合器分离系统,双离合器,减振系统,干式单片离合器,驱动方式:采用两套电动或液压机构,能量消耗小于湿式,控制效果不如湿式离合器。,在早期研发的干式离合器结构中,锥形离合器
18、最为成功。它是将发动机飞轮的内孔做成锥体作为离合器的主动件,采用锥形离合器的方案一直延续到20 世纪20 年代中叶,对当时来说,锥形离合器的制造比较容易,摩擦面容易修复,摩擦材料曾用过驼毛带、皮革带等。那时也曾出现过蹄鼓式离合器来替代锥形离合器,该结构采用的是内蹄鼓式,这种结构型式有利于在离心力作用下使蹄紧贴鼓面,蹄鼓式离合器所用的摩擦元件为木块、皮革带等,其质量较锥形离合器小。无论锥形离合器还是蹄鼓式离合器,都容易造成分离不彻底甚至出现主、从动件根本无法分离的自锁现象。,干式DCT,现在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是直到1925 年以后才出现的。其主要优点是: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
19、比较平顺、无冲击。石棉基摩擦材料的引入和改进使得盘片式离合器可以传递更大的转矩,能耐受更高的温度。此外,由于采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后可用较小的摩擦面积,因而可以减少摩擦片数,这是由多片离合器向单片离合器转变的关键。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当完善,广泛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从国外的发展动向来看,近年来车辆在性能上向高速发展,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提高,载重车趋于大型化,但是离合器允许加大尺寸的空间有限。为了提高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可采用双片干式离合器。,根据膜片弹簧结构的不同,有常开式和常闭式之分。常闭式与普通单片离合器相同,当膜片弹簧小端不受力时,在膜片弹簧作用下离合器处于结合状
20、态。常开式与常闭式则相反,膜片弹簧小端不受力时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出于安全原因考虑,为保证离合器分离机构出现故障时两个离合器不出现同时结合而挂双档锁死现象,双离合器常采用常开式结构。当没有力作用在膜片弹簧的分离指上时,离合器的压紧力等于零,离合器不传递扭矩。,根据摩擦盘结构的不同,干式双离合器又分为带扭转减振器和不带扭转减振器两种结构形式。,不带扭转减振器的摩擦盘转动惯量小,同时在同样安装空间尺寸条件下可得到更大的有效作用面积,但必须采用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以解决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问题。,干式双离合器失效形式,干式双离合器失效形式主要表现为摩擦副磨损超过极限、摩擦表面烧蚀和摩擦片翘曲变形等,导
21、致不能有效地进行扭矩传递和控制。,磨损失效,干式双离合器工作具有三种不同的动力学状态:完全分离、滑动摩擦和完全结合锁止。摩擦副磨损是滑摩的必然结果,离合器摩擦副在载荷作用下由于滑摩所产生的热,会对摩擦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化学性能的变化产生影响,是影响材料摩擦学性能及磨损机理的直接因素。对于干式双离合器,由于其热容量小,冷却条件差,滑摩热量不易及时耗散,工作过程中会形成摩擦副表面局部高温,离合器的磨损随工作表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摩擦片比磨损率随温度的变化,当摩擦表面平均温度低于250C时,磨损率较低;但当摩擦表面平均温度超过250C后,磨损率会随着摩擦表面平均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规律增长,同时
22、摩擦因数将出现热衰退,使摩擦副传递的摩擦力矩失去稳定性。,对于常开式干式双离合器,随着摩擦片的不断磨损,摩擦片的总厚度减小,压紧力会减小,离合器传递的摩擦力矩产生急剧抖动,造成离合器频繁打滑,影响动力的可靠传递。同时频繁的打滑又使摩擦片的温度升高,致使摩擦片磨损更加严重,造成恶性循环,使摩擦片早期失效。,离合器滑摩过程中,压盘只有一个面受热,在压盘摩擦表面和其它自由表面间会产生明显的温差,这种温度分布不均衡在压盘摩擦表面附近的圆周方向上会产生从压应力到拉应力变化的非线性热应力分布,与压盘所受的压力合成,将导致离合器压盘的伞状变形,从而对离合器扭矩传递能力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热变形失效,干式离
23、合器扭矩传递能力Tc,压盘的伞状变形导致有效作用面积和等效力臂长度减小,使力矩传递能力降低。同时离合器传递扭矩与压盘压力或行程之间的关系也发生改变,影响了其扭矩精确控制性能。在离合器滑摩过程中,摩擦片部分体积可能发生塑性压缩,当温度平衡后该部位产生残余拉伸应力,而在其他部位,不发生变形则有残余压缩应力。,有压缩力的任何弹性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丧失最初形状的稳定性。对于摩擦片来说,这种稳定性的丧失,决定于压缩残余应力的分布,最后导致摩擦片内或外缘凸出变形,表现为摩擦片的翘曲度过大。由于摩擦片过大的翘曲度,减小了分离状态的结构间隙,带来分离不良,进而引起摩擦片局部温升较快,使摩擦片变硬发脆,在结
24、合过程中的冲击下易造成裂纹,断裂。翘曲变形后的从动盘在转动中还会产生偏摆,使离合器结合时发抖和磨损不均。,目前干式离合器使用的摩擦材料,工作临界温度大约在400C左右。超过这个温度,摩擦片将会因烧蚀炭化、碳化,表层变得酥松,出现裂纹、胶合等等现象而永久损坏。,温升取决于干式离合器的热容量和热量耗散能力,因此滑摩导致的温升是影响干式双离合器寿命的关键。,摩擦片烧蚀,湿式离合器工作环境对外全封闭,免受外界湿度、粉尘及内部机油的影响,工作性能稳定;2.湿式离合器摩擦副间有油膜存在,结合过程中为混合摩擦状态,接合过程平顺;3.湿式离合器在不增大径向尺寸前提下,改变摩擦副数即可调节传递转矩,易于实现传动
25、摩擦副的系列化、标准化;4.湿式离合器冷却散热效果好,特别是在频繁接合和半接合工况,散热效果明显好于干式离合器,使用寿命一般为干式离合器的34倍;,干式与湿式离合器的性能对比,5.湿式离合器磨损甚微,使用寿命期间一般免调整;6.湿式离合器摩擦衬片及对偶钢盘较薄,其损坏型式多为瞬时温升过高或温度分布不均导致的烧损或翘曲,而不是摩擦衬片的磨损;7.湿式离合器结构比干式离合器复杂,价格高于干式离合器;8.干式离合器只能轴向布置,结构尺寸较大;在离合器片磨损后,需要定期更换摩擦片;9.干式离合器没有强制冷却系统,功率损失小;湿式离合器由于油的作用,不能彻底分离,产生功率损失。,干式、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