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物代谢动力学(修)课件.ppt
《药物毒物代谢动力学(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毒物代谢动力学(修)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第二章毒物代谢动力学,2,毒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的相互关系,Free,Bound,组织器官,体循环,吸收,生物转化,排泄,游离型,结合型,代谢物,3,(一)经胃肠道吸收 是药物和毒物吸收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治疗服用、误用或者自杀。如安眠药、有机磷等。影响消化道对毒物吸收速度的因素:1.毒物的理化性质2.胃肠道存留食物的多少3.毒物在胃肠道各部位的停留时间4.胃肠道的吸收面积和吸收能力5.胃肠道局部的pH6.胃肠道的分泌能力7.肠道的微生物菌丛(约有60种细菌对毒物有转化作用),一、吸收(absorption),4,胃肠道,血液,(二)经肺吸收 气
2、体、挥发性溶剂或颗粒可经由肺部吸收,如吸入给药(吸入麻醉)、喷雾给药(喷雾剂),因此药物可通过肺泡壁吸收产生毒性作用。呼吸道表面积30100M2,毛细血管网的总长度约2000km,鼻咽,支气管,肺泡,毒物,5,毒物通过皮肤吸收的机制,1.单纯扩散(大部分亲脂性毒物)2.毛发区的毛囊吸收3.汗腺管吸收4.经破损皮肤部位吸收,影响毒物通过皮肤吸收的因素,1.毒物的性质和浓度2.皮肤的酸碱度、水分含量、面积和厚度。3.皮肤的解剖和生理特性(与年龄、种族和种属有关),成人的体表面积约1.8平方米,(三)经皮肤吸收,6,经皮吸收的路径,角质细胞间的脂肪(intercellular lipid)为主占角质
3、层15%内含神经酰胺,cholesterol及long-chain free fatty acids扩散能力较一般细胞膜少1000倍角质细胞(corneocytes)为辅占角质层85%,7,不同部位皮肤的吸收能力,1.黏膜2.阴囊3.眼皮4.脸5.前胸及后背,6.上臂及大腿7.前臂及小腿8.手背及脚背9.手掌及脚掌10.指(趾)甲,8,毒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或细胞内液转运的过程称为分布。,二、分布(distribution),(一)分布容积(distribution volume),体内毒物总量和血浆药物浓度之比,Vd非体内生理空间,因此也叫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
4、f distribution),A:体内药物总量 C:平衡时血药浓度,药物(毒物)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区域 总量的%70kg人的体液(L)给1g化合物后 血浆浓度(mg/L),血浆 4.5 3 333总细胞外液 20 14 71总体液 55 38 26组织结合-025,10,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Protein binding),可逆影响转运、无药理活性 不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药物之间有竞争性,(二)药物(毒物)在组织中的储存,11,significant,negligible,1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比较高的药物,95%boundThyroxine 甲状腺素Warfarin 华法林Di
5、azepam 地西泮Frusemide 呋塞米Heparin 肝素Imipramine 丙咪嗪,90%but 95%boundGlibenclamide 格列本脲Phenytoin 苯妥英Propranolol 普萘洛尔Sodium Valproate 丙戊酸钠,13,2.药物在肝脏和肾脏的储存,肝脏细胞内的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药物、毒物有机酸,肝脏、肾脏中的金属硫蛋白,金属离子,14,3.药物在脂肪组织中的储存,高脂溶性的有机化合物,如硫喷妥。,4.药物在骨骼组织的储存,含有氟、铅等金属的化合物,15,(三)体内生物膜屏障(membrane barriers),血脑屏障 Blood Br
6、ain Barrier,胎盘屏障 Placental barriers,药物在机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过程,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三、生物转化 Biotransformation,1.药物代谢的部位 肝脏:肝外部位:肠、肾、脑 等,17,2.药物在体内转化的两个步骤:I相反应 II相反应 药物 代谢物 结合物(氧化、水解、还原等)(结合)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其结局如下:(1)灭活、毒性降低极性增加(2)产生毒性代谢物,18,专一性酶 如ChE,MAO等非专一性酶(细胞色素 P450药物代谢酶系,CYP450)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因促进体内药物生物转化的酶主要是肝脏微粒体氧化酶系统(又称
7、肝药酶)也称为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其特点是: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和活性可受药物影响,3.生物转化酶的特点及种类:,19,CYP2D6,家族,亚家族,酶,1)细胞色素 P450药物代谢酶系,CYP450,是相反应中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有许多种同工酶。,20,Fe3+-O,D,P-450,H,OH,P-450,P-450,P-450,P-450,P-450,Fe2+-O2-,H,Fe2+-O2,D,D,D,D,Fe2+,Fe3+,Fe3+,D,H,H,H,H,O2,e,e,2H+,H2O,(1),(2),(3),(4),D,(结合),(活化),(加氧),(药物氧化),细胞
8、色素 P450催化物质循环,21,药物(毒物)RH在细胞色素 P450药物代谢酶系的作用下,进行如下反应,RH+O2 ROH+H2ONADPH+H+NADP+,22,常见的肝药酶诱导剂,Phenytoin 苯妥英Phenobarbitone 苯巴比妥Carbamazepine 卡马西平Rifampicin 利福平Griseofulvin 灰黄霉素Chronic alcohol intake 长期饮酒Smoking 吸烟,23,Chloramphenicol 氯霉素Sodium valproate 丙戊酸盐Sulphonamides 磺胺类药Phenylbutazone 保泰松Isoniazid
9、 异烟肼Amiodarone 胺碘酮Omeprazole 奥美拉唑,常见的肝药酶抑制剂,四、排泄 excretion,药物和毒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形式通过排泄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途径,尿液,粪便,肺脏,汗腺,乳汁,24,25,1.经尿液排泄 绝大部分药物经肾脏排出体外只有非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分子量小于6000的化合物)可被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主动分泌,如丙磺舒,同类药物之间有竞争性肾小管的重吸收:脂溶性药物在排泄过程中可被肾小管再吸收(与药物本身的pKa、血和尿的pH有关),26,26,尿液pH值对药物排泄的影响: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而在酸性尿液中解
10、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巴比妥类中毒时用碳酸氢钠解救)意义:改变尿液pH值可以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用于药物中毒的解毒或增强疗效。,2.经其它途径排泄胃肠道及胆汁排泄肝肠循环,27,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Liver,Drug,指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结合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被再吸收的过程。,28,经肺排泄 挥发性高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等,经唾液、汗腺排泄 铅、砷等重金属和某些生物碱等,经乳汁、头发排泄 许多金属、毒品、有机氯农药等可从乳汁排泄而影响婴儿。某些重金属可排泄到头发中。,29,第二节 毒代动力学 Toxicokinetics,在毒
11、理学研究中根据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实验动物体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毒代动力学研究所用的剂量远远高于药效剂量和临床拟用剂量,并且为多次重复用药,其给药情况和毒理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相同或相似,所获结果对动物毒理学试验研究方案的设计、结果的评价以及将动物试验结果外推到人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30,(1)探讨给药剂量、药物体液浓度和毒性反应之间的关系,阐明引起试验动物全身中毒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2)了解药物毒性研究中出现中毒症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为预测药物毒性靶器官,并解释中毒机制;(3)明确重复用药对动力学特征的影响;(4)明确是原形药物
12、还是某种特定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反应;(5)探索毒性反应种属间差异的关系,明确动物毒性剂量和临床剂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一、药物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31,二、毒代动力学模型(Kinetic model),动力学模型,经典毒代动力学模型Classical Ttoxicokinetics,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Physiological toxicokinetics,32,房室概念和房室模型:动力学的房室(compartment)概念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其划分取决于毒物在体内的转运及/或转化速率。一房室模型(one compartment model)二房室模型(two compart
13、ment model)中央室(central compartment)周边室(peripheral compartment),(一)经典动力学模型 Classical Ttoxicokinetics,33,一房室模型(First-order compartment model),药物,吸收,消除,一室模型计算公式:,34,二房室模型,二室模型,药物,中央室,周边室,吸收,消除,35,二室模型计算公式:C=Ae t+Be-t,C:t 时血浆药物浓度:分布速率常数:消除速率常数 B 相外延至纵轴的截距 A 实测浓度和相各相应 t 时浓度之差形成的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 e:自然对数之底2.718,斜率
14、=-/2.303,斜率=-/2.303,A+B,36,一房室模型:体内药物瞬时在各部位达到平衡,即给药后血液中浓度和全身各组织器官部位浓度迅即达到平衡。二房室模型:药物在某些部位的药物浓度和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平衡,而在另一些部位中的转运有一速率过程,但彼此近似,前者被归并为中央室,后者则归并成为外周室。三房室模型:转运到外周室的速率过程有较明显快慢之分。,37,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1)速率常数(2)表观分布容积(Vd)(3)半衰期(t1/2)(4)药时曲线下面积(AUC)(5)血浆清除率(CL),38,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 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n=1
15、 dC/dt=-kC,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 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n=0 dC/dt=-k,dC/dt=-kCn,39,零级,一级,零级,对数浓度,一级,浓度,40,一级消除动力学数学表达公式,41,一级消除动力学特点: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有关,属恒比消除 有固定半衰期 如浓度用对数表示则时量曲线为直线,42,零级动力学(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0级消除动力学 数学表达公式,0级消除动力学特点:,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属定量消除无固定半衰期 血药浓度用真数表示时量曲线呈直线,43,一房室模型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T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毒物 代谢 动力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5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