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细胞生物学课件.ppt
《肿瘤的细胞生物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的细胞生物学课件.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OUTLINE肿瘤概述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因素细胞的恶性转化肿瘤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常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肿瘤的起源和演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肿瘤的概述,人类对肿瘤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类发现肿瘤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不仅人类患肿瘤,动、植物也有肿瘤。直到19世纪应用显微镜后,才建立了目前肿瘤学的框架。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与新技术的应用,肿瘤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致死的第1位原因,但肿瘤学的进展已使肿瘤患者的13有根治希望。,Cancer Death Rates,for Women,*Age-adjusted to the 2000 US s
2、tandard population.Source:US Mortality Public Use Data Tapes 1960-2000,US Mortality Volumes 1930-1959,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03.,Rate Per 100,000,Male Cancer Death Rates,Benign tumors arise with great frequency but pose little risk because
3、they are localized and small,良性肿瘤局限在包膜中生长与正常组织有清楚的分界线,Malignant tumors generally invade surrounding tissue and spread throughout the body,Alterations in cell-cell interact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new blood vessels are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cy恶性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与正常组织无分界线,肿瘤是一种细胞病。肿瘤发生的本质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组DNA,所携带的
4、遗传信息发生病理改变而造成的细胞病。亦即由于多个基因的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积累而导致细胞的增殖失控和分化异常,以致突变细胞获得两种基本特性:1.不衰老、不凋亡、不断增殖,即不该增长仍不停的增长,该死而不死;2.侵袭到不该到的部位。这两个特性相结合造成肿瘤细胞的转移、播散。肿瘤细胞可将上述特性遗传给其子代细胞,即在细胞水平进行遗传。但不在个体水平遗传。,肿瘤是什么样的疾病,肿瘤与一般的遗传病不同:它并不在一个家族中代代相传 肿瘤 遗传病 _遗传学改变 体细胞 体细胞及生殖细胞家族遗传性 无 有遗传学素质 有*环境影响 对肿瘤发生具有关键性作用 不由环境决定 _*存在先天性肿瘤相关的遗传学改变,为肿瘤
5、的发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后代具有易于发生肿瘤的倾向,有些肿瘤具有家族聚集现象。,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早期实验研究(20世纪60年代中晚期)-DNA转染实验 小鼠的正常成纤维细胞系(3T3 细胞),被人类肿瘤细胞的DNA转染后,发生恶性转化,接种于小鼠而成瘤。此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的致瘤性。,肿瘤细胞的特点1.具有分裂潜能的细胞受致癌因素作用发生恶性转化 和克隆性增生所形成,在致癌因素消失之后,已形 成的肿瘤仍继续生长不自行消失;2.不受机体对细胞增生和分化的调节机制所制约而呈 相对自主性和持续性生长;3.肿瘤细胞失去正常的分化能力呈不同程度的异型性,不组成正常的组织结构;4.肿瘤细胞的生长、代
6、谢、和机体的生长、代谢不相协调;5.恶性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对原有组织和器官造成破坏;6.恶性肿瘤的转移往往是肿瘤致死原因.,肿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光镜观察 2.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 3.超微结构观察 4.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核酸分子杂交、DNA测序、杂合性缺失、染色体组型检测等,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因素,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多年来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及实验与临床观察,发现环境与行为对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据估计约80以上的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致癌过程是机体内在因素及外界因素联合作用,体细胞中基因改变并积累的多阶段过程的结果。,Envir
7、onmental vs.Hereditary Cancer,Cells in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are continually receiving signals from each other and their environment,This leads to 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 or even cell death(apoptosis)as appropriate to the needs of the organism as a wholeIn cancer,this normal balance goes awr
8、y Cancer Genes,(一)外界因素 1、化学因素 有些化学致癌物可直接致癌;有些则在体内发生转变后才具有致癌作用。它们都可引起DNA序列的局部改变,如点突变。(1)烷化剂:如有机农药、硫芥、乙酯杂螨醇等,可致肺癌及造血器官肿瘤等。(2)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如煤焦油中的3,4-苯并芘。与煤烟垢、煤焦油、沥青等石油物质经常接触的工人易患皮肤癌与肺癌。(3)氨基偶氮类:为染料类,易诱发膀胱癌、肝癌。其致癌性是由于其体内代谢产物。(4)亚硝胺类: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发生有关。(5)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如黄曲霉易污染粮食可致肝癌,也可致肾、胃与结肠的腺癌。苏铁素、黄樟素及蕨类毒素也可致肝癌。
9、(6)其他:金属(镍、铬、砷)可致肺癌等。氯乙烯能诱发人肝血管肉瘤。二氯二苯基、三氮乙烷(DDT)、苯均可致肝癌。,2、物理因素 通常引起染色体的断裂或部分染色体的易位及基因突变。(1)电离辐射:由于X线防护不当所致的皮肤癌、白血病等。此外,吸入放射污染污染粉尘可致骨肉瘤和甲状腺肿瘤等。(2)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尤对易感性个体(着色性干皮病)作用明显。(3)其他:烧伤深瘢痕长期存在易癌变,皮肤慢性溃疡可能致皮肤鳞癌。石棉纤维与肺癌有关。滑石粉与胃癌有关。这些可能与局部物理刺激有关。,3、生物因素 一些肿瘤与病毒、细菌及寄生物的感染相关。已知的致癌病毒有:DNA病毒:HBV(肝癌)HPV(宫颈
10、癌、阴茎癌、食管癌)EBV(鼻烟癌亚洲、Burkitts 淋巴瘤非洲)HIV(Kaposis sarcoma)RNA(逆转录)病毒:HCV(肝癌),HIV+EBV(卡玻氏肉瘤)此外寄生虫与肿瘤有关幽门螺杆菌与人胃MALT淋巴瘤和胃腺癌的发生有关 如埃及血吸虫可致膀胱癌、华枝睾吸虫与肝癌有关,日本血吸虫病对大肠癌有促癌作用。,RNA肿瘤病毒是通过激活细胞的原癌基因来起作用的。RNA病毒 原癌基因结构异常 癌变,1.病毒复制,细胞死亡。2.致癌病毒的慢性感染与其他致癌因素联合作用导致癌变。机制:(1)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引起插入性突变,活化原癌基因,引起细胞转化、癌变。(2)DNA病毒
11、在宿主细胞内的表达产物,与抑癌基因产物通过蛋白质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相结合而使抑癌基因失活。不同致癌病毒的作用机制不同。,病毒感染细胞的两种后果,(二)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素质(Genetic predisposition),例如,染色体杂合性丢失(LOH),某抑癌基因缺失或失活。与人类癌症的关系虽无直接证据,但癌症有遗传倾向性,即遗传易感性(hereditary susceptibility),如结肠息肉病综合征、乳腺癌、胃癌等、相当数量的食管癌、肝癌、鼻咽癌者有家族史。故遗传易感性不可忽视,如BRCA-1基因突变者易患乳腺癌;带有APC突变基因者易患肠道息肉病。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体
12、细胞中基因改变积累的结果。癌症是多基因、多步骤发展的疾病,包括:癌基因(oncogene)的激活、过度表达;抑癌基因的突变、丢失;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联重复(16个碱基重复序列)分布于基因组;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突变,该组修复DNA损伤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导致细胞遗传不稳定或致肿瘤易感性。目前,已知的癌基因较多,抑癌基因也有十余个,错配修复基因有关的已达6个(hMSH2、hMLHl、hPMSD、hPMS2、MST3、MST6)。,2、内分泌因素 与肿瘤发生有关的激素,较明确的为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癌有关,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也有关。3、免疫因素 先
13、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者易发生恶性肿瘤,如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IDS,艾滋病)易患恶性肿瘤。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病人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肾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肿瘤发生率较高。,很多致癌因素都可引起DNA损伤。肿瘤发生的几率与暴露于致癌物时间的迟早和长短相关。,各种致癌因素引起肿瘤的大致频率,含致癌物的食品,霉变食品 槟榔淹制食品 蕨菜在高温反复使用的食油油炸的食品 芦荟熏制食品 直火烧烤食品 高脂肪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或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抗癌的食品,粮食 肉类 副食 蔬菜 果类 饮品薏仁米 甲鱼 香菇 芦笋 猕猴桃 绿茶红薯(不可与鸡蛋、苋菜同食)黑木耳 花椰菜 香蕉大豆 银耳
14、萝卜 橙子大麦 圆白菜 红枣黑麦 花菜 西瓜燕麦 芹菜 桔子玉米 茄子 苹果 甜椒 胡萝卜 金针菜 荠菜 西红柿 黄瓜 白菜 香菜 大蒜 大葱 洋葱 大白菜 山药 倭瓜(南瓜)雪里蕻_,细胞的恶性转化,-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基因,*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c-onc):其所编码的蛋白质为细胞存活、增殖、分化及信号转导等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属于管家基因。*癌基因(oncogene):原癌基因活化则变为癌基因。*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对于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增殖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
15、转导分子 促进细胞周期运转 转录因子抑制细胞凋亡,原癌基因表达产物的基本功能,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如cadherin阻断细胞周期运行的检验点控制蛋白质:如p53蛋白、CKI家族抑制性细胞增殖信号通路中的受体及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转录因子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质DNA修复酶,抑癌基因表达产物的基本功能,常见的抑癌基因,正常细胞如何变为肿瘤细胞?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突变(mutation):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易位(translocation):基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两个基因的一部分发生相互交换,可导致原癌基因的活化。*扩增(amplification):原癌基因的拷贝数增多,导致基因产物
16、增多而活化。*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原癌基因去甲基化导致表达增强活化成为癌基因;抑癌基因甲基化致表达减弱而失活。,原癌基因活化和抑癌基因失活的方式,细胞增殖失控:不顾一切的不断增殖分裂 细胞分化异常:不具有正常功能,具备异常功能 逃避细胞凋亡:不衰老(端粒酶活性高),该死亡时不死亡。细胞迁移能力增强 具有侵袭正常组织的能力 具有转移至远处器官的能力 具有对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的抵抗性,原癌基因活化和抑癌基因失活的后果,Cancer:General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Rb bind with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Eg:抑癌基因的失活与肿瘤
17、发生,RB gene,p53 gene,不同肿瘤通常具有不同的遗传学改变,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不仅在不同组织的不同性质的肿瘤不同,即使同种组织的同种肿瘤也不尽相同。,癌变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Initiation):细胞获得不死性(myc 等核内作用基因)*促成阶段(promotion):获得成瘤性(ras 等核外作用基因为主)*进展阶段(progression):获得侵袭转移性(nm23,E-钙粘素等 抑癌基因失活),癌变过程一个多步骤的漫长的渐进过程,偶然发生的突变细胞,细胞的恶性变是多步骤的渐进过程,正常上皮(抑癌基因 APC丢失)上皮过度增生形成小的息肉(原癌基因 k-ra
18、s活化)小的良性腺瘤(抑癌基因 DCC丢失)大的腺瘤(抑癌基因 p53丢失)癌瘤(新的突变或丢失)转移性癌,例如,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异常导致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一般发生在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肿瘤细胞在基因组水平不断的演变,决定了肿瘤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行为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同一癌瘤在初发阶段、中期或晚期阶段的表型是有差别的。愈到晚期生长愈快,侵袭性与转移性愈强,即恶性程度愈高。因而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肿瘤应采取有所区别的治疗方案,绝不该千篇一律。,体细胞长期演变的最终结果 衰老或癌变但发生肿瘤的只是少数人,体内存在DNA损伤修复机制,人类基因组原本是相当稳定的。这是因为细胞中存在感知和修复 DN
19、A损伤的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因而,在正常情况下基因的突变即使发生也可修复,多基因系列突变的积累并非易于实现。因此,避免经常暴露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癌症的发生。,DNA,体内存在的天然抗癌机制*DNA损伤修复机制:细胞的恶性变源于外界因素引起的DNA损伤,细胞内存在修复DNA损伤的机制。损伤的DNA若能及时修复,则不致引起癌变。*停止DNA受损的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的机制:抑癌基因常可通过监控点(checkpoint)调控 停止细胞的增殖,从而防止进一步的突变。*诱导未能修复的损伤细胞走向凋亡的机制:启动细胞凋亡运行机制,使严重损伤的细胞自杀走向凋亡。*免疫监视和免疫杀伤机制:通过免疫监视发
20、现突变的细胞;通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杀伤机制来消灭已经癌变的细胞。,体内的抗肿瘤免疫机制,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通过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识别肿瘤细胞,在补体或免疫细胞的协助下杀伤肿瘤细胞。*细胞免疫:通过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而杀伤肿瘤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由非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肿瘤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常,肿瘤细胞的异形性,恶性肿瘤细胞在形态、功能和代谢等方面与其起源的组织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atypia)或称恶性表型(malignant phenotype)。瘤细胞形态呈多形性:,
21、核的异型性:瘤细胞核大小、形状、染色不一致,分裂像增多。胞质的改变:由于核糖体增多,而变为嗜碱性或嗜双色性。,Photographs of cells collected by scraping the surface of the uterine cervix,巴氏染色检查子宫颈癌前病变,肿瘤细胞核与染色体的异常,一乳腺癌患者的染色体核型,9号与22号异位所致的慢性骨髓白血病,肿瘤细胞可表现为多倍体和 异倍体(非整倍体),Normal and Cancer Karyotypes,Chromosome painting(a)is a normal cell,(b)is a“very mess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细胞生物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