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课件.ppt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2,研究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Pott首先报告扫烟囱童工成年后易患阴囊癌开始,至1895年德国医生Rehn发现染料业工人的膀胱癌-发现肿瘤的职业线索。,概述,3,德国的扫烟囱工人,染料可致膀胱癌,欧盟禁用22种染发成分。,概 述,Potts cancer and its carcinogen1775年,英国医生P.Pott发现扫烟囱童工成年后易患阴囊癌。,Chimney sweepers cancer,Sir Percivall Pott,(6 January 1714 22 December 1788),4,Chimneys angul
2、ar and narrow,with the usual dimension of 9 inches(23cm)by 14 inches(36cm).,5,6,The history of PAHs(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exposed workers.The oldest occupational cancer,A little black thing among the snow:Crying weep,weep,in notes of woe!Where are thy father&mother!say!They are both gone
3、up to the church to pray.The Chimney Sweeper(Songs of Experience),1794,7,第二阶段:19151918年日本人山极与市川用煤焦油涂布家兔耳朵,诱发出皮肤癌-开创了实验性肿瘤研究的先例。,Benzoapyrene,Katsusaburo Yamagiwa山极胜三郎(18631930),Rabbits ear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duced by the continued application of coal tar to the surface(1915),1915年,Katsus
4、aburo Yamagiwa 煤焦油诱发兔耳皮肤癌1930年,Ernest Kennaway 发现二苯并蒽的致癌性1933年,James D.Cook 从沥青中提炼出苯并芘流行病学确认肺癌主因是吸烟,其主要成分为苯并芘,8,9,第三阶段:1945年英国医生Case通过对英国染料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萘胺、联苯胺具有致癌性-开始了职业肿瘤的病因研究。,Bladder cancer,Dr.Ludwig Rehn,10,11,开展大规模致癌筛选实验;建立了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制度;对肿瘤的发生过程、机制、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研究,逐步建立了预测制度。,第四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12,我国198
5、1年开始成立全国肿瘤协作调查组,对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到1987年提出将以下八种职业性致癌因素导致的肿瘤作为法定职业性肿瘤。,苯所致的白血病联苯胺所致的膀胱癌砷所致的皮肤癌和肺癌铬酸盐所致的肺癌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石棉所致的胸腹膜间皮瘤焦炉逸散物所致的皮肤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3年),含11类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
6、萘胺所致膀胱癌,13,14,一、职业性肿瘤的特征,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指工作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的肿瘤。,【概念】,一、职业性致癌因素,职业性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指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的能够引起肿瘤的因素。,A,B,C,A.石棉加工厂B.矿山 C.印染厂,15,16,【机理】,17,1.体细胞突变学说2.基因突变学说3.病毒学说,【机理】,18,1.病因明确,明确的致癌因素:白血病苯;肺癌石棉、砷;明确的接触史:相关性有显著差异:去除致癌因素,相应肿瘤发病率下降。,一、职业性肿瘤的特征,19,2.潜
7、伏期(latency),不同致癌因素有不同的潜伏期。,多数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较长;放射线致白血病:4-6年;石棉致间皮瘤:40年;,一、职业性肿瘤的特征,20,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21,3.阈值,无阈值:一次击中学说(one hit theory),理由:,一个单细胞DNA改变就可致癌;与致癌物剂量大小无关;致癌物不存在安全接触剂量;,有阈值:,单个致癌分子到达靶器官的可能性与剂量有关;致癌分子可被蛋白、DNA非关键部位代谢;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修复能力;,4.剂量-反应关系,有一定的量效关系,22,5.好发部位,多见皮肤和呼吸系统:与职业接触有关;也可发生在远隔部位:如膀胱癌;同一致癌物可引起
8、不同部位肿瘤:砷致肺癌和皮肤癌;少数致癌物可引起多种肿瘤:如电离辐射致白血病、肺癌、皮肤癌等;,23,职业性癌的好发部位(摘自Fischman M.L.等,略有修 改),24,6.病理类型,铀矿工肺癌:多见未分化小细胞癌;铬:多致鳞癌;家具工所致鼻窦癌:多见腺癌;,7.年龄,职业性肿瘤发病年龄 非职业性肿瘤发病年龄;通常在40岁(与潜伏期有关);,25,二、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临床观察实验研究(动物实验、体外实验)流行病学调查,26,二、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1.临床观察,通过临床诊断和观察到的肿瘤,分析和探索其发生的环境因素,是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病例观
9、察和分析是识别职业性肿瘤的第一线索。,27,用可疑致癌物作动物诱癌试验和体外实验,观察能否诱发与人类相似的肿瘤或判断是否具有致突变或诱导染色体损伤的能力,从而推断其致癌性,也是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的重要方法之一。,2.实验研究,二、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28,用两种动物(一般为大鼠和小鼠),雌雄各半。每个实验组和相应对照组要求有足够动物数,每种性别至少50只。给药和观察时间必须能够超过该种动物的期望寿命的大部分(大鼠和小鼠一般2年)。实验至少有高、低两个剂量组,高剂量组接近最大耐受剂量(MTD),条件允许最好设三个剂量组。结果的确定要源于足够数量的病理学检查。用合适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性 致癌 因素 肿瘤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