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边防部队后勤管理模式现状分析.doc
《公安边防部队后勤管理模式现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边防部队后勤管理模式现状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安边防部队后勤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公安边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边防日常事务的日益繁重,后勤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高,原有的“行政化、粗放式、单一型”的后勤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看看门、烧烧饭、管管车”的后勤服务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边防部队勤务工作需要。一、公安边防部队后勤管理模式实证调查在各级边防部队中,支队级单位后勤机关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保障工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部队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完成。目前,绝大部分单位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总队及上级部门制定的各项制度和要求,紧密结合部队实际,在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落实上狠下功夫,从财务、营房、军需、车管等入手,以衣、食、住、行为重点突破口,千
2、方百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增强后勤保障和服务能力,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但后勤工作中同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后勤事务增多人手不足等问题。随着公安边防部队后勤改革的深入,新的财务、保险、住房、装备、车辆、炊食、卫生等后勤保障制度不断执行,后勤保障外延扩大,内容增多,工作量比改革前大大增加,这些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需要45个科(股)1020人去完成的工作,边防部队由于受编制人员数量的影响,仅仅由38人去做,后勤人员工作压力大。二是工作标准提高而素质跟不上。近年来,住房保险制度改革涉及基建、财务、经济法、军费等多专业知识,新的保险住房制度、会计规则等文件进一步明细了提高了后勤工作的标准,规范了
3、后勤工作行为,粮秣、被装、生活费、财务、票据、住房、保险、营房等后勤管理软件要正确使用,这些都要求后勤人员专业知识丰富,业务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广。而我国边防部队多数后勤人员是半路出身,加之岗位轮换,经过专门培训的较少,工作适应期较长,个人素质跟不上后勤发展的需要。三是个别后勤部门领导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水平欠缺。后勤业务人员进行指导能力差,经济分析预测滞后,不能发挥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边防派出所或其它一些偏远的营级单位,后勤管理模式缺乏集约化的保障环境,仍以建制营、连为单位进行经费、物资保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灵活性的优势。四是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制度贴在墙上,挂在嘴
4、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问题。以基层后勤管理中最为敏感的财物管理为例,现在基层财务各项制度健全,有账目公布制度、实物验收制度、订食谱制度、逐日消耗登记制度、干部交退伙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但有些单位“跑、冒、滴、漏”现象还时有发生。又如,近几年来,各级领导机关对基层建设都非常重视,为了丰富基层官兵的文化生活,配发了许多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和图书等,虽然配发时都进行了贵重物品登记并指派人员保管,但由于基层人员流动快,有的交接制度坚持得不好,往往是人调走后不久东西没了,造成部队资产的流失,也给单位的文化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不少人在抓管理时凭经验办事,而不是按章办事,规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安 边防部队 后勤 管理模式 现状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