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__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ppt
《第一节__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__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学啦!,回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在上册中我们学过了三个单元的知识:第一单元学习了生物与生物圈主要介绍了认识生物与了解生物圈的知识。第二单元学习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介绍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和细胞怎样构成生命体。第三单元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要介绍了四种类型的绿色植物、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水循环、碳-氧平衡,说明了爱护植被的重要性。,七年级下册将学习的主要内容,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书从人的由来开始逐步介绍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对生物圈的影响,分成七章二十节。人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的环境和资源;人类的活动也影响和改变着生
2、物圈。所以在学习本单元时,我们既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生理,也要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启迪我们对人和地球关系的思考,女神 郭沫若,神创论,人类从哪里来?,进化论,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你认识它们吗?,P3观察与思考 请你观察类人猿图,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3随着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
3、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人与类人猿的根本区别:,臂行,直立行走,可以使用工具但不能制造,能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脑容量小(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脑容量大(1200mL)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能力,重点,人类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原因: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
4、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生存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讨论,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人类的近亲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
5、猿自然保护区,等等。,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千万至2千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全长6000多千米的大裂谷。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想一想,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距今300万年前的少女露西(Lucy)的骨骼化石,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节 _ 人类 起源 发展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