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汇编.doc
《煤业有限公司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业有限公司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汇编.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汇编二0一三年目 录一、企业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审查和决策管理制度3二、矿井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7三、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与应急救援计划的制定和审批管理制度8四、专项工程和专业系统的设计、审批和备案制度30五、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贯彻及执行的管理制度34六、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46七、各种资料存档、保管、借阅、保密、登记及销毁制度50一、企业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审查和决策管理制度为了适应矿井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加强企业中、长发展期规划的管理,规范“企业中
2、、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决策程序,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科学性、协调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企业决策机制,确保矿井科学有序、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结合矿井实际,特制定本规则。一、“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管理制度(一)管理职责及分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管理由矿长负责,分管生产、机电副矿长和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经营管理部具体负责牵头组织工作,生产技术科包括地测防治水专业、机运、通防等单位负责各业务职能范围内基础资料的编制工作,各单位技术主管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是编制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二)各业务管理部门管理职责:1.经营管理部:参与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负责矿井“企业中、长期发展
3、规划”编制汇总和上报工作,负责矿井生产能力的核定,并负责编制落实经营方面的各项规划计划指标。2.生产技术部:具体负责生产、衔接、采区接替等方面的各项规划工作。负责编制落实人员工资方面的指标。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回采效率、掘进效率、原煤效率、全员效率、队组个数、劳动用工、平均人数等计划。3.地测部:负责对各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巷道走向长度、倾向长度、容重、储量以及地质方面规划工作。4.机电部:根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生产衔接负责编制落实供电、设备租金、大动力设备大修更新及机电系统大修改造项目等计划。根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生产衔接负责编制供水、供风、供液及本系统大修改造项目等计划。5
4、.通防部:负责编制落实通风能力核定、通风作业计划及本系统大修改造项目等计划。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每五年编制下一期“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矿井“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确保矿井总体生产、经营目标稳健有序增长,并经矿决策通过后,上报集团公司。二、“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审查、决策制度(一)管理职责与分工:1.矿职工代表大会是本矿的总最高决策层,负责对矿井全局性、长远性等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具体事项为:(1)重大的经济合同及投资方案,技术引进和对外联营方案;(2)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行;(3)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4)重要经营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发展战略;2.矿领导班子是本矿的决策核心,研
5、究决策矿井建设、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3.矿长是公司第一管理者,全面负责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对日常管理业务和落实上级部署的工作进行决策。矿长对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中的较大问题进行决策时,应召开办公会进行讨论,征求意见,报矿委会进行决策。矿长决策的事项:(1)矿井的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年度生产作业计划;(2)劳动组织改革,重要组织机构变动,下属经营部门的增设、合并、撤销方案;(3)经济承包责任制定及考评奖励办法的制定和修改;(4)年度财务决算的审查意见;(5)矿井资金的分配、使用方案;(6)劳动保护措施和改善职工福利方案;3.副矿长是矿长的参谋和助手,协助总经理做好审查、决策工作,负责负
6、管范围内生产规划指导工作。4.总工程师负责协助副矿长做好“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审查、决策工作及“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具体编制审查工作。5.矿属各单位是决策执行层。负责各项决策的贯彻和落实,确保决策付诸实施。各单位在落实上级各项决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部门的具体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部门内部各项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确保公司各项目标的完成。(二)编报、审查程序及制度:1.煤炭产量:生产技术部牵头,与矿分管采煤副总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先拿出回采工作面衔接计划,测算工作面生产能力,衔接日期、衔接时间、衔接队组等。报分管生产矿长审查批准后,报经营管理部汇总。2.掘
7、进进尺:生产技术部牵头,与矿分管衔接副总工程师及有关技术设计人员先拿出掘进与开拓队衔接计划,测算出逐条巷道衔接进尺,衔接日期、衔接时间、衔接队组等。报分管衔接生产矿长审查批准后,报经营管理部汇总。3.其它指标:根据公司产量、进尺、品种煤计划,由各单项指标管理单位提出建议规划,报矿分管领导审查批准后,报经营管理部汇总。(二)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决策制度1.经营管理部负责“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资料的编制汇总工作,经矿分管副矿长审查后,由矿长进行最终审查,在矿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后,报请矿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最终审议决策后,上报集团公司。2.经营管理部负责“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最终方案的编制、汇总、
8、下发工作。三、考核:(一)为将快速、准确、及时将“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上报公司及下达各单位,要求编制规划的相关部门,要按照规定时间及时编报,对由于工作失误,基础数据测算不细,衔接工程考虑不周,需矿解决的问题反映不全面,影响了矿井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对单位领导及责任人视情节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二)依据集团公司发展计划部对矿反馈意见进行考核,凡有反馈意见,经落实确属个人工作差错的,有一项扣罚100500元。(三)为确保上报资料的时效性和严肃性,矿各单位上报资料需加盖单位公章,部门主管审核签字,并报矿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并按照规定时间要求及时上报,每迟报一小时,按照误时考核500元,由各单位落
9、实到责任人,并进行通报。二、矿井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为完成矿年度生产计划,保证采掘接续正常推进,使矿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一、按照矿井中长期规划,在总工程师主持下元月份上旬完成矿井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计划中要有具体的月度工程量及工作面产量等内容。 二、按照年度生产计划每月20日前完成月度计划的编制,计划中详细标注该条巷道年初计划量、完成工程量、剩余工程量、断面形状、断面尺寸、当月计划完成工程量及施工队。三、矿井年度计划要满足采掘接续及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四、月度作业计划要根据年度作业计划编制。五、计划编制要合理,严禁超施工队生产能力编制作业计划。六、年度掘进计划和月度掘进
10、计划要有总工程师和矿主要领导的批准。七、月度掘进计划领导批准后下发调度室、安监科、机电部、生产部及施工队。 三、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与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审批管理制度一、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一、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定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是指为了防止灾害的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煤矿企业每年至少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组织一次矿井救灾实战演习。二、计划的内容1附图及有关处理各种事故必备的技术资料(1)矿井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以及反风时保证反风设施完好可靠的检查报告。(2)矿井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话的安装地点。(3)井下消防-洒水管路、排水管路和压风管路的系统
11、图。(4)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库位置及其储备的材料、设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登记表。(5)地面、井下对照图。2文字说明文字说明中包括:(1)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以及地点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预防的事故性质、原因和预兆。(2)保证人员安全撤退的措施。(3)预防、处理各种事故和恢复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4)实现预防措施的单位及负责人。(5)参加处理事故指挥部的人员组成、分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名单、通知方法和顺序。3安全迅速撤退人员的措施(1)及时通知灾区和受威胁地区人员的方法及所需材料设备。(2)人员撤退路线及该路线上需设的照明设备、路标、自救器及临时避难硐室的位置。(3)风流控制方法、实现步骤及其适用条件
12、。(4)发生事故后,对井下人员的统计方法(一般采用矿灯牌和考勤记录统计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5)救护队员向遇灾人员接近的移动路线。(6)向待救人供给空气、食物和水的方法。4处理灾害和恢复生产措施的编制原则(1)处理火灾事故原则。(2)处理爆炸事故原则。(3)其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计划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每季度还要对计划作出相应的修改与补充。三、计划的编制方法、审批程序及其贯彻执行(1)计划编制由矿长安排总工程师组织单位有关人员编制。(2)计划必须在每年开始前1个月报批。(3)在每季开始前15天,矿总工程师根据矿井自然条件和采掘工程的变动等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修改和补充。(4)已批准的
13、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5)已批准的计划应立即向全体职工(包括全体矿山救护队员)贯彻,组织学习,并进行考试。没有学习过或考试不及格,不熟悉计划有关内容的干部和工人,不准下井工作。计划如有修改补充,还应组织职工重新学习。(6)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立即改正。四、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原则与注意事项一)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1、符合性2、针对性3、可操作性4、动态性5、体现性二)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1、必须明确安全撤退人员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2、必须明确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理措施和原则3、要有正确的编制程序。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煤矿事故应急救
14、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重要内容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和附件这7大要素:1方针与原则应急救援预案应有明确的方针和原则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2应急策划应急策划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础,是应急准备、响应的前提条件,应明确煤矿的基本情况,以及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等结果。包括;基本情况,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等。3应急准备(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人。明确职责
15、。主要职责为:组织制订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煤矿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集团公司的指令和调动;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2)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预案的资源配备情况:包括应急救援保障、救援需要的技术资料、应急设备和物资等,并确保其有效使用。应急救援保障分为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内部保障的内容:确定应急队伍;各种技术资料的存放地点、保管人员;各种保障物资;各种制度。外部保障的内容:互助的方式,请求政府、集团公司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救援信息
16、咨询,专家信息。应急救援应提供的技术资料:通常包括:矿井平面图、矿井立体图、巷道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下运输系统图、矿井通风系统图以及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图,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瓦斯、煤尘、顶板、水、通风等数据,程序、作业说明书和联络电话号码和井下通信系统图等。应确定所需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并保证充足提供:一般包括:报警通讯系统,井下应急照明和动力,自救器、呼吸器,安全避难场所,紧急隔离栅、开关和切断阀,消防设施,急救设施和通讯设备。(3)教育、训练与演练。4 、应急响应(1)报警、接警、通知、通讯联络方式。确定24h有效的报警装置;24h有效
17、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事故通报程序。(2)预案分级响应条件。(3)指挥与控制。(4)煤矿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5)警戒与治安。预案中应规定警戒区域划分、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的程序。(6)人员紧急疏散、安置。(7)危险区的隔离。(8)检测、抢险、救援、消防、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9)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0)公共关系。依据事故信息、影响、救援情况等信息发布要求,明确事故信息发布批准程序;媒体、公众信息发布程序;公众咨询、接待、安抚受害人员家属的规定。(11)应急人员安全。5现场恢复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五)、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一)演练的类型可采用不同规模的
18、应急演练方法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如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1 桌面演练桌面演练的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2 功能演练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3 全面演练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二)演练的参与人员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1 参演人员是
19、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做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人员,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演员。 2 控制人员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 进度的人员。 3 模拟人员模拟人员是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 组织和服务部门,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4评价人员评价人员是指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5观摩人员观摩人员是指来自有关部门、外部机构以及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三)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策划小组由多种专业人员组成,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3个阶段。(四)演练结果的评
20、价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1不足项不足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2整改项整改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3改进项改进项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六)、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实施贯彻要点1、反应迅速“五迅速”,措施正确。2、积极开展自救。二)对矿长(或管理人员)的要求 五、“三条生命线”的完善一)完善通迅系统1、通迅电话安装地点所有煤矿必须在采煤工作面机风巷上下出口、掘进工作面、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阶段大巷、总回风巷、行人上下山、变电所、绞车硐室、水泵房和其它作业地点均安装
21、防爆电话。2、电话标志及电话号码3、畅通4、临时作业区、先安装后施工二)、完善防尘供水系统1、在每个作业点及转载点必须建立防尘管路及洒水点。井下每条巷道必须建立防尘供水管路,每隔50m安设出水开关。 2、防尘管路的直径按主要大巷不小于3寸、其它巷道不小于2寸的要求铺设。三)、建立和完善压风系统1、使用风动设备的煤矿,每50m安设出风口及减压装置2、没有使用风动设备的煤矿必须新建固定压风系统。六、煤矿事故应急技术一)抢险救灾时的组织领导与指挥组织领导:煤矿发生事故后,矿长怎么办?规程第十四条规定:“煤矿发生事故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并按有关
22、规定及时上报”:1、“立即启动事故相应的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3、立即招请矿山救护队。4、保持冷静、理智!二)成立抢救指挥部,设立基地;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抢救指挥部并设立地面和井下基地。矿山救护队队长为抢救指挥部成员。井下基地指挥由指挥部选派具有救护知识的人员担任。正确处理好矿长与当地政府派来的救灾领导的工作关系;二、抢险救灾时的指挥1、重大事故发生初期救灾注意事项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通知有关人员;立即向管理部门
23、汇报,召请矿山救护队;成立抢救指挥部。派救护队进入灾区救人,侦察灾情;制定救灾方案;进行救灾;恢复正常生产。2、救灾指挥程序正确的指挥步骤是:(1)立即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抢救指挥部(2)准确统计当班井下人数及其姓名,统计已上井的人数及姓名。(3)指定一名副职领导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4)选定井下救护基地,指定井下救护基地指挥人员。(5)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6)组成二线、三线救护力量。(7)总指挥应投入二线或三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同时撤出一线部分人员。(8)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命令矿总工程师组织人员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将成员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业 有限公司 安全技术 管理制度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