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指导手册.doc
《【精品文档】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指导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指导手册.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指导手册(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二一一年八月前言生活垃圾管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以建设生态、循环、可持续的垃圾处理系统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生活垃圾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的重要手段。垃圾分类作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各级从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者的艰巨任务。按照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相关文件要求,我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相继在居住小区实
2、施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工作,在朝阳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均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指导手册,根据试点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和各区县在组织推动工作中创造的好做法,将垃圾分类管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以垃圾分类管理流程为主线,将过程中涉及的重点、关键环节归纳为物流管理、运行管理、组织管理、监督管理、经济管理等进行系统说明,旨在帮助区县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了解垃圾分类推动流程,分步骤做好推动建设以及日常运行管理的主要工作。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水平有限,本指导手册难免会有不妥之处。希望垃圾分类工作管理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以便今后修改完善。 目 录第一章 垃圾分类管理
3、工作流程7一、垃圾分类推动建设管理8(一)准备阶段81、工作启动82、摸底调查,建立台账83、制定区(县)垃圾分类工作方案84、整合资源,做好各环节体系的有效衔接9案例介绍10(二)实施阶段121、全面部署122、设备设施配置到位123、系统培训和指导124、全方位宣传引导125、建立指导员队伍136、系统试运行13(三)达标验收阶段13二、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141、制定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标准及操作规范142、做好人员、设备、经费等运行保障143、检查考核评价154、建立激励机制155、持续不断的宣传培训15第二章 管理体系16一、物流管理16(一)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及容器设置161
4、、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方法162、城镇地区垃圾分类容器设置17案例介绍19(二)城镇地区生活垃圾按类别规划收运处理路线22案例介绍24二、运行管理25(一)加强培训是垃圾分类运行过程中的重点工作25(二)分类投放环节运行关键点261、加强宣传26案例介绍282、建立“绿袖标”指导员队伍32案例介绍333、正面激励35案例介绍35(三)分类收集环节运行关键点361、收集模式362、分类收集车辆配置与管理363、分类收集作业规范37案例介绍38(四)分类运输391、分类运输模式392、分类运输车辆配置与管理40案例介绍41(五)分类处理421、分类处理的原则422、分类处理要求423、分类处理设施
5、42案例介绍44三、组织管理46(一)组织设置461、市、区两级政府分别成立垃圾管理工作协调小组462、市级各部门工作职责463、区(县)各部门工作职责47案例介绍50(二)系统管理措施511、市级管理512、区级管理51四、监督管理53(一)市政府对区县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531、对区县进行宏观数据监管532、对区县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日常检查53(二)市政府对市属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管54(三)市环卫行业主管部门对专业作业企业的监管541、实施资质认证制度542、实施作业监管机制54(四)区县内部对垃圾管理全过程监管约束551、区县建立自查机制552、其他监督机制56(1)建立垃圾排放登记制度5
6、6(2)环环相扣监督机制56(3)公共监督机制56案例介绍57(五)监督执法59五、经济管理60(一)垃圾分类建设费用601、费用来源602、资金需求60(二)垃圾分类日常运行费用611、费用来源612、资金需求61案例介绍62(三)经济引导631、市对区县的建设补助政策632、市级垃圾管理调控核算结算平台633、市对区县的奖励政策644、区县制定鼓励政策64案例介绍65第一章 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流程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环节多,其间各种因素关系复杂,为使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有必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本管理工作流程,依据垃圾分类管理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
7、垃圾分类推动建设管理。配备分类相应的设备设施,做好垃圾分类各环节体系的有效衔接,并制定完善有效的管理措施,市民和作业人员熟悉分类要求和作业规范,有效地组织实施。第二,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不断完善作业体系和管理体系,使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原则:系统考虑,注重细节;末端先行,区域推广;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组织有序,权责分明;制度完善,执行有力;措施全面,保障到位。一、 垃圾分类推动建设管理(一)准备阶段1、工作启动区(县)政府明确垃圾分类工作方向和思路,对工作动员部署,组成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2、摸底调查,建立台账区(县)市政市容委、社会办
8、、农委等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乡镇,对辖区内居住小区、各类社会单位的生活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理情况及管理现状全面调查摸底,并建立管理工作台帐。细致的摸底调查是依托全区(县)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设备,确定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目标、设计系统物流体系的基础。3、制定区(县)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在区(县)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指导下,区(县)市政市容委牵头,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制定本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由区(县)政府研究通过后出台。工作方案,应对本区(县)垃圾分类的工作目标、物流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保障措施等,进行系统设计。确定全区(县)垃圾分类完成的时限、范围和应达到的效果,明确
9、各部门各街道(乡镇)的工作职责,对一些关键环节进行综合分析、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体系建设、宣传、培训、技术支撑、资金保障、监督考核、运行管理等具体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方案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突出务实性、计划性、可操作性,制定相关实施方案时可参照本手册管理体系各章节。4、整合资源,做好各环节体系的有效衔接根据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计划分类区域内所需的户用桶、公共区域收集容器、分类收集车辆,分类运输车等进行测算,安排采购配套。对中端运输、末端处理设施进行建设或协调衔接,对密闭式清洁站、末端处理设施进行相应建设改造或功能调配整合,以便达到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的需要和最佳效果。案例介绍1、摸底调
10、查工作摸底调查的工作一般由区(县)市政市容委、社会办、农委等业务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协商制作相关调查表格,由街道组织相关社区、物业具体落实,填写上报后综合处理数据。摸底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分类小区的户数、人数,楼的数量及小区内空间情况(是否可以进入巡回收集车等),现有垃圾桶的数量及情况,收运单位及处理去向,现有垃圾楼及能否改造等情况;社会单位的人数、楼层数,设施设备及收运处理情况等。下面以朝阳区的摸底调查工作为例,展示朝阳区在垃圾分类推动过程中,对辖区内居住小区、各类社会单位的基础情况进行调查的部分样表情况。(二)实施阶段1、全面部署区(县)召开垃圾分类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工作,通报工作目标,部
11、署工作任务和时间进度,提出工作要求,全面启动工作。2、设备设施配置到位在分类区域根据既定的物流体系,由相关责任部门或单位将分类收集容器、收集车、分类运输车、厨余/餐厨处理设备(若有)等必备的垃圾分类设备设施配置到位,这些是分类运行的基础条件。3、系统培训和指导分层次对各相关职能部门、作业人员和市民进行系统培训,明确工作内容与工作标准。(1)培训环卫、街道、社区及物业垃圾分类管理人员;(2)培训系统各环节作业人员;(3)对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上岗培训;(4)对居民代表进行分类方法实操培训;(5)区(县)垃圾分类主管部门确定专人负责,联络指导街道垃圾分类工作。4、全方位宣传引导(1)由区(县)宣传部
12、、文明办组织进行社会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2)由街道牵头,居(家)委会、物业组织开展社区宣传,可利用宣传栏、橱窗开展宣传,也可张贴宣传画、主题海报及悬挂横幅,在垃圾桶站、楼道设立提示牌,向居民发放倡议书、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开展讲座、培训、居民互动等专题活动;发挥居(家)委会等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发动社区党员和楼门长开展志愿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应具有本地区特色,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易于接受。5、建立指导员队伍街道负责建立指导员队伍,入户对居民进行点对点宣传,在垃圾投放高峰时段对居民投放垃圾监督指导,对分类效果较差的进行二次分拣。6、系统试运行
13、在各环节设备设施配备到位,作业和管理措施到位,市民心理准备到位后,立即组织系统试运行,达到各环节有效衔接。(三)达标验收阶段根据我市相关文件规定,试运行一个阶段后,由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垃圾分类达标验收工作,包括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对所有分类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评分,和专业人员对区(县)垃圾分类整体推动工作的考核验收。根据验收评分结果,确定分类单位是否达标,对优良者给予表彰奖励。二、 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垃圾分类各环节有效衔接并持续稳定运行,同时逐步提升分类效果,是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的目标。在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项。1、制定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标准及操作规范标准和操作是分类系统持续性运
14、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各个环节制定垃圾分类日常运行标准及操作规范,对各个环节的作业过程和作业效果进行规范,以逐步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质量。2、做好人员、设备、经费等运行保障保障垃圾分类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各层面具有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各环节具有垃圾分类作业人员,要求数量充足,按规范运行。保障垃圾分类设备符合标准,各环节设备设施确保完好,能够及时科学优化调整相关设备数量和功能,保证作业质量。保障垃圾分类运行经费,垃圾分类管理不同于原有管理模式,做好相应运行费用测算,区(县)财政部门要保障运行经费落实。3、检查考核评价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的责任,建立检查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完善考评办法。建立责任
15、考核体系,促进日常运行管理责任落实。成立相应的检查工作组,采取“日检查、月考核、季评价”的形式,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考评。考核结果作为各部门、各街道年底绩效奖励、排名、通报的依据。4、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资源整合,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其他方面的评优工作相结合,或对表现突出的居民及作业人员给予物质、经济等方面的奖励,引导垃圾分类有效开展。5、持续不断的宣传培训在日常运行阶段,仍然要坚持不断的宣传、培训和指导,深化指导员在带动居民分类的过程中的的宣传指导作用。第二章 管理体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其关系错综复杂,为使管理工作思路清晰,本指导手册梳理为五个部分即:物流管理、运
16、行管理、组织管理、监督管理和经济管理。一、 物流管理物流,最基本的含义即物质的流转。垃圾分类物流管理是指垃圾从产生源头投放到最终分类处理各流转环节的技术管理活动。在制定本区(县)垃圾分类技术路线时,可参照本章内容。(一)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及容器设置1、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原则为“大类粗分”。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它垃圾三类,以分出纯净的厨余垃圾(餐厨垃圾)为重点。2、城镇地区垃圾分类容器设置根据不同区域的垃圾组分情况,分类容器的设置方法也有所不同,具体参照以下设置:居住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重点是分出纯净厨余垃圾;社会单位
17、餐饮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它垃圾,重点是分出纯净的餐厨垃圾;社会单位其他区域:可回收物、其它垃圾,重点是分出可回收物;沿街商铺:可回收物、其它垃圾,重点是分出可回收物。(1)居住区居民家中配备户用绿色厨余垃圾桶及灰色其它垃圾桶,可回收物收集容器自行设置。公共区收集站点配置120L或240L符合国家标准的蓝色可回收物桶、绿色厨余垃圾桶及灰色其它垃圾桶。具体配置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酌情调整,确保布局合理、配置充足、方便适用。设置垃圾桶站标示牌,包括负责人姓名、电话、垃圾清运单位、垃圾处理单位等内容。在开展分类的小区绘制清晰完整的公用垃圾桶站点位图,并对桶站点进行编号。公用桶站的实际布设位置应与点
18、位图所示位置一致。(2)社会单位社会单位容器设置区域分为餐饮区和其他区域,餐饮区包括社会单位就餐区域和餐饮单位制作间,其他区域包括办公区、对外大厅等。餐饮区:设置一到多组垃圾收集容器,包括餐厨垃圾桶、其它垃圾桶和可回收物垃圾桶(或其他形式可回收物收集桶),容器为60L、120L或240L。其他区域:其他社会单位设置一到多组垃圾收集容器,办公楼每楼层应配备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容积为60L或120L;办公室内每间配备一组2个垃圾桶,分别是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有条件的单位可配置可回收物储放间。案例介绍1、居民家中垃圾分类容器的设置家中客厅其它垃圾桶的照片在居民家中,可以在阳台等地方自
19、行设置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在客厅或卫生间设置其它垃圾桶,在厨房设置厨余垃圾桶。指导员在入户进行指导时,可帮助居民设计分类容器如何摆放,主要以方便投放为主。2、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桶站点的设置小区公共桶站点在设置时要方便居民投放、方便分类收集。在配置时考虑垃圾量的大小,酌情调整桶的大小和数量,例如在小区物资回收系统健全的小区,可不设置可回收物桶;在垃圾分类开展的初期,要求居民分出纯净的厨余垃圾,垃圾量可能较小,此时可调整设置较小型号的厨余垃圾桶,方便运输,同时也提示提醒居民分出纯净的厨余垃圾。公共桶站设置时,科学布置,确定点位后可以在图纸上标明桶站的最终位置,统一安装桶站围栏,定位安装,这样既可以保证
20、分类投放、分类运输的便利,又保证了小区环境的美观,也为后期桶站点的运行维护,破旧更换打好了基础。在公共桶站站点周围,要设置公示牌,内容包括包括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及电话,三类垃圾清运单位、处理单位及电话等内容,一方面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处理流程,一方面便于居民监督。还可以将一些分类的方法、意义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其中。以东城区为例,区管委在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统一设计制作了垃圾分类公示宣传牌,采用平面上墙和立杆预埋两种形式,在各小区的大门、投放点设置安装。标准的桶站设置顺义区马坡花园小区桶站点位图 东城区统一制作的公式牌(二)城镇地区生活垃圾按类别规划收运处理路线1、可回收物通过建立健全覆盖全
21、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使纸类等可回收物能够进入商务系统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实现可回收物的回收再利用。或者直接投放到蓝色可回收物垃圾桶,由再生资源回收队伍收运或环卫运输队伍运至规定地点。2、厨余垃圾用绿色厨余专用塑料袋源头分类投放到绿色垃圾桶中,采取“电瓶(动)车收集、容器置换”等方式运往密闭式清洁站厨余垃圾收集箱中,分类运输至生化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也可采用后装式压缩车巡回收集,直接运输至生化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或者投放小型厨余处理设施进行就地处理。3、其它垃圾采用电瓶车桶车对接方式或三轮车收集方式运往密闭式清洁站其它垃圾收集箱中,分类运输至生活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也可采用后装式压缩车巡回收集,
22、直接分类运输至生活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4、餐厨垃圾社会单位食堂和餐饮单位集中产生的餐厨垃圾要投入绿色垃圾桶中,采取“巡回收集、桶车对接直运”的方式,餐厨垃圾收集车定点上门收集,直接运输至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处理;或者设置小型餐厨处理设备进行就地处理。5、大件垃圾组织建设辖区内大件垃圾专业作业队伍,公布辖区内专业环卫队的联系电话,根据约定由专业环卫队伍定时、定点到居住小区、单位进行收运,经拆解或直接进入处理处置设施进行资源化处置。装修、绿植(庭院)等其它类垃圾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各类垃圾收运处理路线图1、厨余垃圾2、其它垃圾3、可回收物案例介绍1、餐厨垃圾收运试点餐厨垃圾是饭店、单位食堂等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文档 精品 文档 生活 垃圾 分类 管理 指导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