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最低生活保障-课件.ppt
《第十九章-最低生活保障-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章-最低生活保障-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九章 社会救助,温州红日亭施粥摊,1601年英王室通过了一个新法案:济贫法。其主要内容是: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通过各教会的教区组织失业者从事劳动,安排未成年的孤儿学工。济贫法所体现的进步:政府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介入福利领域,干预贫困问题,从而部分地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福利和济贫活动摆脱狭隘的地域性,开始走向社会化、国家化。济贫法的局限:对贫困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政策和应对措施的局限。,城镇贫困救助,社会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农村贫困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流浪人员救助,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第二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
2、度第三节 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节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思考题参考文献,一、社会救助的含义及特征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特征:(一)权利义务的单向性(二)救助对象的限制性(三)救助标准的低层次性(四)手段多样性(五)救助程序法定性,二、社会救助的经济功能帮助陷入“贫困陷阱”中的社会成员政府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工具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再分配主要通过政府转移支付以及政府主导的慈善捐助实现,所确立的贫困线与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所确立的最低工资线之
3、间存在一定比例关系,这种再分配会对市场的消费、储蓄以及投资行为产生影响,案例一:由“教师乞讨”所想到的 西部商报报道,为偿还治病欠下的5万多元债,供远在秦皇岛的儿子上完大学。49岁的技校数学老师陈平福带着心爱的小提琴,走上兰州街头卖艺乞讨,他的行为引来市民议论纷纷。包括校长在内的很多人认为,作为一名老师,陈平福不应该在马路上卖艺乞讨。那么,有着稳定收入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老师,为什么会走上街头乞讨呢。后经调查,导致陈平福乞讨悲剧的是其不幸的患病经历,以及难以承受的大学收费。然而我们往更深一层打量这种悲剧就会发现,掩藏于,其中的是医疗保障以及助学贷款等社会救济体系的集体缺位。如果说来自医疗与教育的压
4、力已经日渐使陈平福不堪重负的话,社会救济体系的缺位恰恰就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其“有损教师尊严”的指责,不仅是不公平的,更是不人道的。毕竟,谁都没权力以职业尊严为由剥夺陈平福自我救赎的努力,更不能强迫陈平福饿着肚子去充当所谓的“精神贵族”。,思考:1.“教师乞讨”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谈谈你对社会救助建立必要性的认识。2.面对“新三座大山”,我国现行单纯的生活救助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单薄性,在这种挑战下,未来社会救助制度应如何发展?,我们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应是以政府救济为主体,以社会互助为补充,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援助、就学援助、临时救济
5、等制度为配套的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结构完善、功能齐备的救助体系。,一、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和原则最低生活保障指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是克服现实中的贫困问题什么是贫困?贫困一贫困二贫困三,秘书长在国际消除贫困日的致辞2008年10月17日今年国际消除贫困日的主题是“生活贫困者的人权和尊严”,其中回顾了六十年前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宣言申明,“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如果不充分尊重人权,贫困就不会消除,贫困包含两
6、层意思:(1)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2)从根本上说,贫困是缺乏手段、能力和机会,什么是贫穷?这个看来简单的问题有一个复杂的答案。当今贫穷被理解为不仅仅是缺乏收入。贫穷同样有关公平或缺少公平。生活在贫穷中意味着人更可能死于可预防的疾病、较高的儿童死亡率、不能得到教育和缺乏适当住房。它也意味着更易受到犯罪和暴力的伤害、无适当的或没有使用司法和法庭的机会、以及被排除在政治过程和社会生活之外。贫穷也有关权力:在公共生活和紧闭的门后谁掌握着它而谁没有。进入政治、经济和社会圈子复杂权力关系网的中心是更有效地理解和解决宣判个人、社区和人民进入世代贫穷的不易改变的歧视模式的
7、关键。,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需求品缺乏;相对贫困是建立在将贫困者的生活水平与其他社会成员的第生活水平对比之上的,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低的生活状态。,原则: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普遍性原则法制化原则维护个人尊严原则,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称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由政府制定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保障居民生存的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标准。目前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主要有生活需求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四种,1、生活需求法又称市场菜篮子法。它是最古老、最传统的确定
8、贫困线的办法,并且以它的“绝对主义”而著名。市场菜篮法首先要求确定一张生活必需品的清单,内容包括维持社会所公认的最起码的生活水准的必需品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市场价格来计算拥有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多少现金,以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就是贫困线,亦即最低生活保障线。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由谁来确定菜篮里的内容。为了切实满足贫困者所需,在确定菜篮里的内容时,通常需要有群众和专家共同做出决定。,2、国际贫困标准法(收入比例法)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来确定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标准。3、生活形态法。它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
9、让被调查者回答,然后选择出若干“剥夺指标”并据此及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状况来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再分析他们被剥夺的需求以及消费和收入来求出最低生活标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以当地大多数人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贫困,理论上过于抽象,操作起来也很复杂,不易为非专业人士所用。,4、恩格尔系数法。它是根据一个家庭用于食物的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贫困程度的一种方法。所谓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物支出在整个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在上述公式中,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越富裕;系数越大,则越贫困。国际上较为公认的标准是,凡食物支出
10、占到家庭支出59%以上的,属于绝对贫困家庭;这一比例介于40%-59%的,属于小康生活水平;这一比例下降到20%-40%的,属于富裕;这一比例降到20%以下,则属于极富裕阶层。因而,恩格尔系数为60%可作为贫困线。,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及其原则1、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2、与物价挂钩的原则200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要求各地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以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案例二: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的变化意味着什么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是研究机构和经济学人在评估经济与社会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时习惯使用的数据。若把两个指标放在同一时
11、间坐标中,既可反映对全社会而言,“蛋糕是否做大”了,又可反映“蛋糕分配”的均等程度。人们发现,在近年来经济和国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正在不断地下降。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从1990年的54.2%下降至2001年的37.9%,农村地区的这一数值也从58.8%下降至47.7%。这表明:从整体水平来看,中国居民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食品支出的比重正在下降。人们可以把更多的消费金资金投向买房、家具、家电,搞装修,以及教育、文化、娱乐、交通、旅游等各个方面。所以,恩格尔,系数降低可以成为从整体上看人民生活的水准已进入小康的标志之一,意味着“蛋糕确实做大了”。但是,在全面建设小
12、康社会的今天,人们在看到经济快速发展,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时候,不应忽视,恩格热系数还只是个宏观的、总体水平的指标。我国的经济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在国内农村地区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口,还有许多无法完成义务教育的失学儿童,城镇地区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失业人员和低收入者。他们需要国家财政税收方面给予适当的转移支付,需要各种类型的扶贫建设活动,特别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同期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又足以引起人们的不安。近年来,这一数值的升高同样很快。已从1980年的0.33盘升至2001年的0.45。这表明:我国社会收入分配的,已经拉大。说明虽然在整体上“蛋糕确实做大了”,但是在社会成员中“蛋
13、糕分配”的非均等程度却在扩大。针对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及官员们依照收入差距拉大就会引发社会动荡,破坏社会稳定的观点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增长过快”,“已经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中国人是非患寡而患不均的”,甚至发出了警报,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一个好的体制应该能够有效地界定和保护一些高收入,特别是对其中的新科技、新技术、新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开创者和各行各业中靠真才实学、努力工作来获得高收入的人员。对此,社会大众不会产生不满。这样的高收入不但不会影响稳定,而且是一个社会能不断进步,经济能蓬勃发展的动力来源。,同时,一个好的体制还应该落实并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制
14、约政府机构的权力、破除经济中的行政垄断、严惩官员的贪腐行为、给予社会弱者以很好的保护,减少社会差距与不公名,维护社会经济政治秩序。思考:如何看待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如何看待“我国基尼系数增长过快”“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0.4”等观点?对此,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做些什么?,一、城镇社会救助改革的背景1、大规模的失业下岗潮93年以来,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新贫困人口”9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失业下岗”浪潮更加汹涌。2、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4、贫富差距的扩大5、原有社会救助制度不能解决问题按照国际经验,对因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较大规模的贫困问题,最有
15、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通过“普遍就业”,形成了就业保障、单位保障、集体保障和国家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第一阶段:1993.6-1995.5,试点阶段1993.6.1日,上海市率先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民政部肯定上海经验,提出“对城市社会救济对象逐步实行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济”的改革目标,并部署在东部沿海地区进行试点。到1995年上半年,上海、厦门、青岛、大连、福州、广州等6个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阶段制度建设的特征是基本上属于各城市地方政府的自发行为。,第二阶段:1995.5-1997
16、.8,推广阶段。1995.5民政部在厦门、青岛分别召开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座谈会,号召将这项制度推向全国。到1997.5月,全国已有206个城市建立了这项制度。这一阶段,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创建和推行已经成为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的有组织行为。第三阶段:1997.8-1999年底,普及阶段。1997.8月,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到1999年底,全国所有城市和县政府所在的镇都要建立这项制度。自此,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创立和推行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并于10.1日正式实施。条例
17、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三、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容1、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对象为持有非农业户口、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2、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确定与标准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自行确定。各地要本着既保障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九 最低生活 保障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