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内容讲义873151578.doc
《设备管理内容讲义87315157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内容讲义873151578.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设备管理讲义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设备管理的基本职能设备管理合理运用设备技术经济方法,综合设备管理、工程技术和财务经营等手段,使设备寿命周期内的费用/效益比(即费效比)达到最佳的程度,即设备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 设备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范围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设备运动过程从物资、资本两个基本面来看,可分
2、为两种基本运动形态,即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和资本运动形态。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是从设备的物质形态的基本面来看,指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或从选购进厂验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经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这个层面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资本运动形态,是从设备资本价值形态来看,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运行费用、折旧、收益以及更新改造自己的措施和运用等,这个层面过程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设备管理既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又包括设备的经济管理,是两方面管理的综合和统一,偏重于任何一个层面的管理都不是现代设备管理的最终要求。 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
3、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的科学管理,即实行从设备的规划工作起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前期管理和使用期管理两个阶段。 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设备在正式投产运行前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设备在选型购置时,应进行充分的交流、调研、比较、招标和选型,加强技术经济论证,充分考虑售后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选用综合效率高的技术装备。 设备的使用期管理分设备初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设备的初期管理一般指设备自验收之日起、使用半年或一年时间内,对设备调整、使用、维护、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以及操作、维修人员培训教育维修技术信息的收集、处理等全部管理工作,建立设备固定资产档案、技术档案和运
4、行维护原始记录。设备的中期管理是设备过保修期后的管理工作。做好设备的中期管理,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维护费用,得到较好的设备投资效果。设备的后期管理指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报废阶段的管理工作。对性能落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及设备老化、故障不断,需要大量维修费用的设备,应进行改造更新。 企业设备管理应当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
5、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购、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素质,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设备管理的分类设备管理分为自有设备管理和租赁设备管理。自有设备按照设备折旧、使用台班进行自有机械费的核算;租赁的机械费按照租赁时间和单价核算机械租赁费;自有机械使用费、机械租赁费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的机械费,进行成本核算。 自有设备管理系统根据设备使用计划进行设备的调配,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合理调配设备资源,保证工程顺利施工,主要处理现场设备的日常管理及机械费的核算业务。主要包括:使用计划、采购管理、库存管理、
6、设备台帐管理、设备使用、设备日常管理、机械费核算等。 设备租赁管理根据工程预算和整体进度计划,结合自有设备情况制订设备租赁计划,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根据租赁数量、租出时间、退租时间、租赁单价核算租赁费,根据租赁费、赔偿费结合工程项目进行机械料费的核算。主要包括:租赁计划、租赁合同管理、设备进场、机械出场、租赁费用结算等费用结算支付。设备管理基础工作(IS09000验证的设备管理内容) 设备管理基础工作内容凭证管理、数据管理、定额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和规章制度管理。 设备凭证管理1含义:在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中,用于记录设备管理和技术活动,以及经济核算,并明确管理各
7、方责任的书面证明,就是设备管理凭证。 2凭证设定原则(活动的依据,保证作用) (1)满足需要的原则 (2)简明适用的原则 (3)科学规范的原则。 3凭证设置要求 (1)一般设置成表格形式,一张表格有固定栏目和每次要填写栏目,固定栏目包括标题、表头、各种线格和文字说明等,标题要意思明确,语言简炼;填写栏目,要求数据来源可靠,易于收集,并要考虑最大的可能值,留有足够的空格余地。 (2)凭证是随着设备物流和价值流的流向而传递的。传递过程中,有的环节需要保留作为依据,所以凭证的联次设计要合理,并在每一联上注明所缴存的部门。 (3)凭证格式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4凭证的具体管理要求 (1
8、)明确凭证的管理部门(科、组) (2)明确凭证的设置单位和设置程序 (3)明确凭证的启用、检查、监督办法 (4)明确凭证的填写,使用部门和人员 (5)明确凭证的审核 (6)明确凭证的传递和保存办法。 5设备凭证参考(附表2-1-26) 1设备前期管理凭证 (1)设备购置(更新)凭证 设备购置(更新)申报表 年度设备购置(更新)计划项目明细表 (2)设备订购凭证 设备订货合同书 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单 设备入(出)库单 (3)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凭证 安装调试记录 机械设备精度检验记录单 设备资产转固交接验收单 2设备使用期管理凭证 (1)设备状况交接班记录 (2)关键设备点检卡 (3)保养检查记录 设
9、备一级保养记录卡 设备二级保养登记表 定期精度、性能测试记录 (4)精密封点泄漏检查记录 (5)润滑换油记录 (6)设备维修管理凭证 维修通知单 修理记录单 设备修复试运转记录单 修理质量检验单 修理费用核算表 (7)设备事故报告单 (8)特种设备安全鉴定凭证(一般由劳动局鉴定) 压力容器检验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特种设备使用证。 (9)设备技术改造凭证 生产设备封存申请表 设备技术改造验收单 (10)设备资产管理凭证 生产设备封存申请表 生产设备启封申请表 设备租赁合同书 设备报废单 设备数据管理1含义 数据管理是指通过对数据收集、处理加工和解释,使其成为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有的信息 仍
10、是以数据表示的)。它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排序、检索、修改、存储、传输、计算、输出(报表或图形)等这一整个过程。 设备数据,主要指设备管理与维修领域内所产生的数据。 设备数据管理2、设备数据管理的作用 (1)通过对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保证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正常进行,保证设备完好,为企业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供可靠保证。 (2)通过对价值流(设备采购、维修等费用)的数据管理,使各级人员及时了解设备各项费用的发生及流向,进行费用控制;同时,通过对凭证上的数据与实物核对,避免资产流失。 (3)通过统计与分析,计算和输出各种数据值与目标值对照,采取措施控制超标指标,并为管理部门制定设务管理工作目标、工
11、作计划、维修决策等提供依据。 3数据管理内容的确定方法 (1)用系统思想进行数据管理 (2)确定数据的管理范围 (3)确定输出数据 (4)确定数据处理逻辑 (5)优化数据管理系统 (6)注重数据的收集管理 4数据管理程序 (1)数据收集 (2)数据存储 (3)数据传输 (4)数据处理 (5)数据输出 5数据汇总账、卡、图表、登记册的建立 数据汇总是指对设备管理环节发生的数据进行分类累加,求其总数的计算。下面列出常用数据汇总图表和方法。 l、设备台账和设备卡片 设备验收移交生产后,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和财务部均应建立单台设备的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数据主要来源于设备订货合同,使用说明书和安装移交验收单
12、等。 (1)设备台账:分主要生产设备(F5)和非主要生产设备((F5)见表2-27 一般设备台账分三种: 设备序号账 设备分类账 分车间(使用单位处事、工段)账 (2)设备卡片:设备资产管理除应建立完善的台账外,还需要按使用单位(车间、科室等)的顺序建卡片册。随着设备的调动、转让和报废,卡片位置可在卡片册内调整,转出或撤出注销。 为了便于核对,保证账、物相符,设备卡片应一式两套,(设备管理和使用部门各执一套)。设备卡片在账薄商店有售。(格式见表2-28) (3)设备分类与资产编号 在填写设备台账和卡片时,均要涉及设备资产编号,而资产编号又与设备分类有关,必须实行统一的划分与编号。另外,为了便于
13、设备管理和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企业应对设备进行科学编码,使其既有识别,又利于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汇总。 设备分类(见设备统一分类及编号目录) (用于资产编号前一段) 设备资产编号 资产设备的编号由三段数字组成,每两段之间为横线。一段表示设备类别;二段表示设备使用单位(包括分厂、车间、科室)代号;三段表示同类设备的顺序号,表示方法见图2-1。 2设备运行管理数据汇总 主要生产设备润滑卡片不完好设备登记册设备事故登记册3设备备件台账4设备资产变动数据汇总 设备购置(自制)调入登记册设备封存(启封)登记册闲置设备登记册设备转让登记册设备报废登记册5主要生产设备操作证发放登记册6数据统计 1设备资产状况
14、统计,包括以下三方面: (1)设备拥有量及分类拥有量(分三个层次) 全部设备:指使用期在一年以上,价值在行业规定限额以上,属于固定资产的所有设备。 生产设备: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生产设备管理范围和管理目录,由行业主管部门规定。 主要生产设备:指设备修理复杂系数在规定限额及以上的生产设备,是生产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全部设备、生产设备和重要生产设备总拥有量和分类拥有量数据,由设备管理部门统计员根据设备台账,按期统计、制表(见表2-40) (2)设备资产原值、净值及新度系数 该项统计反映企业每年设备资产规模和老化程度。设备新度系数为设备资产净值与设备
15、资产原值的比,是价值角度,反映报告期内企业设备新旧程度的一个统计指标。通过该指标的统计分析,为企业制订设备更新规划提供依据。 设备资产原值、净值数据由企业财务主管部门提供,由设备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统计,填入表格。(3)固定资产生产设备折旧率及年折旧金额 2设备技术状况统计 (1)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 式中,总台数应含企业在用的、备用的、封存的以及正在检修的全部重要生产设备,但不包括尚未安装使用的设备。 (2)主要设备泄漏率 泄漏点统计不局限于静密接合处,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管是静密封点,或是焊缝裂纹、砂眼以及其它原因的泄漏,均作为泄漏点统计。 3设备运营状况统计 (1)主要生产设
16、备台时利用率 该率是反映设备时间利用程度的指标之一。计算设备台时利用率的依据: 报告期内主要生产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由设备制度台时利用情况汇总表(见表2-42)汇总,表中数据由生产运行记录整理得到 报告期内主要生产设备制度工作台时,按企业一班、二班、三班制度工时计算得到。 (2)实有设备利用率 实有设备利用率主要是表示生产设备在数量、时间、能力等方面利用程度。它综合反映了闲置设备,不能使用设备、备用设备及停开设备等方面的潜力,其计算分式为: 4设备维修状况统计 事故(故障)停机率 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统计 设备大(项)修计划完成率 年度维修费用总额。 设备定额管理1定额管理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企业定额是
17、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一种数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任务所规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量。 企业劳动定额有两种基本形式:工时定额产量定额 2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中,主要定额内容 (1)设备日常维护时间定额 (2)设备维修时间定额 (3)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定额 (4)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 (5)设备维修费用定额 (6)设备配件储备定额 (定额内容的计算在设备修理和配件管理中的介绍)。 设备档案与资料管理1档案与资料的含义和区分 设备技术档案是指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形成,并经整理应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说明、计算资料、照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与资料
18、,通过不断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的设备档案。 设备资料是指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和改造所需的产品样本、图纸、规程、技术标准、技术手册,以及设备管理的法规、办法和工作制度等。 设备的档案和资料都是设备制造、使用、修理等项工作的一种信息方式,是管理和修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料。设备档案与资料的区别是:档案具有专有的特征,资料具有通用的特征;档案是从实际工作中积累汇集形成的原始材料,具有丢失不可复得的特征;资料是经过加工、提炼形成的,往往是经正式颁布和出版发行的。设备档案也是一种资料,是特殊的资料。 设备档案与资料的管理是指设备档案与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放保管、供阅传递、修改更
19、新等环节的管理。 2档案与资料管理内容 (1)设备档案内容 设备档案一般包括设备前期与后期两部分。前期档案包括设各订购、随机供给和安装验收的材料:后期档案包括使用后各种管理与修理的材料。 设备前期档案明细 A.订货合同 B.装箱单和说明书及资料、附件、工具明细表(原件) C.出厂合格证书、出厂精度(性能)检验记录(原件) D.开箱验收单 E.自制设备的有关说明及图纸、资料 F.设备基础及隐蔽工程图纸 G.动力管线图纸 H.安装、调试验收单 I.购入二手设备的有关原始材料。 设备后期档案明细 A.设备使用初期状况记录 B.定期维护记录 C.定期检查和监测记录 D.设备故障分析报告 E.设备检修记
20、录 F.设备封存(启用)单 G.设备润滑卡片 H.大修任务书与竣工验收报告 I技术改造申请书及项目技术经济论证报告 J.技术改造说明书与图纸及试用效果鉴定 K.设备事故报告单 L.设备报废单。 (2)设备资料内容 设备管理资料包括为加强设备管理,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及企业所制订或编写的法规、制度、规程、标准等资料。一般包括: 设备综合管理资料明细 A.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设备管理文件 B.企业设备管理方针目标 C.年度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 D.企业设备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E.设备资产管理状况年报 F.专项请示、报告及批文 设备资产管理与技术管理资料明细 A.设备分类及编号目录 B.大型、重型稀有、高精
21、度设备标准 C.设备完好标准 D.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E.设备润滑手册(含进口油品与国产油品对照表) F.设备修理技术标准 G.设备修理复杂系数 H.特种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I.机修手册 J.电修手册 K.机械设备备品配件手册 L.通用设备易损件目录 M.电气元件手册(含进口设备元件与国产元件对照表) N.机械设计手册 O.产品样本 P.专业期刊 Q.翻译用工具书 设备规章制度管理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是指指导、检查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各种规定,是设备管理、使用、修理各项工作实施的依据与检查的标准。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可分为管理和技术两大类。管理类包括管理制度和办法;技术类包括技术标准、工作规程和工
22、作定额。 规章制度的管理,是指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与贯彻。 1规章制度的制定 (1)制订原则 具备政策性: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方针、政策,符合“条例”要求 要有继承性 具有先进性 具有协调性 具有可行性 具有规范性 (2)规章制度的内容构成 适用范围:按照各部门的业务范围,将设备一生进行科学分段,确定每一段的管理范围和管 理对象,编写相应的规章制度。 管理职能:确定有关的职能部门,如设备、供应、财务等部门在该项管理中的责任和权限。 管理业务内容:一般按照设备物流、价值流的流动方向或管理工作程序,规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内容、方法、手段、相应的凭证及凭证的传递路线,应具备的资料等,同时要制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管理 内容 讲义 873151578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