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住宅区物业服务标准(文字版).doc
《安徽省住宅区物业服务标准(文字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住宅区物业服务标准(文字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B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J12525-2013 DB34/T5000-2013 住宅小区服务标准Property service standard of residence community2012-12-30发布 2014-03-01实施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1 总 则1.0.1 为加强对住宅区物业服务的监管与评价,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维护各方主体权益,推动物业服务行业规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和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开展物
2、业服务活动的监管与评价。1.0.3 本标准按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频次,将物业服务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层次。 1.0.4 委托单位(建设单位、业主大会、街道(社居委)应在与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服务等级。物业服务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服务等级提供相应的服务。1.0.5 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单位)可依据本标准对物业服务活动进行监管;价格主管部门可依据本标准对物业服务收费进行管理;行业协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专业机构等可根据本标准对物业服务活动进行评价。1.0.6 住宅区物业服务活动除应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住宅区r
3、esidence community具有一定规模人口规模、用地的住宅及附属建筑物,以满足居民日常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特征,具有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集合,一般由城市干道的分割或自然界限制包围的相对独立的区域。2.0.2 物业服务property service 委托单位(建设单位、业主大会、街道(社居委)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委托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和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2.0.3 共用部位common part of building房屋主体承重结构部位(包括基础、内
4、外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户外墙面、门厅、楼梯间、地面架空层、走廊通道等。2.0.4 共用设施设备 common facilities 物业管理区域内建设费用已分摊进入房屋销售价格的共用上下水管道、落水管、水箱、加压水泵、供配电、电梯、天线、照明、锅炉、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渠、池、湖、井、露天广场、非经营性车场车库、公益性文体器械与场所等。2.0.5 应急预案 contingency plan物业管理区域内,针对具体设施、设备、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突发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
5、和纲领,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作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2.0.6 紧急维修 urgent maintenance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发生危及自然人生命财产安全等紧急情况,为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共用部位或共用设施设备以及各项功能正常使用,对经认定需要立即对其进行维修活动。2.0.7 一般性维修General repair对影响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物业使用人)正常生活秩序的共用部位损坏、共用设施设备故障进行维修和处理。3 基 本 规 定3.1 服 务 人 员3.1.1 物业服务人员应佩戴统一标识,宜统一着装。3.1.2 物业服务工作场所应标识清楚、整洁有序,有专门接
6、待区域。物业服务人员接待业主(物业使用人)是主动、热情,使用文明用语。3.1.3 物业服务企业对业主(物业使用人)报修、求助、咨询、投诉等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存档。3.1.4 物业服务企业应向所管理服务的物业项目委派至少1名物业服务项目经理。3.1.5 物业服务项目经理应取得国家注册物业管理师资格,或取得国家和省认可的职业资格。3.1.6 物业服务专业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物业管理人员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3.1.7 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物业服务等级、服务岗位、服务内容、建筑面积或业主(物业使用人)人数,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的技术装备,配备相应数量的物业服务人员。物业服务人员配置应符合表3.1
7、.7的规定,并可根据住宅区实际情况,对各类人员配备进行调剂。表3.1.7 物业服务人员配置标准服务等级服务岗位房屋建筑面积10万房屋建筑面积10万以上A级服务客服2人1人400户500户保洁1人0.8万1万(房屋建筑面积)1人0.8万1万(房屋建筑面积)秩序维护人员34人/门岗数+1人0.8万1万(房屋建筑面积)34人/门岗数+1人1万1.2万(房屋建筑面积)绿化1人1人1万1.5万(绿化面积)维修1人2万2.5万(房屋建筑面积)但至少配置2人1人2万2.5万(房屋建筑面积)B级服务客服2人1人500户600户保洁1人1万1.2万(房屋建筑面积)1人1万1.2万(房屋建筑面积)秩序维护人员34
8、人/门岗数+1人1万1.2万(房屋建筑面积)34人/门岗数+1人1.2万1.5万(房屋建筑面积)绿化1人1人1.5万2万(绿化面积)维修1人2.5万3万(房屋建筑面积)但至少配置2人1人2.5万3万(房屋建筑面积) 续表3.1.7服务等级服务岗位房屋建筑面积10万房屋建筑面积10万以上C级服务客服1人1人600户700户保洁1人1.2万1.4万(房屋建筑面积)1人1.2万1.4万(房屋建筑面积)秩序维护人员34人/门岗数+1人1.2万1.5万(房屋建筑面积)34人/门岗数1人1.2万1.5万(房屋建筑面积)绿化1人1人2万2.5万(绿化面积)维修1人3万3.5万(房屋建筑面积)但至少配置2人1
9、人3万3.5万(房屋建筑面积)D级服务客服1人1人700户800户保洁1人1.4万1.6万(房屋建筑面积)1人1.4万1.6万(房屋建筑面积)秩序维护人员34人/门岗数+1人1.5万2万(房屋建筑面积)34人/门岗数1人1.5万2万(房屋建筑面积)绿化1人1人2.5万3万(绿化面积)维修1人3.5万4万(房屋建筑面积)但至少配置2人1人3.5万4万(房屋建筑面积)注: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以上的住宅小区各岗位人员配置可乘以0.9系数。3.1.8 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员工培训制度,组织人员定期参加技能培训。3.2 制 度 建 设3.2.1 物业服务企业应根据物业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服务方案和服务流程
10、。3.2.2 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管理制度,按照合同约定和服务标准进行质量管理。3.2.3 物业服务企业应将岗位职责、操作流程等制度在服务场所明示。3.3 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3.3.1 物业服务企业宜成立质量内控制度,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检查与评价。3.3.2 物业服务企业宜通过第三方认证、行业内的检查和评比等活动,获得社会评价。3.3.3 业主满意度宜委托第三方进行测评。3.3.4 物业服务企业应将服务合同中的专项服务事项委托给专业服务性公司,但是不得将合同约定的全部事项委托给他人。3.3.5 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对物业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管控。3.3.6 物
11、业服务企业宜购买公众责任险。3.4 应急预案3.4.1 物业服务企业应对本公司管理区域内可能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治安、公共卫生、电梯故障、停水、停电等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3.4.2 物业服务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每年组织不少于1次应急预案演练。3.4.3 突发事件发生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1 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业主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并协助采取相应措施;2 迅速展开指挥协调、信息报告、紧急处置、秩序维护、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协助保护现场和证据等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尽可能减少破坏和损失程度,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3 撰写突发事件处理报告,内
12、容包括处置过程、原因调查、结果评估、预案改进建议等,并向委托单位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3.5 物业档案资料3.5.1 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3.5.0 物业服务企业应设立档案资料室,指定专人定期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档案资料,对业主资料保密。3.5.3 物业服务档案应涵盖物业基础资料、业主(物业使用人)资料、物业服务企业日常运行管理资料和信用资料等。3.5.4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向委托单位移交档案资料。3.5.6 建设单位在办理物业承接手续时,应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资料。移交资料不全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进行协调解决,必要时报告行政主管部门。3.6 标
13、识管理3.6.1 物业服务企业应制定标识管理制度。3.6.2 物业服务企业应实行标识分类管理,建立台帐,定期维护,及时更新。3.6.3 物业服务企业应对房屋指示标识、设备设施(区域)标识、消防安全标识、道路交通标识、安全警示标识、公益标识等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并做好记录。3.6.4 物业服务企业应督促有关单位,在施工改造、维护保养现场以及危及人身安全的场所,应设置警示标识。4 承 接 查 验4.0.1 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物业项目时,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移交的资料进行清点和核查;对物业共用部分和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形成书面检查记录,并有建设单位
14、和物业服务企业参加查验的人员签字确认。4.0.2 物业服务企业应自物业交接后30日内,将物业承接查验情况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并将备案情况书面告知业主。5 客 户 服 务5.1 一 般 规 定5.1.1 物业服务企业应设置客户服务场所,保持场所整洁有序。5.1.2 物业服务企业应在接待场所公示服务电话,悬挂或张贴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项目经理照片,公示物业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有关信息。5.1.3 物业服务企业可接受建设单位委托为业主入住提供相关服务。5.1.4 物业服务企业应在住宅区显著位置设置宣传栏,配合做好公益性宣传。涉及业主(物业使用人)正常生活的重要服务事项,应在主要出入口信
15、息栏公告。5.1.5 物业服务企业应制定钥匙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钥匙,钥匙发放和领用应进行登记和定期进行清查,并记录存档。5.1.6 物业服务企业应建立报修管理制度。5.1.7 物业服务企业对服务合同约定范围内的投诉,应限时处理并回访。5.1.8 物业服务企业每年应不少于1次像业主委员会通报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可采取走访、召开恳谈会、开展问卷调查、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与业主(物业使用人)进行沟通。5.1.9 物业服务企业宜根据业主需求提供便民服务。5.2 服务等级规定5.2.1 物业服务客服场所工作时间应有专人负责接待,其他时间应设值班人员。专人接待时间应不低于下列要求:1 A级服务不少于1
16、2小时,节假日8小时;2 B级服务不少于10小时,节假日4小时;3 C、D级服务不少于8小时,节假日应有人值班;5.2.2 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维修与回访,应符合下列要求:1 紧急维修1) A、B级服务20分钟内达现场, C、D级服务30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或协助有关单位进行抢修,如不能及时抢修完成的,应采取应急措施,并告知业主(物业使用人)。2 一般维修: A、B级服务2日内修复, C、D级服务5日内修复。3 入户维修:按约定时限到达现场并组织维修或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4 业主报修的,服务维修回访率达100%; A、B级服务维修满意率达90%以上; C、D级服务维修满意率达80%以上。5.2.3
17、 物业服务企业对业主(物业使用人)的建议、意见和投诉应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答复。5.2.4 物业服务企业每年至少向业主(物业使用人)进行1次物业服务意见征询,统计满意率,汇总分析意见和建议。业主(物业使用人)满意率应符合下列要求:1 A、B级80%以上;2 C 、D级70%以上;6 房屋共用部位管理6.1 一 般 规 定6.1.1 物业服务企业应制定房屋共用部位维修养护管理制度,建立台账,保持检查和维修养护记录完整。6.1.2 物业服务企业应根据房屋实际使用年限、使用状况,定期组织开展房屋共用部位的使用状况检查。6.1.3 物业服务企业应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房屋大、中修和更新改造计划,向业主大会(
18、或业主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6.1.4 物业服务企业应于年末制定下年度房屋共用部位日常维修养护计划和方案。6.1.5 物业服务企业发现物业管理区域内私搭乱建和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以及其他违反规划或管理规约额的,应及时及时进行劝阻,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6.1.6 物业服务企业应与业主(物业使用人)及装饰装修企业三方共同签定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和消防安全责任书,告知业主(物业使用人)及装修人员有关装饰装修的禁止行为、注意事项及垃圾堆放和清运要求。6.1.7 物业服务企业应巡查装修现场,发现影响房屋外观、危及房屋结构安全及拆改共用管线等损害公共利益的违规装修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
19、门。6.1.8 室外墙面、共用门窗、走道、楼梯扶手应保持完好。地坪、地砖应保持基本平整。6.1.9 发生下列紧急情况时,物业服务企业应按照规定,立即采取措施,并制定维修方案,同时向业主委员会、相关主管部门报告:1 电梯运行系统中涉及的设施设备损坏无法使用的,或存在安全隐患并由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出具书面意见书的;2 消防、供电、供气、给排水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无法使用应由业主负责维修的,或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并有消防部门出具整改通知书的;3 屋面和外墙损坏、渗漏严重并有市、县政府确定的房屋管理部门出具证明的;4 房屋外墙饰面脱落等危及人身安全并有房屋质量检测单位出具证明的;5 其他经主管部门认定危及房屋安
20、全的。6.1.10 台风、暴雨等预警信号发布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进行巡查。6.2 具体等级要求6.2.1 物业服务企业应检查外墙面、屋檐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检查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A级服务每月检查1次;2 B级服务每季度检查不少于1次;3 C级服务每半年检查不少于1次;4 D级服务每年检查不少于1次。6.2.2 物业服务企业应检查房屋共用部位的门、窗、玻璃构件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检查频次应不低于下列要求:1 A、B级服务:每周巡查1次;2 C级服务:每半月巡查1次;3 D级服务:每月巡查1次。6.2.3 物业服务企业应检查房屋共用部位的室内地面、
21、墙面、天棚,室外屋面、散水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检查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1 A级服务:每月1次;2 B级服务:每季度2次;3 C级服务:每季度1次;4 D级服务:每半年1次。6.2.4 物业服务企业巡查装修现场频次应不低于下列要求(装修现场出现动火时应每2小时巡查1次):1 A级服务:每日2 次;2 B级服务:每日1 次; 3 C、D级服务:每两日巡查1 次。 6.2.5 物业服务企业应保持住宅区各组团、栋号、单元门、户等标志、标识、宣传牌字迹清晰,无安全隐患,发现损坏,及时修复,标志、标识、宣传牌完好率应符合下列要求:1 A、B级服务:达90%以上;2 C、D级服务:达80
22、%以上。6.2.6 物业服务企业应定期巡查空置房并记录。巡查频次应不低于下列要求:1 A级服务:每周巡查1次;2 B级服务:每半月巡查1次;3 C、D级服务:每月巡查1次。 7 共用设施设备7.1 一 般 规 定7.1.1 物业服务企业制定共用设施设备管理规定、维护保养和巡查规程。7.1.2 物业服务企业应妥善保管共用设施设备图纸档案资料并建立台账。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巡查,并保存记录,按时归档。7.1.3 物业服务企业应根据共用设施设备实际使用年限、使用状况,开展设备设施日常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制定大、中修及更新改造计划,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7.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住宅区 物业 服务 标准 文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