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课件.pptx
《第三章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课件.ppt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一: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二: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三:展示空间与观众心理,一、展示尺度 展示尺度,是指展示空间中各种物体及空间的尺度,包括展示空间尺度、道具尺度、展品尺度等。展示尺度显示出展览的空间范围和各种形体、展品、通道等的尺寸特别是与观众间的关系。为有效传达展览信息,让观众对展示空间及各种形态有自然舒适的感觉,界定展示尺度的标准是以人的活动范围和行动规律所形成的特定尺度为基本依据。所以展示中所有的尺度均应以人体的尺寸为标准,进行组织、设计和陈列,如图3-1所示。,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
2、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一、展示尺度,.通道尺度 2.陈列密度 3.陈列高度,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图3-1 单人通行尺度示意图,通道尺度通道尺度是指在展示空间中各种通行道路的尺度,主要包括主通道、次通道、应急通道、消防通道、货物运输通道,,工作人员专用通道等。通道以每股人流截面宽60cm计算,得出可以通过的人流截面的宽度,表明通道在展示空间中应有的尺度。主通道是展厅中主要的人行通道,它可以纵横贯穿展厅的主要部位,使观众可以由入口沿此道到达各个方向。主通道具备疏通集中人群,搬运货物,一般的车辆可以顺畅通行,安全消防的基本功能。大型展览,一般主通道要保证6,个
3、人并肩通行,设计成不少于4m左右截面宽度。由于主通道有较为宽阔的空间方便观众参观,各展区(展位)大多把朝向主通道的方向作为主要展示面,所以主通道担负着主要参观方向的功能。次通道,相对于主通道而言的,占据空间尺度小于主通道,并与主通道一起构成展厅人流网络的通道。次通道在方便观众参观的同时,起着间隔展区(展位)和消防的作用,一般至少要保持3人并肩通行,设计为不少于2m左右宽度。应急通道,与主通道和展厅大门相连,方便观众紧急疏散的通道。它有明显的标示,引导人们可以从非常出口迅速撤出展厅,由于直接连通非常门,应急通道可以直接输入消防设备及人员,以确保观众及办展人员的安全。,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
4、,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消防通道,是依照消防法在展厅中必须设立的以供消防专用的通道。一般情况下,它与展厅(展位)的隐蔽位置设置的消防设施相连接,并按规定设置。消防通道往往在展位与展厅的墙壁之间,各展位之间,以及穿过展位可以直接通向已有的消防设施。在各类人员进入展厅布展开始直到撤展工作结束,消防通道必须畅通无阻。一般情况下在展区展位背后的专用消防通道要保证一个人并方便携带一定的消防器材通行,所以一般的展览空间中展区展位的背后会设置至少1m的专用消防通道。货物运输通道,为保证布展、撤展以及展出期间各种货物运输畅通,一般设有货物运输通道,有时货物运输通道可以通行汽车,起重机等运输设备,以确保展
5、览实施的效率。,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2.陈列密度陈列密度是指在一个展区或展位中,展示内容所占据展示空间的百分比。陈列密度过大,容易造成参观人流堵塞,使观众拥挤,让人产生紧张、杂乱的心理感受,容易产生疲劳、厌倦,人多时甚至会给观众以窒息的感觉,影响展示信息传达与交流的效果。陈列密度过小,又会使展示空间显得空旷、贫乏、空洞,也降低了空间的利用率。,一般情况下,展示对象所占展示空间的百分比以30%-40%为宜,如图3-2所示。在图3-3中,标示环境中各种因素对人的影响。,图3-2 商店陈列,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图3-3环境因
6、素对人的影响示意图,3.陈列高度陈列高度,是指展示对象在展示空间中所占据的高度,主要包括展示道具(展示形态)的高度和展品(会主体造型)的高度等内容。通常情况下,陈列高度是以人们平视时的视域的范围为设置依据,当人平视时,视平线的上下各30左右,视中线的左右各40左右为正常视域范围。这中间所看,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的物体一般不会产生变型的视觉效果。以我国人体高度(包括男女)的大约值为168cm,视平线高度大约150cm,以距离展示对象120cm左右计算,展示陈列的最佳陈列高度应在距地面110cm-185cm之间,在这中间,人们以平视的视角便可以看到清楚且不变形
7、的展示形象,如图3-3所示。超出此高度范围的空间因为容易看出变形的视觉效果,可做相对适应的物体陈列。如,可以在距,地面80cm以下做巨型环境沙盘模型的陈列,在距地面190cm以上可制作装置形式或大标题文字等空间形态造型的陈列等等。,图3-4-1图3-4展台展架陈列尺度,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二、视觉尺度,1.视点位置2.视域尺度3.视距尺度4.错视现象,图3-4-2图3-4展台展架陈列尺度,二、视觉尺度视觉尺度,是指观众的视点距其能清晰有效观看展示形态的尺度。展示信息的传播,绝大部分是靠视觉方式实现的,因而视,觉尺度的研究与把握,对于展示设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
8、用。影响视觉尺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项。1.视点位置视点位置,是指观众的“眼睛”所处的位置。视点位置决定着“眼睛”与展示对象的位置关系,不同的观众观看不同的展示对象会有不同的视点位置。如,一名身高100cm左右的儿童看一辆140cm左右高的小汽车,会感到它很高,而一名180cm身高的成,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年人,看同一辆小汽车,会感到它不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所处的位置高度不同,眼睛与小汽车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同而产生的结果。如果是同一个人站在距小汽车3m左右远的位置与站在100m左右远的位置看同一辆小汽车,视点起始点的位置不同,所看到同一辆小汽车的大小感觉也会
9、不同,即近大远小。所以不同的视点观看展览的效果不同,如图3-5所示。,图3-5-1 视点高度变化示意图,图3-5-2 视点位置变化示意图,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2.视域尺度视域,是指以视轴为中心,以瞳孔“视点”为心点,向目标方向所呈现的锥型的眼睛可以看到的领域范围。一般情况下,视域的角度不会改变。引起观看范围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视点与展示对象间的距离,即距视点越近的展示对象,被看到的部位就越少,直至让眼睛贴到展示对象挡住全部视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距视点越远的展示对象,,被看到的部分就越多,直至拉远看到全貌或更宽泛的展示区域。充分运用这一规律,处理展示对象在展
10、示空间中的位置,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图3-6所示。,图3-6 视域尺度示意图,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3.视距尺度视距,是眼睛“视点”到展示对象间的距离。由于展示空间有限,所以展示设计要充分考虑视距因素对观众的影响,由于一般情况下视域的角度不变,观众所能看到展示对象的空间范围要依靠视距来调整。即有较大的空间提供较长的视距,观众可以看到更大范围的展示对象,,反之则能看到更小范围的展示对象或是仅看到展示对象的局部。通常大的型体需要有大的空间可以观赏,如图3-7所示。,图3-7展馆外观,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小的型体可以在小的空
11、间范围内观赏,如图3-8所示。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律,设计将会失败。,图3-8小型展具近看,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4.错视现象错视,又称视错觉,是人们在观察过程中视觉所产生的错误感觉,错视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所视对象周边环境的影响而引起,或是因所视型体自身的型体特征给人造成的错视现象。如水平方向的条纹有左右伸张而上下压缩的感觉,即产生“长”感;垂直方向的条纹有左右压缩而上下伸张的感觉,即产生“高”感。有方向感的型体,其所朝向的方向要有一定的空间使其动势得以释放而能发展,相悖的方向可以不留空间以产生均衡的视觉效果。运用这些错视现象可以创造变幻无穷的展示空间型态,产
12、生丰富而生动的展示效果。,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三、心理尺度,1.空间心理尺度2.注意心理尺度3.感情尺度,三、心理尺度心理尺度,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对于环境的印象与理解的尺度,体现着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在展示设计中主要涉及空间、注意、情感等心理尺度。1.空间心理尺度空间心理,是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形成的对于空间尺度的基本理解与心理定位。如住家的客厅与大会堂的会议厅相比,其空间尺度心里标准绝不相同;室内展出儿童用品的空间尺度与室内展出汽车的空间尺度需要绝不相同;室内展出服装的空间尺度与展出书籍的空间尺度绝不相同等等。可见空间尺度是影响空间心理的重要
13、因素。2.注意心理尺度引起注意,是成功设计的重要方法,在展示设计中运用心理因素处理展示形态引起观众注意,实现展示信息有效传播。一般的方法有,,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把展示对象放在视域中心的位置上;把展示对象等比例放大到其自身体积的多倍以上;把展示对象放置在较为单纯、平整的背景中;把展示对象做出超乎寻常的型体变化;把展示对象摆放在离视点近的空间中;让展示对象周边的型体都做朝向展示对象运动的趋势等。运用型体和空间的变化引起观众心理的震动,从而引起注意。3.感情尺度所谓感情尺度,是观众对于展示对象的喜恶所产生的心理距离。比如对于喜欢的物品往往希望靠得近些,在情感上
14、就有近的感觉;对于厌恶的东西往往希望远离开些,在情感上就有远的感觉。展示设计中运用情感尺度处理展示形态往往会产生戏剧效果,在整体布局或局部处理时时运用情感尺度,突出相应内容,让观众能在参观过程中愿意接受展示的形象信息。,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一节 展示空间与人体尺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一、观众行为习惯二、视觉运动与光效规三、展示设计中音响的运用及其规律律,一、观众行为习惯,1.从众聚集2.识途,走近路,走大路3.左向行习性,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一、观众行为
15、习惯观众行为习惯,是观众在生活中长时间养成的一时间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研究了解并充分把握和运用观众的行为习惯,进行展示设计,让观众在符合习惯的展示环境中接受、交流信息,是展示设计与研究的重要工作是实现成功展示设计的前提。1.从众聚集从人类的诞生开始,由于生存的需要而聚集在一起,不希望独处,因为自动聚集的行为习性已在潜意识里保留至今,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繁忙的街道上当有个别人围观时会引起更多人的围观,甚至一时间交通堵塞、起哄等等。可见,人们潜意识的从众聚集心理,将影响人们参观展览,所以充分运用设计手段,调动人们从中聚集的心理对于展示设计的成功将,是重要的方法。同时要预测人流密度,利用暗示、诱
16、导、规定,也可以突出展示的重点,调整展示规划布局的节奏等方法,引导人们的从众聚集行为向着有利于全面参观展览让展示信息全面传播的方向发展,保持现场气氛,科学疏导,确保安全,如图3-9所示。,图3-9 NEC展示现场,2.识途,走近路,走大路出于安全心理,人们在某一场所活动时,如突遇紧急情况,便会迅速寻找已经认识的熟悉的路径离开,因为人们在紧急的时候,不愿意去冒更大的风险去找新的出路,而是选,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择他认为最熟悉最安全的道路,即识途。同时,人们为了最快捷、最方便的到达目的地,总是选择最短最近的路程,凭着对于空间本能的判断向着基本认定的方向
17、,按最近的道路迅速到达,草坪中被踏出的条条小道就是最好的证明,即走近路。当人们难以辨清方位,不清路途时,会先走到大路上去,而后再走向目标,即走大路。人们识途、走近路、走大路的习惯或本能是安全心理的需要。设计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心理及需,要,规划展示空间,设置展示内容,科学设计各种展具及指示标识,给观众科学合理的展示空间布局以及展览顺序,方便观众自由参观,获取全面合理的展示信息,如图3-10所示。,图3-10 博物馆,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3.左向行习性由于人体的左右侧在不对称发展,导致人们会有不自觉左向行的习性,体育比赛的跑道方向也是向左转弯的,如广场上
18、,公园内行走的人们总是喜欢在左侧走或向左转弯,如遇人流,还要自己提醒靠右行以符合规定的人流朝向需要。左向行习性对展示设计的空间利用、观众流线、展位布局、展品陈列、通道的设计,图3-11车展中密集的人流,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如图3-11所示。,二、视觉运动与光效规律,1.由左向右,由上向下,由前向后,由中心向四周2.读图便于读字3.明亮先于黑暗4.动态敏于静态5.水平移动快于垂直运动,二、视觉运动与光效规律1.由左向右,由上向下,由前向后,由中心向四周通常情况下,人们看物体的习惯是视域中心由左向右,由前向后,由上向下,由中心向四周
19、的运动。这一运动规律是因为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也使得人们书写和阅读习惯是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在看某一物品时,视域中心往往也是由中间向四周的顺序观看。人们对于空间形态的感觉也因透视现象,所看到的形体在人眼中产生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变化规律。所以人们在展示空间中会先看到前面的大的实的物体而后看到小的虚的物体。当人们正视时,视轴即瞳孔的垂直线正好先看到物体的中心部位,而后可看到四周,如图3-12所示。,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2.读图便于读字人们对于形象的辨别是与生俱来的,图形正以它所特有的表现力直接传达有时用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的丰富信息,让不同民族、不同
20、,国家,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们能自然接受、解读,同时图形中的形象、色彩、气氛等更会给人们的联想,使人们在解读图形的时候不自觉的把自己的联想融入其中,形成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文字是人们经过学习得到的,对于文字的辨认要经过人的大脑解码之后方可明白,同时文字的表述是客观准确的,受到民族、国家的影响其通用性受,图3-12国外展览,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到限制,相对于图像而言,文字的受众受到限制。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图形的识读、记忆能力比文字要强。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展示中各种图形或型体的表现力,让更多的人能更方便的解读展示内容,更广泛生动的传达展示信息,如图3-13所
21、示。,图3-13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3.明亮先于黑暗 由于人眼有趋光的特性,所以在光亮环境中的形象要先于黑暗中的形象被人看到。控制好展示中的照明对于突出主题,完善展示设计非常重要。如把主体物的光照度加强,让它受到明亮于其它空间形态的照度,可有效突出主体。比如:表演舞台上追光灯加强了局部照亮,也就突出了被照亮的局部形象,如图3-14所示。,图3-14展厅一角,第三章 展示空间与人体工程学,第二节 展示空间形式与观众行为习惯,4.动态敏于静态在人眼可以看出的运动频率中,对动态物体的感知比静态物体的感知更加敏锐。所以展示设计中常有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展示 空间 人体 工程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4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