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精品文档】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二一五年二月目 录序 言第一篇 回顾与展望1第一章 发展基础1第二章 发展环境7第一节 发展机遇7第二节 面临挑战9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10第一节 指导思想10第二节 基本原则11第三节 发展目标11第二篇 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15第四章 统筹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布局15第一节 一核辐射15第二节 四带驱动16第三节 五区差异互动发展19第五章 合理定位,协调农村区域发展22第一节 鼓励和支持XX区和XX区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23第二节 鼓励和支持XX区作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23第三节 鼓励和支持XX区作为奔康致富示范区23第四节 鼓
2、励和支持XX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24第三篇 主要任务与措施25第六章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升级25第一节 推进现代标准农田建设25第二节 建设观光休闲农业公园25第三节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26第四节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27第五节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29第六节 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29第七节 加快农产品物流业发展30第八节 发展外延农业31第九节 积极推动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32第十节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33第十一节 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33第十二节 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34第四篇 规划实施保障36第七章 强化领导与服务,确保规划有效落实36序 言“十三五”时期是XX市
3、改革开放35年后的新起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也是XX市把握战略机遇期,全面实现“民富市强,幸福XX”目标的关键5年。做好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是把握XX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社会经济大发展机遇的关键性工作,也是实现XX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智慧三农”的战略性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实现“四化融合,智慧XX”和“民富市强,幸福XX”的目标,为加快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特制定XX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编制的依据是XX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
4、0132020),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和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本规划立足XX市农业局部门职能,是指导“十三五”期间XX“三农”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第一篇 回顾与展望第一章 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XX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各项农业农村方针政策和XX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5、村的力度,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对“三农”工作带来的挑战,有效抑制了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得到全面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XX市以信息化、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初显成效,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XXX.XX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7%,农村经济总收入XXXXX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7.9%。农用地产出率达到X.XX万元/亩,居全省前列。现代农业
6、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84%。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X.XX万元。主要农产品肉类、水产品、蔬菜人均占有量按户籍人口计分别达XX.X公斤、XXX.X公斤和XXX.X公斤,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规划和铺开建设农业园区XX个,面积XX.X万亩。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XX家,其中国家级X家、省级XX家。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XX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XX个。全市X个农业科技示范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建成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XXX个,绿色食品X个,获省(农业类)名牌产品XX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优质鱼养殖比例为43。60%的耕地和鱼塘已完成标准化改造,已有大棚面
7、积达XXXX亩,节水灌溉设施面积1万亩。XX加工量和XX、XX、XX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农业部定点市场X个,供X淡水鱼占XX市场份额的1/3。XXXX农庄、XXXX农家旅游度假村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经济和社会效益凸显。图1 XX市“十二五”时期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十二五”时期,XX各地坚持先行先试,加快消除城乡体制性障碍,先后制定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初步迈向城乡户籍管理、规划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管理、人居环境建设和义务教育“六个一体化”。 全市XX个镇(街)撤并为XX个,XXX个村(居
8、)撤并为XXX个。实现城乡户籍统一管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XX居民户口”,消除了城乡居民享受平等待遇的体制性障碍。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6%。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建立了全征土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以灵活就业形式)“大社保”和“新农保”三套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培训,累计培训XX.XX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近70%。实现农村电网覆盖率、电视和电话通信网络覆盖率、通邮率、行政村(居)道路硬底化率、公交通车率等5个100%。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2007年秋季起,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免学
9、杂费。(三)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十二五”时期,XX各地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机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试点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有XX个村(居)完成了“培育、整合、改造、规范”四种类型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XXXX个村民小组(经济社)完成“两确权”的基础工作,占集体经济组织总数的2/3。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市有74.25%的集体经济组织推进完善股份制改革工作,XX、XX区开展了“股权固化到户”试点工作。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全市村(居)、组的集体账务全面移交中介组织代管,2012年度被
10、评为“XX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XX、XX、XX区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全面完成,XX、XX区率先建立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其中XX区建立的“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模式成为国内首例通过保监会批准推出的合作农业贷款模式,农业信贷曙光初现。(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下乡有新突破。“十二五”时期,XX市启动了公路网、交通站场、天然气管网、生态建设等10大类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项目建设,加大在农村地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预计总投入资金达XXX亿元。全市XXX个旧村(居)改造试点顺利推进,已选定XX个村(居)开展宅基地换房试点工作。全市大力推
11、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XX区已率先在XXX个村(居)全面建成农村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服务城乡全覆盖。(五)农村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十二五”时期,XX市大力实施农村民生工程,广大农村居民较好地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2015年,XX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X元,五年年均递增10%;城乡收入比为2.23:1。全市已全面解决XXX户无房渔民和XXX户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2平方米的渔民居住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出台XX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意见,政策性水稻保险覆盖率达100%。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率达80%以上,政策性生猪保险率先在XX
12、区试点。全市实施了基本农田财政补贴制度。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初见成效,扶持工作全面铺开,老区群众饮水不安全等生产生活困难逐步解决。表1 XX城市“十二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表 项目名称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值(预测)5年年均增长率绝对值(元)排位绝对值(元)排位绝对值(元)排位绝对值(元)排位绝对值(元)排位绝对值排位全省5080562464006907789010.96%XX77884861349828311067312676312.35%3XX1061111160611232811306411425427.69%8XX900621069321195721
13、3061214928112.72%2XX82243895839656410699412202410.00%6XX509075695766267758368872613.60%1XX698457622580245855251000058.83%7XX560765887668076753478607710.03%5XX477685085858278629187700811.06%4注:2010-2014年数据来自XX统计年鉴,2015年数据来自各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XX庆除外)。(六)城乡社会生态环境稳步改造。“十二五”时期,XX市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和营造主题林活动、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改造工
14、程和“万村绿”行动,城乡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市共组织XXX.X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种植树木XXXX.X万株,营造主题林XXX个,完成造林面积XX.X万亩;全市共完成绿化建设和改造项目XXXX项,新增绿地面积XXX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面积XXXX万平方米,完成绿化总投资XX.X亿元,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XX、XX、XX、XX区先后通过创建XX省林业生态县(区)检查验收。森林防火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受害率均低于省下达的控制指标。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XX农业已经具备了现代农业初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正朝着现代农业中期阶段发展;统筹城乡向纵深推进,城乡一体化已具雏形,农业农村
15、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农业的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的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的同时,农业的生态保护、生活休闲、观光旅游和文化传承功能日益彰显。二是农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方式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是农产品供给能力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XX市农产品供给逐步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向提供品种多样、优质安全农产品转变。四是农民生活水平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收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向全面小康水平迈进。五是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
16、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大局稳定和谐。六是农村体制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以“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服务“三农”等为代表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社区城市化管理新机制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二章 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在新的历史阶段,XX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新的特征,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第一节 发展机遇从中央到地方的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近年来,党中央、国
17、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三农”工作,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三农”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2015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为XX市农业发展指明了新坐标、新起点。这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给XX市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民收入明显增长,农村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农村基层干群关系明显好转等等,为XX市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逐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XX市各级党委
18、、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形成了统一共识,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为XX市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规划纲要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XX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XX市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为XX市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城乡规划、农村土地管理
19、制度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三农”体制机制,推动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等等,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和政策支撑,注入了强大动力。农业农村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近年来,XX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两个反哺”的力度,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公共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培训就业、读书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同时,XX市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总体实力显著增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财力,为XX市农
20、业农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二节 面临挑战宏观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带来的冲击仍没完全消除,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波动,对XX市农产品发展也带来较大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通货膨胀预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叠加冲击等突出问题,将可能导致“十三五”期间XX农业农村经济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环境下运行。同时,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与紧缺的资金、资源配置等矛盾日益凸显,农村市场潜力尚未得到有效释放,农村劳动力的多向需求难以满足,农村消费力仍不足,对XX市农业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消除。
21、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就三农论三农”的思维定势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各部门职能向农村延伸的职责尚待落实。城市偏向政策体系难以在短期内纠正,用现行的城市管理政策来解决涉农问题的现象仍然突出,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后管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致使短期内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难以扭转。目前,XX市城乡收入比达2.23:1,落后于XX部分市和长三角部分同等发展水平地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仍任重道远。农业发展越来越受资源与市场约束。近年来,随着XX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农用资源越来越短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内部的污染,严重威胁农业可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
22、平的逐步提高,对农产品优质化、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XX市农业的弱质产业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不够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谈判地位仍然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连村带户的能力不强、利益关系松散,现代农业园区载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规划纲要精神,围绕实现“民富市强,幸福XX”的战略目标,坚持“三着力一推进”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园区化发展农业,以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以公共
23、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和外汇农业,着力提升农业生态和生活服务功能,推动统筹城乡向纵深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农村居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推动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第二节 基本原则四化融合、智慧发展。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快信息化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融合,提升“三农”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三农”。 城乡统筹、协调兼顾。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利用开发农业资源,发展资源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文档 精品 文档 农业 农村 发展 十三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8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