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规划宁夏林业厅.doc
《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规划宁夏林业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规划宁夏林业厅.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规划(2016-2020年)枸杞产业是宁夏最具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宁夏枸杞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已经成为宁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再造枸杞产业新优势发展规划编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自治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为依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枸杞产业新形势,全力打造枸杞产业发展升级版。第一章 规划背景枸杞是宁夏的地域符号、特色产业、文化品牌。随着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宁夏枸杞”知名品牌已成为助推枸杞产业崛起的首要任务。宁夏枸杞是中国“药食同源”功能型特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国药瑰宝”。宁夏已成为全国枸杞
2、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世界枸杞的正宗原产地。“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第一节 发展现状一、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枸杞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一。2014年全国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区。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的省区有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如图2-1所示图2-1 2014年全国枸杞种植情况二、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截止“十二五”末,宁夏枸杞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占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的45%以上,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8.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5%,年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枸杞干果、
3、果汁、果酒、籽油、芽茶等产品为主的各类销售、加工企业达到200余家,其中规模加工流通企业超过60家,枸杞加工转化率15%,枸杞及产品出口量与出口额分别达到6500吨与7000万美元。枸杞主产区规模乡镇及专业村农民来自于枸杞收入占到了60%以上,各类枸杞及其产品遍及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实现了国内市场全覆盖,枸杞已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夏作为我国枸杞最早的种植地区,生产规模、果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等均居全国前列,宁夏枸杞已成为全国枸杞发展的风向标、价格的晴雨表。第二节 发展优势宁夏枸杞以其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享誉国内外。一、资源优势宁夏独特的自然条件,矿物质丰富的黄河
4、冲积土壤,适宜的优良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极有利于枸杞的生长发育和果实营养物质的积累,使宁夏境内生产的枸杞“甘美异于他乡”。气候条件-枸杞主产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2,年日照时数达29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92.3mm,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1898.3mm,10的有效积温达3349,无霜期161天。光照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为枸杞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枸杞主产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合枸杞生长。灌溉条件-宁夏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得黄河之利,全区初步建成北部引黄、中部扬黄、南部库井灌溉体系,为宁夏枸杞生产提
5、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二、科技优势宁夏枸杞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中,积淀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实用管理技术,以枸杞新品种培育、快速繁育,幼龄立体复合套种和密植早丰产,科学修剪,病虫害统防统治,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设施烘干,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化灌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枸杞现代新技术在全区大面积推广。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备,产业联盟、协会、商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机构健全,院地(企)合作紧密,初步建立起了枸杞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控体系、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枸杞科技服务体系。三、品质优势宁夏枸杞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功能性道地药材,富含枸杞多糖、甜菜碱、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有效成分
6、,传统医学认为枸杞具有“滋肝明目,清肺补肾”之功效,现代临床医学证明枸杞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等功效。富含利于人体健康和智力开发的有机硒、锗、锌等矿物质元素,尤其在医用、保健功能中其有效成分功效增强,开发潜力大。经过长期的优新品种选育,已选育出11个品种序列,实现了4次品种更新换代,特别是已选育出的宁杞1号、5号、7号、9号等优良品种,已在全区大面积推广。全国种植品种选择多以宁夏枸杞品种为主,宁夏枸杞品种选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四、品牌优势宁夏枸杞以其产区优势,独特的品质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屡获殊荣。中宁县是著名的“中国枸杞之乡”,“中宁枸杞”
7、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宁夏红”、“百瑞源”、“早康” “厚生记”等系列产品已成为著名的枸杞品牌,国家医药管理局将宁夏定为全国惟一的药用枸杞产地,奠定了“宁夏枸杞”的品牌影响力。宁夏枸杞有600多年人工种植历史,千百年来积淀了许多关于枸杞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传统工艺,通过深入挖掘枸杞历史文化、医药养生文化、饮食健康文化、旅游文化及酒文化等优势资源,用文化提升商品和产业内涵,创作了诗词歌赋、戏曲小品、电影动漫、书法摄影等大量反映杞乡风土人情的红枸杞文学作品,为宁夏枸杞产业发展增添了隽永的文化魅力。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枸杞之都”
8、,再创枸杞产业新优势,打造枸杞产业发展升级版,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一、机遇1、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枸杞产业新地位。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枸杞既是经济林,又是生态林,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主力军作用。2、建设开放宁夏的新需要。宁夏位于新欧亚大陆桥中枢位置,“一带一路”战略支点。随着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宁夏已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桥头堡。自治区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培育开放经济,着力打造枸杞等优势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9、,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枸杞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3、建设美丽宁夏的新目标。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建设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建设美丽宁夏的奋斗目标,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宁夏最大的优势和最靓丽的名片。大力发展枸杞产业既是建设美丽宁夏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4、改善民生的新需求。从消费需求看,健康、养生、长寿已成为社会的主流需求之一,人们对改善健康养生愿望越来越迫切,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内外市场对枸杞产品的消费需求十分强劲,而枸杞是目前市场上最佳的健康养生产品之一。二、挑战1.产业后劲不足。目前枸杞产业主要以初级产品(干果)形式出售,产业链条短,产品附
10、加值低;加工流通的企业大多技术装备落后,科技含量低,品牌竞争力弱,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在枸杞出口方面,面临着愈加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枸杞产品出口竞争力有待提升,外贸出口引领促进枸杞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2.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全区枸杞种植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管理粗放,在病虫害统防和药剂安全使用等方面不规范,采摘、烘干、生产等环节现代化程度不高,产品品种少,科技含量低,人民群众对枸杞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枸杞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3.品牌优势发挥不够。全区枸杞加工销售企业有200多家,产业集群度不高,但品牌多达200多个,几乎是“一家一品”,商标
11、达不到规范使用,品牌多而不精,整体影响力不高,没有形成知名的国内国际化品牌,缺乏叫得响、走得远、立的住的知名品牌,导致好枸杞卖不出好价钱,影响茨农种植积极性,品牌的内在潜力和价值发挥不够。4.周边省区竞争压力大。近些年,甘肃、青海、新疆、内蒙等省区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对我区枸杞直接带来冲击和威胁,而我区枸杞种植空间较小,后劲不足,市场开拓、园区升级等仍处于较低水平。5.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由于枸杞产业发展投融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资乏力,资金杠杆作用发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枸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等导致抵御市场风
12、险的能力不足。在精准施肥、智能化节水灌溉、设施烘干等方面现代化水平低;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与文化、养生、旅游及城镇化建设等方面融合度不够。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挖掘资源优势,夯实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全面提升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动枸杞产业种植环节绿色化、基地建设标准化、链条拓展生态化、加工转化精细化、机械应用现代化、营销流通网络化、市场竞争国际化、助农增收常态化,着力提升枸杞产业综合效益,再造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全力打造“中国枸杞之都”。
13、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加强枸杞产业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统筹规划,科学布局。2、坚持多元发展,重点突破原则。拓宽枸杞产业发展领域,促进枸杞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3、坚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原则。围绕“产出高效、产品优质安全、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整合优势科技资源,集中力量攻克枸杞发展瓶颈,积极推广优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支撑产业健康发展。4、坚持市场引领,企业带动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发挥龙头企业和科技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枸杞产业核心竞争力。5、坚持质量安全,绿色发展原则。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14、,加快枸杞产业绿色化、生态化发展,推动枸杞产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第二节 总体布局进一步优化枸杞产业布局,坚持扩面提质相结合、改造新建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核、两带、十产区”的新格局。“一核”:即中宁核心产区。中宁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是宁夏枸杞的核心产区,“中宁枸杞”依其名牌优势,享誉国内外,是我国最重要的枸杞集散地。2016年至2020年规划新增面积0.8万亩,改造提升12万亩。“两带”:即清水河流域产业带、银川北部产业带。清水河流域产业带:清水河流域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南缘,属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降雨量200400
15、毫米,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固海扬水和固海扩灌工程实施,为清水河流域枸杞产业发展提供了灌溉保障,使清水河流域枸杞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包括原州区、同心县、海原县、沙坡头区。 2016年至2020年规划新增面积6万亩,改造提升25万亩。银川北部产业带:为银川平原以北的贺兰、平罗、惠农、大武口等县区,该区土地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又有引黄灌溉的便利条件,是我区枸杞优势种植区之一。2016年至2020年规划新增面积4.9万亩,改造提升11万亩。“十产区”:即中宁、同心、海原、原州、平罗、惠农、盐池、沙坡头、红寺堡和农垦集团。第三节 发展目标积极主动把枸杞产业融入国家“一带
16、一路”发展战略,借助中阿博览会平台,加快推进枸杞产业提档升级,实现枸杞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奋力打造丝绸之路枸杞产业核心区,实现枸杞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绿色化、社会效益最优化。一、发展面积到2017年全区枸杞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改造提升35万亩),增长率为17.65%,到2020年全区枸杞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二、产量产值到2017年枸杞总产量达18万吨(以干果计),增加9万吨;到2017年枸杞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增加50亿元;到2020年枸杞总产量达25万吨(以干果计),比2017年增加7万吨。到2020年枸杞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比201
17、7年增加150亿元。三、加工转化率到2017年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25%;到2020年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30%。 四、产品出口率到2017年枸杞产品出口率达到10%以上;到2020年枸杞产品出口率达到20%以上。 第三章 主攻方向为确保“再造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规划目标实现,打造枸杞产业升级版,以促进枸杞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枸杞产业发展将从基础研究、良种培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文化引领六个方面寻求突破。一、基础研究保持宁夏枸杞产业的优势地位,加强枸杞基础研究,建立科研攻关队伍,收集和引进国内外枸杞种质资源,对宁夏枸杞进行基因组测序,绘制枸杞遗传图谱,为宁夏枸杞道地性提供科学依据
18、。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绘制枸杞遗传图谱,挖掘枸杞特有功能基因,为药用食用、保健养生、抗衰美容、鲜食制干等专用品种培育奠定基础。加大枸杞采摘、保鲜、制干、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深度研究枸杞种质资源、食用药用、保健养生、抗衰美容等方面的机理作用以及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破解枸杞采摘机械化难题,为枸杞产业提档升级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二、良种培育把枸杞良种培育作为枸杞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加快优新品种培育,采用群体选优、杂交育种、细胞融合、辐射诱变、分子辅助等育种技术,定向培育具有优质、丰产、高多糖、高出汁率、功能性等枸杞新品种(系),定向培育枸杞鲜食、药用、茶用、加工、酿酒等专用品种。建立育繁
19、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模式,建设良种采穗圃和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实现枸杞苗木专育专供和统育统供。三、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和机械化枸杞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农场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打破县界、乡界、村界,整乡整村推进枸杞规模化、标准化。建立枸杞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实验示范园扶持机制,对现有品种混杂、产量低、效益低、缺株较多及病虫害严重的果园进行改造提升。推广实施以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为主的鲜枸杞设施制干技术,实现枸杞的绿色生产;加强农艺农机配套,设备设施定型升级。建设社会化服务的统防统治队伍,全面推广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制定枸杞病虫害防治指标、统一防治技术、统一
20、防治用药,实现统防统治区域化全覆盖。四、精深加工坚持走以精深加工带动产业升级的路子,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高校联合建立技术创新平台,研发生产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高精尖深加工产品。有针对性的培育50家经济实力强、营销网络完善、企业文化内涵丰富、信誉度较高的龙头企业。创建具有宁夏地方特色和企业内涵的自主品牌,鼓励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采取引进、联合、重组等方式,打造枸杞企业航母。五、品牌建设依法实施“宁夏枸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强“中宁枸杞”原产地证明商标管理,建立枸杞品牌长效监管机制;研究制定枸杞品种、鲜食、药用、茶用、加工等行业标准,提升我区枸杞产业的话语权和我区道地枸杞的核心竞争力。实施
21、异地维权打假,建立健全枸杞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监管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提升宁夏枸杞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打造宁夏枸杞品牌平台,筑牢坚实的宁夏枸杞产业品牌体系,支持“地域品牌(宁夏枸杞、中宁枸杞)+企业商标品牌”运营模式,使地理标志品牌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品牌形成合力,为资本进入枸杞产业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撑。创建全国枸杞深加工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完善提升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服务功能,打造世界枸杞集散地,支持枸杞主产区建设适度规模的枸杞交易市场。六、文化引领 以枸杞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全方位挖掘宁夏枸杞药食同源、保健养生、抗衰美容等为核心的枸杞文化历史积淀,收集、整理、开发枸杞药食古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造 宁夏 枸杞 产业 发展 优势 规划 林业厅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