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流贷新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oc
《信用社流贷新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流贷新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用社流贷新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银监会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由于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准入门槛较固定资产贷款或项目贷款低,目前企业使用比较普遍,因此监管部门对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执行情况的关注度较高。 一、办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原则,对原信贷管理制度在新形势下的缺失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办法在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贷款授信总额与具体贷款的额度、贷款用途、借贷双方合同约定事项、流动资金贷款资金的支付管理、借款人经营回笼资金管控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与银行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一)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推动银行业传
2、统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型,提升信贷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办法首次明确提出了流动资金贷款的定义,解决了流动资金贷款与短期贷款在概念和运用上的模糊,有利于对不同种类贷款的差异化管理。办法出台的主旨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为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行为,加强对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有效防范风险,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防止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二是通过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行为, 推动商业银行加速对传统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型,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二)对制订不合理的贷款规模指标、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作出禁止性规定,引导银行业机构注重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办法中提出了“贷款
3、人不得制订不合理的贷款规模指标,不得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的禁止性规定,对以下三种倾向起到了很好的抑*用:一是国家调控措施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在商业银行各自为政的贷款规模和绩效考核面前,执行的效果和力度被大打折扣,影响了宏观调控政策和监管措施的落实;二是金融危机过后,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长时期被压抑的放贷冲动被释放出来,于是争相抢占有利位置,有的不惜降低门槛放宽条件进行信贷资产扩张,其结果必然造成流动性泛滥,导致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剧;三是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形象和利益考虑,不顾宏观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盲目制订贷款规模指标,造成了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局面的加剧。办法
4、明令禁止制订不合理贷款规模,表明银监会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已经步入注重内涵发展、杜绝粗放经营的科学发展阶段。 (三)倡导“受托支付”的管理理念,强化对贷款用途的跟踪,防范贷款被挪用风险。“受托支付”是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最大亮点。办法贯彻贷款“实贷实付”的理念,在以往借款人“自主支付”的基础上,对贷款的支付方式提出改革和创新。此外,办法还要求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的行业特征、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信用状况等因素和贷款业务品种,合理约定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及贷款人受托支付的金额标准,规定了受托支付的情形和要求。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划入收款人账户,从而有效控制信贷资
5、金流向,遏制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风险。 (四)强化贷后管理,提升信贷管理质量。办法对贷款方和借款方在流动资金贷款使用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办法要求,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用途,并按照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防止贷款被挪用。贷款人应根据对借款人账户的监控情况,适时采取风险规避措施;对借款人现金流异常,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贷款人可与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控制借款人的资金支付。强调贷款合同的有效管理,明确对贷款风险要点的控制。 (五)明确贷款人的法律责任,强化贷款责任落实的针对性,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要求贷款人在借款合同中与借款人明确约定具体的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用途、还款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用社 流贷新规 执行 存在 问题 对策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