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漠视语文现象的成因及对策.doc
《高中生漠视语文现象的成因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漠视语文现象的成因及对策.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图分类号 G434 密 级 公 开U D C 004.71 单位代码 10094研究生毕业论文 高中生漠视语文现象的成因及对策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gnoring Chinese作者姓名:赵丽霞指导姓名:阎晓军 学科专业名称:教师教育 研 究 方 向:教师教育论文开题日期:二零一一年六月二一二 年 五 月 四 日摘 要语文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学好语文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对于事业发展及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是,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语文并未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与此相反的是部分学生厌
2、学语文,对语文缺乏足够的兴趣,表现出对语文的漠视态度,鉴于此本论文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针对我国高中生目前学习语文的现状,运用自然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多方面入手深入了解高中生漠视语文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发现:高中生漠视语文的表现在态度上漠视、行动上应付、情绪上焦虑和方法上的投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尤其是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的认识的不足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让学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进而漠视语文的学习。基于此,笔者从三方面提出改变高中生漠视语文的对策和措施,即改进和完善考试制度,真正实行语文素质
3、教育;做好语文是基础课的宣传工作;教师加强自身素养 ,构建“乐”学课堂。关键词:高中语文;漠视现象;原因; 对策AbstractChinese is a subject that we must pass in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Studying Chinese wel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many ways, such as for other subject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difying sentiment. But Chinese is not paid enough a
4、ttention to by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Furthermore, some students lack of interest in Chinese and show the passive attitude to it.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grasps the core idea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its characteristic.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senior high s
5、chool students learning, it has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gnoring Chinese by using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natural observation, interview method and so on. Research found high school students ignoring Chinese is in attitude, action, coping with
6、ndifference, emotional anxiety and methods of speculation. The caus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gnoring Chinese include social factors, teachers influence and studentsown 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baton role,. Based on thi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enior high schoo
7、l students ignoring Chinese worked out. It is because these countermeasures lie i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me and many teachers that this paper has the certain practicality and operability, which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on changing the attitude of students ignoring Chines
8、e in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All these factors let the students produce the quick thought, and then ignore the language learning.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o changing countermeasur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gnoring Chinese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9、 the examination system, the real Chinese qualities education; Chinese is the basic course of propaganda work; Teachers strengthen their own literacy to construct music classroom learning.Key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Ignoring Chinese; Cause; Countermeasures 目 录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
10、的意义 1二 、文献综述 2(一)研究现状 21.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 2 2.高中语文教学的局限性研究 2 3.改变学生漠视语文现象途径和方法研究 3(二)问题反思 3 三、研究方法 4一自然观察法 4二文献研究法 4三访谈法 4四、研究结果 6一态度上漠视 6二行动上应付 6三情绪上焦虑 7四方法上投机 7五、分析和讨论 8(一)社会的因素 81.重理轻文的观念根深蒂固 82.大学招生方式的影响 83.就业压力的影响 9(二)教师的影响 91.教学观念陈旧 9 2.教学方式传统 93.唯高考是从 104.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10(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111.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 1
11、12.面对压力难以集中兴趣于语文学习 113.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12 六、结论 13 七、对策和建议 14(一)改进和完善考试制度,真正实行语文素质教育 14(二)做好语文是基础课的宣传工作 15(三)教师加强自身素养 构建“乐”学课堂 151.加强自身素养 152.转变教学观念 173.构建“乐”学课堂 17结束语 20参考文献 21致 谢 22 一、前 言一问题的提出早在2004年,著名作家余光中、莫言等齐聚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的“文学与人文关怀”高校论坛,高呼我们的华语已经到了濒临失落与拯救的边缘!文中还指出“中文的命运日见逼仄,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令人深思的是,中文逼仄的场所,倒不是海
12、外,而是内地。”并且作者还谈及许多此类现象,表现出了深刻的忧患意识。长期以来, 语文的基础作用,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语文这门学科却始终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的足够重视。有资料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对文学感兴趣,对语文一般,而对语文课则不感兴趣。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以前也有很多学者或从理论上阐述了改变语文教学现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或从从实践角度提出了一些改变语文教学现状的途径和方法。但是,语文教育教学要不断完善、发展,我们就不能止步不前,特别是反思现有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实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尤其是与高三学生经历了高考
13、奋战之后,我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翻思考,并借鉴了其他学者的理论研究,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 研究的意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对高中语文教学令人尴尬的局面,可谓在泥泞中挣扎,笔者思考之余,针对现有研究中出现的表面化感性、主观随意性
14、等方面的缺憾,作了些调查研究。本论文通过学生访谈,听课观察,研究分析等方法,并借鉴其他学者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理论,从改革高考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修养构建乐学课堂几方面提出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改变学生漠视语文现象的对策,我想,这些来源于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文献综述一研究现状1.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学者庄文中指出:“语文这个工具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是负载文化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于漪先生也强调:“语文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工具,如机器或犁锄,也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如筷子和拐杖。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
15、息的载体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这些阐述,清楚地表明: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这些阐述,对高中语文学科性质的明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高中语文教学的局限性研究张家璇曾经批评了高中语文教学“唯本”“唯考”“唯法”三种观念。其他专家和学者也多次批评过语文教学观念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就语文论语文的封闭主义。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局限于“小语文教育”天地,唯我独尊,视野狭窄. 其次是“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叶圣陶先生语)。这种观念将语文
16、教学的目标局限于高考,升学成了高中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应试作文章,与其他学科一起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高中教育目的的单一性;第三是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单调,缺少变化;教学过程固定,模式统一;教学内容僵死,缺乏时代活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青春活力;脱离学生实际,忽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参与意识差。第四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机械主义。由知识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渡过程,自有其规律和方法,但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对此常常有机械的理解和机械的运作。这种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机械地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复杂性。3.改变学生漠视语文现象途径和方法研
17、究(1)改革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学生不喜欢语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是高考。在当今基础教育中, 高考不但直接挑动高中教育随之起舞, 而且其影响深达初中甚至小学: 考试为唯一方式、以通过考试获取高一级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的层层选拔活动, 实质上沦为了高考的前奏和附庸。高考的影响不可谓不深矣。为什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高中语文却不被学生重视? 原因很简单: 语文不容易为考生带来分数利益。(2)注重良好教育环境的创设 有些学者认为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能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而语文课堂上具有审美情境的导入语、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就有助于营造自由宽松的教育氛围;为学生
18、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景、选准切入点也有助于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自主发展;鼓励学生求异探新,把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过程延续到课外或后续过程中,则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空间中促使自己有个性的发展。也有些学者认为可以从教学体态、师生关系、学习内容、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致力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使亲切、平等、丰富、流畅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3)全面贯彻落实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强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为防止片面强调工具性目标,有学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为它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能焕发语文教学中的生命张力,能促
19、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在四个方面对片面强调工具性目标的传统语文教学进行变革:一是教学方式从由外而内“灌输”转向由内而外“唤醒”;二是教学价值取向由培养“精英转向培养合格“公民”;三是教学态度由“假大空转向“新活实;四是评价标准由“单一转向“多元。可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必须体现在语文听、说、读、写的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学生漠视语文的现状,一些研究者在语文教学中作了有价值的探索。如胡平贵老师的多元评价方法探究,傅邦郎的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都给了我们有益的借鉴。二 问题反思对改变高中生漠视语文现象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
20、来看,其研究深度还很不够。第一,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现有的研究多为经验性总结或感悟,感性认识居多,研究者不能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把自己的教学思想、行为上升到理性、科学的层面来分析、研究、再实践。第二,缺少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研究。 三、研究方法本论题以语文新课标标准为依据,以相关的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以普通高中多年来的语文教育教学现象为背景进行研究。考虑到有关课堂教学的研究是一个与学生和教师密切相关的实践课题,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运用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学生漠视语文的成因,并运用文献研究法将理论探讨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为确保论题研究的成效,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以自然观
21、察法和访谈法为主,同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等进行研究。一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就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对个体的言谈、举止行动和表情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心理学中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它的种类很多:从观察形式来分,可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从观察时间来分,可分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观察内容来分,可分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课题研究中,笔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观察形式观察学生的言行和表现,并且采取深入其他语文教师的课堂广泛听取各种评优课、示范课、随堂课的方式,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与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完整连续的观察,同时对记录下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 漠视 语文 现象 成因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