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课件.ppt
《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药物制剂的处方前设计,2,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药物制剂处方前设计的概念及其意义熟悉处方前设计的一般过程了解常用优化设计方法及新药报批内容。,3,第一节 药物制剂处方前设计工作Preformulation Studies,一、概述1、处方前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实验研究或从文献资料中得到所有的科学情报,测定药物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如药物的物理性状、熔点、沸点、溶解度、溶出速度、多晶型、pKa、分配系数、物理化学稳定等。处方前设计的内容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性质和欲制备的剂型。,4,2、处方前设计的主要任务(1)获取新药的相关参数;(2)测定其动力学特征;(3)测定与处方有关的物理性质;(4)测
2、定新药物与普通辅料间的相互作用。,5,3、制剂设计的基础(1)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临床用药目的及给药的途径和剂型的确定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给药的途径和剂型的确定,6,(2)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安全性(safety);有效性(effectiveness);可控性(controllability);稳定性(stability);顺应性(compliance);此外,还应考虑降低成本,简化制备工艺。,7,(3)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固体制剂与药物吸收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主要受药物的溶出过程及跨膜转运过程的限制。药物的跨膜转运吸收跟药物的分子量、脂/水性、药物的浓度等有关。,8,液体制剂与药物吸收液体药物
3、不存在崩解、分散过程,溶液型制剂甚至没有溶出过程,因而药物的吸收相对较快。,9,皮肤、粘膜给药与吸收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被动扩散,与药物的脂溶性有密切关系,一般油/水分配系数衡量药物的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大,则脂溶性大,有利于药物跨膜转运。药物的被动吸收速率与药物的扩散系数有关,分子量大的药物,其扩散阻力大,扩散速率慢,分子量不宜超过1000。,10,(4)制剂的评价与生物利用度毒理学评价(包括急、慢性,有时还要进行致畸、致突等实验);药效学评价;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11,处方设计前工作流程图,12,二、文献检索,13,三、分析方法的研究,一般处方前工作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简单、灵敏、专属性强
4、的分析方法,以便使以后所有测定都可定量化。目前,常用方法有UV法、荧光分析法、高效液相法(HPLC)和薄层色谱法(TLC)等。,14,四、处方前工作中的药物理化性质的测定,(一)溶解度(Solubility)和pKa 1、测定溶解度和pKa的意义溶解度系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测定达到平衡时药物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药物制成注射剂或溶液剂的研究成功与否。,15,药物pKa值可使研究人员应用已知的pH变化解决溶解度问题或选用合适的盐,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药物溶解后主要以解离型和非解离型存在。一般,解离型药物不能很好地通过生物膜被吸收,而非解离型药物往往可有效地通过类脂性生物膜。,16,Kaplan于
5、1972年提出,在pH17范围内(37),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当10mg/ml时,吸收不会受限;在110mg/ml时,可能出现吸收问题;当1mg/ml时,需采用可溶性盐的形式。,17,2、溶解度和pKa的测定(1)溶解度的测定特性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品在溶剂中既不发生离解又不和其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测的溶解度。在一般情况下测定的溶解度是平衡溶解度(equilibrium solubility),亦称为表观溶解度(apparent solubility)。,18,特性溶解度的测定,19,20,(2)pKa的测定,Handerson-Hasselbac
6、h公式 对弱酸性药物:pH=pKa+log(ionized drug)/(un-ionized drug)对弱碱性药物:pH=pKa+log(un-ionized drug)/(ionized drug),21,(3)注意项对于胺类药物,其游离碱常常很难溶,pKa测定可在含有机溶剂中进行测定,以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如5%、10%、15%、20%)进行,将结果外推有机溶剂为0%时,即可估算出水中pKa值。溶解度的测定一般测定平衡溶解度和pH-溶解度曲线,平衡时间6072小时。,22,溶解度的测定时需注意同离子效应的影响。对于可解离型药物,溶解度S为解离部分与非解离部分之和,如S=SHA+SA-。
7、对于非解离药物型药物,可加入非极性溶剂改善其溶解度。,23,(4)溶解度与介电常数有关,24,(二)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1、定义:油水分配系数P(如辛醇/水,氯仿/水)是分子亲脂性的量度,代表药物分配在油相与水相中的比例。Po/w=在油中的药物浓度Cs(oil)/在水中的药物浓度Cs(water),25,2、分配系数测定Po/w=(CoilVoil/CwaterVwater)equilibrium查阅P值时,应注意测定数据的来源,因测定方法或溶剂不同,P值差别很大。,26,(三)多晶型(polymorphism),1、多晶型研究的重要意义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
8、的晶型,称为多晶型。多晶型是药物很重要的一个物理性质;不同晶型引起物质理化性质的差异;不同晶型可能存在稳定性、溶解度进而引起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等药品质量差异。,27,一些药物的多晶型现象,奥沙尼奎醋酸可的松甲苯咪唑 无味氯霉素黄体酮头孢呋新酯那格列奈,28,2、晶形,晶形是指结晶的外部形态,受结晶条件和结晶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晶型与晶形相互的关联性质,29,3、晶型的基本分类,稳定型亚稳定型:高能态,熔点低,溶解度大,溶出速度亦大。假晶型或溶剂化物无定形,30,多晶型-分子不同的排列(堆积)方式或不同的构像。水化物或溶剂化物-水分子或溶剂分子以一定的计量比结合在化合物的晶格中。无定形-分子的无序排
9、列(堆积)形成,结晶度为零。,31,4、晶型的转换的类型,单变型晶型转变互变型晶形转变,32,5、晶型转换的原理,结晶转化的限速步骤是晶核的形成亚稳态晶型向稳态晶型转化的机制 在亚稳态中分子间作用力变弱并破裂;形成无序态固体,类似于局部的无定形;形成新的与更稳定晶型相关的分子间作用力。,33,6、多晶型转化的影响因素,湿度水、溶剂温度附加剂,34,多晶型的转化,35,7、研究多晶型的方法,(1)溶出速度法:,36,37,(2)X射线衍射法:每一种晶型代表不同的晶格排列,因而X射线谱不同。(3)红外分析法:不同的晶格排列将影响分子中键的能量而改变红外光谱。(4)热台显微镜:当加热到相变点时,晶体
10、出现双折射现象和(或)外表变化。多晶型是化学药物的普遍现象;,38,(5)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差示热分析法(DTA),39,8、在制剂过程中的多晶型现象,溶剂的应用溶解和混悬研磨和粉碎制粒干燥、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固态分散技术球形结聚,40,9、可能引起的问题,(1)在混悬剂和霜剂中结晶的生成,使产品的均匀度、外观和(或)生物利用度降低,如注射用醋酸可的松混悬液,错用了多晶型物,就会结块。(2)不易溶解的多晶型物从液体剂型中沉淀出来。(3)不易溶解的多晶型物使生物利用度降低,如稳定态氟氢泼尼松植入剂比亚稳态的吸收率低。,41,(4)由于研磨或湿法制粒而引起的晶型转变,使剂型的物理性质与生物
11、学性质发生变化。(5)化学稳定性差,如无定形青霉素G的稳定性比其结晶性盐低。,42,(四)吸湿性(hygroscopicity),1、定义:吸湿性是指药物能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收水分的特性,是每一化学结构或每一结构系列物质的内在性质。,43,2、特性:不同辅料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湿性:常用稀释剂中,如微晶纤维素(MCC)稍有吸湿性,磷酸钙、乳糖等;片剂崩解剂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和水溶性粘合剂如HPMC、PVP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44,对某一药物的盐,其水溶性和相对吸湿性有关:如巴比妥、苯巴比妥和苯妥英,它们的溶解度很小,吸湿性也很小或不吸湿,但它们的钠盐溶解度都比母体药物增大很多,其吸湿性也增大很
12、多。,45,药物的吸湿性与水溶性有关,但不完全一致:如苯佐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二者溶解度相差很大,分别为0.6mgml-1和1000mgml-1,但都不吸湿。,46,47,3、意义:处方前对药物和各种辅料吸湿性研究,可以为优良、稳定的处方设计和辅料的选择提供依据。4、应用:绝大多数吸湿性药物,在RH30%45%(室温)时与周围大气中的水分达到平衡状态,在此条件下贮存的物质最稳定,其水分含量不变,因此,药物最好置于RH50%以条件。,48,泡腾制剂对水分特别敏感,RH应在低于40%的条件下制备和贮存。对于胶囊剂,使内容物处方组成的吸湿性和胶壳的吸湿性相近,囊壳和其内容物的相对吸湿性决定了水分转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制剂 处方 设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