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流的概念与内涵课件.ppt
《第一章物流的概念与内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物流的概念与内涵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现代物流管理,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绪论,物流是怎样一门学科现代物流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的发展,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3,一、物流是怎样一门学科物流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现已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而物流的活动构成了新的物流产业。,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它的理论与方法是在综合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上形成的,是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的集成。比如,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物流学科的主要属性应该是经济学属
2、性;从企业管理的层面,主要属性应该是管理学属性;从运作层面来讲应该是工学属性。显然,侧重点一变,物流学科的属性可能将发生变化。,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5,1.经济学属性,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配置优化、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政府对物流的管理、物流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在物流中的具体应用。物流涉及到许多经济学类专业,比如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6,2.管理学属性,物流活动是由特定的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属于管理
3、范畴,需要管理学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管理学类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7,3.工学属性,现代物流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产业。国外许多大型配送中心,都需要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管理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学涉及到工学类的许多专业。比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等。,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4.理学属性,物流的流体是商品,各种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不完全相同。照顾好
4、顾客就要照顾好将要配送给顾客的商品,商品的检验、养护、鉴定、流通加工等作业环节都需要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的指导。,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9,物流学的研究对象物流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处于持续不断运动的物资以及影响物资流转的各有关因素。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物质资料空间位移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物流的技术和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为实现在物流活动中适时地、合理地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使物流投入与物流期望目标达到平衡,使物流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体现,使物流为生产建设、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
5、济学院,10,二、现代物流的发展 物流的活动构成了新的物流产业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 国家将其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城市作为提升其综合功能的重要途径企业将其作为自己在市场中取胜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1,案例:香港物流业一直在全球居首位,保持着世界第一繁忙货柜港的美誉,而香港国际机场货运量始终位居世界第一。这些显然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无法分开。香港地处亚太区中心,是中国南面对外的门户。在海运方面,约家国际集装航运公司每星期提供条航线,开往全球多个目的地。在空运方面,家国际航空公司每星期提供约班定期航机由香港飞往全球多个目的
6、地。而最具优势的是,香港是一个自由港,这里高效、快捷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世界称誉,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2,(一)中国物流发展历史沿革,1、计划经济下的物流(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尚未引入“物流”的概念,更没有现代物流的理念,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物流环节相互割裂,系统性差,整体经济效益低下。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中国引入了“物流”的概念,物流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被动的仓储和运输,而开始注重系统运作,即考虑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在内的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运作和现代物流企业。3、社会主义
7、市场经济下的物流(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经济界开始把物流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全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商品代理配送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使得物流产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3,(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2011年中国物流运行情况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4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7.4倍;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3.0倍。2011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
8、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7%,占GDP的比重为6.8%。,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4,(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11年的17.8%,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5,(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3.
9、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6,(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
10、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7,(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
11、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8,GDP中的物流成本,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19,(三)发展现代物流的机遇与挑战,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进步带动现代物流发展网络经济要求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城市化机动化时代的城市建设需要发展现代物流加入WTO使我国面临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三、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厦门、福州、泉州、温州、汕头等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港口,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
12、。加快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和整合发展,完善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积极推进两岸港区发展保税仓储、贸易采购、配送中转等国际物流。引导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加强沿海主要港口、交通枢纽和国际机场等物流节点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公铁海空联运,完善海峡两岸及跨境物流网络,加快形成东南沿海大型国际物流通道口。(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1,中国区域物流发展,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2,沿海四大物流圈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 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海峡西
13、岸经济区物流圈 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许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3,福建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相当多的物流企业仍然处于落后的经营状态,现代物流理念尚未真正树立,许多中小民营物流企业都是从车队、运输队或仓库摇身一变就成了“物流公司”,“散、小、弱、差”现象较普遍存在;二是物流管理体制滞后,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只能提供各段的物流服务,物流产业中商业、外贸、仓储、运输(铁路、公路、河运、港口、民航)各管一摊的部门分割现象严重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三是物流成本偏高,占GDP的比重达20%以上,较港台地区
14、的13%14%,发达国家的10%明显偏高;四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规范标准不统一,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率较低;五是物流发展的支撑环境较差,缺乏相关政策、人才、资金的支持。,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4,第一章 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引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之前,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5,(1)物流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二次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
15、概念。(2)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3)物流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而储运概念则不涉及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6,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古典物流的经典,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7,古代物流方面的成就: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木牛流马,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8,原始的物流,自从有了商品交换,物流就在无形中形成
16、了。各个交换实体联接在一起,形成最原始的物流。,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9,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30,第一章 物流的概念与内涵,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第二节 商流与物流第三节 物流活动的构成第四节 物流的性质和作用,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31,现代物流内涵的演进,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32,一、PD(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 的物流,1915年,阿奇萧(Arch W.Shaw)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中认为“Distribution”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物资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将企业的流通活动分为创造需
17、求的活动和物流活动,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物流最早是在流通领域被引起重视的,最早的物流用语是P.D(Physical Distribution),早期的物流定义主要指的是进入流通领域的产成品,强调与产品销售有关的“输出(outbound)物流”,不包括“输入(inbound)物流”。,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33,PD是在连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功能,以及实现与这些功能相关联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流动过程中起了桥梁作用。,物流学概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34,二、Logistics概念的物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Logistic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物流 概念 内涵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