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课件.ppt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文学院 历史系 昌庆钟,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概论,本章讲授内容,课程概论,1,2,3,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一节 课程概论,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颍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里的“课程”指的是礼仪活动的程式。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日常语言中“课程”的意义已极为相近。,第一节 课程概论,在英语世界,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
2、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 派生而来的,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又称学程。这一解释在英文字典中很普遍,甚至一些教育专业字典(如国际教育字典,都是这样解释的。课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程,又可以指学校提供的所有学程。这与我国一些教育辞书上对狭义课程和广义课程的解释基本上是吻合的。,第一节 课程概论,当代的课程理论文献中,许多课程学者把课程的涵义表征为学生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这样,就得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第一节 课程概论,二、课程的三种涵义 课程定义众说纷纭。仔细梳理大致可归为如下三类。(一)课程作为学科 把
3、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欧洲中世纪初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七艺。事实上,西方的学校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学科,逐渐建立起各级学校的课程体系的。最早采用英文“课程”一词的斯宾塞,也是从指导人类活动方面的诸学科的角度,来探讨其知识的价值和训练的价值的。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众多的教育学教材,也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这一定义在人们头脑中之根深蒂固。,第一节 课程概论,这种定义的问题在于,它把课程内容与课程过程割裂开来,仅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
4、知识的作用。其最大缺陷是把课程视为外在于学习者的静态的东西,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现在我国的课程改革中,已把活动和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课程,这说明我国的课程实践已经实现了课程观念的更新。,第一节 课程概论,(二)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计划与课程过程、手段割裂开来,并片
5、面强调前者,其缺陷也是忽略了学习者的现实经验。,第一节 课程概论,(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杜威实际上是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受杜威影响,许多人持同样的观点,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晚近的课程理论非常强调学生在学校和社会情境中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这种课程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从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消解了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二元对立。应当指出,有些持这种课程
6、定义的学者有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的倾向。,第一节 课程概论,三、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如下六个趋势。(一)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当人们强调学科而且只强调学科的时候,课程的内涵也就与学科内容等同起来,这样,课程就越来越排斥儿童的直接经验。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程越来越成为社会对儿童施加控制的工具,儿童的权利、儿童的发展在课程中得不到保障。为了切实保障儿童的发展,把儿童的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源于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而是在儿童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使学
7、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基础。,第一节 课程概论,(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只把课程作为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设定的目标、计划或预期结果,必然会导致把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非预期性因素排斥于课程之外。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之一是,人是创造的主体。当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这种教学的进程必然是富有创造性的,必然存在许多非预期性因素,正是这些创造性的、非预期性的因素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因此,人们开始走出预期目标、计划的限制,关注教学进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过程课程”。这并不是不要目标、计划,而是把目标、计划整合到教学情境中,使之促进而不是抑制人的创造
8、性的发挥。,第一节 课程概论,(三)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片面强调把课程作为学科内容和目标、计划,必然导致把教材等同于课程、教材控制课程的现象,而强调把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本身价值,必然会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间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的情境。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念的重大变革。,第一节 课程概论,(四)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编制的,是“正式
9、课程”或“官方课程”。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当然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第一节 课程概论,自杜威以来,教育理论界就开始关注隐性课程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人们认为,隐性课程是影响人的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为了谋求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的“实际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论,(五)从强调
10、“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空无课程”是美国著名美学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E.W.Eisner)提出的概念,被作为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那些被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艾斯纳称之为“空无课程”。有些“空无课程”是学校和社会出于某种需要而有意识排除的,也有些“空无课程”是由于人们受习惯势力的影响未意识到其价值而导致的。,第一节 课程概论,艾斯纳从心智过程和内容领域两方面论述了“空无课程”的重要性。从人的心智过程的角度看,在现有的课程目标中,认知目标受到重视,而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被弱化,相应的许多课程成为“空无课程”。例如,侧重
11、于直觉和感知能力方面的课程对认知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类课程也成为“空无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论,从内容领域的角度看,艾斯纳认为,许多对人的发展极为重要的课程在现行课程体系中没有位置,变为“空无课程”。就同一个内容领域而言,许多重要的内容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出该学科之外,变为“空无课程”。因此,在课程变革中,不仅应思考现行的“实际课程”的合理性:还应思考学校教育中的“空无课程”及其成因,以增强课程变革的目的性、合理性。,第一节 课程概论,(六)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校、家庭、社区越来越趋向于融合,趋向于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课程变革再也不能固
12、守学校课程的疆域,而应谋求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和谐、互补、整合。其实,当把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的时候,这里所谓的环境就远不止学校环境,还包括广阔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外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蕴含着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的整合。课程内涵的上述变化,既意味着课程意识的深层变革,也在某种意义上预示着课程变革实践的发展方向。,第一节 课程概论,总结之一:关于课程涵义的不同观点。我国课程的最基本含义是学科、教材、教育内容及教学进程,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与组织性。西方学者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定义课程,如:1.课程即学习计划;2.课程是由学校组织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3.课程即学生期望学习的内
13、容;4.课程即教学程序,包括目的、内容及其组织。5.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这些理解覆盖了课程的最基本的范畴,然而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还是相当模糊、片面、简单的。,第一节 课程概论,总结之二:关于课程内涵的变化 晚近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中,课程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主要包括: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
14、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讨论:从课程内涵的变化中可以看出课程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节 教学概论,一、教学的词源学分析 在我国,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教”与“学”二字。这两个字连接为一体,成为“教学”,最早出现于书商书兑命:“敩(Xue)学半”(敩,同教)。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这里的“教学相长”实际上是“教学半”的引申。宋朝蔡沈这样注释“教学半”:“敩,教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其意为:一开始自学,这自然是学;学了以后去教人,这也是学。这里的“教”与“学”实际上都是指教师的行
15、为,是说教师的“教”与“学”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第二节 教学概论,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的“教学”涵义极广,几乎是“教育”的同义词,与我们今天所讲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并不等同。据考,真正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学”一词,出现在宋朝欧阳修的文献中。欧阳修在为胡瑗先生作墓表时曾这样写道:“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学,弟子来去常数百人,各以其经传相传授,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这里“教学之法”中的“教学”与我们今天的涵义接近。,第二节 教学概论,在西方,“教学”是由不同的英文词表征的。“教”是由两个
16、意义相近的英文词“teaching”和“instruction”表示的,“学”的英文为“learning”。尽管“teaching”(或“instruction”)与“learning”在形式上并未像汉语一样连接得那样紧密,成为一个词,但由于二者在意义上密可分,所以在英文教育文献中经常见到二者的合成形式“teaching-learning”。诚如教育学者史密斯(B.O.Smith)所言:“教学这个词自古以来就同学习结下不解之缘。”,第二节 教学概论,二、教学的涵义 何谓教学?概括地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
17、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和获得一定的发展。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第二节 教学概论,(一)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 杜威有句名言:“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教与学就如卖与买一样是相互依赖、对立统一的。首先,教不同于学。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与学之间也存在差异。教主要是一种外化过程,学主要是一种内化过程。正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存在差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才有价值。,第二节 教学概论,其次,教与学互相依赖。教与学之间互为基础、互为方向。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这是同一个
18、过程。在教学情境中,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正如在市场中不存在没有买的卖,也不存在没有卖的买一样。正因如此,有人认为“教学即成功”,就是说如果“教”的行为未达成有效的“学”,那么这种“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教。,第二节 教学概论,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而且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交互主体的关系”。正是教师与学生这两类主体之间的交往过程,构成了教学。学生有其独立的人格,独特的精神世界,独特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生自愿地、创造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有选择的权利。一句话,学生是教学过程
19、的主体。并不能因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比教师来得低,就认为学生的人格也比教师低,就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主体地位,只能服从教师的教导,否则就会陷入“教师中心论”。,第二节 教学概论,教师是教学交往关系中的另一方,教师“闻道在先”,担负着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职责,教师自然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不能因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认为教师应当放任学生,放弃组织、引导、咨询、促进教学过程的职责,否则就会陷入“学生中心论”。总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单向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向的交往关系。,第二节 教学概论,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是教学论中长期争论
20、的重大问题。,(二)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第二节 教学概论,第二节 教学概论,教学的主体是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充分发展。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学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构成了教学的科学基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自由的交往过程。教学中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认知的、情感的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二节 教学概论,总结:广义:教学是“任何人际影响的形式,目的在于改变他人的方式”。狭义:教学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在教室中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课程 教学 概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