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真理与价值课件.pptx
《第十一章真理与价值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真理与价值课件.pptx(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真理与价值,第一节 真 理,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以及如何判断它们的符合?就涉及到真理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观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研究真理的内容、特点、发展过程、检验标准以及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等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可以使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减少盲目性,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思辨的真理不是别的,只是经过思想的理性法则。”(黑格尔小逻辑)“任何辞典都会告诉你们,真理是我们某些观念的一种性质;它意味着观念和实在的符合,而虚假则意味着与实在不符合。实用主义和理智主义者都把这个定义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事。”(詹姆斯实用主义)“有各式各样的眼睛。司芬克斯也有眼睛: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真理,所
2、以根本没有真理。”(尼采年 参见商务印书馆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非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这种东西,在我的想法中,是并不必然表示与错误对立的,相反地,它在一些最根本的情况下,只是表示不同的错误彼此之间的一种对比:比方说,这种错误比那种错误更古老,更深刻,甚至是不能消除的,因为我们这一类有机生物没有它就活不成;而其他的错误则并不像这样以生存条件的资格对我们进行暴虐统治,与那种暴君相比之下,倒是可以抛弃和反驳的。”(尼采 年商务印书馆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一、真理及其特性,、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不是客观事物
3、本身,只有人们对这些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才有真理和谬误之分,其中正确的认识为真理,错误的认识为谬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主体,客体,真理,谬误,正确反映,歪曲反映,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2、真理的客观性:,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例,指鹿为马,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地心说,日心说,真理的客观性,实践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真理,真理的内容及其标准是客观的,材料
4、:1632年,伽利略出版关于两种世界体系对话,反对托勒密的“地心说”,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1633年,罗马宗教法庭宣判将伽利略终身监禁;1980年,罗马教皇公开为伽利略平反,承认三百多年前对伽利略审判是不公正的,宣布撤消给伽利略的罪名。,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生产工具、设备,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想一想,想一想,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真理论与主观真理论的对立。唯物主义真理观(客观真理观)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唯心主义真理观(主观真理观)则坚持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认识路线,因而都否认客观真理,坚持“主观真理”论,如马赫主义的“真理是思想
5、的形式”,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是真理”以及“真理多元论”等,都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以不同形式宣扬主观真理论。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客观性的意义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观的唯物主义:真理观的首要问题。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反对主观真理论。必然肯定真理一元论。必然肯定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必然肯定真理没有阶级性。,例一:庄周:“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例二:民间俗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其实质是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辨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不正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
6、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不由任何人的主观认识而定,而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辨析:对任何事情的评判,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正确。该说法的实质是无视真理的客观性,而过分夸大真理的主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当中不能含有同客观
7、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对于任何确定的具体问题和对象的认识,真理只能有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而不可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注意:如果有同学抓住了“评判”二字,从价值论角度,即从评判事情是非得失的角度去分析,也是很好的思路。),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关于真理的检验标准,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观点,有“权威”标准,众人意见标准,实用标准等等。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为什么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呢?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一)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1.“权威”标准;2.众人标准;3.“实用
8、”标准;4.实践标准。,孔子,亚里斯多德,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权威标准,众人标准,实用标准,胡适,实践标准,马克思,真理多元论 分析材料:“人睡在潮湿的地方会得腰痛病,泥鳅也会这样吗?人爬到高树上觉得胆怯,猿猴也这样吗?人、泥鳅、猿猴,究竟谁选择的住处合适?出色的美人毛嫱、丽姬,人以为是美的,但鱼见了它们吓得潜入水底,鸟见了它们高飞,麋鹿见了它们跑开,美不美,究竟以谁的尺度作为衡量的标准呢?看来,你有你的是非,他有他的是非。”选自庄周齐物论请思考:庄周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胡福明谈真理标准问题,(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这是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2.这是实
9、践的特点决定的(1)普遍性:相同条件必然产生相同结果(2)直接现实性:直接把理论变为现实,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1、为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因而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寻找,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认识的对象,也不能直接回答认识是否与其符合。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是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实践。,主观实践客观,实践是唯一能够把主观同客观联系
10、起来的“桥梁”。,主观认识,客观效果,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实践都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其它标准;其次是指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第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其中的部分认识;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第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不能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外星人,01234567891011121314
11、151617181920 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n+12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n+23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n+34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n+45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n+56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n+67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n+78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n+8918192021
12、2223242526272829n+9102021222324252627202930n+101122232425262728293031n+1112242526272829303132n+12132627282930313233n+131428293031323334n+1415重复区303132333435n+15163233343536n+161734353637n+1718363738n+18193839n+192040n+20.nn+n,从上表可以看出,沿着45度有一列完整的连续偶数数列,趋向无穷大,用黑体表示(与其相邻的是奇数列)偶数列中任意一个大于6的偶数,沿45度方向有与之相同
13、的一列数.(如表中的18)这一列相同的偶数必然是小于该数一半的自然数和小于该数而大于该项数一半的自然之和.由于该偶数是连续排列.其中必然有一个以上是两个素数之和.如表中有10个18,是0-9与9-18之间自然数的和.其中对应的素数和是7+11,5+13由于18这个偶数是连续排列的.0-9之间和9-18之间的两素数之和,必然有18.也就是说,小于任意偶数的一半中的素数与小于该数大于该数一半之间两素之和,必然有该偶数.,由上表可以看出,偶数越大,构成该数的素数对就越多.这是因为偶数越大,沿45度排列的相同数就越多.相应地在X轴Y轴上包涵的素数对就越多.小于该数一半的数中肯定包括很多素数,但是大于该
14、数一半到该数之间是不是一定有素数呢?例如0-9之间肯定有素数,9-19之间是不是一定有素数呢?这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偶数的一半与该偶数之差,永远要大于素数的间隔.虽然素数的间隔有增大的趋势,毕竟是部分而不是全体,部分不可能大于全体.,上表可以称之为自然数矩阵图.图中沿45度方向有完全偶数数列,由该数列上任意一个偶数向水平方向45度方向(与偶数列垂直方向)有一列与该偶数相同的数.这些数成连续排列,困此其中必然存在一个以上是由两个素数之和组成,而这两个素数一个是在小于该数一半之中,另一个在小于该数而大于该数一半之中.或者说,只要小于该数一半的数中和小于该数大于该数一半的数中各存在一个素数,其和就
15、必然是这个偶数.(同理也可证明奇数哥猜)这是哥猜测的逻辑证明,在这个证明中,体现了偶然性和必然性,局步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因与此与已知真理得到了统一,应当是可以成立的.,逻辑证明:运用已知的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在理论上证明另一判断的正确性。逻辑证明的作用:(1)可以为实践提供根据;(2)它能使实践经验由特殊上升到普遍,成为科学理论;(3)它是实践的补充,能对暂时不能被实践检验的理论在逻辑上加以论证。逻辑证明不能替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1)逻辑证明的含义及其对检验真理的作用 逻辑证明指运用已知的科学概念、判断、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判断的正误的思维方法。逻辑
16、证明可以检验理论的表述形式及其结构的真假;逻辑思维是实践检验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逻辑证明有助于发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有些理论如哥德巴赫猜想、世界的无限性、某些科学预见主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2)逻辑证明不能取代实践标准、逻辑证明的前提、公理、规则、方法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逻辑证明的最终结论靠实践检验其正确与否。,实践标准的补充:逻辑证明,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鸭嘴兽是哺乳动物,鸭嘴兽是胎生的,哺乳,卵生,水果都含有维生素,梨是水果,梨含有维生素,逻辑证明是人类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它对理论的形成、发展和检验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某种新的理论尚待发现的时候,它可以起到由已知推论未知的探索真理的
17、作用;在真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可以起到阐述真理的作用;在运用真理的过程中,它可以提供指导线索,避免走弯路;在检验和实现真理的过程中,它可以起到理性分析的、甚至于可以直接对某一认识的真理性进行检验使其实现。众所周知,凡是已知的知识是对事物最本质、最一般化的认识,那么它就有共性,不仅是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反映,而且也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的反映,由已知推出未知是毫无困难的。,真理,客观性,辩证性,内容客观检验标准客观,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内容客观认识能力无限,主观性有限性近似性,转化 包含,绝对性与相对性,具体性,条件性 全面性 系统性,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
1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有两方面含义:第一,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第二,从认识的发展趋势和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部分正确认识,是相对的。第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是相对的。,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19、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从主体对真理的认识和把握的程度和过程来说,人类获得真理的过程就是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的过程。思考题: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真理,确定性、无条件性,绝对性,近似性、有条件性,相对性,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从广度和深度上看,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互相渗透互相包含,4、真理观上的形而上学 把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 绝对主义:把现在存在的真理看作终极真理。思想僵化。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表现为教条主义。“顶峰论”“两个凡是”等,就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把真理看作没有客观内容和客观
20、准则的纯粹相对的东西。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常表现为放弃原则、机会主义与本位主义。,四、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具体性概念: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超出一定范围,真理就能变成谬误。考研、法政历史系人数。,(一)谬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 1.区别: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21、。2.联系:(1)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对,就没有错。(2)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失败是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恢复条件谬误变真理。,五、真理与谬误,认识,互为条件,互相依赖,真理和谬误的统一,互相转化,泾渭分明,互相对立,纵观人类的科学史和认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它的每一页都是真理和谬误相斗争的生动记录。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是在同迷信和偏见的斗争中取得的。唯物论、辩证法是在同唯心论、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发展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真理发展
22、的过程就是同谬误作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一、价值及其特性(一)价值的含义 所谓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的关系。凡是具有这种性质和状态的主客体关系,就叫做客体对主体有(正)价值。,第二节 价 值,(二)价值的构成,1、价值来源于客体的属性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首先承认价值来源于客体,客体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具有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属性。所以,价值作为关系范畴,客体及其属性构成了价值的客观物质基础。离开了客体及其属性,主体的需要只能是抽象的、非现实的、既不构成价值关系,也不是价值需要。客体包括:自然界(物质)、人类社会(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真理 价值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