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
《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本章主要内容:一、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二、区际经济联系 三、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它们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
2、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1、极化效应:使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流向相对发达地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 位,而欠发达地区则处于从属地位。2、涓滴效应:缓解欠发达地区就业;增加发 展机会;促使先进技术、思想观念、管理 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的本地化;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互补情况下)3、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 极化与涓滴效应始终存在;涓滴效应最终会 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区域趋于平衡。,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二、梯度推移学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梯度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
3、水平的差异。1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 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先进程度。高梯度区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而过渡区的主导部门为停滞部门;低梯度区的主导部门则为衰退部门。梯度推移从高梯度区(创新源)向低梯度区(周围地区)邻近或跳跃(按城市等级)式进行。,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2、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始引入)重点发展(支持)高梯度区(发达地区),然后依次向低梯度区(欠发达地区)转移,带动低梯度区发展,逐步达到区域间相对平衡。3、与梯度推移相关的三种有代表性观点(P236)反梯度推移论;并存论;主导论(较为接近现实,较有科学性)。,2
4、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三、中心外围理论,(一)发展渊源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二)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基本观点:(1)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
5、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2)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1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2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在中心,存在着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中心的成长。主导效应: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心理效应:创新的
6、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刺激作用。,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连接效应: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势。生产效应: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常常与主导效应相伴随,而现代化效应则与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密切相联。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中心不断地成长。相比之下,外围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资料来源:Allen,Unwin Systematic Geography.London:Brian Knapp,1986.423),图9.1弗
7、里德曼的经济发展中心外围模型,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资料来源:Allen,Unwin Systematic GeographyLondon:Brian Knapp,1986.432),图9.2欧洲的中心外围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资料来源:Knox P L,Marston S A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Human Geography.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8.54),图9.3世界体系 的中心、次外
8、围、外围的动态变化(a)1795年;(b)1895年;(c)1995年,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一)依赖理论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系。,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后者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特别是那些殖民地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就更深。,20
9、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二)相互依赖理论,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
10、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的比值。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变化。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对相互依赖的认识: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相互依赖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此外,相互依赖的影响
11、并不完全表现为积极或消极,而可能是这两种影响同时存在、交织。,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第二节区际经济联系,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重要性: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
12、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一)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概念: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意义:从根本上讲,只有区域之间具有了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概念: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意义: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与可达性是呈正向关联的。,2023/3/18,佛山
13、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影响因素: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交通联系方便、通畅,则可达性好;否则,可达性差。,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3干扰机会概念: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结论: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二)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Q ij=AiWiBjWj f(dij)式
14、中:Qiji与j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Wi、Wji、j区域产生作用力的因子(如人口、经济规模等);diji、j区域之间的距离;f(dij)距离摩擦函数;Ai,BjWi和Wj的权重。,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二、区域分工理论,(一)区域分工的意义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二)成本学说,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P241)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P242),20
15、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三)要素禀赋学说(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主要观点:分工和贸易的基础是区域间生产要素(土地、劳力、资本、利息率等)的禀赋差异。各区域着眼于比较优势发展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该观点必然形成国际贸易间的价格剪刀差,对初级要素密集型生产国(地区)不利。,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四)新贸易理论主要观点:国际贸易在要素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越来越普遍,而且,产业内在贸易中比重越来越大,产业间的贸易所占份额不断下降。产业内贸易集中于规模经济和少数大公司支配的行业。产业内分工要求企业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下满足消费者需求差异性与多样性。,
16、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五)竞争优势理论主要观点:国家竞争力体现产业(企业)竞争力状况。竞争优势由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此外,还有机遇、政府作用。竞争优势以不完全市场为前提,强调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增加本国的福利,进而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同时指出这种地位是动态的。在国际分工中强调把比较优势转挽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优势,否则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三、区域合作理论,(一)区域合作的意义1区域合作产生的原因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产生的。因为,在区域
17、分工的深化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倾向日益突出,伴随着区域之间竞争的加剧也出现了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区域之间在分工的基础上就必然要开始寻求合作。,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2区域合作的形式,区域之间存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关联而形成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因而需要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满足各自的多方面需求,使经济发展获得一定的稳定性。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相关区域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或扩大同种优势,形成竞争力的合力,追求各自经济发展的更稳定、规模更大。,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
18、,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合作为分工提供了保障,使区域经济专业化能够存在和发展。通过合作可以冲破要素区际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加强区际经济联系,形成区内和区际复杂的经济网络,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和协调能力。,3区域合作的经济意义,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二)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三)区域合作的类型,1区域行业合作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
19、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区域性生产合作 区域性商业合作 区域性运输合作 区域性物资合作 区域性金融合作 区域性综合行业合作,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2区域全面合作,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它的功能如下:,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1)建立区域市场;(2)联合开发资源;(3)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4)开展资金横向融通;(5)建立信息网络;(6)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2023/3/1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之间 空间 组织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0445.html